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圆国圆传承经典活动方案

精品范文 时间:2022-11-12 08:35:12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月圆国圆传承经典活动方案

月圆国圆传承经典活动方案

一、 活动目的:

中秋节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中秋节的最大意义和主旨是“团圆”。 团圆与和谐紧密相连,团圆不仅是外在的形式,而且是内心的和谐与相通。为充分发掘传统节日内涵,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激发广大师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并且在中秋来临之际激发学生熟知经典、吟诵经典、热爱经典、亲近经典,大队部在中秋节前后,组织开展“月圆国圆,传承经典”主题活动。

二、 活动主题:

月圆国圆,传承经典

三、 活动时间:

9月21日——10月10日

四、 活动内容:

(一) 中秋读月

1、(9月24日)国旗下讲话——“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给学生讲述关于中秋节的来历,并且倡议每位同学节日期间做到“家圆”——帮爸爸妈妈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人圆”——给在无法团聚的'远方的亲人发一条节日祝福短信;“国圆”——为祖国的繁荣富强、早日统一立下壮志。

2、(9月24日——9月28日)搜集与中秋节有关的故事、诗歌、书籍,晨会课各班开展有关的活动。

(二) 中秋忆月

1、(9月24日——9月28日)各中队组织学生搜集有关中秋节的节日起源、传统民俗、逸闻趣事、诗词佳句的资料,展示在教室布置及黑板报“特色板块”中;

2、(9月24日——9月28日)各中队完善班内或黑板报“心愿”墙,学生可以把对同学、亲人、老师、长辈想说、想表达的节日祝福写在“心”上。

3、(9月28日)各中队举行一次中秋诗会,主题为“传承经典诵中秋”。搜集、诵读有关中秋的经典诗词,在品月饼、诵古诗的过程中感悟团圆、和谐的幸福,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三)中秋赏月:

1、开展一次“弘扬美德圆中秋”亲子互动活动,鼓励学生为父母制作中秋贺卡,帮长辈做家务,与家人一起品月饼、赏明月,感悟举家团圆的幸福。(一、二年级)

2、开展“快乐体验暖中秋”志愿者活动,学生利用中秋节小长假给长辈送月饼,送温暖,并写下了体验日记。(三、四年级)

3、“月儿圆圆画中秋”:五年级节假日完成一份以“中秋”为主题节日小报;六年级节假日完成一份以“经典诵读”为主题的节日小报。(每个中队上交5份)。

第2篇:小学月圆国圆情系中华传承经典庆中秋主题实践活动总结

小学月圆国圆情系中华传承经典庆中秋主题实践活动总结

9月20日——9月26日各班完善了班内板报,学生们把对同学、亲人、老师、长辈想说、想表达的节日祝福写在“心”上。9月21日各班利用晨诵时间开展一次中秋诗会,主题为“传承经典诵中秋”。鼓励学生们利用中秋三天假期时间开展中秋节实践活动。

一二年级的同学开展一次“弘扬美德圆中秋”亲子互动活动。三、四年级则是开展“快乐体验暖中秋”志愿者活动。五年级节假日完成一份以“中秋”为主题节日小报。

六年级节假日完成一份以“经典诵读”为主题的节日小报。三街小学结合课程,美术课、音乐课、英语课、语文课都将中秋节的主题融入到课堂中,美术课上四年级的学生“画中秋”;音乐课上,学生们学唱有关中秋的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但愿人长久》《大团圆》等;

五年级英语课的.同学学习了中秋节的课文,语文课师生品读了古人在中秋时节的思乡古诗,有的班级在节日里还召开了主题班会,以此来弘扬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东关小学举行了“习经典承传统做有文化底蕴的好少年”庆中秋主题升旗仪式。

五年级惊蛰班的学子们上台表演经典吟诵《童心邀明月千里共婵娟》。西关小学开展中秋嘉年华活动,做灯笼、猜灯谜、画兔爷、打月饼的传统中秋民俗在校园内再次重现。此次中秋主题系列教育活动的开展,意在激发学生熟知经典、吟诵经典、热爱经典、亲近经典的情感。

此外,借助于“团圆”,让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和热爱,让学生感觉到亲情、恩情的美好,同时懂得身上肩负的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和精神的重要责任。

第3篇:月圆家圆散文

月圆家圆散文

月圆,是中国人比喻事圆,家圆,人圆,过日子团团圆圆,象征着平安吉祥。

古人曰:每逢佳节倍思亲。一到中秋节,一段思乡往事萦绕在耳畔。想起那年月,真叫眼望天空,月牙沉,盼了今年又明年,跟着父母插队下乡一干就是七年。我记得下生产队正是九月份,妈妈把我们姐弟三人带进队部,分配的活是割青草,钻没腰高的高粱棵,一天下来每人挣八分。九月份,正是青黄不接,断粮节顿时候,生产队长挨地块,看垄头用手捏高粱穗成熟度,盘算割那块地,估产多少斤,每户分几缸米。

开镰了,社员们脸上都露出笑容,场院上人欢马叫,两盘马拉磨一圈又圈,高粱堆得像小山那高,等待分粮的大叔大妈早早排成长队,中秋节这天,半天多的班,吃完中秋节饭,生产队的粮米加工厂已经站满了人,队长又派了两名社员帮助磨米。

八月秋的点真紧,说黑就黑,忙乎一天的人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月圆中秋节》活动方案

《月圆中秋节》活动方案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效开展,常常需要预先制定方案,方案是解决一个问题或者一项工程,一个课题的详细过程。那么什么样的方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月圆中秋节》活动方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活动意图: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中秋节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一个盛大的传统节日,中秋月圆象征着家人的团聚,在这一天,大家会通过各种方式来表达心中的愿望,如:挂灯笼猜灯谜,赏月,吃月饼聚餐等等。《指南》中提到:欣赏、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性,有初步的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了解一些接触到的多元文化。幼儿园的`孩子对于过节能够意识到节日的不同含义和人们不同的庆祝方式。因此,我们想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各时各地不同的庆祝习俗,感受现代中秋节所特有的艺术性。

活动目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相约中秋 月圆人圆”青年联谊活动策划方案

“相约中秋 月圆人圆”

青年联谊活动策划方案

一、活动宗旨:

以服务和凝聚优秀青年为宗旨,以开展丰富多彩活动为手段,引导单身青年树立正确的婚恋观、择偶观,价值观,积极整合利用广泛的社会资源,为适龄单身青年提供交友机会,搭建情感交流平台,丰富优秀单身青年业余文化生活,展示青年真诚、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进一步发挥好青年在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生力军、突击队作用,鼓励青年为xx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二、参加领导

区 领 导:

部门领导:

三、活动对象(暂定120人):

区府办、区公安局、区检察院、区法院、区司法局、xx中学、道南中学工作的单身青年男女。

四、活动时间及地点

(一)活动时间:

(二)活动地点:

五、活动性质及主题

活动性质:露天歌舞派对晚会

活动主题“相约中秋月圆人圆”

六、现场布置和氛围营造

1、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月圆人不圆作文

月圆人不圆作文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题记

不知不觉间,今天已是八月十五了,在这个秋高气爽的季节,带给我的不是美好的心情,而是满脑子的思念。一轮纯洁明亮的圆月,将秋天点缀成最繁盛最团圆的日子,于是节日的欢欣由明月传遍大地,而我捧着那一缕月光,沉重思念早已盈满心头。我读着李白的静夜思,品着余光中的乡愁,不经意间,眼泪又溢出眼眶。人生弹指一挥间。“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照古时人”。永恒的是天上的月,变幻的总是那月下的芸芸众生。真是岁岁年年月相似,年年岁岁人不同。

看见很多人相聚一堂,而我却像是处于一种有家回不得的处境。因为距离遥远,又得去读书,根本来不及这来回的折腾。看着窗外的夜,月华如练。在这样一个季节,月最是相思,最易断肠。在一缕长长的丝纱一样的白云上,月亮就在那里,在七彩的光环里娴静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中秋,月圆,家圆作文

中秋,月圆,家圆作文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想起宋代词人苏轼的词,那种意境真想好好体会一番,这不,机会来了,马上快到中秋佳节了。

说到中秋佳节,我想大家都应该知道我国自古以来的一个习俗吧。对,就是吃月饼,当然还有个最重要的,那就是一家老小在家里吃个团圆饭。

但是是否每个人都能和家人吃这顿团团圆圆的饭呢?我看不一定,有许多不平凡的岗位还需要我们平凡的人。当我们正在家里与家人团团圆圆吃着晚饭时,他们却还要在岗位上工作。这便是他们的奉献精神,这一点非常值得我们深思。

记得在去年中秋节的时候,那天晚上,我刚吃完饭,爸爸说:我们去哪里玩一玩吧我说:随便吧。在一旁的.弟弟便要吵得要去秋水广场,爸爸说:那就去秋水广场吧来到广场附近,拿真是人挤人啊!我心想:还不如待在家呢!没办法,来都来了。我们一行人,走着,挤着好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月圆人圆的散文

月圆人圆的散文

家人间最美好的时光就是,你陪我成长,我伴你到老,亲情永远!

--题记

秋高气爽,硕果累累,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秋风明月,游子归乡,中秋还是一个团圆的日子。“游子身上衣,慈母手中线;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可见从古至今,国人重亲情,但也盼子女出息、事业有成!所以每每这个时间,那些儿女远在他乡打拼的父母是既期盼,又煎熬。老刘就曾经是其中的一员,不过现在他通过自己的辛勤耕耘,已喜获“丰收”,俨然成了同事们眼里的人生大赢家!

在古运河畔这个从容、淡雅的江南小镇上,坐落着数家以铁路机车车辆制造闻名的百年央企,居民们亲切地称之为“车城”。老刘是其中一名最普通的员工,他无疑是一个聪慧的人,他喜欢学习,还善于分析,讨论问题总是头头是道,在闲聊时常常是一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学者风范,所以被同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月圆国圆传承经典活动方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月圆国圆传承经典活动方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