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赵州桥教学设计
中国石拱桥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本文说明事物特点的几种方法及准确的语言说明事物的重要。
2.了解祖国灿烂的桥梁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
抓住事物的特征,准确地说明。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讲述茅以升的故事。
2.导入本课的学习。
二、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学生识读加点字的读音。
2.师生评价,全体学生齐读生字。
3.明确本节课的学习重点:㈠ 抓住特征㈡ 语言准确。
三、合作探讨
(一)探讨说明事物“抓住特征”
1.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组内讨论:中国石拱桥的总特征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简评
2.提问:作者为了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征,主要举了几个例子?
学生回答,教师简评。
3.教师出示赵州桥的图片。
提问:赵州桥有什么特点,结合图片从文中读出对应的内容来。
学生回答,教师简评:这幅图符合赵州桥的四个特点,反过来说,作者的说明抓住了赵州桥的特点,让我们了解认识了赵州桥,所以我们一眼就能把它认出来。
4.总结
同学们: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知道作者抓住赵州桥的特点,来说明中
国石拱桥的特征。我们写作说明文时也要抓住事物的特点。
(二)探讨本文的几中说明方法
1、教师出示说明方法
2、提问:从文中找出运用说明方法说明赵州桥特点的句子。
学生回答,教师简评:本文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语言准确,行文灵活。
如说明中国石拱桥特点就举赵州桥为例。在介绍赵州桥的长、宽、拱长时,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这些数字,都是经过科学的测量得来的,准确地说明了这 1
座桥的规模。
(三)探讨本文“语言的准确性”
1.教师在黑板上画一副图,然后请一位同学说明大拱和小拱的位置关系。教师根据学生的表达重新画图,拟人手法的运用,是形象性的语言。
2.引导学生找出其它类似的形象化的语言。,学生回答,教师简评:比喻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拟人和比喻,这是一种增强语言形象化的表现手法。也就是说在说明事物的时候,为了准确的说明,我们可以采用这种表现方法。
3.提出问题:赵州桥一个大拱的跨度是多少米?是什么方法?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4.引导学生找出文中的其它数字什么的句子,学生探讨回答后,教师总结。
5.提出问题:文中有“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
拱桥了。”中“大约”“可能”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
引导学生探讨,让学生找出文中类似的句子。
教师点拨:在没有确切材料记载的情况下,语言讲究分寸,留有余地。用“模糊语言”看上去似乎是不准确,但是实际上是准确的,这种说法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是非常普遍的。
(四)总结:本文的语言准确,具体的说表现在:第一,用了形象化的语言,生动准确;第二,用数字说明,科学具体;第三,讲话讲究分寸,留有余地。
(五)探讨作者在说明赵州桥时运用的说明顺序。
教师出示幻灯片明确。
(六)反馈补偿:学生提出自己存在的疑难问题,师生共同探讨解决。
四、总结
1.学生谈本节课的学习体会。
2.教师简评:本节课,我们不但学到了说明文的知识,而且还了解了我国石拱桥的特点。《中国石拱桥》这篇课文抓住了事物的特征,合理安排说明顺序,运用多种说明方法和准确严密、生动而富有文采的语言进行说明,为我们说明文的写作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我们相信,有包括同学们在内的全国人民的努力,必将开创我国桥梁事业的光辉未来。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五、作业
未来之桥我来建:课下收集有关桥梁的图片,据这些图片,设想一下未来的桥是什么样子的,画出来。并将你的图片运用说明的语言向同学们介绍。
附:板书设计
中国石拱桥
茅以升
形式优美巧妙绝伦
抓住特征
语言准确结构坚固 历史悠久 形象性列数字
讲究分寸
3惟妙惟肖两肩虹 丁静 一中实验学校
第2篇:《赵州桥》教学设计
《赵州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了解句与句的联系,弄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进行朗读训练。从闻名世界的赵州桥设计与建造及其在造桥史上的意义,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激发学生的自豪感。重难点
理解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及设计上的特点。准备
赵州桥彩色投影片,赵州桥栏板的录像带,文字投影片,生字词卡片。
过程
一、了解文本 提出问题
1、提问题(1)导入(2)检查预习(3)提出问题
2、炼问题
赵州桥在设计上有哪些特点为什么会闻名于世
二、走进文本 分析问题
1、探问题
(1)赵州桥除了雄伟、坚固以外还有什么特点?接着学习第三自然段。
(2)读第三自然段,这段的第1句话告诉我们什么?(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3)坚固”是哪一段?(第二自然段说桥坚固)这一段说桥怎样(4)读第3自然段边读边思考,第一句话与后边内容的关系。(第1句话的第2 个小分句概括地写桥美观,其他内容是具体地写桥的美观)
(4)描写部分作者详细描写了桥上的什么?(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雕刻着精美的图案,作者具体描写了栏板上雕刻的图案。)
(5)雕刻”。(一种工艺,本文指在栏板上、刻凿图案)
栏板上的雕刻也属于石雕,在石头上雕刻想像有多大的难度。(一般的石匠是难以胜任的。只有手艺高超的精工巧匠才能完成。赵州桥已有1300多年了,但雕刻的图案并未因时间的流逝而消失,说明雕刻很有深度,很有功夫。)
(6)栏板上雕刻的精美图案。出示投影或录像。(电教手段可以超越时空,把学生带到赵州桥上,使其身临其境,亲眼目睹那一幅幅精美的图案。学生在欣赏美,感觉美的同时自然也就会感到这一历史遗产的珍贵。)
(7)生讲述栏板上雕刻的精美图案。(在学生观看了投影或录像之后,也就是在“欣赏美”,“感受美”之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美”。)
(8)书中怎样描写这些精美图案。(有的„„有的„„有的„„所有的„„)
(9)里写了几幅雕刻图案(3幅)
(10)案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相同之处:①画的都是龙②画的都是两条龙。不同之处:姿态不同。)
(11)这3幅图案吗?为什么选择这3幅图案?(栏板上有许多幅图案。这3幅是最精美的。)
(12)写了3幅是最精美的图案,其它图案雕刻怎么样?出示文字投影片:“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所有的”指桥上栏板上雕刻的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是作者的想象。因为雕刻得太逼真了,活灵活现,给人一种游动的感觉。“真像活的一样”是因为雕刻的太精美了,精美绝伦,栩栩如生。这句话不仅是对这层内容的总结,也是对桥上所有图案的高度评价。)
(13)赵州桥上的图案是精美的,作者的语言描绘是优美的,所以我们读这段时,声音表情都应是甜美的。
(14)样写桥的美观的(对照版书:先概括写桥很美观,然后具体写栏板上图案很精美,又写了3幅最精美的图案,最后写所有的龙真像活的一样。)
(15)顺序练习背诵。
(三)学习第4自然段。
1、齐读第4自然段。
2、出示文字投影片:“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理解这句话,引导学生理解关键性的词语:智慧,才干,历史遗产。
智慧:聪明。
才干;才能、本领。
历史遗产:祖先,历史上留下来的宝贵财富。
2、辩问题
赵州桥设计的很有特色。②赵州桥雄伟、坚固,已有1300多年了还完好无损。③赵州桥美观。都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3、解问题
赵州桥以它独特的建筑风格闻名中外,世界上许多桥梁专家都到赵州桥参观学习,如今赵州桥旁,竖立着李春的塑像,以纪念这位伟大的古代建筑师。可见赵州桥的影响有多么深远。
三、走出文本 解决问题
1、理问题
仿照课文写一段建筑物的特点
2、明问题
赵州桥是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是后人引以为自豪的。
3、延问题
收集我国其他古代桥梁的资料
七、作业布置
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㈡查字典理解生字词
八、板书设计
又„„
赵州桥
桥长 雄伟
桥宽
没有桥墩
坚固
一个大桥洞
4个小桥洞
有的美观
精美图案 有的还有的 创举
既„„所有的真像活了一样
第3篇:《赵州桥》教学设计
[赵州桥教学设计]赵州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5个生字,正确读写并理解16个新词语,赵州桥教学设计。
2、照样子,用“不但„而且„”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3、能找出重点词句,正确理解第2和第3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4、知道赵州桥是世界闻名的石拱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它的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 个创举,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而骄傲。教学重点:
1、能正确概括各段的段落大意。
2、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而伟大。教学难点:对文章段意的概括。教学时数: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明确单元阅读训练的重点及操作步骤。
2、自学课文,读写、理解生字新词,知道课文大致内容。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课题
1、你们看见过哪些桥?
2、你所知道的,我国有哪些非常著名的桥?(课件出示:点击请你欣赏)(教师举
第4篇:赵州桥教学设计
《赵州桥》教学设计
唐西片中心小学 温世燕
一、素质教育目标
㈠知识教学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隋朝”、“石匠”、“世界闻名”、“设计”、“创举”、“雄伟”“雕刻”、“遗产”等词语。
㈡能力训练点: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了解句与句的联系,弄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进行朗读训练。㈢德语渗透点:从闻名世界的赵州桥设计与建造及其在造桥史上的意义,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二、重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理解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及设计上的特点。解决办法:通过深刻理解语言文字、观察投影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掌握赵州桥的特点。
三、课时安排:2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自学课文片断,小组讨论交流,小组发言,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五、教具准备:赵州桥彩色投影片,文字投影片
第5篇:赵州桥教学设计
《赵州桥》教学设计
一、课文解析
义务教育三年级上册第五组第19课《赵州桥》是一篇说明文。本文开头先交代赵州桥的所在地、设计人及建桥的时间,然后重点介绍赵州桥的雄伟、坚固和美观的特点,最后讲作者由衷的赞美。全文层次清晰,重点突出,通过对赵州桥设计特点的说明,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二、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理解词句,读懂课文,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
1、会写14个生字,其中“县”、“设”、“参”、“横”、“举”、“爪”和“贵”的字形要加以注意。
2、理解“隋朝”、“石匠”、“世界闻名”、“设计”、“创举”、“雕塑”等词语的意思。
三、教学方法
1、朗读法。采用指名读、
第6篇:《赵州桥》教学设计
《赵州桥》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赵州桥既坚固又美观的特点,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
3.体会一段话中,句子之间的关系,知道这段话是围绕什么讲的。4.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了解赵州桥的建造特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2、帮助学生理解赵州桥设计上的特点及其好处。
三、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在我国悠悠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许多世界闻名的古代建筑。大家看,这是万里长城,这是故宫,这是黄鹤楼,这是修建在悬崖峭壁上的恒山悬空寺。
2、而今天,我们来认识一座世界闻名的石拱桥。他位于河北省赵县的洨河上,是隋朝的石匠立春设计和参加建造的,到现在已经有一千四百年历史了。大家知道这座桥叫什么名
第7篇:《赵州桥》教学设计
《赵州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0个生字及相关新词,正确读写、积累新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4、在积累语言的同时,学习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赵州桥的建造特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理解赵州桥设计上的特点及其好处。课前准备:
PPT课件。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师出示幻灯片,让学生了解中国著名大桥。
1、同学们,我们中国有许多桥,我们先来了解一下。
2、课件播放中国名桥的图片,学生欣赏。
二、引出课题
1、这些桥千姿百态,瑰丽多彩,它们或气势雄伟,或精巧别致,或精妙绝伦,或华彩夺目,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自豪和骄傲。我国还有一座古桥,被称为“天下第一桥”,“世界奇迹”,它闻
第8篇:赵州桥教学设计
《赵州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十个生字,会写十四个生字。正确读写“设计、参加、雄伟、全部、横跨、创举、减轻、冲击力、重量、节省、坚固、美观、石栏、栏板、精美、图案、前爪、回首、遥望、双龙戏珠、才干、宝贵、遗产”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喜欢的部分。3.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过程与方法:
1.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2.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发表自己的见解,体会文章的情感。3.练习朗读课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产生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赵州桥的雄伟、坚固,以及设计上的特点,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赵州桥设计上的特点及其好处。教学过程
(一)深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