教育的悲哀

精品范文 时间:2022-12-22 22:00:09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教育的悲哀(网友来稿)

四川绵竹教师 魏仁民

1994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明确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但是在社会经济高度发达的四川绵竹这一法律条款又是如何执行的呢?如果你了解了真实的情况,就会心寒到冰点,进而会清醒地认识到这确实是中国教育的悲哀。

也许你还不知道,四川绵竹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那是在四川乃至全国都市赫赫有名的,按理说,在这样一个社会经济如此发达的地区从事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应该感到非常的幸福,但是,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四川绵竹的教师没有这样的感觉,他们甚至时刻内心充满着怨气和悔恨。

先说怨气。教师队伍的平均知识水平应该说比地方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平均知识水平要高一些,但是,在待遇方面却比地方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待遇要差得多。就拿2005年两者之间的收入来比较,你一下子就会明白教师们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怨气。平时地方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的收入可以说绝不会比广大教师的收入低,但到了年终,条件稍微好一点的学校发个一两千元的年终奖就算好得不得了了,而绵竹地方党政机关的一个普通工作人员(包括教育局机关)的年终奖金最少也没有低于30000元,光这一笔收入就比一个教师一年的收入都还要多,地方政府如此做法,能不让广大教师寒心吗?广大的人民教师能没有怨气吗?而恰恰就是这一大群收入严重偏低的人群,他们的负担却比地方高收入人群要搞得多,供养父母、买一套简陋的房子、供子女读书(如果你要把子女送到绵竹中学实验学校这所民办公助的初级中学读书的话,对不起,每年5000元的择校费一分也不能少,就算你是一个辛辛苦苦为绵竹教育事业迈勒多半辈子命的教师也不行,因为我们只认得人民币而认不到任命教师)。

再说一下教师们的悔恨。开学伊始,教师们走到一起,先是骂一番地方政府对待教师的不公,而后就纷纷表示自己的悔恨。不少教师甚至戏谑地说,我们也不能一味地埋怨地方政府,要怨也只能怨我们自己,所谓“女怕嫁错郎,人怕入错行”,实在要怨就只能怨自己入错了行,你咋能怨人家地方政呢,人家教育局机关的那些工作人员咋没有怨恨地方政府呢?

想开一些,学校环境也还是不错的,中老年教师没办法再改变自己的处境,你就拿着一分比低保高的工资,养好身体,慢慢等待,万一有一天人家地方政府要真正贯彻“教师法”,把“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落到实处,你的身体又不行了,或者过早地离开了人世,你不是更加想不通。最好的做法是,保养好身体,争取多活它几年,不是也可以多拿几年工资吗?至于如何对待自己的工作,你也不要太为难人家学校领导,面上过得去就行了,身体是最重要的,这是你时刻都要牢记的。年轻的教师就不要有太多的顾虑了,不要把教书育人当成一回事,35岁之前你最应抓住机遇,从高等院校出来开始,用它个5-10年时间,专心致志准备公务员考试,我不相信你就那么笨,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场上你都可以考上不错的大学,还考不上一个公务员,你看有些人在教师队伍里的时候工作也就一般,但人家一到了公务员队伍里,好像是如鱼得水,工作出色,很快就当了什么“长”之类的。但要真正做到考公务员必胜,就要抛弃当教师的良心,不然你就等到将来后悔吧!

作者邮箱: mzsrmqz@163.com

第2篇:悲哀造句

悲哀造句

1、我除了能感觉到内心的悲哀,能感觉到无奈的哀伤之外,我不知道还能做些什么。

2、人生最大的悲哀就是一代不如一代。

3、我转过身,望着外面仍在呼啸的风雨,胸腔中竟然涌出一股莫名的悲哀,人也顿时感到无比寞落与沮丧。

4、我考了0分,好悲哀啊!

5、导演在影片中表达出他的悲哀。

6、富二代子女怎能理解农村失学儿童的悲哀。

7、孔乙己的悲哀与自己的麻木不仁和迂腐是脱不了关系的。

8、我坐在窗前看着凄美的夜,不禁吸了吸鼻子,心里莫名涌出一种浅浅的悲哀。

9、为了用悲哀造句,你求助别人,这难道不是一种悲哀吗?

10、作者用音乐表达她的悲哀。

11、时光的流逝治愈了他的悲哀。

12、我很容易受到悲哀或悲伤的事情影响,也很容易受到喜悦和美的事物影响。

13、谁能体会母亲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哀。

14、听到小鸟的欢唱,看到树叶的舞蹈,谁有又能懂得它们不为人知的`悲哀?

15、人生最大的悲哀或许是这样:活了一辈子,到死的那天,突然发现自己没有好好地为自己活过。

16、我考试不及格,使我悲哀极了。

17、小明的爷爷去世了,他很悲哀。

18、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悲哀是无法补救的。

19、谁能体会到不可以读书的悲哀?

20、他走了,望着空荡荡的房间,我的心里涌出一丝莫名的悲哀。

下载教育的悲哀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育的悲哀.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