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咕咚》教案

精品范文 时间:2022-11-04 08:14:28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咕咚教案

咕咚教案

咕咚教案

活动目标

1,欣赏理解故事内容,能复述主要故事情节,并进行表演,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表现力。

2,懂得遇事要问清楚弄明白了再行动。

3,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4,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重点、难点

1,能根据图来复述故事;

2,让幼儿懂得遇事要问清楚弄明白了再行动。

活动准备

故事图片,头饰(小兔、狐狸、猴子、老虎、熊、狮子),录有各种声音的磁带。

活动过程

1.放录音带。幼儿听一听磁带中有什么声音?学一学这种声音,并说一说这种声音是什么发出的。

小朋友们听过“咕咚”的声音吗?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听了故事《咕咚》就知道了。

2.教师生动、形象地讲述故事,让幼儿初步感受故事内容。

故事的名字是什么?故事中有谁?发生了什么事?

3.出示故事图片。教师再次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全面理解故事情节,学会角色对话。

① 小兔住在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小兔为什么拔腿就跑?

② 遇到了谁?狐狸说什么?小兔怎么回答?狐狸怎么样?

③ 路上它们又遇到了谁?小猴说什么?狐狸怎么回答的.?猴子怎么想的?又怎么做的?

④ 后来又遇到了谁?它们怎么说的?大家怎么做的?

⑤ 最后,它们碰到了谁?说了些什么?“咕咚”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4.幼儿完整欣赏故事,学会故事中的语句。(如:拔腿就跑、慌慌张张、一边跑一边喘气、上气不接下气、东瞧瞧西望望。)

5.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教学反思

本节活动课由于是从以故事形式而设计的,课堂气氛活跃,准备也比较充分,幼儿都能够根据图意来复述故事,能够让幼儿理解故事中的语句,美中不足就是缺少了让幼儿戴头饰、分角色表演故事,应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指导,我想这节活动课会更加完善。

第2篇:《咕咚》教案

《咕咚》教案

一、导入

1.同学们,在森林里住着一只可爱的小兔子,大家看兔子的表情,想到一个什么词语?听,他在说什么呢?

2.课件播放出示兔子的话“不好啦,‘咕咚’可怕极了!”

3.问题导学:小兔子为什么害怕“咕咚”?“咕咚”又是什么?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齐读课题。同学们,你们看咕咚这两个字,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发现口字旁,说几个这样的词语“叮咚”“哗啦

二、学习生字

1.同学们,想要解开咕咚的秘密,首先要闯过生字这一关。你能把生字在课文中圈出来吗?(教师出示词语课件)

2.同桌合作借助拼音读,自己认为读得有难度的生字多读几遍。看哪一对同桌合作的最好。读完就做好,哪两位来展示一下?

3.谁来当小老师领读?谁再来?谁还想读?大家齐读。4.去掉拼音你还会读吗?齐读,男女生比赛读,开火车读

5.在读的过程中,你觉得有哪几个字比较难,你又是怎么记住的?把你的方法分享给大家(咕咚熟了掉进吓人可怕小鹿逃命野牛拦住领着跟着大家大象山羊全都)提醒换一换:桃—逃跟—很形声字:咕咚吓拦组词语 6.写字指导(1)跟

①出示“跟”,学生组词,观察写这个字应该注意哪些地方。复习足字旁的变化,左右结构紧凑

②教师范写强调笔顺、占格,学生书空。学生写,描一写一。③同桌互评,展示优秀,根据教师和同学意见再改。(2)家

宝盖把下面部分包过来,左边三撇有长短,间距均匀。

二、图文对照,朗读课文

1.生字宝宝回到课文中去了,你们还会读吗?读的过程中标出自然段。

2.这是一篇连环画课文,7个自然段配了4幅图画。每幅图画对应哪几个自然段呢? 3.小组合作找出,并派代表说一说读一读。

4.观察插图一,说说图上画了什么,找找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写了这幅图画的内容。

学生回答,并朗读1.2自然段,教师随机正音。

重点指导“木瓜熟了。一个木瓜/从高高的树上/掉进湖里,“咕咚”” 兔子吓了一跳,拔腿就跑。

5.方法同上,重点关注以下句子:狐狸呀,山羊啊,小鹿哇…… 6.下面四句话和课文中哪一幅图可以牵手呢?

(1)出示课文四幅图和下面句子(图文不对应),学生连线。

木瓜掉进湖里,兔子吓了一跳,拔腿就跑。动物们跟着兔子跑起来,边跑边叫快逃命!野牛拦住大家问:““咕咚”在哪里,你们看见了?”兔子领着大家来到湖边,看到木瓜掉进湖里,发出咕咚一声响。

(2)根据图片和句子,按照顺序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三、借助插图,学习课文。

1.让我们跟着兔子来到湖边,这时候一个成熟的木瓜从高高的树上掉进湖里,咕咚!听到咕咚声,兔子怎么做的? 2.学生交流,出示句子: 兔子吓了一跳,拔腿就跑。

兔子一边跑一边叫:不好啦,咕咚可怕极了。(1)理解“拔腿就跑”,学生说一说,演一演。

(2)采访学生“兔子兔子,你为什么拔腿就跑呀?”引导学生体验兔子害怕、慌张的心情 3.其他动物听到了怎么做的?

(1)小猴子一听,就跟着跑起来。他一边跑一边大叫……狐狸呀,山羊啊,小鹿哇……大象也

(2)他们是怎么一边跑一边大叫的?模仿小猴子或者兔子的话说一说。狐狸一听,就跟着跑起来。他一边跑,一边大叫: 山羊、小鹿、大象。。

(3)学生小组讨论动物们的话,并分配角色演一演。

(4)同学们演的真好,刚才这个场面,你可以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一下?乱糟糟 4.这时候,野牛来了(老师扮演),采访一下其他小动物你们为什么跑啊。5.你觉得野牛怎么样?

会思考,不盲从,对呀同学们,我们也要学习野牛。

四、小结

出示图片,梳理课文结构

五、布置作业

1.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长听。

2.再读一个这样的故事,明天来讲给同学们听。

第3篇:《咕咚》教案

《咕咚》教学设计

即墨区第三实验小学 韩晨晨

【教材分析】

《咕咚》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讲的是一只小兔偶然听见“咕咚”一声,吓得撒腿就跑,其他动物也跟着逃跑,只有野牛提出质疑,大家去看了才明白:“咕咚”原来是成熟的木瓜掉到湖里发出的声音。这个故事告诉大家:遇到任何事情,一定要动脑筋想想或去实地看看,不要盲目跟从。教学目标:

1.认识“咕、咚”等12个生字;会写“象、家、跟”3个字。

2.通过图画、形声字或联系生活的方式猜字、认字,把故事读正确、读流利。

3.初步懂得遇事要学会思考,不盲目跟从。教学重点及难点:

借助图画、形声字特点或联系生活的方式猜字、认字。教 学 过 程

一、开门见山,导入课题

1.同学们,我们今天来学习一篇课文,这篇课文和之前学过的课文不太一样——大部分的字都不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咕咚》的教案

《咕咚》的教案

教学目的

1.凭借汉语拼音和插图读懂课文内容,懂得做什么事,不应该盲目地跟别人跑,而要问个为什么,弄清事实真相。

2.朗读课文,并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重点

1.读懂课文,并能悟出寓意。

2.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难点

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准备

4幅插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设疑。

今天我们学习第17课咕咚,这是一篇阅读课。随后板书课题。咕咚是什么东西?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你们想不想知道?请同学们打开书,读一读课文就会知道了。

二、指导朗读课文,可按整体部分整体三步来指导。

(一)从整体指导读课文。

1.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一遍课文,标出自然段。

2.对照插图读一遍课文,找出课文共讲了几种小动物,能按出场顺序说出来。

3.同桌共读一遍课文,读后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咕咚》幼儿园教案

《咕咚》幼儿园教案

《咕咚》是一个生动有趣的经典童话故事,内容生动,幽默动感十足。落入水中的东西发出的声音,吓坏了但小的小老鼠,他的奔逃引了了群体的慌张,顿时乱做一团,最终发现是自己吓坏了自己!在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基础了,让不要惊慌,而要沉着,要先了解事情发生的原因,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活动目标:

1、让幼儿通过猜测、观察、动作模仿等方式,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2、引导幼儿感受故事中动物的情绪并学说:“快逃!快逃!咕咚来啦!”

3、体验师生共同表演故事的快乐。

活动重点:

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的动物的情绪,学会对话:“快逃!快逃!咕咚来啦!”活动难点:体验动物逃跑时的紧张情绪。

活动准备:

1、绘本ppt,故事中的动物形象大图一套,小图片与幼儿人数一样。

2、情景表演(一只小老鼠正在散步,听到“咕咚”声,吓了一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咕咚》优秀教案

《咕咚》优秀教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咕咚》优秀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咕咚》教案1

活动目标

1、欣赏理解故事内容,能复述主要故事情节,并进行表演,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表现力。

2、懂得遇事要问清楚弄明白了再行动。

3、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4、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重点、难点

1,能根据图来复述故事;

2,让幼儿懂得遇事要问清楚弄明白了再行动。

活动准备

故事图片,头饰(小兔、狐狸、猴子、老虎、熊、狮子),录有各种声音的磁带。

活动过程

1、放录音带。幼儿听一听磁带中有什么声音?学一学这种声音,并说一说这种声音是什么发出的。

小朋友们听过“咕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咕咚来了教案

大班语言活动《咕咚来了》

秦安县第一幼儿园

雒晓霞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能积极思考问题,勇于表达。2.体验表演故事的乐趣。

3.懂得遇到事情不惊慌,要问清楚、弄明白再行动。活动准备:

1.《咕咚来了》光碟一张。

2.兔子、狐狸、猴子、狮子等动物的图片及头饰。活动流程:

动画导入——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就故事内容提问)——观看故事视频(加深故事理解)——角色表演

活动过程:

一、动画导入

1.教师:今天我们班请来了一位小客人,大家看看他是谁呀?(小白兔)

2.教师:大家看看这只小白兔它在做什么?你们知道它为什么跑呀?

3.教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听听故事《咕咚来了》,等听完就会明白小白兔为什么跑了。

二、教师讲故事《咕咚来了》,幼儿倾听。1.提问:老师讲的故事叫什么名字? 2.提问:故事当中出现了哪些小动物? 3.提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20《咕咚》教案

20《咕咚》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7个生字,会认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

会写7个生字,会认12个生字。【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咕咚”是什么?小兔子为什么害怕“咕咚”,“我们一起去森林里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好吗?(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咕咚”是什么?

2、圈一圈,故事讲了哪几个小动物?

3、指导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不认识的字可以问老师或同学。

三、学习生字词。

1、认读生字词。

2、交流识字方法。

3、熟读词语。

四、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知道遇事要弄清事情真相。【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咕咚》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咕咚》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