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高考作文

精品范文 时间:2022-11-21 08:35:03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2022年西藏高考作文

2022年西藏高考作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2022年西藏高考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2022年西藏高考作文题目:有关《红楼梦》的材料作文

作文材料:

《红楼梦》写到“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时有一个情节,为元妃(贾元春)省亲修建的大观园竣工后,众人给园中桥上亭子的匾额题名。有人主张从欧阳修《醉翁亭记》“有亭翼然”一句中,取“翼然”二字;贾政认为“此亭压水而成”,题名“还须偏于水”,主张从“泻出于两峰之间”中拈出一个“泻”字,有人即附和题为“泻玉”;贾宝玉则觉得用“沁芳”更为新雅,贾政点头默许。“沁芳”二字,点出了花木映水的佳境,不落俗套;也契合元妃省亲之事,蕴藉含蓄,思虑周全。

以上材料中,众人给匾额题名,或直接移用,或借鉴化用,或根据情境独创,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效果。这个现象也能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引发深入思考。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西藏高考作文范文:《研究融合境界,才是万物道理》

《红楼梦》“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这个情节,有人主张从欧阳修《醉翁亭记》“有亭翼然”一句中,取“翼然”二字;此名光考虑亭子,完全没考虑到水。贾政则认为“此亭压水而成”,题名“还须偏于水”,主张从“泻出于两峰之间”中拈出一个“泻”字,有人即附和题为“泻玉”;此名光考虑水,全然没有考虑到亭子。以上给匾额题的两名,或直接移用,或借鉴化用,都是只考虑了其亭的单一性,完全没有整体性,体验不出整个亭子该有氛围,故而没有通过。

贾宝玉则觉得用“沁芳”更为新雅,“沁芳”二字,有双重含义,其一,沁于芳,桥亭沁于翠柳芳花之间;其二,使芳沁,落花沁于池沼之内。点出了花木映水的佳境,把水与亭,水与花草,优雅的结合起来,相映成辉;也契合元妃省亲之事,蕴藉含蓄,思虑周全,属于当时人、当时事、当时景相映相成,于是得到了认可。

这种手法在其他文学创作中也可见,比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也讲了荷花,荷叶,流水,月光的相映成辉;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景和人的相映相衬,处处都是“秋”的气息;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流围绕花草,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春,江,花,月融合成《春江花月夜》。

这样的思想,不仅仅在于文学,也在于其他美学艺术,比如画有背景和中心,有前中后景;流行歌由主歌,副歌和中段三位一体的结构;舞台表演要景,声和人合并展现。

我们影视剧、小说、诗词等常说的“氛围感”也是如此:人面桃花相映红,如果没有桃花相映,人面也就无法那么红了;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前后两面镜子里交叉出现了脸孔和花饰,相互辉映,才显得格外好看。这就是氛围感的重要性,氛围照应才有“交相映”,“相映红”。

极致美学讲究氛围上的相映成辉,做事也是如此,要多方照应,多面融合才能成极致。

一道菜,高于它的所有食材;一首旋律,高于合奏的所有音符;一本书,高于组成它的所有词语;融合之后的境界要高于其组成的部分,才是我们应该的追求,才是万物的道理。

第2篇:2021年西藏高考作文

2021年西藏高考作文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2021年西藏高考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西藏高考作文1

秉可为之志,行有为之事

当历史的车轮悄然转过百年,一代代大有作为的中国脊梁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而孕育出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已经深深融入我们的血脉和灵魂。沐浴着阳光,伟大的祖国正走向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正处于一个大有可为的时代的我们,诚应秉可为之志,行有为之事。

怀可为之心,成有为之果。回望往昔,大凡有为之人必有可为之心。如果没有项羽“学万人敌”的志气,也便不会有破釜沉舟、大破巨鹿的“西楚霸王”;如果没有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觉悟,也就不会有以家国为己任、如果没有茅以升从小想为国造桥的想法,就不会有闻名中外的钱塘江大桥。由此观之,欲想有为,必先怀可为之心。君子要有可为,才能有所为。

立下可为志,需时亦有为。百年前,中国处于动荡变局,在这个紧要关头,中国共产党励精图治,振兴家国,为中国的复兴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在那个急需变革的年代,是时代的需求促使有为之人站了出来。而在今天,世界正处于百年之大变局,在这个大有可为的时代,同样需要有所作为之人。面对肆虐的疫情,是钟南山与其他抗疫英雄“需时疫有为”,帮助中国挺过难关;利用腾飞的科技,是众多科学家废寝忘食的研究,让祝融“叩问”火星,让中国成为领先探索火星的国家;看贫困的山区,是每个人不懈的努力,让中国实现全面脱贫,向着社会主义强国发展。时代需要我,我便挺身而出。可为时代能够孕育有为之人,而有为之人又能铸就可为时代。

秉可为之志,行有为之事。青年当知何为可为,青年当思何为有为。时代的接力棒已交于我们一代青年手中。作为新时代新青年,我们应当挑起时代的重担,坚守信念,勇敢担当,做到可为;日日自新,勇攀高峰,做到有为。君不见,在角落处仍有弱小待我们帮助;君不见,仍有个别恶人作乱世间;君不见,我国仍遭遇其他国家的偏见。这些都是等待你我去解决的问题,我们将成长为祖国的好儿女,我们定要肩起大任,大有作为,更好地建设我们的家国,更好地爱我们的国家。我们终会长成栋梁,披荆斩棘,乘风破浪,秉可为之志,行有为之事。

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秉可为之志,行有为之事。我们的未来将融汇于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我们正扬起风帆,正驶向光辉的彼岸。

西藏高考作文2

安之若命,而后有为

人生常遇坎坷,唯有保持一颗处变不惊之心,于无声处沉淀磨练自己,对逆境安之若命,方能在无为后有所作为。《庄子》有云“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意在告诫世人,对于不可为之事,不如随之自去,图个内心清净。这是一种超脱豁达的人生态度。行随心动、心由境转,坦然面对人生风雨,不暗自嗟悼自怨自艾。正如苏东坡于黄州绵绵阴雨中吟唱“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正如钱钟书蹲于牛棚之中仍安然读书,甚至完成了皇皇巨著《管锥编》。古语有言“先穷后工”,这不仅适用于文学创作者,更适用于我们每一个人。故当我们自觉身处生活深谷之中,无力有所作为的时候,不妨心平气和地先做好身旁小事,而不是自暴自弃,妄自菲薄。但安之若命,就真的是无所作为吗?对任何一位有志之士,都断然不是如此。

尼采有言:“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谁终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看似无为者,实际正在蓄积力量,为的是将来的一鸣惊人。孟子曾言:“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仁人志士在困境之中保持着庄子所说的平静之心,以看似无为之心默默坚守正道。或如梅兰芳抗战期间蓄须而不为日伪演出,无为于艺术,有为于人格;或如董作宾在外人如火如荼抗战之际在偏远李村中完成巨著《殷历考》,无为于战斗,有为于文化;或如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隐姓埋名三十年,在深远寂静之中为国铸剑,无为于个人,有为于国家……故曰:无为实为有为。

若要有宏伟的'成就,就必须有所舍弃,有所作为。庄子所言之安之若命的状态,往往意味着一种智慧的沉潜,而到了应当有所作为之时,这力量当如“河出伏流,一泻汪洋”。经历了改革开放的我们正立于时代的风口浪尖,强盛的国力使我们自感应有所作为。领袖的话铿锵有力——“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美好生活是干出来的”,从辽宁舰到蛟龙号,从高速铁路到神舟飞船、墨子号,中国已在国际舞台上大有所有。而新时代的中学生,更应抓住机遇,以有为之心积极入世,为国家繁荣昌盛贡献一份力量。

西藏高考作文3

青年当可为、须得有所为

古语有云,“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丈夫在世当有为,为民播下太平春”,知“可为”是“有为”之前提,而“有为”则是知“可为”之目的,即“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历史具有延续性,关于“可为”与“有为”的思索与实践从未停止。就在不远的过去,新文化运动,万千青年于黑暗中知“觉醒意识”之“可为”,毅然奔赴街头、踏上刑场,以呐喊引民族雄狮怒号,此当“有为”;

中国共产党成立,微弱火苗于未知中知“发动工农”之“可为”,切实感受群众、艰苦前行,以人民幸福作最终奋斗目标,此当“有为”;

党的军队建立,闪闪红星于荆棘中知“武装斗争”之“可为”,不畏牺牲、千难万险,以血肉逐敌寇于国门之外,此更当“有为”。

如此知可为、有所为之下,方有城楼上使人热泪盈眶的高呼,新中国于此成立。生逢其时,吾辈青年亦传承前辈意志,当知何可为、需得有所为。

何可为?历史已经展示了答案。无于黑暗中呐喊之勇气则不知改变,无于未知中探索之决心则不知方向,无于荆棘中拼搏之坚韧则无重生崛起。

当今世界,是否已处于光明?非也。探索道路上从未一片坦途,如何进一步解放人民思想、如何打破域外科技封锁、如何实现科技为民等问题依旧存在且长期存在;

违背革命初心之人之事未曾断绝,如何建设法治国家、如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如何坚持落实以人民幸福作为最终发展目的等问题需要持续得到回答;

沉溺安逸的风气甚嚣尘上,如何警惕消费主义及拜金主义等娱乐至死思想的浸淫、如何反击域外“公知”“媒体”别有用心的宣传、如何于安逸中常怀忧患之心等问题亟待解决。

生于当世,吾辈青年应知探索星辰大海可为,应知为人民幸福而奋斗可为,应知艰苦努力、顽强拼搏可为。

第3篇:往届西藏高考作文真题及范文

往届西藏高考作文真题及范文

细节,总是腐朽事物的报丧者、新鲜事物的召唤人。小编收集了往届西藏高考作文真题及范文,欢迎阅读。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当代风采人物评选活动已产生最后三名候选人。小李,笃学敏思,矢志创新,为解生命科学之谜作出重大贡献,率领团队一举跻身为国际学术最前沿。老王,爱岗敬业,练就一手绝活,变普通技术为完美艺术,走出一条从职高生到焊接大师的“大国工匠”之路,小刘,酷爱摄影,跋山涉水捕捉时间美景,他的博客赢得网友一片赞叹:“你带我们品位大千世界”“你帮我们留住美丽乡愁”。这三个人中,你认为谁更具风采?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范文:细节

有时候,一些小细节足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2016年西藏高考作文范文:提高语文素养

2016年西藏高考作文范文:提高语文素养

2016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考试已经结束,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提高语文素养作文,欢迎大家参考!

【真题范文】

提高语文素养

新学期开始,总是有很多有趣的事情发生,前些天语文课老师让同学们准备一些关于有趣的植物和动物的资料,课堂上老师让准备好资料的同学们为大家讲述那些有趣的故事,我也准备好了非常全面的资料。

语文老师很快就叫到了我,我起身站立,手捧着很多资料翻看着,我准备了太多有趣植物的资料,还专门打印了关于它们的图片,一下子竟不知道说哪一个才好,我不停地翻着自己的资料,很难取舍,哪一个故事都像我的宝贝舍不得丢掉,就在我犹豫不决时,老师让我选择一下等会再讲。

同学们一个个的讲着那些有趣的故事,我借着这个功夫快速翻看着,看着这些准备好的图片和资料,最后,我终于决定告诉大家关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2024西藏新课标II卷高考作文(精选10篇)

2024西藏新课标II卷高考作文(精选10篇)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2024西藏新课标II卷高考作文(精选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新课标II卷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本试卷现代文阅读I提到,长久以来,人们只能看到月球固定朝向地球的一面,“嫦娥四号”探月任务揭开了月背的神秘面纱;随着“天问一号”飞离地球,航天人的目光又投向遥远的深空……

正如人类的太空之旅,我们每个人也都在不断抵达未知之境。

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西藏新课标II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西藏

西藏

西藏自治区简称藏。位于中国的西南边疆,青藏高原的西南部。它北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青海省毗邻,东连四川省,东南与云南省相连,南边与西部与缅甸、印度、不丹、锡金和尼泊尔等国度接壤,形成了中国与上述国家边境线的全部或一部分,全长近4000公里。全区土地面积为122万多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2.8%。

西藏历史悠久,早在4000年至20000年前,就有人类栖息。西藏首府拉萨是一座具有13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保留了许多代表藏民族文化精髓的历史文物。拉萨的布达拉宫,是世界海拔最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宫内藏有大量的壁画、雕刻、佛教典籍等历史文物,是藏族古代文明和文化的象征。拉萨市有著名的藏传佛教黄教三大寺,哲蚌寺、色拉寺、甘丹寺。每当宗教节日,这些考庙都举行隆重的法事活动。漫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西藏

前 言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和平解放西藏、驱逐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出西藏,实行民主改革、废除西藏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面临的重大历史任务。

1959年之前的西藏是一个比欧洲中世纪还要黑暗、落后的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社会。十四世*喇嘛作为藏传佛教格鲁派首领,也是西藏地方政府首脑,集政教大权于一身,是西藏封建农奴主阶级的总代表。占西藏总人口不足5%的农奴主占有着西藏绝大部分生产资料,垄断着西藏的物质精神财富,而占人口95%以上的农奴和奴隶没有生产资料和人身自由,遭受着极其残酷的压迫和剥削,挣扎在极端贫困的悲惨境地中,根本谈不上做人的权利。长期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统治窒息了西藏社会的生机和活力,使西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西藏

西藏问题 教学设计: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西藏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藏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藏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也是在同其他文化特别是汉文化的相互影响和不断交融中得到发展的。西藏文化是中华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也是世界文化中的一份宝贵财富。

1、藏族的发展及其与古代中央政府的关系(1)吐蕃的统一和唐蕃关系

A、吐蕃是藏族祖先建立的一个王朝。七世纪前期,松赞干布做了吐蕃的赞普,统一了青藏高原,定都逻些。B、唐蕃关系:公元641年,唐太宗的宗女文成公主入藏,同松赞干布结婚。八世纪初,唐金城公主入蕃,嫁给吐蕃王尺带珠丹。九世纪,唐蕃会盟。(822年和二年823年,“长庆会盟”。会盟双方重申了历史上“和同为一家”的甥舅亲谊,商议今后“社稷如一”。记载这次会盟内容的石刻“唐蕃

未完,继续阅读 >

第9篇:西藏

第一章

第一节

1、【判断题】西藏是中国的第一大省区。(X)

2、【单选题】下列关于西藏地理信息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B)。

A、西藏是我国西南部的一个边疆省区。

B、西藏从纬度上来说应该算是我国的一个北方区域。

C、西藏约占全国面积的八分之一。

D、西藏是我国第二大省区。

3、【单选题】下列关于西藏周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C)。

A、北边只于新疆相接

B、东邻居四川、云南和重庆

C、南边与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等国接壤

D、边境线有1000余公里

4、【单选题】西藏与印度存在领土争议的地区是(A)。

A、阿克赛钦和藏南 B、查谟-克什米尔邦和藏南

C、阿克赛钦和查谟-克什米尔邦

D、藏南和麦克马洪线

第二节

1、【判断题】四条进藏的路线中,由于西藏地形特征而最容易同行的是川藏线。(X)

2、【单选题】根据地质学家的估算,青藏高

未完,继续阅读 >

第10篇:西藏

拉萨,是一个在透明的蓝天中充满着阳光的地方。

西藏人,也许离太阳最近,他们始终绽放着灿烂的笑容,露出洁白的牙齿;也许与神界近在咫尺,在他们的生活中洋溢着梦幻般的神话,乃至可以与神对话。于是,西藏人树立了自己坚固的宗教信仰,构筑了自己独具的历史文化。

当一个外域游者的双脚步入拉萨八角街被历史的风雨洗礼过、被虔诚的灵魂叩拜过的石板路面时,你也不由自主地随着西藏人的脚步,顺着西藏人的方向前行。因为顺自然而行、顺时间而行是西藏人的生存方式和信念法则。也只有在拉萨八角街你才能体悟到一种异域文化强烈的冲击力,因为这里跟你云游过的所有地方不同:这里弥漫着藏传佛教神威力量的震撼;这里演绎着生死轮回生命长歌的续曲;这里激荡着康巴汉子野性血脉的跳动;这里散发着古老艺术超凡灵气的诱惑……

八角街闻名遐迩,八角街风情万钟。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西藏高考作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西藏高考作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