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夸父逐日》教案

精品范文 时间:2022-11-11 17:37:56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课文《夸父逐日》教案

课文《夸父逐日》教案

课文《夸父逐日》教案

一、导语:

教师:上学期我们学过一篇神话故事是《女娲造人》。现在我们复习一下有关神话知识。

投影:神话是在科学水平不发达的远古时代产生的,那时的人们无法对许多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准确的解释。但是,人类又想要探求这方面的知识,所以,只好借助于想像来解决这个问题了,而这种大胆而奇特的想像恰恰就是神话故事中的亮点。这种想像体现了远古时代人们那种强烈的探求欲望。今天的社会科学技术高度发达,但仍有广阔的未知领域等待我们去探寻,去研究,所以,这种想像力、创造意识,都是我们今天仍迫切需要的。

二、、作品简介

1?《山海经》译,书名。18篇。作者不详,各篇著作时代亦无定论,近代学者多认为不出一时一人之手,其中14篇是战国时作品,《海内经》四篇则为西汉初年作品。内容主要为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地理、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不少远古的神话传说。对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研究,均有参考价值。其中的矿物记录,为世界最早的有关文献。晋郭璞作注,并为《图赞》,今图佚而赞存;其后考证注释者有清代毕沅《山海经新校正》和郝懿行《山海经笺疏》,今人袁珂《山海经校注》等。(教师可根据需要选取要点讲解)

三、诵读贯通

1、教师范读课文2-3遍。要求学生听准字音、节奏

2、学生齐读2遍。(齐声朗读)

3、学生对照注释,初步理解文句,划出疑难字词,师生交流。

4、学生口头翻译课文。(同桌交流)加深理解。

译文:夸父与太阳竞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水喝水。黄河、渭水的水不够,又去北方的大湖喝水。还没赶到大湖,就半路渴死了。他遗弃的'手杖,化成桃林。

四、教师点拨:

《夸父逐日》是我国最早的神话之一。在这篇神话中,巨人夸父敢于与太阳竞跑,最后口渴而死,他的手杖化为桃林。这个奇妙的神话表现了夸父无比的英雄气概,反映了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夸父这一神话人物形象,具有超现实的想像、夸张的浪漫主义魅力。

这篇神话对后世影响很大。人们常以“夸父逐日”或“夸父追日”“逐日”比喻人有宏大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气魄。如陶潜《读山海经》诗有“夸父诞宏志,乃与日竞走”句,柳宗元《行路难》诗有“君不见夸父逐日窥虞渊,跳踉北海超昆仑”句。有时也用“夸父逐日”来比喻不自量力,但这是从消极方面理解这个神话,不合乎《夸父逐日》作为神话在本质上所具有的积极意义。

五、作业与练习:

1、背诵《夸父逐日》,说说你对夸父这一神话人物的认识。

本题意在使学生通过背诵《夸父逐日》,熟悉课文,积累语言材料,并且从神话这一角度,了解课文内容,对夸父这一神话人物有所认识。

2、对《夸父逐日》的结尾“弃其杖,化为邓林”应如何理解?

夸父口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那么,什么是“邓林”呢?“邓林”实有其地,在现在大别山附近河南、湖北、安徽三省交界处。据清代学者毕沅考证,“邓”“桃”音近,“邓林”即“桃林”。“邓林”既是地名,也是“桃林”,“邓林”这一地名是因“邓林”的“桃林”之义而得名的。此外,“杖”与“桃林”同为木,形象上有相通之处;夸父的口渴如焚,与提供甘甜多汁果实和成片绿阴的“桃林”,在内容上也是相合的。夸父遗下的手杖化为一片桃林这一结尾,以富有诗意的高度想像力,丰富了《夸父逐日》这一神话的内涵,丰满了夸父的形象,表现了一种勇敢追求、死而不已、甘为人类造福的精神,使整个神话更具有浪漫主义的魅力。

第2篇:夸父逐日课文练习题

夸父逐日课文练习题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与日逐走( ) 2、入日( )

3、饮于河渭( ) 4、北饮大泽( )

5、化为邓林( ) 6、未至( )

7、怒触不周山( ) 8、昔者( )

9、争为帝( ) 10、地维绝( )

11、水潦尘埃( ) 12、归焉( )

二:翻译下列句子。

1、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2、弃其杖,化为邓林。

3、天柱折,地维绝。

4、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

5、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三:我们常以“夸父逐日”来比喻什么?

四:《夸父逐日》这则神话的.主题是什么?你对夸父有什么认识?

五:共工怒触不周山的原因是什么?“怒”字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

第3篇:夸父逐日课文分析

夸父逐日课文分析

导语:神话故事反映出了古代劳动人民渴望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决心和顽强不息的精神一直被全人类,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夸父逐日课文分析,欢迎阅读参考。

夸父逐日课文分析

一、教材简说

夸父追日也是我国最早的著名神话之一,讲的是夸父追赶太阳、长眠虞渊的故事。它表现的不仅是表面上的与日逐走,还有很强烈的象征意义,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对光明的向往,以及征服大自然的雄心壮志。本篇神话弘扬了一种奉献精神和牺牲精神。诗人陶渊明曾写诗赞道:“夸父诞宏志,乃与日竞走。”“余迹寄邓林,功竟在身后。”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体会神话传说的神奇,增加中华传统文化的积累。

二、学习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体会神话传说的神奇。

2、交流从故事中得到的收获。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三、教学建议

1、自学课文,抓住主要内容。这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夸父逐日课文翻译答案

夸父逐日课文翻译答案

《夸父逐日》是中国上古时代神话传说故事,故事出自于《山海经·海外北经》。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夸父逐日课文翻译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文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注释

1、逐走:竞跑,赛跑。

2、逐:竞争。走:跑。

3、入日: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

4、欲得饮:想要喝水解渴。

5、河、渭:即黄河,渭水。

6、北饮大泽:大湖。传说纵横千里,在雁门山北。北:方位名词用作状语,向北方,向北面。

7、道渴而死:半路上因口渴而死。

8、邓林:地名,今在大别山附近河南、湖北、安徽三省交界处。邓林即“桃林”。

9、未至:没有赶到。

10、渴:感到口渴。

11、弃:遗弃。

12、为:成为。

13、逐日:追逐太阳。

14、于:到。(饮于河、渭中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课文夸父逐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

(2)朗读课文,正确掌握句中的停顿。

(3)理解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4)积累一些文言词汇。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和翻译理解课文,培养学生的自学文言文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两篇文章的主旨以及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教学重难点:

1、朗读背诵文言课文,积累一些文言词汇。

2、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解两篇文章的主旨。

3、体会古代劳动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愿望和意志,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教学时间:二课时

自学内容:

1、朗读课文,正音,断节奏。

2、翻译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语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神话是我们文学天地中灿烂夺目的瑰宝。女娃造人的故事还记得吗?你还读过哪些神话故事?(盘古开天辟地,后羿射日,女娃补天,精卫填海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课文夸父逐日教学设计

课文夸父逐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

(2)朗读课文,正确掌握句中的停顿。

(3)理解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4)积累一些文言词汇。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和翻译理解课文,培养学生的自学文言文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两篇文章的主旨以及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教学重难点:

1、朗读背诵文言课文,积累一些文言词汇。

2、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解两篇文章的主旨。

3、体会古代劳动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愿望和意志,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教学时间: 二课时

自学内容:

1、朗读课文,正音,断节奏。

2、翻译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语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神话是我们文学天地中灿烂夺目的瑰宝。女娃造人的故事还记得吗?你还读过哪些神话故事?(盘古开天辟地,后羿射日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课文《夸父逐日》教学设计

课文《夸父逐日》教学设计

[创意说明]

《夸父逐日》是一篇短小的文言文神话故事,篇幅短小,内容精练,意蕴丰富,易理解。学习本文,除朗读背诵、积累一些文言词汇、了解神话故事反映的内容外,重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说话能力、思维能力。本文按照了解神话—品读神话—拓展神话激活思维的过程来学习。

[教学目标]

1、背诵全文,积累文言词汇。

2、了解神话故事的含义及夸父形象。(教学重点)

3、拓展思维训练、口语训练。(教学重点)

4、体会古代劳动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愿望和意志,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神话是我们文学天地中灿烂夺目的瑰宝。女娃造人的故事还记得吗?你还读过哪些神话故事?(盘古开天辟地,后羿射日,女娃补天,精卫填海)

2、播放《夸父逐日》flash动画,学生根据画面用通俗易懂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夸父逐日》教案

《夸父逐日》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夸父逐日》是一篇短小的文言文神话故事,篇幅短小,内容精练,意蕴丰富,易理解。学习本文,除朗读背诵、积累一些文言词汇、了解神话故事反映的内容外,重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说话能力、思维能力。本文按照了解神话—品读神话—拓展神话激活思维的过程来学习。

【教学目标】

1、背诵全文,积累文言词汇。

2、了解神话故事的含义及夸父形象。(教学重点)

3、拓展思维训练、口语训练。(教学重点)

4、体会古代劳动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愿望和意志,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入语:每个民族在自己的童年时期都创造了无数美丽的神话,这些神话故事最先由先民口耳相传,后来被一些典籍所记载,于是便有了见诸于文字的神话故事。现在我们熟知的神话故事有不少,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课文《夸父逐日》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课文《夸父逐日》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