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开放性教学研究心得体会范文
开放性教学研究心得体会范文
篇一:课堂行动研究心得体会
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并进行反思和评价,最后撰写行动研究报告。定向型研究报告是发现一个新观点或新方法,制定实施方案并实施,实施中根据观察和反馈调整方案,分阶段有计划的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并进行反思和评价,撰写研究报告。
作为农村的一线英语教师,我每天都面临着很多教学中的问题。如:学生对单词、语法等知识点不会灵活的使用;记不住单词;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讲了多次后,还是会犯同样的错误;语法课上,大量的讲解、练习几乎占据了整堂课,使学生失去兴趣;学生的程度参差不齐,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很差;教师不知如何将课改的理念落实到日常的教学中等。要解决这些问题,我需要认真思考和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根据自己所处的教学情境和所教的不同学生出发,调查和分析问题的原因和本质,逐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
在教学中,对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及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在反思中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观念,并和其他教师讨论研究,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通过开展行动研究,在合作中构建自主发展的专业学习共同体,学会观察和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并能够针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同时,在此基础上学会设计和实施解决问题的方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教育教学过程及学生、对教育的认识,通过不断反思与实践,获得自身发展,推动教育理论的创新。
在课改中,教师应通过理性思考和实践探索,重构自己的教育世界;重新认识自己、认识学生、认识教育的价值,使开展教学研究成为一种职业生活方式,一种职业精神。通过持续不断的专业发展,形成改革意识,发展教育创新能力,让教育改革获得动力。
篇二:对开放式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以数学课堂教学为例
开放性是探究式教学的一个主要特点,它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多层次多角度地开发学生的智慧,最大限度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参与地位,从而开发其创造潜能和实践能力。下面就数学课堂的教学实践浅谈对开放性教学的一些认识和体会。
一、思维的开放
逻辑思维是学习数学的基础,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教师的教学方法则是开启学生思维的金钥匙。教师在备课时应深入挖掘教材并冲破教材的束缚,尽可能地从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引导学生思考,小至某个知识点,大至整个知识体系的教学,都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让学生逐渐养成运用不同形式思考问题的习惯。
如“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的教学,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是两个互逆的过程,每一种因式分解的方法都是整式乘法的逆变形,因此可以用整式乘法检验因式分解正确与否,这就是逆向思维。如检验x2-10x-24=(x-12)(x+2)的结果是否正确,可以对(x-12)(x+2)运用整式乘法展开,看结果是否等于x2-10x-24。
在解题方法上还应启发学生一题多解,培养发散思维。如计算: 2012+20122-20132
法一:注意到2013可以写成2012+1的形式,再用完全平方公式展开,消去20122,可使计算简便。
篇三:教学研讨心得体会
数学教学应当有意识、有计划地设计教学活动R导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社会的联系<忧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2欢戏岣唤饩鑫侍獾牟呗元L岣呓饩鑫侍獾哪芰Α=岷嫌泄氐慕萄内容E嘌学生如何进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6约虻サ奈侍饨行判断、推理、逐步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M时注意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能撇开事物的具体形象3槿∈挛锏谋局适粜元4佣获取新的知识。 在小学数学中进行探究性学习是改变这一现状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以下就是我在教学过程中总结出的一些教学情境N揖醯梅浅J屎闲⊙数学的教学工作。
一、设计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积极探究
这种教学设计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J寡生对新的知识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3浞址⒒友生的.能动性的作用4佣挖掘学生的思维能力E嘌学生探究问题的习惯和探索问题的能力。 1、在教学中既要根据自己的实际S忠联系学生实际=行合理的教学设计。注重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又把数学与生活实际联在一起J寡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教学设计具有形象性8学生极大的吸引Wプ×搜生认识的特点P纬煽放式的教学模式4锏皆は冉萄У男Ч。 2、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W龅酱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V厥友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ず侠泶瓷杞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W⒅丶し⒀生学习的积极性推动学生活动意识。 3、在教学中提出质疑H醚生通过检验7⒄购团嘌学生思维能力J寡生积极主动寻找问题V鞫获取新的知识。 4、利用合理地提问与讨论发挥课堂的群体作用6土堆生语言表达能力。达成独立、主动地学习、积极配合教师共同达成目标。 5、整个课堂教师应始终保持着师生平等关系2欢瞎睦与赞赏学生P纬苫ザ。
二、设计质疑,教学生学习欲望
促使学生主动参加实践获取新知识。 1、充分挖掘教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作为铺垫。 2、重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3浞址⒒雍屠用学生的智慧能力;极调动学生主动、积极地探究问题E嘌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3、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注意了思维方法的培养3浞值鞫学生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J寡生主动获取知识。4、教学中应创设符合学生逻辑思维方式的问题情境ぷ裱创造学习的规律使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分析、比较、综合。
三、创设开放的、富有探索性的问题情境
教学中提供的问题情境应注意一定的开放性ぬ峁┮恍└挥刑粽叫院吞剿餍缘奈侍狻U庋不仅会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机せ鼓苁寡生在解决这些问题之后增强自信心げ⑶掖蟠筇岣哐习数学的积极性。我认为开放的、有探索性的问题情境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学习兴趣的激发有很大的作用。 基于以上的认识の胰衔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造各种适合教学需要的情境可以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欲望た梢栽诙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ぬ岣哐生的能力な寡生得到全面的发展ふ嬲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第2篇:开放性教学研究心得体会范文
开放性教学研究心得体会范文
开放性教学研究心得体会范文
篇一:课堂行动研究心得体会
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并进行反思和评价,最后撰写行动研究报告。定向型研究报告是发现一个新观点或新方法,制定实施方案并实施,实施中根据观察和反馈调整方案,分阶段有计划的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并进行反思和评价,撰写研究报告。
作为农村的一线英语教师,我每天都面临着很多教学中的问题。如:学生对单词、语法等知识点不会灵活的使用;记不住单词;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讲了多次后,还是会犯同样的错误;语法课上,大量的讲解、练习几乎占据了整堂课,使学生失去兴趣;学生的程度参差不齐,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很差;教师不知如何将课改的理念落实到日常的教学中等。要解决这些问题,我需要认真思考和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根据自己所处的教学情境和所教的不同学生出发,调查和分析问题的原因和本质,逐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
在教学中,对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及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在反思中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观念,并和其他教师讨论研究,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通过开展行动研究,在合作中构建自主发展的专业学习共同体,学会观察和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并能够针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同时,在此基础上学会设计和实施解决问题的方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教育教学过程及学生、对教育的认识,通过不断反思与实践,获得自身发展,推动教育理论的创新。
在课改中,教师应通过理性思考和实践探索,重构自己的教育世界;重新认识自己、认识学生、认识教育的价值,使开展教学研究成为一种职业生活方式,一种职业精神。通过持续不断的专业发展,形成改革意识,发展教育创新能力,让教育改革获得动力。
篇二:对开放式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以数学课堂教学为例
开放性是探究式教学的一个主要特点,它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多层次多角度地开发学生的智慧,最大限度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参与地位,从而开发其创造潜能和实践能力。下面就数学课堂的教学实践浅谈对开放性教学的一些认识和体会。
一、思维的开放
逻辑思维是学习数学的基础,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教师的教学方法则是开启学生思维的金钥匙。教师在备课时应深入挖掘教材并冲破教材的束缚,尽可能地从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引导学生思考,小至某个知识点,大至整个知识体系的教学,都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让学生逐渐养成运用不同形式思考问题的习惯。
如“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的教学,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是两个互逆的过程,每一种因式分解的方法都是整式乘法的逆变形,因此可以用整式乘法检验因式分解正确与否,这就是逆向思维。如检验x2-10x-24=(x-12)(x+2)的结果是否正确,可以对(x-12)(x+2)运用整式乘法展开,看结果是否等于x2-10x-24。
在解题方法上还应启发学生一题多解,培养发散思维。如计算: 2012+20122-20132
法一:注意到2013可以写成2012+1的形式,再用完全平方公式展开,消去20122,可使计算简便。
篇三:教学研讨心得体会
数学教学应当有意识、有计划地设计教学活动R导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社会的联系<忧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2欢戏岣唤饩鑫侍獾牟呗元L岣呓饩鑫侍獾哪芰Α=岷嫌泄氐慕萄内容E嘌学生如何进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6约虻サ奈侍饨行判断、推理、逐步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M时注意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能撇开事物的具体形象3槿∈挛锏谋局适粜元4佣获取新的知识。 在小学数学中进行探究性学习是改变这一现状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以下就是我在教学过程中总结出的一些教学情境N揖醯梅浅J屎闲⊙数学的教学工作。
一、设计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积极探究
这种教学设计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J寡生对新的知识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3浞址⒒友生的能动性的作用4佣挖掘学生的思维能力E嘌学生探究问题的习惯和探索问题的能力。 1、在教学中既要根据自己的实际S忠联系学生实际=行合理的教学设计。注重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又把数学与生活实际联在一起J寡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教学设计具有形象性8学生极大的吸引Wプ×搜生认识的特点P纬煽放式的教学模式4锏皆は冉萄У男Ч。 2、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W龅酱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V厥友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ず侠泶瓷杞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W⒅丶し⒀生学习的'积极性推动学生活动意识。 3、在教学中提出质疑H醚生通过检验7⒄购团嘌学生思维能力J寡生积极主动寻找问题V鞫获取新的知识。 4、利用合理地提问与讨论发挥课堂的群体作用6土堆生语言表达能力。达成独立、主动地学习、积极配合教师共同达成目标。 5、整个课堂教师应始终保持着师生平等关系2欢瞎睦与赞赏学生P纬苫ザ。
二、设计质疑,教学生学习欲望
促使学生主动参加实践获取新知识。 1、充分挖掘教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作为铺垫。 2、重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3浞址⒒雍屠用学生的智慧能力;极调动学生主动、积极地探究问题E嘌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3、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注意了思维方法的培养3浞值鞫学生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J寡生主动获取知识。4、教学中应创设符合学生逻辑思维方式的问题情境ぷ裱创造学习的规律使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分析、比较、综合。
三、创设开放的、富有探索性的问题情境
教学中提供的问题情境应注意一定的开放性ぬ峁┮恍└挥刑粽叫院吞剿餍缘奈侍狻U庋不仅会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机せ鼓苁寡生在解决这些问题之后增强自信心げ⑶掖蟠筇岣哐习数学的积极性。我认为开放的、有探索性的问题情境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学习兴趣的激发有很大的作用。 基于以上的认识の胰衔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造各种适合教学需要的情境可以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欲望た梢栽诙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ぬ岣哐生的能力な寡生得到全面的发展ふ嬲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第3篇:开放性教学研究 心得体会(精选5篇)
第1篇:开放性作业心得体会 聂芳
浅谈开发性作业
实验学校
聂芳
如何合理的设置学生的数学作业,培养学生主动探究数学的兴趣,是我们在数学教学中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一直以来,小学数学作业的布置是以应试为目标,以锻炼解题技巧为目的,但忽略了作业的真正意义和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得刚入学不久的孩子难以适应新的校园生活,多多少少产生厌学的情结。在老家时,邻居家才上一年级的小男孩王好玉曾问过妈妈:什么时候我就不用上学了?虽然已经过去了将近十年了,但这句话却深深的刺痛了我。
也正是那句话,我很少给学生布置家庭作业或者布置得很少。但现在倡导的开放性作业,我感觉对孩子们成长和学习更加有利,既能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同时也能让孩子们愉快、轻松的巩固所学的知识。
在二年级下册数学课本中,学习过《认识万以内的数》之后,有这样一道思
第4篇:初中法制教育的开放性教学研究
初中法制教育的开放性教学研究
一、实施开放性教学的必要性
政治课开卷考试后,漫画题和材料分析题明显增多,这本身就体现了思想政治课的开放性。因为这样出题与考试的目的就是考查学生分析、比较、理解和运用的能力,它不仅要求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而且还要求学生能联系实际灵活运用。
在材料分析题中,原有的封闭性试题,虽然题目年年翻新,不断以最新的时政作为命题的切入点,即我们常说的“政治考试题习惯于迎着社会热点上”。材料年年是新的,题目年年也是新的,但是在思维方式上却是一贯如一的:要求学生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归纳得出一些和所学的知识一致的或近似的答案。尤其在设问中为了保证答案和批改的公正性和公平性,往往答案局限于对所使用材料的解释或寻找理论依据上。学生就因此形成了定性,思维被局限在理论的归纳总结上。但这种答
第5篇:主体教育视野下开放性课堂教学研究
开放课堂教学,激扬生命活力研究报告成都市猛追湾双语学校课题组摘要:“”是我校主体教育研究的进一步深化,是适应新课程改革和促进师生和谐全面发展的需要。通过研究,我们使课堂渐渐变成师生的精神家园,人生精神资源的开发过程,人生质量的优化过程,生命价值的提升过程,变成神奇的土壤和创新的天地;通过研究,老师们眼里有了学生,不仅关注群体主体的主动发展,更加关注个体主体生命的可持续发展;通过研究,学生们在课堂上呼吸着最清洁的精神空气,接受着最有营养的文化滋润,他们的眼睛里渐渐地放射出和善智慧的光芒,他们的生命透露着健康生动的信息。通过研究,学校的社会声誉不断提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心、关怀和关注。关键词:主体教育开放课堂教学背景篇
一、昨日学校科研的积淀,今日课题聚焦的基石1995年至20xx年,原猛追湾小学
第6篇:开放性实践 主体性探究《圆明园的毁灭》教学研究
开放性实践 主体性探究《圆明园的毁灭》教学研究
《圆明园的毁灭》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七组课文中的第一篇,是一篇引人入胜而又发人深思的讲读课文。课文通过讲述圆明园当年的辉煌景观和它的毁灭,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仇恨,是一篇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激发学生审美情趣的好教材。
由于语言文字的局限性、学生理解想象能力的有限性及类似生活体验的贫乏性,使得学生仅仅借助课文抽象的语言文字很难深切感受圆明园当年的辉煌,这又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爱国情感及振兴中华责任感的激发。因而,使学生深切感受圆明园的辉煌,通过圆明园的兴衰对比,使学生晓理动情,就成了教学上的难点。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常常是依靠形象、颜色、声音的感觉来进行思维的。”在网络资源中不仅有丰富详实的文
第7篇:小学语文开放性阅读教学研究初探 刘梅梅(材料)
小学语文开放性阅读教学研究初探
陕西省神木县大柳塔第二小学:刘梅梅
内容提要:本文分析了开放性阅读教学的特点,并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行开放性阅读教学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 开放兴阅读 教学方法 正文:
语文课程是小学教育的基础课程,进行阅读教学不仅仅是其重要内容,还为学生其他学科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采用开放性阅读教学模式能够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是一种可行的、高效的教学模式。
一、开放性阅读教学特点
开放性阅读教学是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用多种多样的阅读方式创建质疑情境,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时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和想象、学会交流和争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开放性和创造性思维、主动思考习惯、敢于质疑和批判的人生态度。开放性
第8篇:教学研究心得体会
研修日志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爱小学生,尊重小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做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要以学生为本,尊重小学生权益,以小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小学生的主动性;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小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为人师表。信任学生,尊重个体差异,主动了解和满足有益于小学生身心发展需求。
什么样的教师才是真正的好老师,首先的一条是爱,一个不懂的爱孩子的人不配当老师,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种子,只不过每个人的花期不同,有的花一开始就灿烂绽放,有的花,需要漫长的等待,把孩子当成孩子,任何一个孩子都有一个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