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学设计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认识新笔画“横钩”,认识新偏旁“王”。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认真仔细地观察,才能了解事物的特征。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教学准备:字卡、挂图 教学时间:3课时 上课时间: 教学程序:
一、揭示课题
1、看挂图,说说你认识哪些蔬菜,简要说说它的样子。
2、背诵儿歌《菜园里》
3、导入:是啊,秋天的菜园多美啊!菜园边有一座房子,可爱的小燕子和燕子妈妈就住在屋檐下。听,一个有趣的故事发生了。
4、教师讲述故事,学生边听边想:你听了故事,你知道了什么? 过渡:这个故事叫《一次比一次有进步》
5、读课题,学习“次”。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自读课文,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并在课文中画出生字、新词。
2、借助拼音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3、再读课文,结合上下文理解字词的意思。
4、自主识字,交流识字方法。说说记住了哪些字,怎么记住的。小组交流,教师巡视。
5、全班检查学生识字情况。
三、朗读感悟,背诵课文。
1、分组4人小组练习朗读,注意读正确、流利。
2、小组讨论:小燕子去菜园看了几次?每次看到了什么?燕子妈妈为什么夸它一次比一次有进步?冬瓜和茄子到底有什么不一样呢?(冬瓜大,颜色是绿的,皮 1 上有细毛,它是躺在地上的;茄子小,颜色是紫色的,柄上有小刺,它是挂在枝上的。)
3、指导学生练读,注意有感情地读,学习“读一读,标一标,圈一圈,画一画”等方法来读书。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四、学生演一演。
五、朗读全文,复习巩固生字词语。
1、出示卡片练习朗读。
2、分组练习读。
3、扩词练习。
六、指导写字。
1、指导学生观察描红。
2、说说笔画笔顺。
3、练习写字。
七、完成课后练习“读读说说”。
八、扩展活动:课后观察一种水果或蔬菜,说说它的特点。教学后记:
第2篇: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学设计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回、片、皮”3个字。认识新笔画“乛”,认识新的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认真仔细地观察,才能了解事物的特征。
教学重点:识字、认字和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要让学生通过读课文,明白自己为什么喜欢燕子。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整体感知:
1、小朋友们,谁还记得《菜园里》这首儿歌?(记得的学生一起背诵)
2、这节课老师要再一次带你们到菜园里去参观。请大家仔细观察,菜园里都有些什么?
3.说说你认识哪些蔬菜,简要说说它的样子。
4.你觉得秋天的菜园怎么样?(很美)
5、是啊,秋天的菜园是多么美呀!菜园边有一座房子,可爱的小燕子和燕子妈妈就住在屋檐下。听,一个有趣的故事发生了。
播放课文内容,学生边听边欣赏画面。
4、这个有趣的故事叫《一次比一次有进步》。(出示课题)读课题。
5、学习生字“次”。
⑴这里有个生字宝宝(指“次”字)读时要注意什么?(这是个整体认读音节,读平舌音。)
⑵谁能带着小朋友们读一读。
⑶全班读。再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音,读通课文。
2、标一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3、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请几个小朋友读课文。其他小朋友仔细听,他们把音读准确了没有。(相机纠正学生的生字读音,学习生字。)
4.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出示:生字
(指名读。开火车赛读)
5.交流识字方法
6.课件出示词语(指名读。小组读)
三、学习课文2-4自然段,理解感悟
1.引入:小朋友,你喜欢这只小燕子吗?为什么?(因为小燕子一次比一次进步)
请小朋友再次读课文,想一想,小燕子到菜园去看了几次?每次都有什么发现?(用------画出小燕子看到的东西。)课件出示
2.学习第二段
a.第一次小燕子发现了什么?(指名答并板书:冬瓜大,茄子小)
b、当一当小燕子,读好小燕子说的话?
3.学习第三段
a.第一次小燕子去看了冬瓜和茄子,回来时,妈妈夸奖了它,妈妈说什么了?(指导读妈妈的话)
b.第二次小燕子又发现了什么?(指名回答并板书:冬瓜是绿的,茄子是紫的)他回来是怎么说的。(指名读,齐读)
c.小燕子观察了两次,结果怎样?(不一样)说明小燕子进步了。
d.把2.3段连起来读,体会小燕子的进步。(齐读)
4.学习第四段
a.当燕子妈妈听了小燕子的第二次发现,又是怎样夸奖小燕子的?(指名读)
b.燕子妈妈让小燕子再去仔细观察,这次小燕子又发现了什么?(冬瓜的皮上有细毛,茄子的柄上有小刺)
c.小燕子为什么能发现冬瓜和茄子上这么细小方面的不同?(仔细观察)理解:“仔细’’
5.课件出示:小燕子的对话
a.小燕子三次去了菜园,每次都有不同的发现,如果你是小燕子,你的心情会怎样?(高兴,快乐……)你能快乐.兴奋地读出小燕子的话吗?(指名读一读)
b.除了小燕子看到的,你还发现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一样?(冬瓜躺在地上,茄子挂在枝上)
c.小燕子通过仔细观察发现了冬瓜和茄子的不同,一次比一次有进步了,同学们能不能也一次比一次有进步,用自己的话说说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一样?(看着板书说一说)
(冬瓜大,颜色是绿的,皮上有细毛,它是躺在地上的;茄子小,颜色是紫的,柄上有小刺,它是挂在枝上的)
四、指导分角色朗读课文
(本课对话较多,要启发学生读出不同的语气。)
1、过渡:燕子妈妈刚才悄悄地告诉我说:小朋友们和小燕子一样能干,能这样快学懂了课文。能把我和小燕子和对话说得一次比一次进步呢?
2、出示对话投影。
老师来当燕子妈妈,小朋友当小燕子我们来读这段对话。
3、教师指导:燕子妈妈说话时态度亲切,读它说的话时,语速较慢,要读出激励的语气。“你说得对”“好”“你一次比一次有进步”,要用赞扬的语气来读。范读。
4、学生练读。
5、分角色读。(可个别学生读,可分组读,师生对读)(注意朗读小燕子说的话时语速较快,透露出它兴奋的心情。)
五.总结
看来我们班的小朋友也和小燕子一样聪明可爱,你们也有进步。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呢?只要认真仔细观察,就能次次进步。
板书设计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
冬瓜
茄子 大
小 绿的紫的 细毛
小刺 躺
挂
仔细观察
次次进步
第3篇: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一次比一次有进步
教材分析:
这是一只多么好学的小燕子!它在妈妈的耐心的启发下,它观察得一次比一次认真。最后终于明白了冬瓜和茄子的区别在于:冬瓜大,颜色是绿的,皮上有细毛,它是躺在地上的;茄子小,颜色是紫的,柄上有小刺,它是挂在枝上的。
课文语言简练,内容浅显易懂,采用了童话故事的形式,把“只有认真仔细的观察,才能了解事物的特点”的道理渗透在课文的字里行间。全文又采用学生喜爱的对话形式展开情节,充满童趣,有利于学生对语言的感悟。便于教师在丰富的对话练习和分角色朗读的训练中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学习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回、片、皮”3个字。认识新笔画“乛”,认识新的偏旁“王”。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认真仔细地观察,才能了解事物的特征。
教学重点:
第4篇:《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学设计
新建小学 林金花
【教学目标】
1、初步正确认读生字“次、燕、回、什、么、可”等13个生字,理解“发现”的意思。
2、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小燕子“一次比一次有进步”后成功的喜悦。
3、培养学生做个生活中的有心人,留心观察身边的事就会发现许多奥妙。
【教学重点】:
注重学生自主感悟,体验文本,感受小燕子“一次比一次有进步”后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理解重点词“发现”,以加深学生内心对词的感受,培养学生对词的敏锐性。
【课前准备】
燕子头饰、图片{冬瓜、茄子}
【预设流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师:小朋友,喜欢做游戏妈?(喜欢)今天,老师和你们做个游戏,好吗?游戏名称叫“火眼金睛”,比比谁的眼睛最厉害。
1、师请一男一女上台当模特。
2、生观察发现,说说他们有什么不同。
生1:我发现一个是男的,
第5篇:教学设计一次比一次有进步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语文教学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以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充分发挥师生在教学中的主动积极性,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在这一课时的教学中,多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材分析
本文采用童话故事的形式,把“只有认真仔细观察,才能了解事物的特点”这一道理渗透在课文的字里行间。燕子妈妈让小燕子到菜园里去看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一样,它一连去了三次,在妈妈的耐心启发下,它观察得一次比一次认真仔细,每次都有新的发现。终于了解了冬瓜和茄子的不同特点:冬瓜大、茄子小;冬瓜是绿的,茄子是紫的;冬瓜的皮
第6篇: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学设计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1.会读、会认次、瓜等13个生字,认识“王”字旁
2.正确书写“皮 ”和“片 ”,认识新笔画“乛”
3.正确流利朗读课文,重点指导读好第一次对话
4.理解 “屋檐”“什么”等词语的意思。【教学重点】1.认识13个生字。
2正确书写回字。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正确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激情引趣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出示“白肚皮,黑羽毛,尾巴像把小剪刀。”谁愿意把谜语读给大家听?谜底是(燕子),有什么办法记住“燕”,今天我们学习一个与燕子有关的故事。2)请看老师板书课题 《15一次比一次有进步》,(同学们可以举起右手,跟老师一起写。)齐读课题
3)课题中有一个生字,“次,平舌音,要读准,次是什么偏旁。那个同学能给“次”组词
第7篇:《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学设计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是一篇童话故事,课文讲燕子妈妈要小燕子到菜园去看看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一样,在妈妈的耐心启发下,小燕子去看了三次,一次比一次有进步。它通过认真仔细地观察和比较,终于知道了冬瓜和茄子不同的特点。【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认真仔细地观察,才能了解事物的特征。【教学准备】 1、本课课件。
2、冬瓜和茄子的实物。
3、学生自带两种水果或蔬菜。
4、写有词语的茄子卡片;在黑板上画好茄子秧和篮子。【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激趣,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学了课文《自己去吧》,认识了两位好妈妈──鸭妈妈和鹰妈妈,她们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学好本领,就让孩子“自己去吧”。
第8篇:《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学设计
15、《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案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童话故事。课文讲燕子妈妈叫小燕子到菜园去看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一样。小燕子在妈妈的启发下,它观察得一次比一次认真仔细,每次都有新的发现,一次比一次有进步。
课文语言简练,内容浅显易懂,采用学生喜爱的对话形式展开情节,充满童趣,把“只有认真仔细的观察,才能了解事物的特点”的道理渗透在课文的字里行间。教师要指导学生读中感悟,并在丰富的对话练习和分角色朗读的训练中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认识新笔画“横钩”。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认真仔细地观察,才能了解事物的特征。教学重点、难点: 识字、写字和朗读课文。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自读识字
1、导入新课
(1)、师:亲爱的小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