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让课堂充满民主教学反思
让课堂充满民主教学反思
让课堂充满民主教学反思
【案例1】
(为了听到来自班级的真实的声音,华老师常常让学生通过写信的方式给老师提意见,这是学生给华老师的一封信。)
华老师,您好:
在批评和建议您之前,我先要对您说的是:这封信只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才行哦!
现在我要批评您了,请您做好思想准备。开学的第一天,您对我们说过,您不拖课,可您没做到,已有三次。第二,你好像到了更年期,讲课有些啰唆,有时前后颠倒(注:有时华老师讲课故意在前边留一些问题,后面再做处理)。第三,在建议之前,我要说一下,这一条建议我恐怕您一下子接受不了,所以我放在最后。提提神哪!就是希望您少吃一点午饭。为什么我要希望您少吃午饭呢?因为您的肌肉太发达了,每当我有精彩表现,您的手总是要在我头上一拍,那个动作看起来挺轻松,可是真挺痛的,回到座位上要揉半天才行。
好了,信就写到这里了,星期一见。
学生:XX2001年9月27日原来,华老师上课有一个习惯动作,学生回答问题精彩之处,华老师会情不自禁朝他头上拍一下。看了这封信,华老师走进教室对学生说:“不赞成华老师拍头的举手。”哗——一片小手举起来,原来那个挺“阳刚”的奖赏方式,学生接受不了,在了解到不少学生都有同感时,华老师当众宣布今后不再用这种方式。
【案例2】
一次试卷评讲课上,评析这样一道题:
3点钟时,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夹角是( )度,再过1小时,时针和分针成( )角。
在画出钟面图作了评讲之后,华老师问学生:“如果不是问再过1小时,而是说再过1分钟,那么时针和分针成什么角?”学生茫然,三四秒钟之后,有几个学生答:还是钝角。华老师觉得正中下怀,说:“对!哪怕是再过1秒钟,时针和分针的夹角就会大于90度,所以是钝角!”学生纷纷点头,佩服老师的.高明,华老师也有几分自鸣得意。
下课了,两位同学找到华老师:“华老师,您课上讲错了。”华老师莫名其妙:“怎么会呢?华老师哪儿错了?”“我们算过了……”学生的语气中有些不容置疑。
华老师凝神静听。“分针比时针走得快,所以再过1分钟,时针和分针的夹角是锐角,不是钝角。”学生的语气十分肯定。
“哎呀,确实是我错了。”华老师恍然大悟。事后,华老师“狠狠地”把他俩夸奖了一番,并当即表示:第二天当众承认自己的错误;表扬他俩善于独立思考的精神;赠两张名片给他俩,上书:“敬赠我的一题之师!”
第2篇:让课堂充满民主教学教案
(为了听到来自班级的真实的声音,华老师常常让学生通过写信的方式给老师提意见,这是学生给华老师的一封信。)
华老师,您好:
在批评和建议您之前,我先要对您说的是:这封信只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才行哦!
现在我要批评您了,请您做好思想准备。开学的第一天,您对我们说过,您不拖课,可您没做到,已有三次。第二,你好像到了更年期,讲课有些啰唆,有时前后颠倒(注:有时华老师讲课故意在前边留一些问题,后面再做处理)。第三,在建议之前,我要说一下,这一条建议我恐怕您一下子接受不了,所以我放在最后。提提神哪!就是希望您少吃一点午饭。为什么我要希望您少吃午饭呢?因为您的肌肉太发达了,每当我有精彩表现,您的手总是要在我头上一拍,那个动作看起来挺轻松,可是真挺痛的,回到座位上要揉半天才行。
好了,信就写到这里了,星期一见。
学生:xx2001年9月27日原来,华老师上课有一个习惯动作,学生回答问题精彩之处,华老师会情不自禁朝他头上拍一下。看了这封信,华老师走进教室对学生说:“不赞成华老师拍头的举手。”哗——一片小手举起来,原来那个挺“阳刚”的奖赏方式,学生接受不了,在了解到不少学生都有同感时,华老师当众宣布今后不再用这种方式。
【案例2】
一次试卷评讲课上,评析这样一道题:
3点钟时,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夹角是()度,再过1小时,时针和分针成()角。
在画出钟面图作了评讲之后,华老师问学生:“如果不是问再过1小时,而是说再过1分钟,那么时针和分针成什么角?”学生茫然,三四秒钟之后,有几个学生答:还是钝角。华老师觉得正中下怀,说:“对!哪怕是再过1秒钟,时针和分针的夹角就会大于90度,所以是钝角!”学生纷纷点头,佩服老师的高明,华老师也有几分自鸣得意。
下课了,两位同学找到华老师:“华老师,您课上讲错了。”华老师莫名其妙:“怎么会呢?华老师哪儿错了?”“我们算过了„„”学生的语气中有些不容置疑。
华老师凝神静听。“分针比时针走得快,所以再过1分钟,时针和分针的夹角是锐角,不是钝角。”学生的语气十分肯定。
“哎呀,确实是我错了。”华老师恍然大悟。事后,华老师“狠狠地”把他俩夸奖了一番,并当即表示:第二天当众承认自己的错误;表扬他俩善于独立思考的精神;赠两张名片给他俩,上书:“敬赠我的一题之师!”
【点评】
有人说,华老师的数学课简直是“疯狂数学”。是的,在他的课堂上,常常出现下课铃响了,老师示意下课,学生挥舞着小拳头高喊:“抗议,抗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形呢?这不仅仅是因为华老师的课讲得精彩,还因为在他的课上,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敢说,说了还管用。
看了以上两个案例,我们会发现华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非常融洽,用他的话来形容,就是“课上似同学,课下似兄弟。”对这句话,华老师的解释是:别看学生年龄小,但他们“人小鬼大”,都是有主见、有思想的人。强烈的参与意识和尽情表现自己才能的自我意识是当今孩子的特点。理想的教育、教学应该是对话式的,师生相互请教,双方互为先生和学生。过去,我们一般习惯上把比较理想的师生关系表述为“课上是老师,课下是朋友”,其实,课上与课下、校内与校外已不能用铃声与围墙截然分开,显然这一表述中的“老师”与“朋友”的角色是泾渭分明的,“老师就是老师,朋友就是朋友”。
华老师认为,“师生之间的关系决定着学校的面貌。”在社会各领域发生巨大变化的今天,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师生关系。因为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的核心问题,是每一位教师和每一名学生每一天都要去感受和经历的事情。师生关系对于教育质量、教学效益和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丝毫不亚于空气对人的价值。
华老师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是合作、共建,是以教促学、互教互学。教师不仅传授知识,而且与学生一起分享对课程的理解,没有交往就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教学。”要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就要改善教学中的师生交往。良好的交往,既是教学的核心和条件,也是教学的内容和手段。正如思维科学家张光鉴先生说:“只有在教师与学生的心灵之间组成一种相似的和谐的振动,才能使学生与所学的知识产生共鸣。”
第3篇:让政治课堂充满乐感教学反思
让政治课堂充满乐感教学反思
让政治课堂充满乐感教学反思
让政治课堂充满乐感明溪一中 陈海鹰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的改善,当代中学生有了更多的视听条件,绝大多数中学生都有了随身听、复读机等视听工具。学校常可以看见一簇同学围在一起欣赏歌曲、同学一首歌的情景;家里父母常抱怨自己的子女老是改不了一边听歌一边做作业的毛病。音乐魅力无穷!作为教师的我就常想要是自己的课堂能像音乐那样富有吸引力那不知该多好呀!为此本人在教学实践中做了一些思考和探索。音乐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它以经过选择、概括的声音为物质材料,按一定的规律结合和运动,构成音乐的外部形式(节奏、旋律、音色、力度、密度等)和内部形式(重复、变化,对比、层递、发展、平衡等),直接表现人的情感,间接地曲折地反映社会生活。一首好歌往往是由诗的语言、美的旋律有机地
第4篇:让课堂充满花香《一路花香》的教学反思
让课堂充满花香《一路花香》的教学反思
《一路花香》是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的一篇寓言故事,故事情节简单,篇幅较短,但其中所蕴涵的人生哲理却比较深刻,让学生凭借语言文字材料体会寓言所要阐述的道理是这篇文章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这篇课文我分为两个课时开展教学。第一课时是生字词教学。为了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以“花”作为导入,让学生联想含有花的词语,这不仅能自然地导入进课题,并且更重要的是检测学生的词汇量,这是新课标的要求。
学习生字词时,我从解决字音开始,通过男女对读、分排读,随机抽读、去掉拼音读等方式熟悉字音,检测字音。课堂上学生表现出很高的热情和积极性,这是做得比较成功的地方。解决完字音,就开始观察生字字形,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哪些生字比较难写,写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地方,这样处理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对汉字框架的
第5篇:让课堂充满阳光
让课堂充满阳光
——浅谈青年教师成长感悟
从教几年来,我深刻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艰辛和快乐。因为年轻,虽然活力有余但经验不足,虽然热情有余而沉稳不足,但这更激励我加倍投入地工作、努力地学习和深刻地反思。回顾自己走过的成长之路,欢乐与辛酸同行,收获与遗憾同在:
一、备好课,认真反思
对于青年教师来说,在教学的第一个三年,备课尤为重要,花的时间也尤其要多。备课如果不够充分,自己课上缺乏自信,语言也会不流畅,学生领悟的也就不深刻,这样的教学就等于说是失败的,因为这既没有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这学年,我第一次接触七年级。刚从小学升入中学的七年级学生,初中基础知识相对薄弱,领悟能力较差,他们希望老师能把书本中的道理讲解得浅显易懂,知识点不能讲多,最好一课一点,能讲懂讲透最好。这些就要求老师必须
第6篇:让课堂充满智慧
让课堂充满智慧——南浔区中小学教学校长赴上海
培训心得
12月24日,南浔区中小学教学校长研修班赴上海培训进入第二天日程。这天上午,我们冒着零下五度的严寒,参观考察了上海市闵行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梅陇实验学校。
梅陇实验学校,这所原来薄弱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在全国杰出校长、特级教师王永和校长的带领下,提出了“智慧教学”、“阳光少年教育”等办学理念,在短短几年内面貌焕然一新,由原先的中考闵行区倒数第三提升为前三位,教育报、教师报、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文汇报等多家媒体纷纷报道,受到教育界同行广泛关注。
在这里,我们有幸观摩了全国特级教师施福涛老师的一堂展示课,并聆听了施老师关于《智慧教学引领课堂教学改革》的专题讲座,对“智慧教学”有了一定理解。
以学定教是“智慧教学”的科学定位。在王校长主持下,该校以现代建构主
第7篇:让课堂充满笑声
让课堂充满笑声
-----谈如何激发兴趣,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摘要:爱因斯坦也说“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是成功的良好开端。”是的,在新课程教育理念下,地理教学同样要求教师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让每一位学生带着快乐的心情进行地理知识的探究,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地理的能力,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为此,我结合平日的教学中实施,我特别注意每一节课的精心设计,着力于在激发学生兴趣方面下功夫,努力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下面我结合我平时上课中的体会和做法作以下汇报。
1、关注生活,设计情景,引发兴趣,发展兴趣
新课程教育理念要求,初中阶段的地理教学着眼点应该是通过一些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为此,在平日地理课堂教学中我时常关注生活,设计情景,引
第8篇:教学论文:让历史课堂充满梦想
让历史课堂充满趣味与梦想
高中文综组王琦
多少年来,听到铃声走进课堂也成为约定俗成的戒律,为了考试走进课堂这是不用言语的共识。于是,课堂成为求学者的牢笼,厌学者把他它看作地狱。如何改变这种状况,把地狱变成天堂呢?如果能让同学们带着梦想走进课堂,那课堂就可以成为实现梦想的天堂了。为此,我们可以尝试创建一种“开心课堂”的教学新模式。下面,就谈谈关于这方面的一些设想。
一、穷则思变,课堂教学新理念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中学历史教学被打入冷宫,学生把历史课看作是加在他们身上的“徭役负担”,他们不愿意承当这种徭役,在课堂上学习起来自然就很被动,没精打采了。虽然,现在我们的中考、高考制度都将做很大的改革,但历史的学科地位难以有很大的提高。面对中学历史教学的困境,我们必须穷则思变,寻找出路,“扬汤止沸,莫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