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八下语文第一次月考”。
八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时间:80分钟
满分:80分)
一、积累与运用(27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D)(3分)A.不逊(xùn)
宽恕(shù)
奥秘(mì)
禁锢(gǔ)....B.责罚(zé)凄惨(cǎn)匿名(mì)祇辱(zhǐ)....C.广袤(mào)迁徙(xǐ)尴尬(jiè)眼翳(yì)....D.滞留(zhì)黝黑(yǒu)轩昂(xuān)犀利(xī)....2.下面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B)(3分)A.绯红 落弟 油光可鉴 深恶痛绝 B.宽恕 羞愧 摹画绘像 待人接物 C.磨噌 凄惨 喉咙沙哑 轰堂大笑 D.愚钝 株儒 不可明状 粗制滥造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B)(3分)A.每到双休日,国家体育场鸟巢格外热闹,里里外外人声鼎沸、人流如潮。....B.“戒烟一小时,健康亿人行”的倡议发出后,一些烟民对此默默无闻。....C.不少学者认为《读点经典》丛书对中学生的影响将是潜移默化的。....D.今年世界环境日主题的表述言简意赅——“你的地球需要你:团结起来....应对气候变化”。
4.(2015·安顺)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D)(3分)A.安顺是一个美丽的城市,夏日的龙宫是人们避暑纳凉的好季节。
B.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C.宽带网不仅能浏览信息,还可以提供网上视频点播和远程教育等智能化、个性化。
D.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使我们开阔了视野,提高了能力。5.将①~④句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是(A)(3分)漓江的水,是出奇的清的,恐怕没有一条河流能有这样清。________,顺着水的方向向前漂移。
①河底的水草,十分茂密
②看到河底的卵石、石上的花纹、沙的闪光、沙上小虫爬过的爪痕 ③长长的、像蒲草一样的叶子,闪着碧绿的光 ④清到不管多么深,都可以看到底
A.④②①③
B.④①③②
C.②④①③
D.②①③④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3分)A.《雪》是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中最为明朗的一篇,它的景物描写细致生动,用词准确。
B.《雷电颂》中的风雷电象征人世间追求正义、光明的变革力量。
C.巴金的散文诗《月》中“月的光是死的光”一句表现了作者对冰冷的月光并不欣赏,作者向往和追求的是光和热。
D.纪伯伦是黎巴嫩诗人、画家。他塑造的海浪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世间万物的热爱,尤其是对自己祖国的热爱和思念之情。
7.古诗文默写。(5分)(1)闲静少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好读书,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汲汲于富贵。(3)祗辱于奴隶人之手,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食不饱,力不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为了让同学们感受春天的美好,学校开展以“寻觅春天的踪迹”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4分)(1)请你仔细观察,描述一小段你感受最深的春景,把你对春天的感受与赞美表达出来。(含标点不超过50个字)(2分)示例1: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麦田像一块绿色柔和的地毯,舒展着嫩绿的叶子,在微风中摇着小手,向人们打招呼。__示例2:桃花开了,像一片美丽的彩霞,散发出了阵阵清香,逗引蜜蜂来采蜜。
(2)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自古以来就是人们赞颂的季节,你能写出两句有关春的诗句吗?(2分)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18分)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1.解释下面加点词的含义。(4分)(1)任意东西 任凭,听凭 ..(2)从流飘荡 随着(跟随)江流 ..(3)天山共色 一样的颜色 ..(4)争高直指 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 ..12.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C)(3分)A.一百许里 杂然相许 ..B.猿则百叫无绝 天下独绝 ..C.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见余,大喜 ..D.在昼犹昏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13.翻译下列句子。(4分)(1)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都在争着向高处和远处伸展。(2)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流连忘返。
14.请分别用两个字概括富春江山“奇”水“异”的特点。(4分)高、险(峻);清、急。
15.下面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D)(3分)A.文章首段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八字总领全篇,结构上纲举目张,脉络分明。
B.通过写景,作者表达出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官场政务厌恶的情感。C.本文句式整齐,音韵和谐,读来朗朗上口,节奏感鲜明、强烈。
D.该文与《答谢中书书》,可谓一去一往,一唱一和,都是书札中的精品,亦是写景文的佳作,共同表达出与知音共赏美景,传情达意的高雅志趣。
(二)(21分)“你改悔罢!”
这是《新约》上的句子罢,但经托尔斯泰新近引用过的。其时正值日俄战争,托老先生便写了一封给俄国和日本的皇帝的信,开首便是这一句。日本报纸上很斥责他的不逊,爱国青年也愤然,然而暗地里却早受了他的影响了。其次的话,大略是说上年解剖学试验的题目,是藤野先生在讲义上做了记号,我预先知道的,所以能有这样的成绩。末尾是匿名。
我这才回忆到前几天的一件事。因为要开同级会,干事便在黑板上写广告,末一句是“请全数到会勿漏为要”,而且在“漏”字旁边加了一个圈。我当时虽然觉得圈得可笑,但是毫不介意,这回才悟出那字也在讥刺我了,犹言我得了教员漏泄出来的题目。
我便将这事告知了藤野先生;有几个和我熟识的同学也很不平,一同去诘责干事托辞检查的无礼,并且要求他们将检查的结果,发表出来。终于这流言消灭了,千事却又竭力运动,要收回那一封匿名信去。结束是我便将这托尔斯泰式的信退还了他们。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13.概括选文的内容(2分)。14.乙段文字首句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内容上又有什么作用?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15.选段中所写的第一个事件是什么?写出这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4分)16.“其时正值日俄战争,„„便是这一句。”在文中属插叙,它有什么作用?(2分)
17“日本报纸上很斥责他的不逊,爱国青年也„受了他的影响了。”一句表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分)18.“我这才回忆到前几天的一件事„„旁边加了一个圈。”插入这段文字有什么作用?(1分)
19.在看电影事件中作者共写到哪几种中国人?讲堂里的“我”和影片中的中国人有什么不同?(3分)
20.“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冲的“他们”指什么人?“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中的“他们”又指什么人?作者对后一个“他们”持怎样的态度?(3分)21.“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的原因是什么?(1分)
22.“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指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我的意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分)
13.写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交待作者弃医从文的原因。
14、结构上、内容上承上启下,承匿名信事件议论,领起下文看电影事件,表达作者在遭受侮辱后作为弱国国民的极为愤慨和辛酸的情绪。15.匿名信事件。起因:我考试及格收到匿名信;经过;我与日本“爱国青年”斗争;结果:取得胜利,维护 16.交待了信的开头的由来,讽刺某些日本学生盲目忠君、妄自尊大,思想狭隘的行径。
17、表现作者对某些日本学生盲目忠君、妄自尊大的场讽。18.回忆干事讥讽,表现出日本青年学生对弱国国民的歧视。19.影片中有看枪毙犯人的中国人和给俄国做侦探被日本军枪杀的中国人;讲堂里看电影的“我”。“我”是一个有强烈民族自尊心、积极向上、刻苦求学、以救中华为己任的中国人,影片中的中国人是一群麻木愚昧的中国人。20.前一个指讲堂里的日本学生,后一个指围看枪毙犯人的中国人。作者对围看枪毙犯人的中国人极端失望、愤慨,痛感他们精神麻木、思想愚昧,要救治他们的精神,唤起他们的民族自尊心。21.作者是一个有志的爱国青年,这一声严重伤害了自己的民族自尊心。
22、在日本仙台看电影时,“我”的志愿由学医救国变为文艺救国。
(三)我的母亲(14分)
莫言
①我是我母亲最小的孩子。
②我记忆中最早的一件事,是提着家里唯一的一把热水壶去公共食堂打开水。因为饥饿无力,失手将热水壶打碎,我吓得要命,钻进草垛,一天没敢出来。傍晚的时候我听到母亲呼唤我的乳名,我从草垛里钻出来,以为会受到打骂,但母亲没有打我也没有骂我,只是抚摸着我的头,口中发出长长的叹息。
③我记忆中最痛苦的一件事,就是跟着母亲去集体的地里捡麦穗,看守麦田的人来了,捡麦穗的人纷纷逃跑,我母亲是小脚,跑不快,被捉住,那个身材高大的看守人扇了她一个耳光,她摇晃着身体跌倒在地,看守人没收了我们捡到的麦穗,吹着口哨扬长而去。我母亲嘴角流血,坐在地上,脸上那种绝望的神情让我终生难忘。多年以后,当那个看守麦田的人成为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在集市上与我相逢,我冲上去想找他报仇,母亲拉住了我,平静地对我说:“儿子,那个打我的人,与这个老人,并不是一个人。”
④我记得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一个中秋节的中午,我们家难得的包了一顿饺子,每人只有一碗。正当我们吃饺子时,一个乞讨的老人来到了我们家门口,我端起半碗红薯干打发他,他却愤愤不平地说:“我是一个老人,你们吃饺子,却让我吃红薯干。你们的心是怎么长的?”我气急败坏地说:“我们一年也吃不了几次饺子,一人一小碗,连半饱都吃不了!给你红薯干就不错了,你要就要,不要就滚!”母亲训斥了我,然后端起她那半碗饺子,倒进了老人碗里。
⑤我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跟着母亲去卖白菜,有意无意地多算了一位买白菜的老人一毛钱。算完后我就去了学校。当我放学回家时,看到很少流泪的母亲泪流满面。母亲并没有骂我,只是轻轻地说:“儿子,你让娘丢了脸。”
⑥我生来相貌丑陋,村子里很多人当面嘲笑我,学校里有几个性格霸蛮的同学甚至为此打我。我回家痛哭,母亲对我说:“儿子,你不丑,你不缺鼻子不缺眼,四肢健全,丑在哪里?而且只要你心存善良,多做好事,即便是丑也能变美。”后来我进入城市,有一些很有文化的人依然在背后甚至当面嘲弄我的相貌,我想起了母亲的话,便心平气和地向他们道歉。
⑦我母亲不识字,但对识字的人十分敬重。我们家生活困难,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但只要我对她提出买书买文具的要求,她总是会满足我。她是个勤劳的人,讨厌懒惰的孩子,但只要是我因为看书耽误了干活,她从来没批评过我。
1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有关母亲的几件事。(5分)文章写了五件与母亲有关的事:(1)“我”失手打碎了热水壶,可母亲没有打骂“我”。__(2)母亲阻拦“我”报复那个曾经伤害过她的人。__(3)母亲把饺子给乞讨老人。__(4)“我”多算了别人的钱,母亲说“我”让她丢脸了。__(5)“我”因相貌丑陋遭人嘲笑,母亲劝慰“我”心存善良最重要。
14.第②③④⑤段的几件事作者记忆深刻,根据事件内容概括母亲性格特点。(不少于三点)(3分)当“我”要报仇时,母亲平静地制止了“我”,当“我”斥责乞丐,母亲却把饺子给乞丐;当“我”多收老人一毛钱时,母亲无声地教育了“我”,从中可以看出母亲的宽容、善良、正直、坚强。
15.揣摩第③段中画线句内容,说说母亲这句话的真实含义。(3分)语言描写,写母亲制止“我”报仇,表现了母亲的宽容。
16.第⑥段段尾说“想起母亲的话,便心平气和地向他们道歉”,你能想象出作者道歉的内容吗?(3分)(1)心灵美重于外表美,行为美可以弥补外貌的不足。__(2)“对不起,先天有碍观瞻的形象污浊你的眼睛,影响了你的心情。我诚恳地向你道歉,将用后天的行动来扮靓你的眼球。”
震撼的一句话,更因为这句话包含了物质匮乏年代,偏僻农村里一个少年追求梦想,渴望了解别样人生,冲破精神饥渴的感人至深的人生故事,包含了一个儿子对贫困母亲的无限感激、歉疚和思念之情,包含了一种顽强拼搏、奋力向上的精神力量。
甘溪中学2014年春季学期第一次月考八年级语文试题班级:学号:姓名:一、积累·运用(26分)1、选出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2分)() A、烂熳(màn)匿名(ruî)庶祖母(shù) ...B、芦荟(huì)长髯(rán)眼翳......
2013-2014学年八年级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测试题(卷)一、基础(共25分)1、默写(15分)(1) ,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A、“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段爱平荣获2013年“感动山西”......
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共18分 每小题2分)1、下列各组加点词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催促( chuī) 酷爱( kù ) 言简意赅(gā ) 猝不及防( cuì )B、寂廖(liáo )......
同学们:我们在一起又度过了快乐的半个学期,在这段时间中,你一定学会了不少的知识,现在是你尽情施展你的才华的时候了,努力吧,你一定能行的。注意卷面要整洁,字迹要工整清晰,卷面书......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苏教版)(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班级 姓名 得分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10分,每题2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