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一个小村庄的故的课件
一个小村庄的故的课件
课件是教学过程中少不了的一份辅导资料,接下来小编搜集了一个小村庄的故的课件,欢迎查看,希望帮助到大家。
一个小村庄的故的课件一
【教学要求】
1、教育学生懂得要爱护自己的家园──地球,决不可以去任意伤害迫害它。
2、理解小村庄变化的根本原因。
3、学习作者是怎样用词语描写景物的。
【教学重、难点】
准确的理解小村庄变化的根本原因,学习作者是怎样准确的运用词语描写景物的。
【教学目标】
1、结合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
2、细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欣赏《美丽的小兴安岭》实况录象,引入新课《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二、新授
1、教师范读最后一自然段:
问:你从这段中体会到了什么?(心情很沉重)
带着你们的体会齐读这段。
2、这个小村庄原来是什么样子的?(美丽的)
看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早先的小村庄。(早先的小村庄有几排瓦房,周围的树木郁郁葱葱,旁边有条清澈的小河,春天,鸟儿在树上鸣叫,各色的野花盛开,老人们在树旁散步,孩子们在树林间玩耍,大家呼吸着新鲜的空气。)
你们说的真好,可是这样的一个很象样的小村庄被洪水卷走后,什么都没有了。这时你会产生什么问题?
学生甲:到底是怎样造成的呢?
学生乙:是什么原因使小村庄什么都没有了?
3、默读课文,画出有关使小村庄什么都没有了的句子。(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坡上去,把树一棵棵砍下来。)
投影提示: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谁家────,谁家────就拎起斧头到山坡上去,把树一棵棵砍下来。
⑴读这句话。
⑵把横线补充完整。(谁家想做家具,谁家想烧柴……)
⑶指名读这句话,评读。
4、人们这样做造成的后果是什么呢?(什么都没有了)指名读第3自然段。
投影出示: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
⑴指名读这句话。
⑵从这句中找出有关系的两个词。(减少、扩大)
⑶结合课文内容用有关系的两个词说一句话。(每个人去植树,树木会不断的增多,裸露的土地面积会不断缩小。)
⑷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出什么了?(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把树木变成了自己家的生活用品,土地的面积越来越大。可以看出人们只顾自己眼前的利益,而破坏了生态平衡。)
投影出示: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中。
⑴齐读这句话。
⑵结合上下文,说说这句话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人们不仅砍伐树木破坏生态平衡,而且把树木当成取暖做饭的柴烧掉,冒出的柴烟又污染了环境。)
5、想象一下这时的小村庄会是什么样呢?(只剩下一些光秃秃的树桩了)
6、造成这样光秃秃小村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是人为造成的。即乱砍乱伐树木,破坏绿化。)
投影出示: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⑴齐读这句话。
⑵结合上下文说说这句话的含义。(由于人们破坏了生态平衡,导致洪水袭来不仅卷走了光秃秃的小村庄,还卷走了包括住在小村庄的人,以及人们靠斧头得到的家具等生活用品,告诉人们要植树,要绿化。)
三、总结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讲完了,它告诉我们,人类要爱护自己的家园,要注意生态平衡,植物、动物都是人类的朋友,决不可以任意去伤害、迫害它们。
四、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请同学们课下做一环保调查,并搜集有关图片、资料等,以“保护绿色家园”为主题,办一次墙报
一个小村庄的故的'课件二
教学目标 :
1、 认识本课的17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5个字。能正确读写下面的赐予:斧头、盖房、造犁、不断、减少、扩大、一栋栋、家具、冒出、柴烟、黎明、洪水、何处、包括等。
2、 有感情地朗读,通过朗读、交流,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悟出课文中蕴含着的道理。
3、 培养从小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了解小村庄变迁的原因。
难点:
体会课文中蕴含的道理
课前准备:
查找有关环保的资料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小黑板,录音机
教学过程 :
一、 复习导入
1、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0、一个小村庄故事》(板书课题)
2、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一和第五自然段,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两个自然段,回忆一下讲了什么?
3、 指名回答。(边回忆边板书)
4、 学到这里你有什么问题想提?
5、 今天的第一个学习目标就出来了。这可是你们自己制定的,了不起!那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读课文)
二、 品读句子,体会自得
1、自读自悟
(1)怎么读?读哪里?(读课文第2至4,抓住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多读几遍,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体会,说说自己的理解)
(2)小组交流,每个人都谈谈自己的体会。
(3)学生汇报小组交流情况,教师随机点拨引导
①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
引导:A、裸露是什么意思?(没有东西遮盖)课文中裸露的土地指什么?(土地上没有植物遮盖)
B、作者用裸露的土地说明什么?(暗示环境的恶化)
②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
引导:A、省略号在这里说明了什么?(说明环境的恶化越来越严重)
B、句中有两个关系密切的词,能找出来吗?(减少和扩大)
*这两个是什么词?(反义词)同意的举手。
*那如果我不砍树,一直种树,树木的数量会怎样呢?(增加)
*如果我老砍树呢?(树木会的 数量会减少)
*那减少的反义词是(增加)由于我种树,那裸露的土地会(缩小)
*把这两组反义词说一遍。
*我制定了一个温柔的陷阱,你们全掉进去了。但今生,你们永远都不会再搞错了。
③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中。
引导:小村庄的人们用斧头把大量的树木劈成柴火烧掉了。
(4)想象一下,人们还有什么破坏性的行为?
(5)选择你体会最深刻的一个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
①自由练读
②小组交流,互相评议,帮助
③选出小组内进步最大的同学进行汇报,比赛
2、悟感情,明主旨
过渡:多美的小村庄啊,就这样被洪水卷走了 ,什么都没有了。
(1)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①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引导:A、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指的是什么?(不仅指前面提到的用斧头得到的房子、家具、柴火,还有靠斧头得到不错的生活)
B、这句话讲人么肆意破坏村庄的生态环境的惨重后果
②学到这里,你的心情怎样?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
三、回顾全文,辩论导行
1、 读了这篇课文,你想说什么?
2、 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珍惜、保护我们绿色的家园?
3、 结伴讨论,为环保绿色家园写一条小标语
4、 全班比赛,哪组写的标语最好
四、作业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2、 为班上保护绿色家园的主题墙报,搜集有关图片、资料
3、写一封信给破坏环境的人。(选做题)
第2篇:初三《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课件
初三《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课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15个生字,认识2个生字;掌握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交流,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悟出课文中蕴涵着的道理。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点:
了解小村庄变迁的原因,体会课文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准备:
课前组织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收集图片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教学过程:
一、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可以低声速读,可以高声朗读,可以双人读,个人。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2、读读议议,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学生讲述课文主要内容,同时播放多媒体课件。
二、品读句子,体悟自得
1、自读体悟。
(1)再读课文,画出含义深刻的.句子,多读几遍,联系上下文或生活现实体会,感悟。
(2)小组交流,每个人都谈谈自己的体会。
(3)学生汇报小组交流情况,教师随机点拨与引导
(4)多媒体出示学生找到的句子:
1“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
裸露的土地指什么?
2“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中”
引导:指的是大量树木被劈柴后烧掉了。
3“河坡上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不错。”
引导:指的是小村庄的人们仍旧在不断地砍伐树木,靠自然的给予过着安逸的生活。
4“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引导:破坏大自然,必将遭到大自然的惩罚
2、悟情感,明主旨。
(1)看到树木不断的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的扩大,你是什么心情?(惋惜,难过)把你们的心情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2)学生练读,教师指导,指名读,齐读。
(3)如果时光能倒流,在悲剧没发生之前你想对村子里的人说些什么?
学生畅所欲言,把自己对村民的劝告表述出来
三、回顾全文,课外延伸
1、联系实际,说说生活中我们人类还有哪些破坏环境的行为?学生举例说明
2、那在生活中我们该如何珍惜,保护环境?
(1)不乱丢垃圾
(2)爱护花草树木
(3)保护益虫益鸟
(4)同破坏环境的行为做斗争
(5)宣传环保知识
3、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设身处地想想,如果你是地球,你有什么话想对地球上的人类说说?
(1)小组展开讨论,综合小组的意见,写出一句忠告的话语。
(2)小组汇报自己的话。
(3)教师进行适当的评价。
四、总结全文。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能从中得到一个信息,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大自然,如果破坏了大自然,那我们最终还是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的。
第3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 配套课件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诵课文,通过朗读交流,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悟出课文中蕴含的道理。
2、培养学生结合句子,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3、多处挖掘练点,理解作品,升华思想。
4、续写本文。
5、培养学生爱护家园、保护环境、为后人造福的忧患意识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学习字词:
今天我们学习27课,齐读课题--《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课前布置了预习,看看同学们学习的怎么样了?检查字词。
二、依托文本 挖掘练点
1、词语掌握得不错,还有一组词语,你能读好吗?(出示词语)这是一个怎样的小村庄?这里还可能有——
2、首尾对比 引发思考。的确,这是一个美丽的小村庄。看看课文是怎样描述这个小村庄的呢? 小村庄的森林——(郁郁葱葱),河水——(清澈见底),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新甜
第4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森林、郁郁葱葱、湛蓝、甜润、盖房、裸露、扩大、一栋栋、各式各样、应有尽有、锋利、喘气儿、黎明”等词语。
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领会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
3、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1、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原因。
2、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课文所蕴涵的深刻道理。
[教学准备]
1、生字词语卡片。
2、CAI课件:小村庄变化前、变化中、变化后的画面。
[课时安排] 第 1课时
设计思路:从学情出发,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引导学生读题生疑,对比质疑、研读释疑,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与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领会
第5篇:《一个小村庄故事》说课稿
《一个小村庄故事》说课稿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写说课稿能有效帮助我们总结和提升讲课技巧。说课稿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个小村庄故事》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第5册的课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美丽的小村庄,由于村里的人们不加节制地砍伐树木,周围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最后受到了大自然严厉的惩罚——整个小村庄都被咆哮的洪水卷走了,那个美丽而宁静的小村庄从此消失的无影无踪。它告诉了人们要爱护树木,保护大自然的生态环境。
整组课文都是围绕着“保护环境”为主题,通过质朴、深蕴的语言,优美真实的课件演示,将学生带入了一个全新的视野窗口,从这个窗口里他们看到了历史环境的巨大变
第6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锦集10篇)由网友 “bss518” 投稿提供,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过的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供大家阅读参考。
篇1:《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一 引入新课
1 播放背景音乐和大屏幕(美丽的小村庄环境优美,小动物们在快乐地玩耍,人们在快乐地耕种和收割)
2 师:在这样一个鸟语花香,美丽的小村庄,人们过着幸福的生活,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
二 学生初步感知课文
1 学生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2 引导学生复述故事。(指名回答)
3 检查自学情况,分段朗读。
4 齐读最后1段。问:你们想知道些什么?师相机板书学生提出的问题。
5 带着问题继续看课文,边读边画,找小伙伴讨论。
三 带着问题分析课文
1 师:那你们都明白了什么?
2 出示第2段,问:哪些词语表示砍的数目非常大?
(一间间 一栋栋 应有尽有 各种
第7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讲的是由于人们乱砍滥伐,原本靠锋利的斧头建造的美丽家园,又终究毁在了锋利的斧头之下。课文篇幅短小,语言朴实,然而其蕴涵的道理却非常深刻。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教学一开始,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了“美丽的小村庄”:郁郁葱葱的森林,清澈见底的河水,湛蓝深远的天空,如诗如画,空气清新甜润。再引导学生感情朗读,把小村庄的美淋漓尽致在表现出来,使同学们不由得陶醉其中。正当同学们身临其境地感受着小山村的美景时,路老师一边出示小村庄变化后的图,一边说: “不知过了多少年,最后这么美丽的小村庄什么都没有了。”通过这种强烈的对比,巨大的视觉冲击,深深地触动了学生的心。这个美丽的小村庄为什么会消失呢?学生们一下了产生了悬念,从而激发了他们强烈的探究欲望和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