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的剪纸语文说课稿

精品范文 时间:2022-11-08 08:06:43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姥姥的剪纸语文说课稿

姥姥的剪纸语文说课稿

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浓缩语词,把课文读薄

一度浓缩,把课文读成几个句子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题目叫《姥姥的剪纸》。看老师写课题。(师一笔一画地板书:姥姥的剪纸,字迹端庄秀美。)

师:作者的名字很好听,叫做笑源。北方人管外婆叫姥姥,口语就一个字——姥,叫起来很亲切。我们一起学着笑源,来叫一声,姥姥。

生:(齐)姥姥。

师(微笑地示意一学生):你来叫声,注意儿化。

生:姥姥。

师:你再来叫,就叫一个字。

生:姥。

师:好听!挺亲切的。同学们,笑源的姥姥还有一样拿手绝活儿呢!那就是——剪纸。

师:课文预习过了吗?读了几遍?(学生回答略。)现在请大家在课堂上再读一遍课文,这篇课文生字新词比较多,特别还有几个多音字,要力争把它们读准确,把课文读通顺,边读边思考:围绕着剪纸,作者回忆了他和姥姥的哪些往事?明白吗?好的,放开声音,按自己的节奏读,开始。(学生自由读课文。)

师:大家读得很投入,我发现有的同学读着读着,就忍不住抿着小嘴笑了起来,看来,你们被文中的“我”和姥姥吸引住了。好,先来检查一下大家生字新词学得怎样?请看大屏幕。

(大屏幕出示两组词语,左边一组:啧啧赞叹、刷刷刷刷、悦耳至极、清清爽爽;右边一组:左邻右舍、择菜薅草、喜鹊登枝、牛驮小兔。)

师:屏幕上有两组词语,左边一组,右边一组,大家一组一组地自己先读读。(学生自由读。)

师:来,谁来读左边的这组词语?

生:啧啧赞叹、刷刷刷刷、悦耳至极、清清爽爽。

师:读得不错。我们来看这组词语,先看第二个词语,“刷刷”一词在课文中出现了两次,老师把它们放在了一起,课文中指什么发出的声音?

生:剪刀剪纸时候发出的声音。

师:这种声音你听过吗?感觉怎样?

生:听到过。感觉很轻快,很短促,很好听的。

师:是啊,这声音带给人的感觉是轻快的,短促的。那么,这个词语应该怎么读?你来试一下,行吗?

生(轻快地):“刷刷刷刷”。

师:这种“刷刷刷刷”的是声音在作者心目中真是——悦耳至极,谁来读这个词语?

生:悦耳至极。

师:大家请注意这个“悦”,为什么用竖心旁呢?

生:跟“心”有关。是说这声音传到耳朵里,心里觉得很舒服。

生:这美妙的声音让人听来觉得无比得愉悦、快乐。

师:看来这种短促、轻快的声音一直钻到了作者的心里去了。

师:这种“刷刷刷刷”的是声音在作者听来还是——清清爽爽的,你来读这个词语。

生:生:清清爽爽。

师:师:清清爽爽是一种怎样的感觉?

生:我感觉清清爽爽的声音传入耳朵,让人觉得无比纯净,没有一点杂音。

生:清清爽爽是听上去很清楚、很爽朗的感觉。

师:“爽”在字典中有三种解释,请看屏幕。(点击课件,呈现“爽”的三种解释:①明朗、清亮;②率直、痛快;③舒服。)你认为清清爽爽的“爽”应该选择哪一种?

生:我觉得应该是第一种,是明朗、清亮的意思。

师:是的,清清爽爽的声音是明朗的、清亮的。搞清楚了“爽”的意思,我们还要会写这个字,拿起笔来,在课文后面的空白处跟老师一起来写一个“爽”字:注意笔顺,先写一横,再写中间的四个小叉,多像抱得很拢的四个小孩,最后写人,一撇,一捺,要舒展开来,要不然,四个小孩待在里面就不“爽”了!(学生随老师写一“爽”字。)

师:这种“刷刷刷刷”的声音还引来了乡亲们的——啧啧赞叹,“啧啧”一词是从口语中而来。(教师模仿口语中“啧啧”的声音。)谁也来模仿一下?

生:(一学生模仿口语中“啧啧”的声音。)

师:你再来读读这个词语。

生:啧啧赞叹。

师:右边还有四个词语,谁来读?

生:左邻右舍、择菜薅草、喜鹊登枝、牛驮小兔。

师:这里有两个多音字,“左邻右舍”的“舍”是个多音字,这里读shè。“择菜”的“择”也是个多音字,读成zhái。大家跟老师读:左邻右舍、择菜薅草。

生:(齐)左邻右舍、择菜薅草。

师:你帮助妈妈择过菜吗?

生:择过。有时妈妈买菜回来,如果有空,我就会帮助择菜叶。但是,我不知道“薅草”是怎么回事?

师:“薅草”就是用锄头薅去庄稼地里的杂草,是这样一个动作。(教师模仿“薅”的动作,学生竞相模仿。)

师:课文中还写到了姥姥干的哪些活儿?

生:洗衣服、纳鞋底、淘米、喂猪……

师:后边的两个词语,其实是姥姥的两幅剪纸作品,是吗?

生:(齐)是的。

师:一幅叫——生:(齐)“喜鹊登枝”。

师:还有一幅叫——生:(齐)“牛驮小兔”。

师:“驮”这个字在书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生:不要在大字的右上方多加一点。

师:是啊,千万不要画蛇添足。来,我们来齐读第二组词语。

生:(齐)左邻右舍、择菜薅草、喜鹊登枝、牛驮小兔。

师:看来,同学们词语学得不错,现在请你选择这两组词语当中的一个或几个,联系课文内容说说:围绕着剪纸,作者回忆了他和姥姥的哪些往事?请大家先准备一下,自己在心里想一想。

(学生静默思考片刻后。)

生1:围绕着剪纸,作者回忆了他“刁难”姥姥,蒙住姥姥的眼睛让她剪“喜鹊登枝”的窗花的往事。

师:哈哈,当时的我是个小调皮蛋。

生2:围绕着剪纸,作者回忆了姥姥给我剪“牛驮小兔”的.窗花的往事。

师:是呀,关于牛和小兔主题的窗花,姥姥可不止给我剪一张“牛驮小兔”呢!

生3:作者还回忆了姥姥剪纸时剪刀发出的刷刷声和乡亲们的啧啧赞叹声。

师:是呀,那声音在作者心目中是如此得清清爽爽、悦耳至极!

师:同学们真会读书!读着读着,就把长长的一篇课文读成了几句话或者说是几个画面,我们看到了姥姥剪窗花的画面,看到了姥姥干活儿的画面,看到了作者“刁难”姥姥的画面,还听到了姥姥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

二度浓缩,把课文读成一个词语

师:是呀,姥姥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令作者魂牵梦萦、欲罢不能,请再次快速地浏览课文,找一找课文中的哪那一句话最能够表达作者的这种魂牵梦萦、欲罢不能的感觉?

生:“事实上,我不管走多远,走多久,梦中总不时映现家乡的窗花和村路两侧的四季田野。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

师:就是这句话,我们一起来读读。(大屏幕出示: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

第2篇:姥姥的剪纸的说课稿

姥姥的剪纸的说课稿

一、说教材:

《姥姥的剪纸》是苏教版第十一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主要描述了作者“我”有一位剪纸技艺高超的姥姥。说她普通,她实在又不普通,一手高超的剪纸技艺,让所有的人都赞不绝口。姥姥手里的剪纸会说话,会传情,永远牵动着“我”的心,让祖孙有了太多的回忆与快乐;说她不普通,她实在又太普通,每天洗衣、择菜、淘米、喂猪,与所有的姥姥一样,朴实平凡,日夜操劳,与外孙相濡以沫,有着浓得化不开的亲情。全文总共13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部分。其中“剪纸“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也是情感的载体。沿着这条主线,就可以披文入情,走进姥姥与作者的'内心情感世界,整篇课文语言优美,情感饱满,通过动情地读就可以感受到姥姥对“我“的深情及“我“对姥姥的思念。

二、说教学目标: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高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本课教材的训练重难点,特制订以下教学目标:

⑴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和对我浓浓的亲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⑵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能从文字中读出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及对我浓浓的亲情,能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感悟到作者流露的对姥姥的思念。从而让学生能学会用文字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世界。

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联系上下文或者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一些重点句子。

四、习惯养成训练点:

培养学生勤于观察、乐于积累的良好习惯。

五、说教法、学法:

结合新课程理念,现阶段小学高年级语文学习中以读为本的出发点及本文语言优美、情感饱满的特点,这节课我采用导读法、谈话法,课上引导学生读、悟、交流、理解,从而体会出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容、情感。

在学法方面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预习方法,学会通过画、读、悟、批、谈,从而正确全面地理解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六、说教学流程:

根据本课教材特点及制定的目标要求,在教学中我安排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一、观赏剪纸,导入教学二、研读课文,体会姥姥的特点,体味祖孙情深三、总结课文,传递恩情。

七、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课堂教学的缩影,它要求简单明了,提纲挈领。所以我的板书设计是这样的。

姥姥的剪纸

剪纸: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姥姥:心灵手巧勤劳善良

总之,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我力求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将课文中的文字输入孩子的头脑,使学生真正达到书入我心、我心用书的境界,力争让学生在自主感悟,合作交流中突破教学重难点,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第3篇:《姥姥的剪纸》说课稿

《姥姥的剪纸》说课稿

《姥姥的剪纸》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姥姥剪纸技艺高超,广结善缘,以及我与姥姥之间那份浓浓的亲情。教材编排的意图是:通过教学,要让学生感受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和祖孙之间的浓浓亲情。根据教材的分析,这篇课文,我将用两课时完成教学任务。

课标指出:第三学段阅读教学的要求是,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含义,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根据这一阶段目标的要求和这篇课文的特点,我将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位为:

知识目标、在第一课时读通读顺课文的基础上学习课文,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文中相关词语;

能力目标、在感悟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从课文的语言材料中感受我与姥姥之间那份浓浓的亲情

根据教材特点和目标的定位,我认为第二课时的学习

重点难点是:感受姥姥剪纸技艺高超,广结善缘,以及我与姥姥之间那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姥姥的剪纸》说课稿

《姥姥的剪纸》说课稿

今天我说的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姥姥的剪纸》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与分析。

《姥姥的剪纸》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姥姥剪纸技艺高超,广结善缘,以及我与姥姥之间那份浓浓的亲情。教材编排的意图是:通过教学,要让学生感受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和祖孙之间的浓浓亲情。根据对教材的分析,这篇课文,我将用两课时完成教学任务。

根据教材特点和目标的定位,我认为第二课时的学习重点难点是:感受姥姥剪纸技艺高超,广结善缘,以及我与姥姥之间那份浓浓的亲情.

在确定了目标、重难点的基础上,本节课我将采用朗读感悟法,让学生充分诵读课文,在读中感悟姥姥剪纸技艺高超,广结善缘,以及我与姥姥之间那份浓浓的.亲情

另外,本年级的学生也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合作意识,所以,我在教学中,将保证让学生有足够的探究时间、小组合作时间,在问一问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姥姥的剪纸说课稿

《姥姥的剪纸》第二课时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姥姥的剪纸》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主要描述了作者“我”有一位剪纸技艺高超的姥姥。说她普通,她实在又不普通,一手高超的剪纸技艺,让所有的人都赞不绝口。姥姥手里的剪纸会说话,会传情,永远牵动着“我”的心,让祖孙有了太多的回忆与快乐;说她不普通,她实在又太普通,每天洗衣、择菜、淘米、喂猪,与所有的姥姥一样,朴实平凡,日夜操劳,与外孙相濡以沫,有着浓得化不开的亲情。全文总共13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部分。其中“剪纸”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也是情感的载体。沿着这条主线,就可以披文入情,走进姥姥与作者的内心情感世界,整篇课文语言优美,情感饱满,通过动情地读就可以感受到姥姥对“我”的深情及“我”对姥姥的思念。

2、教学目标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高年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姥姥的剪纸说课稿

姥姥的剪纸说课稿

《姥姥的剪纸》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姥姥剪纸技艺高超,广结善缘,以及我与姥姥之间那份浓浓的亲情。教材编排的意图是:通过教学,要让学生感受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和祖孙之间的浓浓亲情。根据教材的分析,这篇课文,我将用两课时完成教学任务。

课标指出:第三学段阅读教学的要求是,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含义,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根据这一阶段目标的要求和这篇课文的特点,我将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位为:

知识目标、在第一课时读通读顺课文的基础上学习课文,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文中相关词语;

能力目标、在感悟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从课文的语言材料中感受我与姥姥之间那份浓浓的亲情 根据教材特点和目标的定位,我认为第二课时的学习

重点难点是:感受姥姥剪纸技艺高超,广结善缘,以及我与姥姥之间那份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姥姥的剪纸说课稿

《姥姥的剪纸》说课稿

一、说教材:

《姥姥的剪纸》是苏教版第十一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主要描述了作者“我”有一位剪纸技艺高超的姥姥。说她普通,她实在又不普通,一手高超的剪纸技艺,让所有的人都赞不绝口。姥姥手里的剪纸会说话,会传情,永远牵动着“我”的心,让祖孙有了太多的回忆与快乐;说她不普通,她实在又太普通,每天洗衣、择菜、淘米、喂猪,与所有的姥姥一样,朴实平凡,日夜操劳,与外孙相濡以沫,有着浓得化不开的亲情。全文总共13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部分。其中“剪纸”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也是情感的载体。沿着这条主线,就可以披文入情,走进姥姥与作者的内心情感世界,整篇课文语言优美,情感饱满,通过动情地读就可以感受到姥姥对“我”的深情及“我”对姥姥的思念。

二、说教学目标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高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本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姥姥的剪纸语文说课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姥姥的剪纸语文说课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