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设计工作计划

精品范文 时间:2022-12-14 08:21:50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数学教学设计工作计划

数学教学设计工作计划

数学教学设计工作计划

新学期已到来,我们又要投入到紧张、繁忙而有序地教育教学工作中,使自己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能有效地、有序地贯彻新的教育精神,围绕我校新学期的工作计划要求制定八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教学设计模板: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工作计划为指导,严格执行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制度和要求,认真完成各项任务,提高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效率,数学教研提倡严谨、科学、务实,以《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二、教材目标及要求:

1、 因式分解的重点是因式分解的四种基本方法,难点是灵活应用这四种方法。

2、 分式的重点是分式的四则运算,难点是分式四则混算、解分式方程以及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

3、 数的开方的重点是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的要领及求法,难点是算术根与实数的.概念。

4、 二次根式的重点是二次根式 的化简与计算,难点是正确理解和运用公式

5、 三角形的重点是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难点是推理入门。

6、 四边形的重点是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难点是平行四边形与各种特殊平行四边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以及中心对称。

7、 相似形的重点是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及平行线段之间比的相等关系。

三、教学措施:

1、加强教学技能, 面向全体学生。由于学生在知识、技能方面的发展和兴趣、特长等不尽相同,所以要因材施教。在组织教学时,应从大多数学生的实际出发,并兼顾学习有困难的和学有余力的学生,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特别予以关心,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指导他们改进学习方法。

2、主动理性学习洋思教学经验,打造高效课堂。

3、改革作业结构减轻学生负担。将学生按学习能力分成几个层次,使每类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提高。

4、 课后辅导实行动态分层,及时辅导。

四、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章《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约13课时 2.233.8

第二章《分解因式》 约6课时 3.9----3.16

第三章《分式》分式 约10课时 3.17---3.30

第四章《相似图形》 期中考试 约20课时 3.31---5.12

第五章《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约7课时 5.12---5.26

第六章《证明一》你能肯定吗 约9课时 5.26---6.15.

期末复习约9课时 6.16---7月

第2篇:数学教学设计工作计划

数学教学设计工作计划

新学期已到来,我们又要投入到紧张、繁忙而有序地教育教学工作中,使自己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能有效地、有序地贯彻新的教育精神,围绕我校新学期的工作计划要求制定八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教学设计模板: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工作计划为指导,严格执行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制度和要求,认真完成各项任务,提高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效率,数学教研提倡严谨、科学、务实,以《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二、教材目标及要求:

1、 因式分解的重点是因式分解的四种基本方法,难点是灵活应用这四种方法。

2、 分式的`重点是分式的四则运算,难点是分式四则混算、解分式方程以及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

3、 数的开方的重点是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的要领及求法,难点是算术根与实数的概念。

4、 二次根式的重点是二次根式 的化简与计算,难点是正确理解和运用公式

5、 三角形的重点是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难点是推理入门。

6、 四边形的重点是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难点是平行四边形与各种特殊平行四边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以及中心对称。

7、 相似形的重点是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及平行线段之间比的相等关系。

三、教学措施:

1、加强教学技能, 面向全体学生。由于学生在知识、技能方面的发展和兴趣、特长等不尽相同,所以要因材施教。在组织教学时,应从大多数学生的实际出发,并兼顾学习有困难的和学有余力的学生,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特别予以关心,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指导他们改进学习方法。

2、主动理性学习洋思教学经验,打造高效课堂。

3、改革作业结构减轻学生负担。将学生按学习能力分成几个层次,使每类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提高。

4、 课后辅导实行动态分层,及时辅导。

四、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章《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约13课时 2.233.8

第二章《分解因式》 约6课时 3.9----3.16

第三章《分式》分式 约10课时 3.17---3.30

第四章《相似图形》 期中考试 约20课时 3.31---5.12

第五章《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约7课时 5.12---5.26

第六章《证明一》你能肯定吗 约9课时 5.26---6.15.

期末复习约9课时 6.16---7月

第3篇:数学工作计划设计

当我们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想要达到的结果,并为之制定相应的计划。通过制定计划,我们可以更加有条理地进行工作和生活,提高效率和质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计划书优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数学工作计划设计篇一

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中心,以提高教学质量提高为目标,以精细化管理为手段,以道德课堂推进为载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教学质量再创新高,特拟定此工作计划。

数学教研组有20个教学班,由20位数学教师组成。数学教研组工作有一定特色,教研教学工作力度有所加强,并取得初步成效,新课程的实施,它给我们小学数学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近几年来,很多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思维方法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是也有一些困惑阻碍着我们小学数学健康和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数学教学设计

用“乘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与复习,使学生能灵活地应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整理与复习,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和条理化。

教学重点:熟记口诀进行计算,能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在具体的情境中分析数量关系,能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

一、复习,揭示课题。

(课件)1.你能把下面的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吗?

10+10+10= 5 + 5 + 5 + 5= 3+3+3+3+3=

2、根据乘法算式 4 × 3,圈一圈,填一填

圈了()个(),表示()个()相加。

【小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用乘法表示,也就是可以用乘法计算。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用乘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重点复习,强化提高。

1、出示课件,看看图上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5x4=20(个)

4x5=20(个)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数学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分数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P93。教材与学情分析:

本课是三年级数学上册内容。从整数到分数,对学生来说是认知上的突破,第一次接触分数,学生们可能既感觉好奇,又感觉陌生。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分数“几分之一”并了解“几分之一”的产生,了解它的含义;会读、写“几分之一”的分数。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培养学生对分数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讲述:老师想问同学们一个问题,在生活中,你分过东西吗?(分过)

看来同学们都有分东西的经历,现在,老师想请你们帮我分分东西。请看课件。

1、(课件出示4块月饼和2个小朋友)有4块月饼,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到几块月饼呢?(2块)

2、(课件出示2块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数学》教学设计

《数学》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数学》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数学》教学设计1

教学设计示例

运用公式法――完全平方公式(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分析和判断一个多项式是否为完全平方式,初步掌握运用完全平方式把多项式分解因式的方法;

2.理解完全平方式的意义和特点,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

3.进一步培养学生全面地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逆向思维的能力.

4.通过运用公式法分解因式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把一个代数式看作一个字母”的换元思想,数学教案-运用公式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运用完全平方式分解因式.

难点:灵活运用完全平方公式公解因式.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

1.问:什么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数学教学设计

数学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数学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数学教学设计1

活动名称

找片片

活动目标

感知、体验物品的共同特性,按标志找出和范例一样的物品。

活动准备

不同颜色的圆片片。

活动过程

1.每一组幼儿的面前都有一筐圆片片,教师拿起一个红色的圆片片,告诉幼儿:“这是红色的圆片片”。然后,让幼儿在自己面前的圆片片筐里找出和老师拿的一样的红色圆片片。

2.教师可以在每组幼儿的桌子上放一个红色的.圆片片,幼儿可以随时进行比较,看自己找对了没有。

3.教师和幼儿一起检查,看看筐子里还有没有红色的圆片片。

活动建议

1.设计这一类的活动,关键在于控制物体的相同属性。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数学教学设计

《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比例的基本性质。【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比例的意义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对比例的意义的深化和发展,是后面学习解比例知识的基础。它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小学阶段学习比例初步知识的一项重要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

2、提高学生观察、计算、发现、验证和总结的内容。

3、在总结比例的基本性质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探索数学问题的乐趣。【教学重点】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正确组成比例。【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堂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想、反思等数学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数学教学设计工作计划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数学教学设计工作计划.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