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横看成岭侧成峰--同题诗比较阅读(网友来)
宿迁市汇文中学王克章
一、所处时代不同,思想境界迥异
示儿
(蓝蒂裕)
你--耕荒今夜,今后--
我亲爱的孩子;要与你永别了。愿你用变秋天为春天的精神
从荒沙中来,满街狼犬,把祖国的荒沙,
到荒沙中去。遍地荆棘,耕种成为美丽的园林!
给你什么遗嘱呢?
我的孩子!
[蓝蒂裕:四川人,中共党员,1948被捕,关押在重庆“中美合作所”集中营,1949年10月与陈然等烈士同时牺牲于重庆。此诗是通过渣滓洞其他同志转交出来的]
示儿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阅读比较〗
两首诗虽然写作的时间相距700多年,但它们却有共同点:都是作者临终前写给孩子的遗嘱,都对后代表达了要求与期望。但蓝蒂裕的“示儿”(以下简称“蓝诗”)与陆游的“示儿”(以下简称“陆诗”)在思想境界上却有很大的差别。
“蓝诗”的作者是革命烈士,该诗写于作者临刑前,但诗中并未流露出丝毫的软弱与遗憾,丝毫没有对个人生命的担忧,而是充满了坚定的信念和献身的勇气,充分展示了革命家高尚的内心世界及精神追求,“把祖国的荒沙,耕种成为美丽的园林”更是烈士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陆诗”的作者陆游生于民族矛盾尖锐、国势威迫的南宋时期,并且在政治斗争中,屡次受到投降派的排挤、打击。虽然“扫胡尘”“靖国难”是他平生志事所在,对收复中原、统一祖国,表示了坚定不移的信念,但“不见九州同”的“悲”情溢于言表。
此外,“蓝诗”运用比喻、象征等手法,便于抒情;“陆诗”采用平铺直叙的方法,无可奈何的“悲情”尚能察觉。
二、内心情感不同,笔下景物有别
山中山中
(王勃)(王维)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山路元元雨,空翠湿人衣。
〖阅读比较〗
王勃的《山中》大概作于作者被贬斥后作客巴蜀期间,诗中充满“旅愁归思”。诗的前两句重在抒情,“悲”“念”二字,奠定全诗情感基调;后两句抓住秋天山中景物的特点--“黄叶飞”,以景结情,加浓了他的悲怆色彩。王维的《山中》纯粹是一幅山水田园画:白石磷磷的小溪、鲜艳的红叶和无边的浓翠所组成的“山中”之景,然而这却写的是冬季,色彩斑斓,丝毫没有萧瑟孤寂的情调。苏轼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各不同。”同样是写景,同样是写山中之景,冬季的萧条却没有阻隔王维的伤感,色彩斑斓的秋天却让王勃感伤不已,何也?“一切景语皆情语。”
三、表达方式不同,主旨隐显有异
蚕妇蚕妇吟
(杜荀鹤)(谢枋得)
粉色全无饥色加,岂知人事有荣华。子规啼彻四更时,起视蚕稠怕叶稀。
年年道我蚕辛苦,底事浑身着苎麻。不信搂头杨柳月,玉人歌舞未曾归。
[谢枋(bǐng)得:字君直,南宋末诗人,因不愿受降,终绝食而死。]
〖阅读比较〗
两首诗都是反应养蚕妇女的辛苦生活,但是两首诗的表达方式不同。
杜荀鹤的《蚕妇》一诗,以描写方法入手,描写蚕妇脸上“粉色全无”而“饥色”有加;后两句则是借蚕妇的口,直接控诉社会,表达对统治阶级不劳而获的蔑视与指责,语言通俗平易,所以主旨的表现也就明晰。谢枋得的《蚕妇吟》,首先在前两句采用叙述的方式,叙述蚕妇“四更”时起身喂蚕,接着,又在后两句用歌女“玉人”来和前两句“蚕妇”对比,突出了蚕妇的辛苦;另外,“玉人歌舞未曾归”更深的意义是指代那些贵族老爷们因彻夜歌舞而未眠,所以主旨在于鞭挞了统治阶级的荒淫无道。其主旨的揭示,相对杜荀鹤的《蚕妇》一诗来说,则显得委婉、含蓄。
&sp;
第2篇:横看成岭侧成峰
横看成岭侧成峰
当你的勇气被寒冷、险峻的雪山快要击退时,为什么不想想山中圣洁的雪莲正等待你美好的祝愿呢?当你的梦想快要被肆虐的暴风雨吹灭时,又为什么不想想风雨后的彩虹和远方正向你招手的地平线呢?而又当你苦心构想的计划快要被别人的不屑淹没时,为什么不想想“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这句名言呢?
是你的惰性怂恿你不要费脑筋,还是你不懂得如何从另一方面去剖析这些棘手的难题?在沙漠边缘的一座监狱里,住着两个犯人,在他们给友人的信中一个写道,黑暗潮湿的狱房了无生气,就连低头看到的都是腐朽的黑泥巴。而另一个与他同在一狱房的人写道,希望的'阳光离我不再遥远,因为只要稍稍抬起头,夜空中就闪烁着光辉。同一种情景却被不同的人演绎出不同的情境,一个充满哀怨与失望,另一个却是满怀乐观与希望。你愿意选择前者还是后者,想必你已有了答案吧。
其实想成为一个达观的人十分简单,只要你学会欣赏那卑微的小草,想必希望的田野也不会拒绝你质朴的恋情;只要你学会勇往直前地追逐希望,成功也不会拒绝你那内心的呐喊;只要你学会过滤掉那些对你无益的议论与是非,理解与坦诚也不会拒绝你由衷的渴望。看到满天的阴霾,想想黑暗已经来了,光明还会远吗?看到一次一次跌跌撞撞后满身的伤痕,想想失败对于强者来说只是一块垫脚石;看到别人不理解的目光,想想伟大的尝试背后都是被许多人所攻击。
请你试着这样做,因为阳光总在风雨后,因为希望总隐藏于绝望中。因为“横看成岭侧成峰”。
第3篇:横看成峰侧成岭寓意
横看成峰侧成岭意思是: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这句诗词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庐山横看绵延逶迤,崇山峻岭郁郁葱葱连环不绝;侧看则峰峦起伏,奇峰突起,耸入云端。
扩展资料
1、诗词内容出自《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
2、这两句诗词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庐山横看绵延逶迤,崇山峻岭郁郁葱葱连环不绝;侧看则峰峦起伏,奇峰突起,耸入云端。从远处和近处不同的方位看庐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气势又不相同。
《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
第4篇:横看成岭侧成峰教案
横看成岭侧成峰 ——创新作文立意
一. 教学目标:通过思维训练,拓展学生思维维度,发散性思维,走出思维定式,改变思维方向。“舍人所已取,取人所未取”,以期在审题立意中实现“出人意料”的艺术效果。二.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思维的拓展,发散性、逆向性思维,走出思维定式 2.作文立意中的实际运用
三.教学方法:归纳法、问答式、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
开场白:文以意为主,它制约着文章内容的展开和表达形式的选择。立意又是评判文章价值的主要依据,一篇文章质量之高低,价值之大小,衡量的关键尺度在于“意”。“好的立意就是文章成功的一半。”如何给文章一个比较新颖的立意,就是我们今天所要探讨的。
1.引入:“创新作文立意”
2.思维训练
例1:创意广告是品牌致胜关键,作为老牌自行车厂商,“永久”也有着新生的渴求
投影『永久牌自行
第5篇:横看成岭侧成峰初一作文
横看成岭侧成峰初一作文
换个角度命运会发生不同的变化 。
换个角度生活就会多姿多彩。
换个角度人生就会幸福。
换个角度人生就会快乐。
横看成岭侧成峰出自 ,《题壁西林》原意是横看整个庐山是的一道道连绵起伏的'山岭,侧着是一坐坐高耸入云的险峰。现在指的是以不同的眼光角度去看待同一件事情。
沙漠中有一队商队正在向一个方向行驶,结果一场巨大的沙尘暴把所有货物都给吹走了。而人却什么事情都没有,只是被吹得走散了,其中有一个人认为自己把货物给弄丢了懊悔不已在沙漠中走着走着越想越后悔结果昏倒了,再也没有起来过。
而另外一个人心里面想虽然货物已经丢了但是人还活着于是平了这一种心态他成功了走错沙漠。这就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虽然同一件事情发生在了两个人身上俩个人但是看事情不同的眼光所以结果也不一样如果你是里面的其中一个人,你会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