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歌的神性抒情散文

精品范文 时间:2022-12-18 08:22:50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山歌的神性抒情散文

山歌的神性抒情散文

敬畏大自然就是神性,而敬畏之心的产生来自于生活中的许多细微处。天上的云,流动不止,永在变化;水中影,似实而虚,虽静而动;晚间景,随光浮移;山中涧,清澈欢快……还有山歌。

山歌是即兴演唱。在湘西,打猎有歌、采茶有歌、出嫁有歌、祭祀有跳神歌、死人有丧葬歌、起屋唱上梁歌、下河唱打鱼歌、喜事唱斟酒歌。各寨子里的人“无人不歌,无事不歌、无处不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苦者歌其心、爱者歌其情”。

红石林的岩石是不会唱歌的,可嵌在岩石上的鱼化石引领人们探求过去,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山里的汉子幺妹儿热情好客,主动约我们对歌,他们是“信手拈来即为诗,开口浅唱就是歌”。幸好随行中能歌善舞者诸多,说唱就唱。山歌惊魂,可惜狐仙都去了天门山,否则对歌的青年才俊只怕挪不开步子前行了。

惊飞的山雀盘旋在头顶发出惊喜的“叽叽”声。

一位年过七旬的长者走到队伍中央,舒展开被风吹皱的面容,骄傲地说:只要你们愿意听,我可以一口气唱上大半天。在大家有些质疑的眼神中,我相信生在大山长在大山的他拥有这份积淀——或是交叠飞舞的蝴蝶,或是鸟鸣、犬吠,甚至追逐的牛羊、风吹响的树叶、盛开的野花,砍柴声、流水声……一切都是山歌的源头,一切又都是山歌的载体。

没有污染过的声音,是最本真的声音,是赤子的声音。回到这种状况与本来就是这种状况是不同的,只有生活在这的`人才具有这样的本真、这样的灵性。

我的同学、来自土家族的鲁絮曾经写过一首名为《魂牵梦绕吊脚楼》的山歌:

“阿哥捧米酒,让我醉在吊脚楼。米酒竹筒装,土家风情藏里头。米酒任我喝,阿哥笑容好憨厚。千里做客张家界,魂牵梦绕吊脚楼……”

他说他们日常的生活就是这样:喊了就来神了,唱了就有劲了。苦着累着的日子,就在这歌声中,有滋有味了。

澧水船工号子不是山歌,但与湘西山歌一样是在生活中即兴编唱的,音调多带有山歌风味。河流边是人类最初的定居之地,从剧烈残酷的狩猎一直到农耕生活,一直陪伴人们,是人类重要的记忆。澧水流域和沅江流域将它的风情融进了湘西人的灵魂。人们常常在古镇的青石板上或吊脚楼下,看澧水河中千帆经过,船工号子也因此扑面而来。

澧水古为湘西北主要交通干线。早在上古时期,欢兜流放崇山,就是绕过大山森林以避恶兽毒蛇之侵,从澧水而上的。此后历代王朝征剿武陵的农民起义,至少有100万军队赖此河道推进。

走近码头,眼前仿佛呈现昔日盛况——船舶近千,桅杆林立,人流如织。卸完货物的船只,逆流而上,纤夫们拉着纤绳,唱着号子,一步一铿锵,一步一叩首,歌声在天门山上空久久回荡。

美是有浸润性的,能唤发人的神性。

是日,屈原乘船至天门山下,对突然横在澧水之南的万丈绝壁上的那一孔“天门”激动得狂呼大叫:“广开兮天门!纷吾乘兮玄云!令飘风兮先驱,使冻雨兮洒尘!”译文是:“天门大打开哟!乘着乌云出来!叫狂风在前面开道,叫暴雨为我打扫!”

停留在老宅屋檐下的蝙蝠兴许也听到了这句话,那些挺拔在古镇的樟树将它的记忆嵌入深凹的木纹里,而睁大眼睛安静呆在桐树上的白猫,深藏在它眼眸里的忧郁如同此刻的我。

敬畏大自然就是神性,山歌源于大自然,神性就融在歌声里。

走一段路,得一处景,听一首歌,不需要雕凿,亦无需修饰,魂在哪,神性便在哪。

第2篇:神性现代诗歌

神性现代诗歌

我站在天使的墓前

所谓的冲击更为合适

没有无辜的怜悯

自己必然会喜欢尖叫和红色的痛苦

我站在天使的'墓前

手长出兽的汗腺

汗腺是甜的

突如其来的是我们想要的

我站在天使的墓前

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机会

你无法预感的神明和失落

紧跟着痛快的杀戮

我站在天使的墓前

祈求一次被火燃尽的权利

未知在失败中带着腥

在空虚和夜间折返

我站在天使的墓前

祈祷永恒的得到

得到的将被看见

我们必将一次次的走过

是啊我们不断地预感

预感卑弱的命运

命运是洁白如玉的水

生命是枯萎

无助的天使

何不历经人类认为的死亡

我把痛苦叫作苹果

嘴里每天都嚼着的苹果

第3篇:神性现代诗歌

我站在天使的墓前

所谓的冲击更为合适

没有无辜的怜悯

自己必然会喜欢尖叫和红色的痛苦

我站在天使的墓前

手长出兽的汗腺

汗腺是甜的突如其来的是我们想要的我站在天使的墓前

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机会

你无法预感的神明和失落

紧跟着痛快的杀戮

我站在天使的墓前

祈求一次被火燃尽的权利

未知在失败中带着腥

在空虚和夜间折返

我站在天使的墓前

祈祷永恒的得到

得到的将被看见

我们必将一次次的走过

是啊我们不断地预感

预感卑弱的命运

命运是洁白如玉的水

生命是枯萎

无助的天使

何不历经人类认为的死亡

我把痛苦叫作苹果

嘴里每天都嚼着的苹果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神性的玉龙雪山散文

神性的玉龙雪山散文

作别九子海,我们的车便傍着玉龙雪山东麓,向甘海子索道站口奔去。

据说围绕玉龙雪山的景观,大致分为高山雪域、泉潭水域、森林、草甸等景区。考虑到我们自身受不得更高处的不适反应,我和沈姐才保守地选择了去蓝月谷。因而此行看不到玉龙雪山海拔四千多米以上那番雪域风景,惋惜虽有,但因遇到这位能倾情介绍它的的哥,倒也感觉庆幸。我边听边专注沿途的景象,更是特别贪婪地观望车窗外的玉龙雪山。

此刻,造型玲珑的玉龙雪山,坐北朝南,正沐在中午明媚的阳光下,山形造势更突出秀丽挺拔。背依碧蓝天幕,状若永恒飞舞的玉龙。尤其被纳西族人称为“波石欧鲁”最高峰,通体灿烁如银剑指天。愈是近看愈是真切,那远看白雪冠顶的峰头,似流银的白石岩和着残雪一同皎洁。下有秀木葱郁的森林托衬,雪峰愈显险冷奇崛。更令其神秘是那峰头行云。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山歌的神性抒情散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山歌的神性抒情散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