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除法的各部分名称》的教学反思

精品范文 时间:2022-11-05 08:13:32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认识除法的各部分名称》的教学反思

《认识除法的各部分名称》的教学反思

用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教学的内容是比较简便,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也为了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我安排了板演这个环节。我让三位同学上来板演(先用12个圆片摆一摆,再写出算式。每堆6个,分成了()堆)。希望能从中发现错误,并通过讲评来提高全班学生的理解能力及计算能力。

果然不出所料,一名同学就出现了如下的错误:

每堆6个,分成了(2)堆。

12÷2=6(堆)

我想:这下我可以对症下药,按照教案中的预设进行讲评了。

就在最后一名学生板演完毕的时候,早已回到座位上的王雅婷举手了:“老师,我可以上来修改吗?”

显然,她已经发现了错误。

怎么办?我犹豫了一下说道:“你能认真检查发现自己的错误,这很好!但现在已经晚了,我们能把交上去的试卷拿回来中做吗?希望你下次要在离开之前就要认真检查了。”

在接下去的讲评中,为了不挫伤王雅婷同学的学习积极性,我就让她自己来说说错在哪里,为什么会错。可是,她结结巴巴地说了半天,还是说不清楚。最后,我只得叫另一位同学来说。然后我又从条件跟问题着手,跟学生再说一次应该怎样列式。这样虽然耽误了一些时间,但是我觉得,学生对除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更加清晰了。

课后,我认真思考这个简短的教学步骤。我觉得我仍是犯了一个错误,王雅婷同学是否是掌握了,还是一个未知数,应该让另一位同学说完之后,让她再说一说,这样子她的数量才会更加的清楚,同时也应该让其他中下生也说一说,尽量让学生在课堂上掌握所学的内容。可能会比预定的时间长一些,但是我觉得从学生的认识程度来说还是应该这样子处理的。

第2篇:《认识除法的各部分名称》的教学反思

《认识除法的各部分名称》的教学反思

《认识除法的各部分名称》的教学反思

用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教学的内容是比较简便,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也为了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我安排了板演这个环节。我让三位同学上来板演(先用12个圆片摆一摆,再写出算式。每堆6个,分成了()堆)。希望能从中发现错误,并通过讲评来提高全班学生的理解能力及计算能力。

果然不出所料,一名同学就出现了如下的错误:

每堆6个,分成了(2)堆。

12÷2=6(堆)

我想:这下我可以对症下药,按照教案中的预设进行讲评了。

就在最后一名学生板演完毕的时候,早已回到座位上的王雅婷举手了:“老师,我可以上来修改吗?”

显然,她已经发现了错误。

怎么办?我犹豫了一下说道:“你能认真检查发现自己的错误,这很好!但现在已经晚了,我们能把交上去的试卷拿回来中做吗?希望你下次要在离开之前就要认真检查了。”

在接下去的.讲评中,为了不挫伤王雅婷同学的学习积极性,我就让她自己来说说错在哪里,为什么会错。可是,她结结巴巴地说了半天,还是说不清楚。最后,我只得叫另一位同学来说。然后我又从条件跟问题着手,跟学生再说一次应该怎样列式。这样虽然耽误了一些时间,但是我觉得,学生对除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更加清晰了。

课后,我认真思考这个简短的教学步骤。我觉得我仍是犯了一个错误,王雅婷同学是否是掌握了,还是一个未知数,应该让另一位同学说完之后,让她再说一说,这样子她的数量才会更加的清楚,同时也应该让其他中下生也说一说,尽量让学生在课堂上掌握所学的内容。可能会比预定的时间长一些,但是我觉得从学生的认识程度来说还是应该这样子处理的。

第3篇:《认识除法的各部分名称》教学反思

《认识除法的各部分名称》教学反思

《认识除法的各部分名称》教学反思

用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教学的内容是比较简便,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也为了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我安排了板演这个环节。我让三位同学上来板演(先用12个圆片摆一摆,再写出算式。每堆6个,分成了()堆)。希望能从中发现错误,并通过讲评来提高全班学生的理解能力及计算能力。

果然不出所料,一名同学就出现了如下的错误:

每堆6个,分成了(2)堆。

12÷2=6(堆)

我想:这下我可以对症下药,按照教案中的预设进行讲评了。

就在最后一名学生板演完毕的时候,早已回到座位上的王雅婷举手了:“老师,我可以上来修改吗?”

显然,她已经发现了错误。

怎么办?我犹豫了一下说道:“你能认真检查发现自己的错误,这很好!但现在已经晚了,我们能把交上去的试卷拿回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除法各部分名称教学反思

除法各部分名称的教学反思

《除法的各部分名称》是课本P19页例5的内容。例5的设计主要是先呈现熊猫分竹笋的情景图,熊猫的盘子里放着4个竹笋,然后提出”能放几盘“的问题,再由”20个竹笋,每4个一盘,能放5盘“。引出除法算式:20÷4=5。

??? 教学目标:

1、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温故知新,继续学习除法运算。

2、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含义,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实际含义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 本课是在学习了“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一份是多少?可以用除法来计算,会读除法算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了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认识除法的各部分名称》数学教学反思

《认识除法的各部分名称》数学教学反思

《认识除法的各部分名称》数学教学反思

《认识除法的各部分名称》教学反思

用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教学的内容是比较简便,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也为了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我安排了板演这个环节。我让三位同学上来板演(先用12个圆片摆一摆,再写出算式。每堆6个,分成了( )堆)。希望能从中发现错误,并通过讲评来提高全班学生的理解能力及计算能力。

果然不出所料,一名同学就出现了如下的错误:

每堆6个,分成了(2)堆。

12÷2=6(堆)

我想:这下我可以对症下药,按照教案中的预设进行讲评了。

就在最后一名学生板演完毕的时候,早已回到座位上的王雅婷举手了:老师,我可以上来修改吗?

显然,她已经发现了错误。

怎么办?我犹豫了一下说道:你能认真检查发现自己的错误,这很好!但现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认识除法各部分名称说课稿

《认识除法的各部分名称》说课稿

一、说教材

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课本第三册第二单元第四课时的《除法的初步认识》。除法的初步认识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表内乘法

(一)的 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教学的“把一些数量,每几个是一份,求有几份”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为学生今后学好除法的其他知识打下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大纲的要求,结合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几个目 标: ⑴让学生初步了解除法的含义,明确“平均分”的意思,知道把一些数量,每几个是一份,求有几份,要用除法计算。⑵认识除法的各部分名称。⑶通过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

三、说教学重难点

由于学生缺乏生活经验,对今后初学除法应用题会感到有些困难。为此本课时的教学重难点是了解除法的含义,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认识除法各部分名称》教学设计[1]

《认识除法的各部分名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懂得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多少份,也是用除法计算。

2.使学生掌握除法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教具准备:课件、学具。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入新课

1.教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除法的初步认识。2.分小圆片:教师拿出8个小圆片。

要把这些小圆片分给另一些同学,每个同学分2个,可以分给几个同学?接着教师让学生注意观察,老师是怎样分的。使学生知道,教师把小圆片先拿2个分给一个同学(教师分的时候要同时拿出2个小圆片分给另一位同学),再拿出2个小圆片分给第三位同学,最后拿出2个小圆片分给第四位同学。也就是每2个小圆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认识除法的各部分名称教学设计

认识除法的各部分名称教学设计

认识除法的各部分名称

(教科书第13页例4及练习三第4~6题) 备课

时间 2014 -2-18

三维

目标 ⒈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除法的第二种分法,懂得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几份,也可以用除法计算,进一步认识除法的含义,并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⒉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动手操作的能力。

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养成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

重点 除法的第二种分法及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

难点 使学生掌握除法的第二种分法,懂得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几份,也可以用除法计算。

教法

学法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

教学

准备 例题 5的图片,学具。

主 要 教 学 流 程

一、引入新课

⒈教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认识除法的各部分名称》的教学反思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认识除法的各部分名称》的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