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观《地球上的星星》有感
老师——神圣的职业
一个好老师,究竟能改变一个孩子多少?
看完《地球上的星星》,完全就是沉浸在影片中了,这部影片要讲的太多太多,完全不知道从何说起,很好看的片子,所想表达的内容很多。然而我还是想挑尼康老师讲讲,他是一个好老师。
尼康讲过很多话,都让我印象深刻。
“我知道,外头是个竞争激烈的无情世界,只要差一点就可恶,是吧?我才不信这套,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才华、能力和梦想。但每个人都不顾一切地想把每根手指拉得更长,去啊,把手指拉断嘛!”
现在还会有老师说,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才华、能力和梦想吗?才华、能力、梦想,这些现在都是离我们多么遥远的词汇。多少才华,因为成绩被抹杀;多少能力,因为无处施展而泯灭;多少梦想,因为来自老师、家长、社会的无形压力而渐渐消失……现在还有多少老师,多少家长会对着孩子说,去大胆追寻你的梦想吧!没有了吧,在老师眼里,成绩好的就是好学生;在家长眼里,成绩好的就是乖孩子;在社会眼里,有高文凭的就是有能力的人才……但是世上六十亿人口,又能有几个人才能做到将十指伸长到令人羡慕而又不断掉呢?
“就像王尔德说过,只知道东西的价钱,却不知道东西的价值,这种人有什么用?” 是否遇到过这样一个老师,即使是面对一个糟糕透顶的学生,他也不会万念俱灰;是否遇到过这样一个老师,会为一个学生去向校长争取让学生留校学习;是否遇到过这样一个老师,会牺牲自己的时间,来教导一个孩子从零开始;是否遇到过这样一个老师,他比这个学生的父母还要耐心,还要亲近学生。尼康就是这样的一个老师,从他的话语中,我便喜欢他,他是一个好老师,至少是一个教会你如何面对人生的好老师。
即使知道,这只是一个电影中的人物,却依旧让我深深地感动。
“关心?这是很重要的。关心有治病的效用,能缓解痛苦,让孩子觉得被需要。偶尔的拥抱和亲吻,表示我的关心。‘儿子,我爱你。’‘如果你害怕,就来找我。’‘如果你摔跤、受挫,别担心,有我陪着你。’强化信心。关心。这就是关心,不是吗?”
这是尼康老师向伊翔的父亲诠释的他自己认为的“关心”,很正确,不是吗?有时候,一个好老师,不仅能教会一个学生,甚至能改变这个学生周围的人。有时候,一个好老师要想教会一个学生,不一定要从学生入手,还可以从学生所接触的人入手。有时候,一个好老师,能让学生觉得,他便是他的再生父母。
伊翔一个有读写障碍的孩子,却总是被权威而武断的父亲,硬是贴上了“态度恶劣”的标签;而伊翔的妈妈,尽管像许多母亲一样温柔慈爱与善良,却一样无法理解伊翔,帮助伊翔,只能默默流泪。尼康曾经在伊翔的家人面前说过这样一段话:“想想看,一个才8、9岁的小孩,不会认字也不会写字,基本的事都不会做,同年龄小孩能轻松上手的事,他都不会他吃了多少苦头,他的自信心都被摧毁了,藏起他的无法服从,他想必是和全世界敌对了,一定在这里大肆胡闹。现在他连叛逆心也在那里被摧毁了,很遗憾,他完全不画画了。”究竟是什么,能让一个孩子的叛逆心也被摧毁,看着伊翔在寄宿学校的点点滴滴,真真切切是痛在心里,甚至和家人接电话也不讲话了,甚至他最喜欢的画画,他也不再去画了,他不与任何人交谈,他天天被老师惩罚……再这样下去,他便不仅仅是一个读写障碍的孩子,他会将自己封闭在自己的世界里,成为一个自闭症的孩子。而尼康如同一个天使般得存在,他依靠他自身的体会,他依靠他自己的耐心,一点点将伊翔的世界大门打开,一点点将伊翔带入他自己的才华,他自己的画画世界中去。其实尼康所做的事情并不复杂,他只不过是比别人多一点耐心,愿意细心地教导;是坚决不伤害孩子的自尊,又悄悄地制造种种机会,培养他的自信;是对伊翔的理解、宽容,对失败的客观归因,是及时肯定伊翔每一个小小的进步,鼓
励他继续前进;是无条件的关注,关切与关爱……
感谢尼康,让伊翔的人生又如水彩画一般绚烂多姿!
然而在这世界上,像伊翔的孩子还有很多,但是像尼康这样的老师还有多少呢?不是每个孩子身边都能有这样一个老师的,不是每一颗即将陨落的星星身边总会出现使其发出耀眼光芒的天使。
真心很喜欢这部电影,希望更多的孩子,能在地球上当一个璀璨的星星。
第2篇:观《地球上的星星》有感
观《地球上的星星》有感
之前关注了一个推荐电影的微博,偶然看到推荐教育题材的电影,看到《地球上的星星》,与《心灵捕手》、《死亡诗社》、《放牛班的春天》等几部看过几遍的经典电影放在一起推荐,想来估计也不错,看到是印度电影,难免有点降低期待,但想到也很出色的《三傻大闹宝莱坞》,应该不会太失望。看完电影,深深地震撼和感动。
影片的男主角是位在小学三年级已经读了第二年的8岁小男孩伊桑,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对周围的一切充满的好奇(看的时候脑中一直出现《窗边的小豆豆》里的场景,感觉相当类似的两个小孩),对绘画有着独特的天赋,但所有的学科却都是0分。一开始怀疑这孩子是不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情节进展排除了此推测,还在思考的时候,那位帅老师(对所有儿童都有发自肺腑的关爱,真帅!),揭晓了是阅读障碍,对字母的识别、拼写存在困难。
在伊桑的眼里,学习本是不在乎的,但有一位门门课都第一的哥哥,有父母的督促,有老师的各种指责、批评,甚至恐吓性质的教育,渐渐地让他失去了以前的开心、好奇、自信,尤其被迫转到以纪律为校训的学校,更是各种不堪,别人睡觉他在哭,别人上课他却跪在教室门外,尤其当镜头呈现出伊桑,这个年仅8岁的男孩,却站在了学校楼层的最高处栏杆旁,那一刻,感受到他内心深深的绝望,仅仅因为那些老师们认为他学习不用心,单词一再拼错,语法怎么教都不会,怀疑有智障,在他的眼里,“那些字母在跳舞”,他根本无法分辨,理解不了,但又不能承认是自己有问题。
庆幸他遇到了一位理解他的天使般的老师,庆幸这位帅老师尼克有着独特的教育理念,庆幸帅老师尼克是一位关注弱势儿童的老师,庆幸帅老师尼克知晓其症状,并深有感受,尼克走访家庭、说服校长,给予伊桑特别关注和引导,渐渐地,伊桑找回了自信,尤其在最后全校美术比赛上,夺得冠军,彻底找回了该有的童年。
影片中几个经典的镜头,父亲对他的指责、谩骂甚至扇嘴巴,学校的老师对他怒吼、打手背、到教室外罚站,甚至之后被罚跪在教室门外,对于8岁的儿童,这是怎样的一种侮辱、摧残···
父母的教育是孩子一生中最为重要的,但影片中权威而武断的父亲,硬是给孩子贴上了“态度恶劣”的标签、出现问题只是怒吼、暴力,之后简单粗暴地将其送到一座“管理严格”的学校,甚至在尼克来家访时说明问题还不予理解,怒吼道不会竞争如何生存;而伊桑的妈妈,尽管像许多母亲一样,温柔慈爱与善良,却对伊桑的情况一筹莫展,只能在深夜里一边看着儿子的影像记录,一边默默流泪。
影片里尼克老师给孩子父亲讲述了关于所罗门群岛的故事:所罗门群岛的村民使用一种独特的伐木方法,对着大树吼叫、咒骂,连续30天,这颗树就会慢慢的枯萎,死去,植物尚且如此,何况是人。
尼克老师的出场,就有些震撼,普通的美术课,第一次课却吹着长笛、穿着小丑服,跳跃着、唱着歌来到教室,激发学生的兴趣···当他发现伊桑总是低着头、也不画画时,从他的同学、老师、家长那里充分了解他到底怎么了,更重要的是之后他的关爱和引导,讲述也存在阅读障碍的优秀人物,或许也正因为他自己经历了这样的困难,所以特别能感同身受,特别希望拯救这位即将迷失的少年
其实尼克所做的事情并不复杂,不过是慢一些、耐心地、循序地教导;是小心地绝不伤害孩子的自尊,又悄悄地制造种种机会,培养他的自信;是对失败的理解、宽容与客观归因,是及时肯定每一个小小的进步,鼓励继续前进;是无条件的关注,理解与关爱……
或许现行的应试教育,让我们关注有限,能做的有限,也少之又少,但相信只要每个人多做一些,给学生多一点理解、关爱、细心、耐心、赏识心,总会有所改变,尤其是那些弱势群体,这些散落在地球上的星星终会散发独特的光芒。
第3篇:观地球上的星星有感
观地球上的星星有感
这部印度影片《地球上的星星》是我在网上观看的,影片讲述了一位有读写障碍却满脑子奇思异想的八岁男孩伊桑,因为老师和父母的不理解,认为他是 懒、调皮,不好学而被转到寄宿学校,因为学习上的困难一直受到嘲笑和打击,父母更是不能理解他,心灵一度受到蒙蔽,沉沦下去,幸好遇到一位同样有过读写障 碍的老师给予他指导,关心和帮助,在提高他学习能力的同时发掘他画画的天赋,让他重拾自信,最终得到所有人的认可。
我是含着泪看完这部片子的,对我触动特别大,现实生活中其实很多时候都是这样,对照现实中自己对孩子的所作所为,真的感到惭愧和内疚,眼前又不 禁浮现了这一幕:那天大儿子刚两周岁,为了给他庆生,我花了“大价钱”给他买了台合金的“大奔”,儿子高兴得不得了,这是他梦寐以求的玩具。抱着他吃饭睡 觉,爱不释手
第4篇:观地球上的星星有感
观地球上的星星有感
这部印度影片《地球上的星星》是我在网上观看的,影片讲述了一位有读写障碍却满脑子奇思异想的八岁男孩伊桑,因为老师和父母的不理解,认为他是 懒、调皮,不好学而被转到寄宿学校,因为学习上的困难一直受到嘲笑和打击,父母更是不能理解他,心灵一度受到蒙蔽,沉沦下去,幸好遇到一位同样有过读写障 碍的老师给予他指导,关心和帮助,在提高他学习能力的同时发掘他画画的天赋,让他重拾自信,最终得到所有人的认可。
我是含着泪看完这部片子的,对我触动特别大,现实生活中其实很多时候都是这样,对照现实中自己对孩子的所作所为,真的感到惭愧和内疚,眼前又不 禁浮现了这一幕:那天大儿子刚两周岁,为了给他庆生,我花了“大价钱”给他买了台合金的“大奔”,儿子高兴得不得了,这是他梦寐以求的玩具。抱着他吃饭睡 觉,爱不释手
第5篇:观《地球上的星星》有感
观《地球上的星星》有感
看完了《地球上的星星》,全办公室的老师们都流泪了,而我自己,从头至尾,有激动,有困惑,有同情,有震撼,但更多的是感动!被老师的精神感动,被学生的行为感动......在心理学里,把有自闭症的孩子叫做星星的孩子,就是你看得见他们,却触摸不到真正的他们,就像星星一般。
九岁的伊夏上三年级,长长的牙齿,大大的眼睛,还有那单纯的让人怜惜的面孔。他是个有阅读障碍的孩子,在他眼里,课本上的字母都在游来游去的,功课从来都是不及格甚至是零分,就是简单的字母和数字他都会写错,所以经常被罚跪在教室门外。父亲打他,骂他,觉得他很没用,同学也瞧不起他,对他冷言冷语。只有妈妈保护他,爱他。伊夏最终被学校开除送往寄宿学校,伊夏很伤心,对生存的环境不再抱任何激情和兴趣,也不再和任何人说话,把自己完全封锁起
第6篇:观《地球上的星星》有感
观《地球上的星星》有感
在一次心理课上,老师给我们放映了一部片名叫做《地球上的星星》的影片,印度宝莱坞的作品。
一听是印度片,心中不禁生出一丝反感,是的,我对印度这个国家抱有莫名其妙的偏见,附带地,对它的各方各面的事物都不喜欢,电影自然也是囊括其中,相信和我持相同观点的国人也不在少数吧。
印度电影,之前也有看过一些,不过都是看得不甚认真,只知其在国际上也是相当的有名气,其电影生产基地宝莱坞近些年也是经常与美国电影业的代表好莱坞相提并论,知名度相当不俗。但因为偏见,所以,印度电影虽然有看过,却多是抱着不屑的态度而观之,觉得印度人各种渣渣,说英语不准啦,长得奇葩啦,电影弄得跟歌舞剧似的啦,等等,反正看什么都是觉得不好。
有时候偏见就是这么可笑。
当迫于老师的“观后感”的要求,而不得不认真观看这部《地球上的星
第7篇:观《地球上的星星》有感
观《地球上的星星》有感
校车的喇叭已在胡乱弹奏,妈妈慌慌张张地拉出伊夏,路上的一水洼坑映照着艳阳,伊夏一蹦,水星四溅。我想,这是伊夏特有的顽皮可爱与自由,在想象的世界里天马行空,鱼儿能在水中轮滑,行星相撞来计算乘法。
当伊夏屡屡闯祸,或约翰打输网球决赛时,父亲失望的嘴角、质问的眼神,都让我脑中浮现着这个词——控制欲。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希望孩子完成他们不圆满的梦想,更是因为在这快节奏的现代生活里,一切模式化、条理化,他们的眼中似乎容不下一个不按常理出牌的孩子。但他们不知道,或也不想知道,不按常理出牌的伊夏患有读写障碍。闹铃响起的第一声,以为熟睡的双眼却机械般地睁开,他们像机器人般按程序执行着一天的任务,不疏不漏,毫无情感。但当镜头转向伊夏时,无可掌控的自由与色彩又重现我们的眼前,他喜欢发呆幻想,喜欢不
第8篇:观《地球上的星星》有感500字
观《地球上的星星》有感500字
看完一部作品后,从中我们可以吸收新的思想,何不写一篇观后感记录下呢?但是观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观《地球上的星星》有感500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今天,我看完了《地球上的星星》这部印度电影,感触颇深。
这部电影是印度国宝级演员阿米尔汗和一个小朋友合作完成的。我们都非常喜欢阿米尔汗,因为无论是喜剧还是励志的电影,他都演得很有感情,能演到人的心里去。我们看过他主演的《摔跤吧,爸爸!》和《三傻大闹宝莱坞》,虽然他演的电影都很有喜剧感,但是可贵的是每部电影都会有几个情节让人潸然泪下。
这部电影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九岁的小男孩伊桑阿瓦斯蒂怎么考都考不好,留级了之后状况仍不理想,老师们也对他没有办法,无奈之下伊桑的父母把他送到了一所私人寄宿学校。伊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