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精品范文 时间:2022-12-15 08:18:07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 搭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搭石》第1课时教学设计

河南店小学 温正兰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山洪暴发、间隔、懒惰、清波漾漾、理所当然”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二)过程与方法

情境导入,揭示课题;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再读课文,深入体验;拓展练笔,深化情感。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感受到生活中的美。

教学重点:掌握本课的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难点: 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

教学准备:学生查字典理解“漾”、“绰”;自制PPT课件。教学流程:

一、引读启智

1、同学们:爱,是人间最美好的情感,爱使人间充满温暖。这节课让我们走进《搭石》再次感受人间真情。(PPT1)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质疑

当你看到这个题目时,你想到了什么呢?

(搭石是什么样子的?搭石有什么作用?搭石为什么能给作者留下那么深刻的印象?搭石到底有什么独特之处?„„)

4、带上你的问题快速读读课文

二、初读感悟

1、请同学们带着这些疑问,打开课本,快速地读读课文,在读书时要做到:

自学提示(PPT2)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2)对着生词表勾划出课内的生词,并读一读。(3)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1)生词(PPT3)A、我会读

山洪 暴发 溪水猛涨 脱鞋挽裤 懒惰平稳 俗语平衡 谴责 协调 联接 协调有序 伏下身子 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 理所当然

字音:①自读②指名读,边读边纠正字音③小组内互读④齐读 字形:暴、裤的写法(2)检查课文朗读

A、把生词放回课内还会读吗?比比看谁认得准,读得更熟练。(生再读课文)

B、逐段检查课文朗读,同时理解部分生词的意思。其中可用“协调有序”和“理所当然”口头造句。不需要出示ppt C、注意读音:间(jiàn)隔、俩(liǎ)人、联结(jié)的读音。

如:汛期 挽裤 间隔 谴责 俗语 协调有序 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 理所当然

汛期是一个水利名词,是指河水在一年中有规律显著上涨的时期。“汛”就是水盛的样子,“汛期”就是河流水盛的时期,汛期不等于水灾,但是水灾一般都在汛期。

挽裤:卷起裤脚。

间隔:指两个类似的事物之间的空间或时间的距离。课文指两块搭石之间的距离。

谴责:意思是指斥责;责备。

俗语:民间流传的通俗语句。如:笨鸟儿先飞、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磨刀不误砍柴工

清波漾漾: 清色的水波在荡漾 人影绰绰: 形容人影多,姿态美。

协调有序:这里的“序”是“秩序”有意思。协调有序就是指配合得很适当,很有秩序。

理所当然:按道理应当这样。C、ppt6、ppt7

三、精读理解

过渡语:刚才我们检查了课文的朗读,发现大家读得挺流利的并且能理解好多词的意思,真会学习!那么你对课文内容理解了多少呢?我们也来检查一下,(一)快速浏览课文,思考每个自然段各自讲了什么?用自己的话说说。(学生只是说一说,教师不板书节省时间)

1、什么是搭石

2、老人调整搭石

3、一行人走搭石

4、两人让搭石、年轻人背老人过搭石

5、搭石连接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二)刚才我们整体上感知了课外的主要内容,接下来我们再细细的学习第一自然段的内容。

自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并试着解决下面的问题。想一想:ppt81、什么是搭石?ppt92、如果没有搭石,家乡的人们又是怎么过小溪呢?ppt103、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不便、麻烦甚至是辛苦。师:是啊!如果在夏天也可以脱鞋绾裤,但是如果进入了秋天或者是冬天的时候,还要脱鞋绾裤吗?因此,我们的家乡人就很聪明,马上就搭起了一座石头桥,家乡的人们就必须靠搭石过小溪了。

四、品读感悟

1、了解了这些,我们再来欣赏一下什么是搭石。(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2、通过本节的学习我们是否解决了开课时提出的问题呢?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搭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五、延读拓展

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那又是怎样的一道美丽的风景呢?下节课再讲

六、板书设计搭 石

暴、裤、等的示范书写

第2篇:《搭石》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一、课文导入

1、同学们,老师第一次来泮水,今早在路上看到了连绵起伏的群山,潺潺而流的溪水,真的是可以用山清水秀来形容咱们的泮水。这节课老师也要带同学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那就是刘章爷爷的家乡,去看看那里的风景,去走走那里的搭石。请大家跟老师一起写课题:(板书:搭石)

2、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要问的吗?

(1)什么是搭石?(2)为什么要搭石?

二、初读课文

1、让我们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在读之前先看清楚读书要求。(出示要求)

2、同学们,读完课文,你知道什么是搭石了吗?谁能用课文中的句子来说一说。(课件出示搭石的句子——练读——画搭石)

3、我们已经明白了什么是搭石,那这篇课文围绕搭石讲了哪几件事?(板书:摆、走)

4、同学们,学习课文我们也需要搭石,只有搭好了石子,过河才能走得顺。我们先来搭第一步:读准生字新词。(1)学习要求会读的字。(课件出示,指名读——小组读——齐读——开火车读)

(2)学习要求会写的字(指名读——齐读——同桌互读——怎样写对写好生字)。(课件出示)

(3)指导写容易写错的生字:“暴”、“衡”。(课件出示——老师范写生跟书空)

(4)学生书写“暴、衡”。

4、学习四字词语。(1)课文中有很多四字词语,你们都画了哪些?(指名一个学生说,其他补充。)(2)老师在读课文的时候也找到了这些词语。(课件出示,个别读——齐读)

三、再读课文

1、同学们,生字词语会读了,我们把词语放到句子中去读。(1)谁来读这一句话?(出示:“毎年汛期————必须脱鞋挽裤。”)

(2)没有搭石乡亲经过小溪是如此的麻烦,所以,有了搭石后,乡亲们的生活就方便多了。

出示:“毎当上工、下工,————给人画一般的美感。”(朗读指导)

3、听了同学们的朗读,老师似乎看到了这样的画面(课件出示)

4、这样迷人的景象,难怪刘章爷爷写到: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板书:一道风景)

四、课文小结

同学们,刚才我们学会了生字新词,明白了什么是搭石,还知道课文围绕搭石讲了摆搭石、走搭石的事。其实呀,课文还表达了另外一种意思。那就是“美”,有看得见的具体的美,也有看不见的心灵的美。这些内容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五、作业布置

摘抄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要养成读书笔记的好习惯。

第3篇:《搭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搭石》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7 个生字,会写11 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山洪暴发、间隔、懒惰、俗语、平衡、清波漾漾、理所当然、联结”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教学过程

一、揭题。

1、同学们,刘章爷爷的家乡在一个小山村,那儿流水潺潺,炊烟袅袅;那儿的人们善良淳朴,互敬互爱。最让刘章爷爷难忘的还是那静静地躺在溪水中的那平凡而美丽的搭石,刘章爷爷说: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看看给作家刘章爷爷留下深刻印象的“搭石”。板书课题。

2、质疑,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读一读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呢?

师:有这么多问题,我看出来了,咱们班的同学都很聪明,很了不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搭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搭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张滩镇奠安小学 蒋小丹

【教材分析】

《搭石》一文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21课,课文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进入秋天,人们精心挑选石头摆放在小溪中;急着赶路的老人,发现搭石不稳,及时调整才肯离去;一行人走搭石,动作协调有序,声音踏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像画一样美;两个人面对面过溪,招手礼让,闲话家常;偶遇老人,蹲身下伏,背负过溪„„课文语言质朴,意境秀美,字里行间洋溢着乡村的生活气息。

【学习目标】

1、认识“谴、惰、俗”等7个生字,会写“洪、暴、猛、涨”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山洪暴发、间隔、懒惰、俗语、平衡、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理所当然、联结”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1、3两自然段,感受看得见的具体“美”。【教学重点】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搭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山洪暴发、间隔、懒惰、俗语、平衡、清波漾漾、理所当然、联结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

【教学时数】

二课时。

第一教时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理解"俗语、人影绰绰、理所当然、间隔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师配乐朗诵:

甜的是一树雪梨,辣的是紫皮大蒜,苦的是一畦莴苣,一架葡萄酿着酸人生滋味万千般,农家品尝个最全。

2、自读小诗,猜一猜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

3、简介作者,揭示课题。

4、看课题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搭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搭石》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山洪暴发”、“间隔”、“俗语”、“平衡”、“清波漾漾”5个词语,并理解“挽”、“协调有序”、“人影绰绰”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农村生活的美好。学习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

学习难点:让学生从乡亲们摆搭石中,体会其中的人性美。学习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同学们,我们都生活在农村,作家刘章爷爷的家乡也在农村。请看屏幕!(幻灯片)那里有清澈见底潺潺而流的小溪,有绿意葱茏的树林,有连绵起伏的山峦。可是每每他回忆起家乡,还是觉得家乡的搭石最美。那就让我们随着刘章爷爷一起走进课文吧。

2、(板书课题):《搭石》

二、学习生字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检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搭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1:《搭石》 第一课时教案

《搭石》第一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山洪暴发、脱鞋绾裤、猛涨、懒惰、俗语、平衡、平稳、协调有序、伏下”等词语。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看看:(课件出示)横跨在河两岸上的桥多美啊?谁来说说桥有什么作用呢?

生:(连结河两岸的交通)

师:对了,桥的作用我们都知道了,但刘章爷爷作者没有去赞美雄伟壮丽的大桥,也没去描绘古老的桥梁,而是想念起了他家乡小河里面那一座不起眼的石头桥,那么,这石头桥有什么特别吸引人的地方呢?你们想去了解吗?想就跟老师一起来欣赏21课《搭石》(课件出示)师:板书课题,生: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b、全班读

c、去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搭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搭石

一、教学目标

1、认识7 个生字,会写11 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拖鞋绾裤、山洪暴发、间隔、懒惰、俗语、平衡、清波漾漾、理所当然、联结”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为什么说“搭石”连接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三、教具准备

课件

四、思想教育:

教育学生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学习乡亲们为他人着想的品质。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美好的记忆,巴金记忆深处的是鸟的天堂,丰子恺记忆深处的是引吭大叫的白鹅,而刘章爷爷记忆深处的是家乡的小山村,作者每每忆起家乡,觉得最美的还是家乡的搭石,今天,老师带大家一起去刘章爷爷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搭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搭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