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两位数加整十数或一位数练习教案
两位数加整十数或一位数练习教案
两位数加整十数或一位数练习教案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9页的练习二1~5.
教学目标:
进一步提高学生口算位数两位加整数十或一位数的能力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前面学习了两位数加整十数或一位数的口算以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今天我们来上一节练习.看同学们掌握得怎样。
二.练习
1.练习二1
学生独立口算第1题,在学生口算后,选择几组对比。
如: 34+3 2+25 20+25
34+30 2+52 20+52 先说一说上、下两组题有什么不同,分别怎样计算?
2.练习二2
先出示第一组的两道题,让学生说出它们的运算顺序。然后分别计算这六道题。计算时要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做完后要求他们检查,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集体订正,做对的学生给予表扬。
3.“先估一估,再计算”
(1)估一估的第一组题: 65+30
56+3 老师结合题目说说题意.
如:65+30得九十几”,估计不需要算出得数,只要估计几十多就可以了。学生自己口头估一估剩下几题的得数是几十多,老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辅导,集体交流估算结果。
(2)学生独立计算。集体交流,并与估算结果进行比较。
(3)老师小结:估算对计算的帮助很大,有益于提计算的正确率,同学们在平时的计算中可以运用估算来检查计算结果。
4.练习二4。不计算,比大小。 .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提醒学生不要采用计算的方法比大小。
集体交流比较的方法,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比较方法。对思维开拓想出多种思考方法的学生给予表扬。
5.练习二5。
(1)出示第5题图,要求学生弄懂图意,并指名说说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
(2)学生独立列式计算,集体订正。同桌同学先互相说一说“怎样求出原来有多少本
《数学故事》?”再指名说怎样求?
(3)这道题做完了吗?还少了什么?
(口答)(集体口答一遍)
三、作业布置。
《练习与测试》练习二。
四.教学后记:
学生都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做,学生的交流水平有所提高.
第2篇: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教案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一年级:谭红波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64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口算的思维过程,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口算的方法。
难点:理解相同数位的数相加的道理。教学准备
小棒,多媒体,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口算。2,谈话导入(二)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书64页主题图,观察,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选择两个问题解答。问题1:小林一共要写多少个字?;问题2:小林和小红已经写了多少个字?
2、探究“25+2”的计算方法 师:“25+2”怎样计算?
(1)先用小棒摆一摆,边摆边说。
指名上台演示,边摆边说。
课件演示
(2)你能用式子表示吗?板书计算过程(3)弄清算理,25+2,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自主探究“25+20”的计算方法(1)摆一摆(2)说一说(3)演示(4)板书计算过程(5)小结
4、观察“25+2”和“25+20”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
出示课题,板书: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
5、比较“25+2”和“25+20”的不同。明确相同数位上的数 相加的算理
师:个位和个位相加 十位和十位相加,用一句话说,就是相同数位相加。(板书:相同数位相加)(三)巩固反馈 1.计算,看谁算得对(课件出示)2.小游戏:开锁(课件)3.接力比赛.
每行发一张卡片,每张卡片上有6道题,从最后一位学生做起,每人做一道题(人数不够的由第一位学生完成),做完后往前传,由第一位学生交给老师,最先做完而且做对的一行为优胜,老师奖给每人一朵小花.
4.在教科书上做p64做一做.老师行间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四)、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第3篇: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教案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教案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教案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
教学目标
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48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34=30+( )
(二) 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25+2=
(1)25用小棒怎样摆?图示
⑵在单根小棒旁边再摆2根小棒,表示25+2(渗透相同数位对齐的思想)图示
⑶归纳算法。引导学生根据操作过程分组讨论25+2的计算方法。
⑷反馈练习:
5+3=92+6=35+3=87+1=
并说一说口算步骤。
⑸想一想:
2+34=
⑹反馈练习:
65+2= 6+69=2+65= 69+6=
2、教学例1。
⑴出示算式:
25+20=
启发学生动手
第4篇: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教案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教案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二)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口算的思维过程,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口算的方法.
难点:理解相同数位的数相加的道理.
教学过程设计
( 一) 复习准备
1.口算.
30+2 8+10 50+7 4+20
20+30 60+20 80+10 50+40
2.口答:
(1)42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37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3)5个十和8个一组成的数是多少?
(4)1个十和6个一组成的数是多少?
3.30+40+6= 4+3+50=
( 二) 学习新课
1.导入新课.
教师再次出示算式:30+2,让学生说怎样计算?又是怎样想的?
师:整十数加一位数的口算是我们学过的知识.现在
第5篇: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教案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教案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教案1
教学目标
1.知道不进位的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能正确地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1页。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第61页例1情境图)、小棒若干。
公开课教案
复习
1.口算下列各题,并说出计算过程。
40 20 40 2
50 30 50 3
[突出加几十与加几的区别,激活与本课相关的已有知识,促进学习迁移。]
2.比较以上两组式题的不同点。
新授
1.课件演示第61页例1情境图。显示一包数学书35本,一包括文书30本
第6篇: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教案
两位数加整十数或一位数(不进位)
李小勇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6~47页的例题和第47页“想想做做”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究两位数加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算法的过程,理解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从而能正确口算两位数加整十数或一位数。
2、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及自主探究的意识。教具准备
计数器、小棒、小黑板 学具准备
学生每人准备10捆小棒(每捆10根),每两人准备一个计数器。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谈话: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100以内的数,知道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还会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或一位数。这里老师有几道题,看谁在这些方面学得最好。
2.口答:
(1)3个十是多少?3个一是多少?
(2)3个十和
第7篇:整十数加整十数教案
《整十数加整十数》教学设计 四中 马玉莲 教学内容:
学前班数学下第16-17页《整十数加整十数》。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运用直观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创设情境,给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空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
学会整十数加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整十数加整十数的算理、准确口算。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复习10以内的加法。
3+2= 2+7= 4+5= 3+4= 7-3= 9-4= 6-3= 8-2=
2、复习数的组成。
8个十是()5个十是()60里面有()个十 90里面有()个十
大家算得真棒!
师:我们今天就来比比看,看谁听得最认真,学得最踏实,老师就
第8篇: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教案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加的口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口算。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教学难点:
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捆扎好的练习本,磁性教具。
教学过程:
一、旧知复习,引入新知。
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索
今天学校新到了一批书,老师打算发给同学们,我们班有 ()个同学,我们先算算有多少本书,看够不够发给同学们。
1、观察,课件出示主题图
要求: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数一数,你知道它们有多少吗?一捆有多少本?
数学书有多少本?语文书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