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高考作文指导
2010高考作文指导:高分五字要诀
高考作文时间短,阅卷迅速,有着许多特殊性,考生要注意特别对待,以避免不必要的失分。作文要得高分,可以从以下五个字上面下点功夫:
⒈显
由于时间关系,高考阅卷老师不能细细揣摩文章,也不能明晓考生的作文功底,考生要特别讲究一个“显”字。
首先,文章的主旨要明了,平时作文,有学生喜欢写些含蓄的文字,以求文学的含蓄美,也得到了老师的青睐,甚至发表了不少的文章,但是高考场上不能这样做,太含蓄了,就会使文章走进隐讳的死胡同,短时间内难以让人读懂,就很容易被阅卷老师误认为离题打入冷宫。
其次,文章的分论点最好用分段的方式明确摆出,开头、中间、结尾都要顾及体现自己中心思想的语句,最明显的方法就是把它们放在段首,好让阅卷者一目了然。例如,2003年高考福建满分作文《用旁观的眼神》全文用了七个段落,中间段落首句有这样明显的观点句:“用旁观的眼神看别人,是意识的清醒。”“用旁观的眼神看事物,是理念的超越。”还有一个段落这样集中写道:“用旁观的眼神,才有了顾况毫无私心,发出的“居,即易也”的真诚赞赏,让初露才华的白居易消除了后顾之忧;用旁观的眼神,才有了徐悲鸿力携傅抱石,大力支持他出国深造,成就了一代名家的事业;旁观的眼神,才有了毕加索与张大千化倾心交谈,奏一曲东西方绘画相融相成的绝唱!”你说,这样明朗,这样有观点的文章让人看了不舒心吗?
另外,还要注意把你认为写得最得意的语句放在段首,或者用题记的方式醒目标示,或者干脆另立段落。
⒉虚
虚就是虚构。高考作文能写实固然好,但由于我们长期处在学校——家庭两点一线的生活方式,很难发现生活中真实动人的故事。高考作文要求有创新,必然把原本平淡无奇的事情编得生动曲折。例如,2003年高考湖南满分作文《保姆与家教》就用小小说的形式,虚构了一个故事。作者从一个社会学教授的心理感受出发,把她置身于一场裙子**中,真切地显露了她对勤劳实在的保姆信任,对热情活泼的家教猜疑,而**的结果却出乎她的意料,从而生动地嘲讽了那些凭感情亲疏来认知事物的错误倾向。当然,虚构要符合生活的真实,《保姆与家教》中的保姆是乡下妹子,貌似朴实,家教是大三学生,喜爱漂亮,不要说教授,就是我们常人都要怀疑家教偷穿了裙子,何况,保姆做事井井有条,家教教学聊得正欢呢?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虚构不能没了生活的基础,1999年高考作文题为《坚韧——我追求的品格》《战胜脆弱》,当年就有很多学生为了夺得阅卷老师的动人目光,虚构了“父母双亡”的故事,也丧失了做人的道德,1999年也曾被阅卷老师戏称为“父母双亡年”,这就失去了虚构的道德准则。
⒊全
全即文章的结合呼应,给人完整感。阅卷人的心理,对文章的开头、中间、结尾很看重,特别是结尾的结构呼应或者主题升华的语言等等。例如,2002年高考陕西满分作文《红舞鞋》,文章有机地安排了这样两条线索:①“我”带着往日的荣耀,高傲地参加了征文比赛,结果失败了;②珈伦穿上美丽的红舞鞋,忘情地舞着,以至于鞋已经长到脚上了,只好请求砍去双脚。文章构思的精妙之处在于,巧妙地把这两条线索并行推进,明暗交错,故事的内涵也不言自明,形成一种错落有致而又完整的意境美。结尾处用“是啊,荣誉已是往事,我又何苦被它束缚?与不实际的“红舞鞋”说GOODBYE吧!成功在向你招手!”道出了在往事与现实面前的合理选择,扣住了话题,从而也把两条线索完整地收在了一起了。文章得满分也就理所当然。
⒋简
简即简笔勾勒。高考的一般议论文也好,一般 记叙文 也好,最好需要多种材料的荟萃,这样信息量大,以符合“内容充实”的要求,因而不欢迎一些时间、地点、人物、发生、发展、高潮、结局俱在的材料啰嗦记叙。一般 记叙文,特别有点散文形式的作文,特别忌讳一人一事的简单记叙(当然构思精巧的小小说除外),以免使文章走入浅薄的深渊。例如,2002年高考上海一篇满分作文《面对大海》中有这样精彩的一段:海与大河不同。河流缓缓流淌,如老聃的“清静微妙,守玄抱一”;而大海变化万千,如庄周的“洞达而放逸”。海水的磅礴之势,海水的傲视天下,海水的宁静微澜——面对这样的海,我听到的是孟德的“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我看到的是太白的“孤帆一片日边来”;我想到的是子寿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样一段精彩的文字就来源于对材料的精心锤炼,文字洗练而内蕴丰富,何乐而不为?至于议论文材料语言的简洁更是众所周知的特点。考场上故事写得概括些,一可以增加故事的容量,从多角度阐明话题观点,二可以更加使段落层次明了,形成简洁明快的美点。
⒌亮
亮就是试卷上的亮点。亮点是多方面的,字迹端正、卷面整洁是其中第一要着。文章无错别字,没有明显的病句,没有明显的涂改痕迹,行款漂亮等等,都会让阅卷老师一翻到试卷就精神大振,产生好感,不忍心打低分。每年高考评卷场上,卷面上一字不改的作文有很多都是高分作文。作文有文采,这是使作文亮起来的又一要着。文采的讲究也是多方面的,排比句、对偶句、长短句的灵活运用都很见作者功力,阅卷老师最喜爱阅读,这往往又使作文亮出色彩而获高分。
高考作文与平时作文是不能完全等同的,但只要注意一些考场技巧,在平时训练中多多落实,还是会显示出自己应有的风采的。
2010高考作文指导:考场作文结尾的点化技法
1.重说复点一考生在以“个性”为话题的写作中拟题《冬的个性》,主体部分出现“我爱冬。冬,是圣洁的象征”、“我爱冬。冬,是一位可敬的严师”、“我爱冬。冬,是孕育春天的摇篮”等段首句。结句又一次作点击:“我爱冬。
我爱冬的圣洁、严厉和无私,我爱她那独有的个性!”“我爱冬”反复出现。读罢,读者如欣赏戛然而止的优美旋律,会沉醉于作者爱冬的深情中。
2.由叙生情如果说渗透于叙事中的感情是暗流潜水,那么结尾处的抒情则是由此汇成的巨波大浪。某地中考作文题是“当我面对的时候”,一考生在题中填上“征服”两字,运用寓言形式,用第一人称“我”代替英勇不屈的小蚂蚁,叙写“我”对“可恶的小男孩”种种置“我”于死地的暴行作顽强抗争的过程,作者的爱憎态度暗伏其间。至结尾,蕴蓄的感情终于爆发:“那个小家伙,他愚蠢地以为能征服我这个渺小蚂蚁,他却不知道,对自由的渴望和对生命的希求是无法用暴力熄灭的火焰!”看,“小家伙”、“愚蠢”等词强烈地表达着“我”对暴虐者的嘲讽之情,用“火焰”设喻,又倾泄着何等强烈的对自由和人生执著追求的感情!这样的由事生情,达到了事、情、理的谐合。
3.由此及彼言在此而意在彼,这是立意的拓展、升华,须靠“点化”这根魔杖。一考生在以“改变”为话题的写作中拟题《耳朵“挑食”》,运用比拟法写耳朵“吃软不吃硬”、“吃麻不吃辣”、“吃肥不吃瘦”等三大变化,然后这样结尾:“如果耳朵变得更加会‘挑食’,恐怕真话要销声匿迹了!”原来,作者言在“耳”而意在人,言在耳之“挑食”,而意在批判社会现象——对媚上欺下、独断专行、见钱眼开等不良风气的针砭和对“真话”日见失落的忧虑。这种由此及彼、由小到大的笔法,显示出作者敏锐的洞察力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4.“点”中逆转这里用作“点化”的,可以是议论,也可以是叙述,关键要出人意料,急转直下。湖南益阳市曾考全命题作文《感激》,有位考生写了患绝症的舅舅与舅妈之间动人的生活故事,插叙中曾出现舅舅患病前舅妈说过的一段调侃话:“你舅舅就知道贫嘴,一个空话匣子,从没见他写个只言片语,老了连一封可以翻看的情书也没有。”结尾处写到舅舅终于溘然长逝,作者没有就此打住,而是出人意料地“点”出以下内容:“舅舅死后第三天晨报上,我们看见了舅舅的‘情书’,登在‘征婚启事’栏里,用醒目的黑体字:‘吾妻,32岁,我以与她生活过5年的经历作证,她是最好的伙伴,是本人此生遇到的至宝,本想一生一世悉心珍藏,无奈天不遂人意,我将先她而去,谁能替我好好珍惜,我在天堂将感激不尽!’舅妈捧着这封情书,泪水直流。”这是叙述和抒情的双重点化,离奇而不失生活真实,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由爱妻而荐妻与人,看似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实则正是爱得真切、深沉的特殊表现形式,这种起逆向陡转作用的点化技法,新奇而充满魅力,值得借鉴。
第2篇:高考作文指导
古人作文有所谓凤头、猪肚、豹尾的说法。“凤头”是说作品的开头要像凤凰的头那样秀气、漂亮,“豹尾”是说作品的结尾要像豹子尾巴那样有力、刚健。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新乐府序》中说:“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其志。”意思是指作品一开头就要切题,要开门见山;而作品的结尾又要起到进一步明确和深化主题思想的作用,充分显示出作者立言的本意。
明代著名学者谢榛所写的《四溟诗话》中则有“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的说法。这是说,作品一开头,就要像放炮似的,使人耳目为之一震;而作品的结尾,又要像敲钟似的,使人觉得余音绕梁。清代戏曲理论家李渔对作品的开头和结尾也有类似的看法,他说“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人一见而惊,不敢弃去”,“终篇之际,当以媚语摄魂,使之执卷留连,若难遽别”(《闲情偶寄》)。
这实际上是对作品的开头与结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上述古人这些关于作品的开头和结尾的言论,尽管说法不一,但其实质都是要求作者要认真写好作品的开头和结尾。
一、关于开头
开头在文章中的位置有如门户,给人第一印象,它的好与坏,对于文章相当重要。好的开头,能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可吸引阅卷教师的目光,赢得其好感。
如何有个好开头呢?首先开头得与文题相符,必须与全文的主要内容、中心思想紧密相联,为突出中心服务,不能为了追求新奇而离题万里。其次,入题要快,语言要精炼,最好是开门见山。有些同学落笔时总爱兜圈子,拐弯抹角,离题千里,让人读了半天,不知所云。记住,不要玩“深沉”,不要玩玄而又玄的“哲理”。应当旗帜鲜明,快人快语,尽快释放“动情力”,迅速打动阅卷老师的心灵。
当然,好开头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创新意识,不同凡响。这就要求考生既要善于模仿,善于学习,又要善于观察,从最细微的事情里去发现有价值的新鲜玩艺儿,能根据不同的表达内容,因题而异,才能写出与众不同的开头来。常用的方法有:
1.开门见山,揭示中心。作文一开头就把话题或中心直截了当地告诉读者。
2.欲擒故纵,虚晃一枪。在阐述自己观点前,先姑且承认与自己的观点相对立的另一个观点。
3.点化名言,引语入题。这类开头或以格言,或以俗语,或以诗文,或以故事,或设比喻,然后以此为核心生发出去,可增强文章的艺术魅力,一开始就能吸引读者。
4.提出问题,引人入胜。开头就提出问题,或引起读者注意,或激发读者思考,或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二、关于结尾
俗话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作文亦然,尾结得好,能给读者以深刻的艺术感染,启发读者深入地思考问题,从中得到
教育。收尾要做到有利于揭示文章的主题,有利于文章的结构,要做到辞虽尽而意无穷,就像欣赏一首绝妙的乐章,一曲终了,余音仍在耳畔回荡缭绕。要坚持一个原则,即不拖泥带水无话找话,要干净利索。结尾的方法有:
1.首尾呼应,结尾点题。首尾呼应或结尾点题能给阅卷教师留下中心突出、结构完整的印象,同时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跑题的缺憾。
2.设问收束,巧妙点题。
第3篇:高考作文指导
高考作文指导:四步作文法
考场上如何快速完成一篇切题而有质量的作文?有不少介绍技巧的文章,那些当然具有指导性,但是,缺少对整篇作文从“审题立意”到“素材突破”再到“谋篇布局”最后“表达成文”的完整实战演练。我想以命题作文“曲径通幽”为例,展示考场“四步作文法”的实战过程,以期能给考生应考借鉴。
【作文题目】
弯弯曲曲的小路通往风景幽美的地方,这便是“曲径通幽”。它是画家笔下渲染的景致,是摄影爱好者不断寻找的目标,是园林设计师着力创造的效果,也是文人墨客一直崇尚的意境,更是生活中人们处理问题的态度和方法„„因为“幽”也许在这“曲径”之中,“美”可能源于这回转之间。
请以“曲径通幽”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第一步:
审题必须根据命题作文提供的材料和提示
第4篇:高考作文指导
一、提炼中心法
这是写材料作文最为常见且最为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写材料作文时,如果能准确地提炼出材料的中心,并以其作为文章的主旨,一定会使所写文章既切题又有深度。所以,写材料作文时应尽量采用这种方法来立意。
【材料】一次,盖达尔旅行时,有一个小学生认出了他,抢着替他提皮箱。小学生见皮箱十分破旧,便说:“先生是大名鼎鼎的盖达尔,为什么用的皮箱却是随随便便的呢?太不协调了。”“不协调吗?如果皮箱是大名鼎鼎的,而我却是随随便便的,那岂不是更糟?”盖达尔笑着说。
小学生看着盖达尔笑了。
【分析】分析这则材料,我们可以提炼出这样的中心意思:这则材料通过写大名鼎鼎的盖达尔和小学生关于皮箱破旧的对话,表达了身外之物可以随随便便,但做人却不能随随便便的道理。据此,学生可以提炼出如下两种观点:(1)做人不应该随随便便;
第5篇:高考作文指导
2016高考作文指导
一.2014,2015高考作文评析 1)浙江2014高考英语写作点评 第二节:书面表达(满分30分)
学校图书馆需要购置一批新书,现向学生征求意见。假如你是李越,你认为学校图书馆最需要购置科普类图书(popular science books)和文学类图书(literary books)。请你用英语给图书馆王老师写一封100—120词的信,推荐这两类书,并分别说明推荐理由。
注意:信的抬头与落款已给出(不计入词数)。
Dear Mr.Wan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Yours sincerely
Li Yue 【考点】考察应用文写作 【写作指导】
第6篇:高考作文指导
高考作文指导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考作文指导,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考作文指导1
化平庸为惊奇
其实,我们并不是“没有什么东西好写”,而是对平凡、平常的写作材料视而不见,见而不思,以至于把许许多多的“精彩”、“绝妙”的写作材料忽略了,遗弃了。
当年,新加坡准备发展旅游业,但有人认为它没有金字塔,没有长城,没富士山,也没有夏威夷,要想发展旅游业几乎是“纸上谈兵”、“水中捞月”。一句话——不可能。但是,当时新加坡领导人却说了这样一句令世界惊醒的名言:“阳光,我们只要有阳光就行了!”就以这样的“理念”,新加坡利用“阳光”成功地发展了他们的旅游业,并成为世界旅游业的佼佼者。
是的,上帝
第7篇:高考作文指导
·2011年高考英语作文之山东卷
假设你是李华,你的美国朋友Tom上个月来到北京学习。七月份你将去北京参加暑期中学生英语演讲比赛(speech contest),你在资料搜集、语言运用等方面遇到了困难。请根据以下要点给Tom写一封电子邮件:
1.询问Tom的生活和学习情况;
2.谈谈你的困难并请Tom帮忙;
3.告诉Tom你打算赛后去看他。
注意:
1.词数:120-150;
2.可适当增加细节,以使行文连贯。
范文1
Dear Tom,It’s a month since you studied in Beijing.How is everything going with you? I am really happy to spend such an unforgettable experience wit
第8篇:高考作文指导
2011年高考作文指导:考场上比较赏心悦目的三种语言
一、优美语言(2009年高考浙江卷“绿叶对根的情意”优秀作文)
邂逅古典,情思蔓延
邂逅一首好诗,如沐春之暮野;邂逅一首好词,如醉山之清泉;邂逅古典,情思蔓延,眼波流转,怦然心动„„
一树暖日,复苏了一池春水,照耀出文学的精彩;一弯新月,爬上了寂寞枝头,渴慕着古典的绽放!
江南如梦,唐宋亦如梦。岁月的时光带不走那属于金陵的忧伤,落叶的飘零吹不散那古典情思的芬芳。一直苦苦追随着她——我心中的美丽诗词。是你给了我青山与绿水,是你给了我碧海与晴空,是你给了我鸟语与花香„„是你给我开启了浪漫之门。
或许,许多人爱上古典诗词不仅仅因为那些素净雅致的句子,更因为她那悠远深邃的情感,就像落在生宣上的一滴墨,从千年前的唐宋渐渐晕染到我心里去„„于是,我便与她结下了不解
第9篇:高考作文指导
万能开头
1、亲情是朱自清文中父亲的背影,亲情是孟郊慈母手中的针线,亲情是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感叹,亲情是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祝愿。
2、乐观就是那直上青天的一行白鹭,乐观就是那沉舟侧畔的万点白帆,乐观就是那鹦鹉洲头随风拂动的萋萋芳草,乐观就是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点点落红。
3、命运是项羽英雄末路自刎乌江时的那一声仰天长啸,命运是屈原留在汨罗江畔的那一串串沉痛的叩问,命运是贝多芬在双耳失聪时指尖下所击出的那一曲曲悲壮的交响,命运是奥斯特洛夫斯基双目失明后写下的那一页页辉煌的华章
4、骨气就是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忠贞不渝。骨气就是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傲岸不羁。骨气就是于谦“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的刚强不屈。骨气就是叶挺“人的身躯怎
第10篇:高考作文指导
2012年高考作文指导:作文的“包装”艺术
高考作文占据高考语文的“半壁江山”,在语文高考中,写得一篇好文章,高考语文成绩绝对出色。但大多数学生的作文成绩平平,导致高考语文成绩不理想,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对高考作文缺乏应有的“包装”。
我们应如何来“包装”一篇考场作文呢?
一、花香蝶自来目美养人眼
俗话说:“题好一半文。”一个好的题目,就像一双秋波流转、顾盼生辉的美目,透过它可以洞悉文章的灵魂。题目只有确切精练、独到新颖、有意蕴、有文采,才能眉目清秀,摄人心魄。精彩而又富有个性的题目,定会令评阅老师在众多平庸的题目中犹如在沙漠中见到绿洲一样眼前陡然一亮,靓丽夺目的标题既能使文题明眸善睐,起到眉目传神的作用,为作者提供一个明确的中心点,又能扣住评卷老师的心弦,迅速激发起阅卷老师的好奇心和阅读快感,对其作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