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名师》读后感

精品范文 时间:2022-12-15 08:11:50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走进名师课堂》读后感

《走进名师课堂》读后感

何会平

我拜读了教育专著《走进名师课堂》,读后感慨很深。这本书通过“名师视点”“精彩课堂”“深度对话”等几个栏目来展开的,既阐述了编者对于各学段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对教学策略的思考,又向我们展示了许多教师个性化的教学设计。在这里名师能和我们进行推心置腹的对话,是对我们小学教师的教学实践、教学探索的一种专业引领。读后你不得不佩服专家那理性的思考、深入浅出的剖析、以及高瞻远瞩的目光。„„书中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

读完这本专著,我收获颇多。文中在对“第二学段阅读教学现状分析”中指出现在的阅读教学中很多老师走入的极端,我马上感受到真是旁观者清,专家指出的很多错误做法,在我的教学中都曾出现过,不禁让我汗颜。

1、教学内容“胖”。我们在有领导、老师听课的时候,经常是一节课的内容安排的非常多,把两节课的任务合并在一节课完成,为了就是课堂上的感觉比较充实、有看头,过于求全求美。结果呢,往往是初读课文仓促结束,细读训练肤浅落实,感情朗读训练匆匆忙忙,给听课的老师留下的印象就是一节课胳膊记录的十分劳累,真是疲于追赶呀!而学生呢,更是随着老师在一个劲的跑,无心浏览文中那美丽的风景。

2、教学环节“碎”。阅读中“问的碎”“读的碎”“练的碎”的现象仍不同程度的存在。我们在教学中尤其应该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只有整合教学环节才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把握,才能较好的落实阅读教学目标,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其根本在于提高设问的质量,扩大教学各环节的容量,保证每个人都有自主学习、探究的空间。

3、教学形式“花”。阅读教学课堂改革的又一个误区,是教师们热衷于形式的翻新、多媒体的滥用,通过花里胡哨的教学形式把《课标》理念在课堂中“外显”出来。我们这是“东施效颦”只学外表,反而丢弃了最根本的东西,那就是课堂的实效性。我们要切合实际,实事求是,根据教学的需要设计必要的教学形式,而不能盲目追求时髦。

我要感谢《走进名师课堂》,它指导了我的语文课堂教学,变革了我的教育观念,提升了我的语文教学水平,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是一把打开优质课堂教学之门的金钥匙。

第2篇:关于《走进名师》读后感

关于《走进名师》读后感

看了《走进名师》这本书,那些名师对学生的爱和对事业的向往,值得我学习和今后工作中点拨的精神,也使我对教育教学的认识又加深了一层,对教育教学工作也有了新的体会。

《走进名师》里都是从一名普通的教师,通过自身的努力才成为有名的教师。虽然自己不能跟名师比,但相信自己能为学生和社会来严格要求自己做到 :爱事业、爱学习、爱学生。

第一,热爱教育事业,勇于承担责任。教师的责任是教育好每一位学生,使每一位学生茁壮成长,教师也应当把师爱融入每一位学生的心中,正如水银落地,无孔不入从事教育事业,走上三尺讲台,当好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是我强烈的理想追求。教育是令人陶醉的事业,是我最愿意从事的事业。为此,我深知自己任重而道远。

第二,不断学习,完善自己。知识面要广而博,学高方能为师。当今社会发展之快,科技发展之快,新的东西层出不穷,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不断学习,不断更新,与时俱进,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政治水平和业务能力,努力做到业务精湛,教学科研水平争创一流。同时,应注意加强人文素质的培养,了解各专业、各学科之间的联系,相互促进、充实和丰富教书育人的内容,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记得刚毕业工作时,对教育不熟悉,教学经验近乎于零,我虚心向别人学习、向前人学习,向优秀教师学习作为自己奋飞的起点。通过学习优秀教师的工作经验和敬业精神,来丰富自己的认识、知识及才能。同时我常静坐独思己过,剖析自己的不足,以加以改进。刻苦钻研,并做到精益求精是教师职业的需要,是师德责任感的体现。自己在教学中的教学技巧、能力和知识水平的高低强弱,直接影响到自己在学生集体中的威信。总之,不要让学生怀疑自己的学问。但是,如果学生的怀疑涉及到教师的道德方面,那教师的地位更为不幸了。

第三,热爱学生,诲人不倦。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爱满天下”。在教学法中,我树立了正确的学生观,尊重和充分信任学生,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并深入了解学生,真诚关心学生的进步和成长,力争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当然,爱学生不是一味的迁就、放纵学生。在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的同时,又要循循善诱,耐心启发,讲清道理,说明利害关系,并加以启发。对违纪的同学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而不是按照自己的个性办事。虽然老师也是普通的一员,有自己的个性,也会发火,但是教师要受师德的限制,要注意培养自己的个性,而不能意气办事。

第四、做学生的朋友

一般说,教师比学生经受了更多的人生磨练,有更深刻的人生体验和更丰富的人生经验,因此,在做人和做学问等方面都可以成为学生的师长,这是没有问题的。但为什么还要做学生的朋友呢?这是因为:1、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探讨学问的过程中,只有使师生关系变为“师友”,彼此在人格与学问上互相尊重,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提高。亲密无间的师生关系,能更好地了解与教育学生。2、从教学方法上看,只有使师生关系变成“师友”关系,学生才能信任、亲近老师,把自己成长中的问题、苦闷、困难、困惑向老师倾诉,老师才可以更好地教育学生。正是在这样的认识基础上,我自觉地把自己看成学生的朋友,学生也把我看成朋友。因此,他们不仅在学业上问我问题,而且当他们生理上的变化、心理有想法,遇到生活中有困难等问题时,也能主动找我谈心。记得有个我认为不错的学生手因为打篮球受伤了,我因为一时粗心没有去安慰他,结果这个学生在背后就讲了我。现在犯罪低龄化,大多是因为其心理没有受到正确的引导而至。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问题,教育得就得尊重、理解、贴近他们;还要建立正确的学生观,了解学生的需要,做一个服众的威而有信的老师;更应该有强烈的责任心和责任感。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做学生的朋友,加深了师生感情,学生从老师那儿受到教育,老师也从学生那儿得到启发,这样才能做到教学相长。

总之, 通过这次师德师风的学习,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更进一步从思想上行动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责任心,树立一切为学生服务的思想。要发挥敢于与一切困难做斗争的思想和作风,努力使自己做一个师德优良、业务精湛、学生、家长欢迎的人民教师

第3篇:走进名师讲堂

走进名师讲堂

——魏星之畅游诗境

繁峙县砂河第四小学

刘焱

翘首企盼的日子终于来到了。3月17日早,我和同校的高老师满心欢喜地踏进了太原师范学院的大门,我们三步并作两步地找到逸夫教学楼一楼多功能大厅。在这里,我们将进行为期两天的培训。

在此期间,我悉心聆听着各位老师的每一堂课,反复琢磨着每一句令人深思的话语,两天下来,我受益匪浅。下面我就魏星老师的古诗教学谈几点收获。

魏星老师教学了两首古诗——《石灰吟》和《墨梅》。教学古诗对教师自身的情感体悟和教学功底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我一直苦恼着古诗的教学如何才能得心应手,学生怎样才能与作者产生共鸣。听了魏老师的课,我忽觉自己有了一些底气,他的很多教学方法都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首先,魏老师认为学生自己能学会的就不用老师再去讲。比如:诗中的生字、诗句的意思(结合注释已经初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走进名师课堂

走进名师课堂,吮饮教学甘露

“名师之路”西安学习体会

庆城小学 郭艳艳

3月27日我于全县21名老师赴西安交通大学参加了“名师之路”全国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会的学习,首先非常感谢学校给了我一次难得的机会,使我有幸向名师学习,聆听大师们的讲座,使我受益匪浅,现将我这次学习情况向大家作以简单的汇报

这次研讨会共邀请13位名师,作报告6场,示范课13节,研讨会紧紧围绕“关注文体、凸显语用”这一主题,以自主、合作、探究等多样化的教学,展示优质课堂教学方式和实施策略,指导教师践行先进教学理念,品味语言魅力,彰显语文素养的教学能力。

回想本次学习,留给我最深的印象那就是王文丽老师教学的《月之故乡》,上课时王老师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圈,问学生看后会想到什么?随后引出明月,由歌颂明月与故乡的古诗词导入课文——现代诗《月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走进名师学习体会

经过一段时间的“名师”学习,为我了解“名师”、感悟“名师”,学习“名师”提供了一份非常珍贵的资料,使我受益非浅。特别是听了朱乐平老师的报告。使我对名师的含义有了更深的理解,作为一个名师既要学会追求--首先要在精神上有所追求,因为有了这样的追求,才会有既定的目标,才能把教育教学工作当作一项神圣的事业来对待,才能把“一切为了学生”当作自己应尽的职责。在专业上也要有所追求,那就要找准“小目标”,坚持不懈地脚踏实地地虚心学习,不断钻研,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一、感受名师的教学风采。

走进名师的课堂,看学生那兴趣浓厚,思维活跃的学习场景,如同走进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他们给我带来了激动和兴奋让我时常感受到生命的涌动和成长。追踪名师的成长足迹,纵观名师人生发展的过程,我们看到了真诚与友善,我们听到了爱与美和谐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走进名师课堂

《走进名师课堂》读后感

王晓燕

【“情境创设”要能真正服务于课堂教学,要能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与探究,要能激活学生的深入思考与探究,要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与想象,要能为学生的下一步学习提供机会与可能。恰当、及时、精巧的“情境创设”是非常意义的,它不仅可以帮我们巧妙“引出”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而且可以让数学本身的“矛盾”充分暴露,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提供广阔的空间与机会。】

在这本书中举了这样的课堂实例,我觉得还是很有代表性的:一位教师在教学“九加几”时,先出示了一幅色彩艳丽的场景图:碧绿的草地,蓝蓝的天空,漂亮的蘑菇房子……教师说道:“请同学们仔细看屏幕!”说着,伴着叮铃铃的声音蹦出了一只可爱的小白兔,学生不约而同地“哇!小白兔!”教师接着问道:“同学们,看到了什么?”学生齐答:“一只小白兔!”请大家继续认真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走进名师课堂心得体会

《走进名师课堂--初中语文》读书心得

乌兰塔拉中学夏昌河

本学期我选择了《语文课程标准》、《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和《走进名师课堂——初中语文》这三本书,其中我认为收获最大的是学习《走进名师课堂——初中语文》这本书,翻开这本书,里面的内容吸引了我,读着这书,就好像有一位智者站在你面前,她偱循善诱,给我排解烦恼,给我指点迷津,又犹如一位和蔼可亲而又博学的老人,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给我以帮助,让我充满信心。

这本书比较全面地展示了名师们如何把握新课程的理念并落实在课堂实践中,展示了他们如何理解、把握和处理语文学科新课程教学的难点和热点问题,为广大初中语文教师提供一个从教育理念到教学实践的引领和示范。我如饥似渴,贪婪地读了一篇又一篇,感受颇深。

从每个篇章的“名师视点”中我体会到了名师们深厚的教育理论基础。他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走进名师课堂心得体会

走进名师课堂心得体会

赵桂红

2013年11月22日,我校一行7人走出自己的课堂,经过近七小时的长途颠簸,到达目的地石屏,走进了来自江苏、浙江两省的四位名师的课堂,听了他们的讲座。

在这次活动中,我领略了著名教师盛新凤、张学伟、虞大明、许习白的课堂教学风采,欣赏了他们高超的教学艺术,深感受益匪浅,他们的课堂上,无时不闪动教改之光,无处不洋溢和谐的氛围。

一、充满魅力的和美语文教学

在第一天的教学观摩活动中,我们就欣赏到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盛新凤的和美语文教学。盛老师幽默的个性特点在课堂上显露无疑。

盛老师所执教的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的《跨越百年的美丽》这篇课文。第一课时通过说说、读读、写写三种方法聚焦了居里夫人的三个特写镜头:画像上的居里夫人、报告会上的居里夫人和实验室居里夫人。第二课时重在引导学生找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走进名师》读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走进名师》读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