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看雪》教案
《看雪》教案
《看雪》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分角色朗读,初步了解课文通过人物的对话进行描写的.方法。
4、体会作者盼望祖国统一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体会文中老师、孩子们对雪、对北京的向往之情。
2、分角色朗读,初步了解课文通过人物的对话进行描写的方法。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下雪吗?为什么?(课件1)
2、上节课我们认识了祖国的宝岛台湾,知道台湾和我们是一家人,你能找到台湾吗?
3、课文的题目为什么叫“看雪”呢?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课件3)
1、自读课文,划出生字,读准字音。
2、开火车按自然段读课文,读完后小组内自查:注意读准翘舌音“省、橱、指、仗”和前鼻音“毯、银”
三、学生分小组交流识字方法。
1、猜字谜(课件4)
毯:一堆毛,两把火,睡在上面很暖和。
省:眼睛上面一少年,勤俭节约少花钱。
2、说说下面字的偏旁(课件5)
指接银仗橱
四、练习写字,教师范写,学生练习。(课件6)
重点写:指接银仗
五、再读课文,想一想:如果我们这儿不下雪,自己会是怎样的心情?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说说自己在下雪时看到的景象,以及自己在雪中做什么。(课件7、8、9、10)
二、自读课文,边读边看图边想:
1、孩子们在干什么?商店橱窗里的雪是用什么做成的?(课件11)
2、同学们又是怎样玩雪的?(课件12)
三、分角色读对话:你知道了什么?(课件13)
1、“你在哪里见过的?”孩子们为什么惊奇地问?
2、课文最后一句话,老师为什么要“深情”地说?老师心理在想什么?
四、巩固练习。(课件14)
12看雪
台湾北京
棉花做的真的雪
盼着“一起玩
第2篇:看雪教案
看雪
二年级组赵雯
一、教学目标:
1、识字,写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老师和孩子们对雪、对北京的向往之情。
3、有盼望台湾回归,实现祖国统一的愿望。
二、教学重难点:
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能正确读写。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感情。
三、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多媒体教室、多媒体课件PPT
四、教学过程
1、导入:阅读儿歌《欢迎台湾小朋友》
2、补充板书“看雪”,指名读课题,读后就课题质疑
如:谁想去哪儿看雪?为什么想去看雪呢?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3、初读课文,整体识字 读文,识字 读准字音 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4、交流各自初读所得,回答刚才提出的小问号,整体感知课文。
1、学习课文1-2小节
读文,初步了解台湾,引导感悟台湾和祖国大陆是一家。①从“很难看到雪”感受台湾的孩子们对雪很陌生很新奇,也拓展引导体会那些远离家乡的游子们想看雪却看不到的遗憾难过,感受他们对雪的向往,对大陆的思念。
②“过春节的时候”,春节是个什么样的节日?我们怎么欢度春节的?
台湾也和祖国一样过春节,他们用什么来装扮橱窗呢?从“美丽的雪景”中引导学生体会这美丽的雪景会让那些离开故乡的游子产生什么样的感情?真切的体会到“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是一家”。孩子们全然不懂这些,他们被这美丽的雪景吸引了,可是那只是用“洁白的棉花”做成的“假雪景”。有对雪的追寻,孩子们有了什么心愿?
2、读文,找出孩子们盼望看雪的词句,品析感悟出台湾和大陆是一家的文本内涵
从孩子们的“问”“惊奇地问”“争着问”中,体会孩子们对雪的喜爱,从他们盼望去北京看雪的心愿,领悟大陆和台湾是一家,激发学生盼统一的爱国之情。
3、从老师的“微笑”“顺手”“讲起童年玩雪的情景”到“望望大家,”深情地说“中,感受老师作为一名游子的心酸和渴望回归故乡的心愿。透过老师,让孩子们感受到人为的阻隔,割不断祖**亲对儿女的牵挂,和儿女对祖国的挂牵。
4、欣赏雪景的美好,雪带来的快乐,用朗读来体现雪的美,创设情景激发台湾小朋友对雪的向往。整合所学内容,北京还有很多美景,咱们大陆有无数的名山大川,你能向台湾小朋友介绍一下吗?
5、读课文最后一段,说说各自的心愿,向台湾小朋友发出邀请。
6、指导书写
第3篇:看雪教案
《看雪》课堂实录
一、复习检查,揭示目标。
师:小朋友,还记得我们上节课学过的生字吗?(生:答)
师:你们看,老师把这些调皮的生字宝宝都请到这儿来了(课件出示生字),你能大声地读出它吗?
师:真棒,字音读得真准!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看雪》这篇课文(板书课题)。体会课文中老师和孩子们对雪的盼望之情,体会海峡两岸人民盼团圆的美好心愿。
二、媒体渲染,激发兴趣。师:请看!(CAI播放雪景录像)师:美吗? 生:美!
师:这么美丽的雪景,你在哪儿看到过?怎么玩的? 生1:冬天下雪时,就在地上看到过。
生2:冬天下雪时,地上白茫茫一片,这时我跟小朋友们出来堆雪人,打雪仗,非常快乐![设计意图] 通过雪景录像的渲染,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反复诵读,体验快乐。
师:想亲自感受下雪的美景吗?(想)读读课文第9自然段。(生读
第4篇:《看雪》教案
《看雪》教案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认识省、店、橱等10个生字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老师和孩子们对雪、对北京的向往之情。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在自主体会和朗读中感悟课文的思想感情。情感目标:
1、体会课文中老师和孩子们对雪、对北京的向往之情。
2、体会大陆和台湾的儿童盼望台湾回归、实现祖国统一的愿望。教学重点:通过重点词句,体会孩子对雪,对北京的向往之情。
教学难点: 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两岸人民盼望祖国统一的心情。教学过程:
(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
1、猜谜语“一片一片又一片片片鹅毛飞满天,掉在地上处处白,落在水里都不见。”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自读课文,划出生字,标出自然段。
2、师提问:是哪的小朋友想看到雪?他们希望到哪里看雪?(板书:台湾
第5篇:《看雪》教案
《看雪》教案
课前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了解台湾的有关情况,雪景图,补充儿歌。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雪吗?能给咱们讲讲你看到的雪吗?
雪真美,真有趣啊!今无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看雪》(板书)。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朋友读一读,难读的句子画下来,多读几遍。
2.攻克难读的句子。
(1)在我国台湾省,是很难看到雪的。
(2)过春节的时候,孩子们在商店的橱窗里看到了美丽的雪景。
(3)她顺手指了指地图上的北京。
(4)接着她就给孩子们讲起童年玩雪的情景。
(5)天上飘着雪花,地上铺着雪毯,树上披着银装,到处一片洁白。
(6)小伙伴们在雪地上堆雪人、打雪仗,玩得可高兴了!
老师发现这些句子有点难读,咱们看着黑板练习读一读,特别注意读准红色的字词。还可以读给同座的
第6篇:《看雪》教案
看雪
第二课时
教材分析:
课文主要写台湾小朋友只看见过棉花做的雪,没有看见过真的雪,老师给他们讲了自己童年在故乡北京玩雪的情景,激起了孩子们想去北京看雪的愿望。课文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心理,文本语言朴实,学生容易读懂,整篇课文以对话为主,既有教师与学生间的对话,也有学生与文本间的对话,两种对话都对学生的心灵产生了撞击,蕴含着海峡两岸人民企盼统一的愿望。
学情分析
小学二年级学生好奇,爱玩爱动,对雪有一种向往留念之情;同时,他们富于想象,容易进入虚构的情境;但是他们逻辑思维能力还很低,对课文蕴含着的“海峡两岸人民企盼祖国统一的愿望”领悟会有困难;对话语的情感揣摩能力不够,读出问句和感叹句的语气需要具体指导。因此,在设计本课时,教师希望学生始终处于探索和发展的状态,通过观察、想象、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
第7篇:看雪教案
《看雪》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老师是第一次在这里过冬天,可是,我听说 咱们这儿很少下雪是吗?所以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一组很美的雪景图,我们一块来欣赏吧。美吗?下雪真是太好啦!同学们一定都想去看看真的雪吧!在我国有些地方和咱们这一样也很少看到雪,那儿的小朋友和你们一样都想去看看雪(板书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读读课题吧。
二、回顾生字
1、昨天我们把生字学习了一下(出示生字)老师把生字宝宝请到屏幕上了。自己先轻声自由地喊喊他们的名字吧。
2、(生字去拼音)老师把生字宝宝的拼音帽子摘掉,还认识他们吗?小火车开起来喊喊他们的名字吧。(开两列)
3、生字宝宝就要带着他们的朋友随着美丽的雪花飘下来了。仔细看看雪花上都有哪些朋友,一起喊喊吧。
三、初读课文
1、看来同学们生字掌握的很好啊!那老师把这些生字放在课
第8篇:看雪教案
看雪教案
课前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了解台湾的有关情况,雪景图,补充儿歌。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雪吗?能给咱们讲讲你看到的雪吗?
雪真美,真有趣啊!今无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看雪》(板书)。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朋友读一读,难读的句子画下来,多读几遍。
2.攻克难读的句子。
(1)在我国台湾省,是很难看到雪的。
(2)过春节的时候,孩子们在商店的橱窗里看到了美丽的雪景。
(3)她顺手指了指地图上的北京。
(4)接着她就给孩子们讲起童年玩雪的情景。
(5)天上飘着雪花,地上铺着雪毯,树上披着银装,到处一片洁白。
(6)小伙伴们在雪地上堆雪人、打雪仗,玩得可高兴了!
老师发现这些句子有点难读,咱们看着黑板练习读一读,特别注意读准红色的字词。还可以读给同座的小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