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堂中学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的试题及答案

精品范文 时间:2022-12-21 08:06:53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

一、积累运用(共20分)

1. 在任长霞同志先进事迹采访中,我们一次次地感受到她无私无畏、扫黑除恶的hào① 然正气;一次次地感受到她爱民、亲民、敬民、为民的zhōnɡ② 肠柔情,也一次次地感受到人民群众对这样的好干部的拥dāi③。她是共产党员的杰出代表、公安局长的kǎi④ 模,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2分)。

① ② ③ ④

2.根据提示默写。(4分)

(1)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___________________;,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2)《关睢》第一节中写文静美丽的姑娘才是小伙子的理想配偶的诗句是:

“。”

(3)在《蒹葭》中用反复吟咏的形式创造可望而不可及的虚幻意境,蕴涵执着、炽列的相思之情的句子是“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

(4)____,春风不度玉门关。

3.中国的成语言简意赅,生动传神,请写出带十二生肖中动物名称的四个成语。(2分)

4.下面句子中没有语 病的一项是()(2分)

A.我们应该从小培养诚实守信的美德。

B.经过努力,使我市评为“2004年中国十大经济活力城市”。

C.听了李学生英雄事迹报告后,我的心长时间久久不能平静。

D.在音乐会上,张张笑脸沉浸在欢乐之中。

5.根据上下文,填写在横线上的语句,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山是静的,海是动的。山是呆板的,海是活泼的。从天边微波疯潮地直卷到岸边,触着崖石,更欣然地溅跃了起来,开了灿然万朵的银花!

①如同病牛一般。②而海呢,你看她没有一刻静止!

③昼长人静的时候,天气又热,④凝望着青山,一片黑郁郁的连绵不动

A.②①④③ B.④②③① C.③④①② D.①②③④

6.欣赏比较下面两首古诗,选出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

【甲】 【乙】

绝句 宋·志南

渭城曲 唐·王维

古木阴中系短蓬,杖藜扶我过桥东。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A. 甲乙两首诗都是七言绝句,都写了春天的景象。

B. 甲诗“沾衣欲湿杏花雨”的“沾”字点出了纯雨的细小迷蒙。

C. 乙诗中的“客舍”是旅店的意思,古人又有折柳赠别的习惯,所以诗中“客舍”、“柳色”点出送别的题旨。

D.甲乙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游春时的喜悦之情。

7.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回答。(4分)

“座右铭”出现的历史比较久远。东汉书法家崔瑗(yuàn)年轻时好意气用事,他因哥哥被人杀害。大怒之下杀了仇人,只身逃亡。几年后,朝廷大赦,才回到故乡。崔瑗自知因一时鲁莽惹了大祸,吃足苦头,就作“铭”放在座位的右侧,用以自戒。后来人们就把这种勉励自己、鞭策自己、约束自己的警言称为“座右铭”。

(1)根据上述内容拟一个标题。

(2)引用名人格言或自拟警句是常见的座右铭形式。请写一条警示或勉励自己的座右铭。

8.教师节期间,有位同学给老师送上了这样的贺词,以表达自己对老师的赞美和敬意:

你博古通今,像滔滔不绝的历史长河,引导我们追求无穷知识。(历史老师)

请你仿照上面的句子,写一句话,送给某门学科的老师。(2分)

答:

二、阅读理解(共50分)

(一)①山泉作娇儿之态,泉声则是孩子如铃的笑语。受泉声的感染,鼎湖山年轻了许多,山径之幽曲,竹木之青翠,都透着一股童稚的生气。使进山之人如入清澈透明的境界,身心了无杂尘,陡觉轻快。行至半山,有一补山亭。亭已破旧,无可驻目之处,惟亭内一楹联:“到此已无尘半点,上来更有碧千寻”,深得此中精神,令人点头会意。

②站在亭前望去,满眼确是一片浓碧。远近高低,树木枝缠藤绕,密不分株,沉甸甸的湿绿,犹如大海的波浪,一层一层,直向山顶推去。就连脚下盘旋曲折的石径,也印满苔痕,点点鲜绿。踩着潮润柔滑的石阶,小心翼翼,拾级而上。越向高处,树越密,绿意越浓,泉影越不可寻,而泉声越发悦耳。怅惘间,忽闻云中传来钟声,顿时,山鸣谷应,悠悠扬扬。安详厚重的钟声和欢快清亮的泉声,在雨后宁静的暮色中,相互应答着,像是老人扶杖立于门前,召唤着嬉戏忘返的孩子。

9.①②两段文字所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分)

10.第②段写鼎湖山树的浓密,与课题“听泉”有什么联系?(2分)

11.“亭已破旧,无可驻目之处,惟亭内一楹联:‘到此已无尘半点,上来更有碧千寻’,深得此中精神,令人点头会意”一句中,“此中精神”所指的内容是什么?(2分)

12.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鼎湖山为岭南四大名山之一,作者却单选无数山泉,且又只在一个“听”字上用足了功夫,单这选材,这角度,足以让人叹服。

B.文中多处运用衬托的手法,如用景物朦胧、视线模糊来反衬听觉的敏锐,泉声的清朗;用低处泉声反衬高处泉声的悦耳;用白天听泉反衬深夜听泉的清晰。

C.作者听泉听得如痴如醉;听泉,听得百感交集。读者读着这篇散文,也如同有一股清澈的泉水流过心头,让人得到美的享受与爱的升华。

D.文章最后说“我愿清泉永在。我愿清泉常鸣”是由于作者听懂了鼎湖山小溪、滴泉、激流飞瀑那优美的歌声,山泉为他注入了一股生命的活力。

(二)果然,10年之久,于勒叔叔没再来信。可是父亲的希望却与日俱增。母亲也常常说:“只要这个好心的于勒一回来,我们的境况就不同了。他可真算得一个有办法的人。”

„„

„„后来我们终于动身了。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正如那些不常旅行的人们一样,我们感到快活而骄傲。

„„

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痕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

又穷苦的脸,满脸的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我给了他10个铜子的小费。他赶紧谢我:“上帝保佑您,我的年轻的先生!”等我把2法郎交给父亲,母亲诧异起来,就问:“吃了3个法郎?这是不可能的。”

我说:“我给了他10个铜子的小费。”

我母亲吓了一跳,直望着我说:“你简直是疯了!拿10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她没再往下说,因为父亲指着女婿对她使了个眼色。

后来大家都不再说话。

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

13.“我”的母亲原先怎样称呼于勒,后来又是怎样称呼的?从称呼的变化上,可以看出她是怎样的一个人?(2分)

14.“我”的全家人出发时是怎样的心情?后来又是怎样的心情?(用选文中的话作答)(2分)

15.选文中有两段景物描写。请分别说说这两段景物描写的作用。(2分)

16.于勒接到十个铜子的小费,就“赶紧”表示感谢,这个细节意在说明什么(2分)?

17.“我”在心里默念的话属于什么描写。你怎样理解文中“我”心里默念的话。(2分)

(三)多好的草地也有瘦马

①曾经有这样一幅漫画:碧草如茵的原野上,远处一匹匹膘肥体健的骏马正悠闲自得地吃着草。然而就在近处,一匹瘦骨嶙峋横卧在地面上的马打破了这美好的画面。我不觉一惊;多好的草地也会有瘦马。看来,要有所作为,光有优越的条件是不够的,更重要的还须自己努力。

②当然,我承认有优越的条件确实很好,但它还必须加上自己努力才会有意义。古今中外,贫困潦倒或有失天缺陷者,凭借努力而成名成家之人,比比皆是。

③古希腊的德摩斯梯尼,小时候口吃,但他苦加练习,终于成为著名的演说家。法国

作家大仲马出身微贱,但他毫不在乎,在贫苦中坚持写作,终成为文坛巨子。我国古代一个叫陈正之的人,天生反应迟钝,但他付出了常人无法想像的努力,终成博学之士。我国数学家陈景润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通宵达旦忘我地研究,终摘数学桂冠。够了,够了,不必再例举了——我无非是想通过这些例子说明,一个人若要有所成就,努力奋斗是必不可少的。

④也许有人会认为努力无关紧要,重要的是拥有天时地利,仔细解析一下,便会发现其中的漏洞。

⑤其一,外界条件过于优越,人不一定就会成才,相反,也许倒会沉醉于纸醉金迷之中。譬如,十六、七岁世纪的欧洲,贵族们奢侈成风,这难道不是不会正确利用优越条件的典型吗?

⑥其二,先天的条件优越,但后天不努力,同样会碌碌无为。宋代方仲永天资聪慧,但不知后天加以努力,最终落得个“泯然众人矣”。另外,爱迪生所说的“成功就是百分之一的天才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不也证实了这一点吗?

⑦如果你的条件优越,那么好好利用它吧!如果你的条件太一般,那么就用努力来弥补它吧!否则,无论处于什么样的草地,你都将是匹瘦马。18.本文的中心论点是()(2分)

A. 要有所作为,光有优越的条件是不够的,更重要的还须自己努力。

B. 贫困潦倒或有先天缺陷者,凭借自己努力而成名成家之人,比比皆是。

C. 努力无关紧要,重要的是拥有天时地利。

D. 成功就是百分之一的天才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

19.第③段中的事例论证了什么?作者为什么要列举四个事例进行论证?(3分)

20.第④段中“其中的漏洞”是指什么?(2分)

21.第⑦段中的“草地”比喻,“瘦马”比喻。(2分)

22.阅读第⑦段中画线句子,请结合自己成长的经历,谈谈你是如何“利用”或“弥补”原有条件的。(3分)

(四)母亲的诗

①母亲不是诗人,母亲不会写诗,但是今天,当我坐在宽敞明亮的写字楼里,打开电脑写这篇文章时,竟忽然觉得,母亲似乎写过一首诗——

②十多年前,我上小学。冬天,家乡铺天盖地下了一场雪。风卷着雪花,狂暴地扫荡着田野村庄,摇撼着古树的躯干,把我家的门窗撞得哗啦啦地响。吃罢早饭,我背上书包上学去。打开房门,一股袭人的寒气迎面扑来,顿时让我打个寒噤。我赶紧把门撞上,哆哆嗦嗦地说:“哎呀,好吓人的风雪哟!”母亲从里屋出来,见我缩头缩尾的样子,瞥我一眼,深情地说:“孩子,风雪吓人吗?不,冬天的门就是风雪推开的呢。”说着她快步上前,哗地一声,房门大开,“走,我们上学去!”

③踏着洒满积雪的小路,母亲给我讲了许多有关季节的故事,而且全部和门有关。走到学校的时候,母亲有关季节的故事也讲完了,连缀起采,竟成了这么几句:“花朵把春天的门推开了/绿阴把夏天的门推开了/果实把秋天的门推开了/风雪把冬天的门推开了„„”

④说实话,我当时并不知道这是诗。但不知为何,母亲随口说的这些话,竟像母亲给我身上加的一件御寒的外衣,让我身子热乎乎的。从此,我天天念着它去上学,再不畏惧风霜雪雨。年年如母亲所说,飞雪送来了春,花朵盼来了夏,绿阴又迎来果实累累的秋„„

⑤岁月如流,人生如流,转眼十余年过去。我从大学毕业了,正赶上就业艰难,许多单位下岗分流。毫无门路的我,只得像一只无头小鸟似的在人才交流中心乱闯,结果半年过去后,依然没有找到一份工作。

⑥那天,我又碰了一鼻子灰,悻悻地走出人才交流中心。抬头望,天空灰蒙蒙,弄得我的心情更加灰黯。既然城市容不下我,我便想到了回家去。于是,我搭上一辆便车,当天傍晚就来到乡下。

⑦乡村的夜说来就来,不一会儿,四周就拉起了黑色的帷幕。我独立门前,仰望长空,星星闪烁。可在我看来,那些星星却像在对我眨着嘲笑的眼。我低头哀叹道:“唉,人倒霉连星星都生厌啊!”然后咚地撞上房门,坐在屋内唉声叹气。

⑧母亲从里屋出来,见我垂头丧气的样子,瞥我一眼,深情地说:“孩子,星星生厌吗?不,黑夜的门就是星星推开的呢。”说着她快步上前,哗地一声,房门大开,“走,我们看星星去。”

⑨坐在满天星斗的院坝,母亲给我讲了许多有关人生的故事,而且全都和门有关。天快亮的时候,母亲有关人生的故事也讲完了,连缀起来,竟成了这么几句:“星星把黑夜的门推开了/黑夜把坚韧的门推开了/坚韧把成功的门推开了/成功把生活的门推开了„„”

⑩说实话,我当时并不知道这是诗。但不知为何,母亲随口说的这些话,竟像母亲给我的心加了一件御寒的外衣,让我心里热乎乎的,我虽然未置一词,但是我却知道了自己应该怎样去做。

23.文章两处写了母亲给“我”以力量,请分别写出是在什么时候给的。(2分)

第一次: 第二次:

24.第⑦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

属于

描写,作用是:

25.联系上下文理解第⑩段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深刻含义。(3分)

26.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用简要的语言加以概括。(写出四点)(4分)

(五)某山隅有一老圃,早失偶,惟一女远适他乡。猎者怜其孤,赠以猴。老这爱如赤子,每出必从,不链不掣,而不离不逸。如是这五年。一日,老者暴卒,猴掩门,奔其姐,泪如雨。曰:“父死乎?”颔之,乃俱归。老者家徒壁立,无以为养,猴遍哭于乡,乡人乃资而掩。姐引之去,猴揖谢之,仍牢守故宅,撷果自食。每逢五必哭祭,似念老父养之五年,哀伤殊甚。未三月而偃卧坟间。乡人怜之,乃葬于老者之侧,勒石其上,曰:“义猴之墓”。

26.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惟一女远适他乡 B.老者暴卒 惟吾德馨 士卒亡者过半

C.乃俱归 D.仍牢守故宅 吾谁与归 彼竭我盈,故克之。

27.文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猴子从家里一直哭到乡里,乡里人也跟着掩面哭泣。

B. 猴子在乡里哭了一遍又一遍,乡里人帮它一起哭。

C. 猴子在乡里到处哭着(求别人帮助),乡里人于是资助掩埋了(老者)

D. 猴子一遍又一遍的哭声惊动了乡里人,大家竟然资助掩埋了(老者)

28.读了本文后,你有何感想?请用简洁的语言回答。(3分)

五.作文(50分)

29.岁月匆匆,十五’六岁的我们已走进花一样的季节,站在由少年走向青年的门槛

上。清点行囊,我们会发现自己多了一份成熟,少了一分幼稚;多了一分思索,少了一分盲从;多了一分宽容,少了一分偏激;多了一分行动,少了一分幻想;还多了一分责任、理想与憧憬„„我们的行囊变得沉甸甸的,我们的道路正在向未来延伸。

请以“十六岁,我多了一分___”为题,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要求:①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使题目完整。

②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700字(如写诗歌不少于20行)

(苏)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答案

1:(1)浩(2)衷(3)戴(4)楷

2:(1)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2)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3)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4)羌笛何须怨杨柳

3:龙飞凤舞 龙腾虎跃 马到成功 一马平川 鼠目寸光 亡羊补牢 杯弓蛇影 牛鬼蛇神

4:A

5: C

6: D

7:(1)“座右铭”的由来(2)略

8:略鼎湖山泉水声欢快清亮、悦耳动听,充满生命的活力

10写树的浓密,表现环境的幽静,突出“听泉”的特点。青翠碧绿,了无杂尘

12: B

13:原先称于勒是“好心的于勒”、“一个有办法的人”。后来则称“这个人”、“这个流氓”。从称呼的变化,可以看出她嫌贫爱富、自私冷酷。

14:出发时,全家人“感到快活而骄傲”,后来则“大家都不再说话。”(2分)

15:前一段景物描写衬托出全家人当时快活而骄傲的心情;后一段景物描写则衬托出全家人失望沮丧的心

16:表明于勒很少得到这种温暖或进一步表明于勒确实很穷。(答案合理即可)?

17:

心理描写。对叔叔遭遇的深切同情和对父母六亲不认的困惑不满。

18:A

19:(1)论证了“一个人若要有所成就,努力奋斗是必不可少的”观点

(2)四个事例分别从古今中外全面进行了论证,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20:(1)外部条件过于优越,人不一定就会成材,相反,也许倒会沉醉于纸醉金迷之中。

(2)自身先天条件优越,但后天不努力,同样会碌碌无为。

21.第⑦段中的“草地”比喻 外部条件,或成长的环境;

“瘦马”比喻 没有成材的人,或平庸的人。(2分)

22:例:我从小体质不好,体育成绩很差,但我不气不馁,寻找一切机会积极参加各种体育锻炼,如今的我身强体健,在体育中考时三项成绩均获得了满分。

23:第一次:不愿上学时,或惧怕风雪时; 第二次:找不到工作时,或心情沮丧时。

24:属于环境描写;作用是:烘托我找不到工作时沮丧、郁闷的心理。

25:母亲教会我在挫折中学会坚强,在逆境中寻找希望,使我懂得了如何乐观地面对生活。

26:母亲是一位乐观坚强,富有智慧,聪明能干,循循善诱(或善于教育、激励孩子),富有爱心,富有诗意,朴实温柔的人。

27: A

27: C

28:①我觉得文中的猴子对养之五年的老人有情有义,那么我们做人更应该有情义。

②我觉得文中的猎人富有同情心,我们应该向他学习,主动关心与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③文中的乡人不但出钱掩埋了老人,而且给死去的猴子立了一块碑,由此可见他们的善良与淳朴,这是值得现代人学习的。此外还可以从老人或老人的女儿的角度来回答。

第2篇: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共18分 每小题2分)

1、下列各组加点词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催促( chui ) 酷爱( ku ) 言简意赅(ga ) 猝不及防( cui )

B、寂廖(liao ) 粉碎(sui ) 伶仃(ding ) 恍然大悟( huang)

C、嫌恶(wu ) 横蛮(heng ) 蹒跚( shan ) 迷惑不解(huo )

D、浩瀚( han ) 顷刻(qin ) 不辍劳作(chuo) 含辛茹苦(ru )

2、下列各句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对于现代的文艺作品,那些写得朦朦胧胧的,堆砌了许多华丽的词句的、无病而呻、自作多情的风华雪月的文字,我一看就从脑中抹去。

B、杨柳已经发芽,早的山桃也多吐雷,和孩子们的天上的点缀相照映,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

C、几年里,邓稼先和老科学家们坚苦创业,新中国第一所近代物理的研究机构渐渐强大起来。

D、周围是无银的空间,一切都是那么莫声。

3、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风尘仆仆(比喻旅途辛苦) 恍然大悟(一下子清醒的样子)

B、望洋兴叹(发出) 憧憬(向往)

C、揶揄(嘲笑) 趾高气扬(脚)

D、聊叙(无聊的叙述) 不能自已(停止)

4、下列描写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 )

A、我也不停步,只在心里思量:“又出了什么事啦?”(心理描写)

B、“妈妈!”我奔过去,为自己的虚荣,为自己的无知流着泪。(语言、动作、心理描写)

C、茶越冲越淡,鱼越落越大。(动作描写)

D、“没有什么,我要调动工作。”他平静地说。(语言描写)

5、 如果你不小心伤害了同学,那么你向他(她)真诚地道歉,得体的一项是( )

A、 对不起,就算我错了,好不好?

B、对不起,我真的不是故意的,请原谅我,好吗?

C、 对不起,是我错了,但我不是故意的,你应该原谅我才对,好不好?

D、 对不起,虽然我错了,但是你也有不对的地方,你不能只怪我。

6、下列关于作者、作品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忆读书》是她写的一篇谈读书的回忆性叙事散文(记叙文),以自己幼时、少时读书的经历及多年读书的经验,告诉青少年“读书好”,勉励青少年要“多读书,读好书”。

B、鲁迅,原名周树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等;散文集有《朝花夕拾》、《野草》;杂文集有《坟》、《而已集》、《二心集》等,所有作品都收集在《鲁迅全集》里。

C、《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是英国作家马克.吐温叙述自己第一次文学尝试的经历。

D、丰子恺,现代著名画家、文学家、美术和音乐教育家、翻译家。曾用名丰润、丰仁,号子恺。

7、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经过大家一番苦心孤诣的开导,他终于明白了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B.十年不见了,老李激动地对我说:“我俩真是有缘啊,这是我们第三次萍水相逢了!”

C.经过严谨的论证和长期的测试,董事长心血来潮地决定:新产品于下个月投放市场。

D.读完《学生危机自救手册》后,同学们恍然大悟:原来学会自救可以躲过许多灾难。

8、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自从来到这世界上,人类就面临着两种挑战,一是来自人类本身,一是来自大自然。

B 、考试失败了,李玲伤心及了,她多么希望知心朋友和她分享这无限的苦恼啊!

C、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在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D、考生在考场上专心答卷,而场外的老师和家长无时无刻都在焦急的等待着。

9、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A、我在报纸上发表了一篇习作,非常出乎我的 ,这件事竟成了我们那地方轰动一时的新闻。

B、我只好带着对故事下文的无限 ,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

C、我瞒着母亲远走云南,参加新军和同盟会。母亲知道后对我这一举动不但不反对,还给我许多 。

D、我终于可以 地摆脱自己家庭的阴影,住进那隔了一座又一座大山的县城一中了。

A、打算 热爱 慰勉 理所当然 B、意料 悬念 慰勉 名正言顺

B、推测 怀念 慰问 名正言顺 D、计划 牵挂 慰问 理所当然

二、语言的运用:(共12分)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4分)

那时我的舅父杨子敬先生每天晚饭后必给我们几个中表兄妹讲一段《 》,我听得特别有滋有味,什么“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听悦耳极了。尽管他讲了半个钟头,就停下去干他的公事了。我只好带着对于故事下文的无限悬念,在母亲的摧促下,含泪上床。

○1、根据材料信息,在书名号处填上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

○2、文中划波浪线的部分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有一个错别字和一个用得不恰当的关联词,请在文中划出,然后把正确的写在下列横线上。

错别字的正确书写是: _________。正确的关联词是: __________。

○4、划横线的句子是一个病句,应改为:

11、根据对联回答:(3分)

○1、“独行千里报主之志坚,义释华容酬恩之谊重”对联中称赞的是何人?所报答的“主”是指的谁?“义释”的`又是谁?

○2、“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是那部章回小说中的回目?对联中说的是那个人物?

12、根据下面提供的语言环境,回答后面的问题,说的话要符合人物身份。(2分)

几个不同身份的人围绕‘‘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这一话题进行探讨,都从自己的角度去理解。国脚说:“最宝贵的东西是激动人心的进球。”商人说:“最宝贵的东西是源源不断的利润。”画家说:“最宝贵的东西是绚丽丰富的色彩。”对此,小孩和病人会怎么说?

小孩说:“ ”

病人说:“ ”

13、你刚迈进初中,班级要组建班委会,竞选着很多,竞争激烈。假设你要竞选“班长”、“生活委员”、“体育委员”三个岗位中的一个,请根据这一岗位的特长需要,从两方面介绍自己的优势,力争竞选成功。(30字左右)(3 分)

你想竞选的岗位是: ;你的竞选词是:

三、阅读(共30分)

(一)(15分)

○1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他的这些,在我看来都是笑柄,可鄙的。

○2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现了他。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胡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我即刻伸手折断了蝴蝶的一只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上,踏扁了。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地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

○3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得很久以后,我已经是中年。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的堕下去了。

○4但心又不竟堕下去而至于断绝,他只是很重很重地堕着,堕着。

14、我对风筝十分厌恶,有哪两种具体表现?请概括回答。(3分)

15、根据划波浪线的句子,可以看出弟弟是怎样的人?(2分)

16、根据选文第二段内容写出记叙的要素。(3分)

时间: 地点: 人物:

起因: 经过: 结果:

17、如果把“又将风轮掷在地上,踏扁了”改为“又将风轮扔在地上,踩扁了”行不行?为什么?(3分)

18、“我”为什么千方百计地阻止弟弟放风筝?为什么后来又称之为“精神的虐杀”?(2分)

19.“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指的是哪一幕?为什么说是“精神的虐杀”?(2分)

(二)父亲(15分)

虽然我是家里惟一的女孩,父亲好像从来没有显出特别的喜欢来。在地里干活,偶尔捉只小兔或鸟儿,回来也是送给两个哥哥。

小学和初中在父亲的不经意间过去了,上学和放学就像他的出工和收工一样,只是顺其自然的事,他不关心我的学习一如我不关心他的收成。

可是,我考上了县一中。这就意味着父亲的大半收成都得被我一个人吃掉。母亲望着不大年轻的父亲逐渐弓起的背,幽幽地说:“要不,别让妮子上学了?”父亲脸上刀刻似的皱纹突然地一跳:“哪能?再难也得让她上学。”就为这一句话,我第一次被感动了。

在一个骄阳似火的夏日,父亲一头挑着一筐桃子,送我去上学。跟在父亲身后,望着颤悠悠的扁担和父亲那被扁担磨出老茧的双肩,我又一次被感动了,在心里默默发誓:不学出个样子来,无颜面对父亲。

到学校门口,我一个人进去,父亲到别处去卖那筐桃子。等我安排好住宿后,去城里找他,父亲已经走了。我想,他肯定是饿着肚子走的,翻山越岭,还得走路20里啊。

3年高中,我很少回家。父亲总是隔三差五地给我送干粮和桃子。当然都是些歪七扭八卖不出去的小桃。冬天天短,父亲每次来都得起个大早,往往是胡须上结了一层白霜。掏出母亲烙的白面饼,硬邦邦的全是冰碴儿。中午,我们父女俩把饼泡在开水里,就着父亲带来的咸菜,吃得有滋有味。夏日,父亲捎带着卖桃,20里的山路把父亲的脸晒成了酱紫色。真赶到学校已近中午,我把早已凉好的白开水递过去,父亲一气儿就喝了一大缸子。父亲向来是当天来当天走。3年里,他走了他几十年走不完的路程。我对父亲的情和爱,也在这3年里变得缠绵与圣洁。

3午后,我由县城考到省城。也和3年前一样,父亲挑着扁担送我去上学,所不同的是这天不是骄阳似火,而是阴雨连绵。火车上,父亲递给我的桃子又红又大,我倒有些不习惯.怪父亲过于奢侈。“你都成大学生了,吃个好桃子,配!”并且不停地催促我快吃。我双手捧着桃子,一口一口咽下去的却是父亲的心啊!

安排好住宿已经很晚了。我要送父亲到学校招待所去住,他说什么也要自己去。他说他怕我回来找不到自己的宿舍。我知道,那样父亲会一夜都不安心的,所以也只好随他去了。下过雨后,气温骤然下降了许多。一天的颠簸,实在是太累了,躺在床上不一会儿进入了梦乡。突然,辅导员老师把我叫醒。她说,你父亲为了省15元的住宿费,竟然睡在外面的水泥乒乓台上。此刻,即使是铁石心肠也会感动。我扑过去抚摸着他那青筋凸起的双臂,哭着求他:“为了我,父亲,请您爱惜自己。”同宿舍的姐妹齐刷刷地站在我的身后,哽咽着说:“就住在我们宿舍,我们可以两个人睡一张床。” “可你们是女生宿舍呀?”辅导员老师还很年轻,和其他人一样眼里已噙满了泪水。“那又有什么,他是父亲。”大家异口同声地说。是啊!他是父亲。他是勤劳又质朴的农民!

20、第1段中“父亲好像从来没有显出特别的喜欢”一句中的“好像”能否删掉?为什么?(3分)

21、文章前两段写父亲对自己不是“特别的喜欢”、“不关心”有何作用 (2分)

22、作者多次写到父亲的肖像;“弓起的背”,“刀刻的脸”,“磨出老茧的双肩”, “青筋凸起的双臂”,意在表现什么?(2分)

23、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2分)

A、 “就为这一句话,我第一次被感动了”一句中的“第一次”说明父亲直到 “我”考上县一中才开始关心“我”。

B、“不学出个样子来,无颜面对父亲。”说明“我”已被父爱深深地打动,决心以实际行动来报答父亲。

C、“当然都是些歪七扭八卖不出去的小桃。”暗示家里生活的拮据,能卖的都拿出去卖钱了。

D、“我倒有些不习惯,怪父亲过于奢侈。”是说“我”已习惯过艰苦的生活,对 父亲的好意并不领情。

24、对上题中你所认为的句意理解错误的两项重新进行分析。(2分)

25、同宿舍姐妹异口同声的回答说明了什么?(2分)

26、请在文中任意找出两个能够表明“我”对父爱的理解或感谢的句子。(2分)

四、作文:(40分)

不知不觉中,一个月过去了。这一个月在你的学生生涯里也许是最不寻常的。你的家庭、你的学习、你的生活都在发生变化,这些变化也许使你快乐、使你兴奋、使你充满信心,也许使你困惑、使你忧虑、使你不知所措。对生活的关注和思考让你觉得自己好象突然长大了许多,成熟了许多 。成长的收获来自老师、亲友的关爱、理解和鼓励,来自书籍的启迪,来自环境的熏陶。请把你上中学后最深切的感受告诉我,请相信,你的快乐和成长是我们的期待!

题目:上了中学以后

要求:(1)字数不少于600字。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2)写真事,诉真情,内容完整,字迹工整、清晰。

(3)文中涉及真实人名或班级请用“××”代替。

参考答案

1 B 2 A 3 D 4 C 5 B 6 C 7 D

8 A 9 B

10 、○1、《三国演义》 ○2、津津有味

○3、催 但是 ○4、真是好听悦耳极了

11、 ○1关羽 刘备 曹操

○2 《西游记》 孙吾空

12、 最宝贵的东西是有好多好多的玩具。

最宝贵的东西是健康强健的体魄。

13、表达清楚,语言大方得体即可。

14、○1、认为小兄弟看放风筝可笑可鄙;○2、破坏小兄弟制作的风筝。

15、这些句子表现了弟弟天真、活泼、聪明能干的性格特点。

16、有一天 堆积杂物的小屋 “我”和小弟弟

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我恍然大悟......

“我”发现弟弟在专心致志地制作风筝,粗暴地坼毁了弟弟精心制作的风筝。

得到了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出走,留下他绝望地站在小屋。

17、不行。 如果把“掷”改为“扔,”“踏”改为“踩”,就无法表现出“我”当时愤怒、生气的心情。

18、“我”认为放风筝没有出息的孩子所作的玩艺。后来明白游戏对于儿童的意义终于醒悟过来。

19、“我”粗暴地毁坏了弟弟精心制作的风筝。“我”阻挠了儿童正当的游戏,刺伤了儿童的心。

20、不能。“好像”一词是“我”的自我感觉,其实父亲还是很爱我的,只是“我”年少无知,并未察觉,体会到。若删去,则表达不出这效果。

21、为后文表现深沉的父爱作铺垫。

22、无言的父爱感化不了无情的岁月,却能感动“我”的一片赤子之心。

23、B C

24、选项A不是父亲才开始关心我,而是我开始理解父亲,读懂父爱。选项D“父亲的奢侈”实际上是父爱的厚重,“我的不习惯”其实是瞬间的感动。

25、亲情的力量已经打动了每一个人。

26、(1)、“我双手捧着……心啊”(2)“我扑过去抚摸……爱惜自己”或其他的也行。

第3篇: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

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

班级姓名得分

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20分,选择题每题2分)

1、给加点字注音,给拼音写汉字(2分)稍逊()滞()留田pǔ()méng()胧 ..

2、下边解释加线词语有错的一项()..

A.顿失(立刻)寒浅(初春时淡淡的余寒)B.曾经沧海(副词,表示从前有过)C.变卖典质(抵押)俱往矣(都)D.援疑质理(询问)广袤无垠(南北的距离)

3、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有条不紊粗制烂造惊心动魄燥动不安B.坦荡如砥慷慨解囊鹤立鸡群义愤填鹰C.富丽堂皇忍俊不惊凶神恶煞南辕北澈D.深恶痛绝与日俱增骇人听闻略胜一筹

4、下边不是病句的一项()....

A.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B、考生在考场上专心答卷,而场外的老师和家长无时无刻都在焦急地等待着。C.妈妈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名姓 :级班 :校学 范县张庄乡第一初级中学第一次月考

思想品德试卷

(本试卷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请同学们独立答卷,一律用黑色笔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其他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我国古代思想家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表达的是:

A、对自己负责的责任意识

B、贪图享乐的生活态度

C、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态度

D、顽强拼搏的工作态度

2、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

A、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B、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D、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高堂中学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的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堂中学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的试题及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