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生物圈中绿色植物试题
生物圈中绿色植物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描写的景色主要是因为水中大量繁殖了()
A.藻类植物B.苔藓植物C.蕨类植物D.绿色水生小昆虫
2.下列植物中属于藻类植物的是()
A.小麦B.大豆C.海带D.玉米
3.水绵和衣藻同属藻类的主要原因是()
A.都有细胞壁和细胞核B.是生活在水中的植物
C.无根、茎、叶分化的植物D.都有细胞膜和细胞核
4.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是()
A.细胞含有叶绿体B.有假根
C.有茎叶分化,能够产生孢子D.有花和果实的绿色植物
5.蕨类植物比苔藓植物高大的原因是()
A.有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B.有根、茎、叶的变化
C.有营养组织和保护组织D.生活在潮湿肥沃的土壤中
6.下列各项中,容易有苔藓植物生适的地方是()
A.释放浓烟工业区B.干旱沙漠地带C.江南水多D.针叶林地
7.下列植物中有真正根的是()
A.海带B.苔藓C.紫菜D.蕨
8.藻类植物用途广泛,下列不是藻类植物用途的是()
A.能为鱼类提供饵料B.海带、紫菜可食用
C.琼脂可药用D.藻类呼吸会消耗大量氧气使大气中氧气含量
9.一九四五年夏,一架横渡太平洋的客机不幸中途失事,乘客纷纷跳伞降落在一荒芜人迹的孤岛上,从浅海中捞取藻类植物充饥而得以生还,想想他们在岛上时吃的应该是()
A.小球藻和发菜B.小球藻和金鱼藻C.海带和发菜D.海带和紫菜
10.下列不属于苔藓植物的特征是()
A.受精离不开水B.一般具有茎、叶C.生活在阴湿环境中D.可开花产生种子
11.在公园或花卉市场,常见的蕨类植物是()
A.水仙B.苏铁C.卷柏D.君子兰
12.下列植物中能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一类指示植物是()
A.藻类植物B.苔藓植物C.蕨类植物D.藻类植物和蕨类植物
13.“海带炖排骨”和“紫菜蛋汤”是人们喜爱的佳肴,你知道海带和紫菜与下列哪种植物同属一类吗?()
A.衣藻B.蕨C.白菜D.葫芦藓
14.蕨类植物和苔藓植物的共同特征是()
A.植株矮小,没有真正的根、茎、叶B.体内无输导组织
C.植株都特别矮小D.不能开花、结果
15.苔藓植物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但在工业污染严重地区的阴湿地带也不容易找到苔藓植物,这是因为()
A.苔藓植物不适应工厂的噪声B.苔藓植物容易受到有毒物质的侵害而死亡
C.城市的环境比森林干旱D.工业区内温度太高
16.关于苔藓植物与藻类植物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有茎、叶B.都只有假根
C.都不开花,没有果实和种子D.都适于生活在水中
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种子植物
一、单项选择题:
1.有的同学将水稻、西瓜、松树归为一类,把海带、地钱和蕨归为另一类。它分类的依据是()
A.有根或无根B.有种子或无种子C.水生或陆生D.有果实或无果实
2.在解剖和观察种子的结构时,胚根连接在哪个部位上()
A.胚轴B.胚芽C.子叶D.胚根
3.在种子结构中最主要的部分是()
A.子叶B.胚根、胚轴、胚芽 C.胚D.胚乳
4.小麦和花生的种子都具有的结构是()
A.胚和胚乳B.胚芽和胚乳C.子叶和胚乳D.种皮和胚
5.从种子的结构看,我们食用的面粉主要是由小麦种子的哪部分加工而成()
A.胚B.子叶C.果实和种皮D.胚乳
6.豆油是从大豆种子的哪一部分榨出来的.()
A.胚B子叶C.胚乳D.种皮
七年级生物同步练习:生物圈中的人
一、单项选择题:
1、古人类能更好地交流和合作是由于()
A、火的使用B、语言的使用C、工具的使用D、直立行走
2、森林古猿从树上到地下生活的原因是()
A、为了换环境B、由于流星撞击
C、由于地壳运动和气候变化D、为了扩张领地
3、森林古猿过的是()
A、树栖生活B、洞穴生活C、陆栖生活D、水栖生活
4、出现较早的古人类化石是()
A、北京猿人B、“东非人”C、“露西”少女D、山顶洞人
5、在森林古猿进化到人的历程中,最关键的是()
A、使用工具B、使用火C、产生语言D、制造工具
6、在距今1200万年前,森林古猿主要分布在()
A、非洲B、亚洲C、欧洲D、澳洲
7、人在进化过程中,身体的形态和结构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其中与人的直立行走有直接关系的变化是()
A、牙齿变小,分工更细B、下肢粗壮,脚板变宽
C、身材高大,体质好D、体毛减少,胎生哺乳
8、由猿进化到人关键的第一步是()
A、制造工具B、使用工具C、直立行走D、产生语言
9、人类与类人猿共同的祖先是()
A、猴B、黑猩猩C、长臂猿D、森林古猿
10、1000万—2000万年前,地壳运动剧烈,气候发生剧烈变化,大量森林消失,对古人类的出现的影响是()
A、一部分森林古猿不得不下地生活,自身形态结构发生变化
B、森林古猿开始会用火了
C、古灵长类都灭绝消失了
D、语言已经发展成熟
12、直立行走使古人类能够()
A、将果实从树上摘下来B、将前肢解放出来,使用工具
C、扩大行动范围D、保护环境
13、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动物是()
A、黑猩猩B、长臂猿C、猕猴D、大猩猩
14、下列与人体的直立行走有关的是()
A、下肢骨粗长B、长骨为管状结构
C、骨中空D、上、下肢基本一样长
7.松树和桃树相比,最主要的区别在于()
A.松树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B.松树没有果实,种子裸露着
C.松树的球果包被着果实D.松树雌球花由胚珠和子房壁组成
8.柏树、银杏属于裸子植物的主要原因是()
A.茎高大,根系发达B.有种子形成
C.都形成球状果实D.种子外面无果皮包被
9.下列植物中,属于裸子植物的是()
A.水杉B.卷柏C.金鱼藻D.地钱
10.一粒种子能够萌发长成一棵参天大树在于种子的()
A.胚根B.胚芽C.胚轴D.胚
11.大豆种子的结构包括()
A.胚芽、胚根、胚轴、子叶B.胚和种皮
C.胚、胚乳、种皮D.胚根、胚轴、胚芽和胚乳
12.种子的胚包括()
A.胚根、胚轴和胚芽B.胚根、胚芽和子叶
C.胚根、胚轴、胚芽和子叶D.胚根、胚轴、胚芽和胚乳
13.小麦、玉米的营养物质主要贮存在()
A.胚B.子叶C.胚乳D.种皮
14.蚕豆的种子中,贮藏营养物质的结构是()
A.胚B.胚芽C.子叶D.种皮
15.在玉米种子纵切面上,滴加碘酒后,切面上遇碘酒变蓝的物质及结构是()
①淀粉②蛋白质③脂肪④子叶⑤胚乳⑥胚芽
A.②④B.①⑤C.①④D.③⑥
16.“麻屋子,红帐子,里头住着白胖子。”这句谜语依次描述的是花生的()
A.果皮、种皮、胚B.果皮、种皮、子叶
C.果皮、种皮、种子D.种皮、果皮、胚乳
17.现在地球上分布最广、种类最多的植物类群是()
A.藻类植物B.苔藓植物C.裸子植物D.被子植物
18.被子植物区别于裸子植物的主要特点是:
A.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B.有种子
C.种子外有果皮包被D.种子外无果皮包被
19.下列植物类群中,能产生种子的是()
A.藻类植物B.苔藓植物C.蕨类植物D.裸子植物
20.下列哪种植物是裸子植物?()
A.苹果B.西瓜C.核桃D.银杏
21.小明在山间的伯父家住了一段时间,他很喜欢吃伯父家的板栗、玉米、蕨菜和银杏,他想要这些植物的种子带回家去种。他不可能要到哪种植物的种子?()
A.板栗B.玉米C.蕨菜D.银杏
被子植物的一生:种子的萌发
一、单项选择题:
1.种子萌发时必要的外界条件包括()
①适宜的温度②水③光④土壤⑤空气⑥肥料
A.①②④B.①②⑤C.①②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
2.种子萌发除了必要的外界条件外,还需要种子的()
A.结构完整B.胚是活的C.胚芽是完整的D.子叶完整
3.早春播种后铺盖地膜,其主要目的是()
A.避免日光照射B.防止风沙影响种子发芽
C.防止鸟兽掘食种子D.提高地温,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促进种子萌发,植珠生长
4.种子萌发后,将来发育成地上部位的是()
A.胚芽B.胚根C.胚轴D.子叶
5.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研究阳光对大豆发芽影响的实验:在①、②两个花盆中种了大豆,并对阳光、温度、水加以控制(如右表所示)。其他同学看了设计后提出下列意见,其中正确的是()
花盆阳光温度水
①向阳处20℃充足
②暗室28℃充足
A.两个花盆都应放在向阳处B.两个花盆的温度都应维持在20℃
C.①花盆应在28℃,②花盆应在20℃D.两个花盆都应放在暗室中
6.在适宜的条件下,下列种子能够萌发的是()
A.去掉胚乳的玉米种子B.虫蛀空了的水稻
C.切去胚的小麦种子D.籽粒饱满的菜豆种子
7.将籽粒饱满的种子分为甲、乙两组,在25℃~30℃下播种,甲组种在潮湿贫瘠的土壤里,乙组种在潮湿肥沃的土壤里,这两组种子的发芽情况是()
A.甲先发芽B.乙先发芽C.同时发芽D.都不发芽
8.将大米播到地里,长不出幼苗,原因是()
A.胚被破坏B.除掉了种皮C.胚乳被损伤D.除去了谷壳
9.为了尽快得到某种植物的幼苗,在选种时一般选()
A.刚采下的幼嫩种子B.已经度过休眠期的种子
C.正在进行休眠的种子D.刚采下的即将成熟的种子
10.下表是某同学四次测得小麦的发芽率,结果都不相同,你认为他测得的小麦种子的发芽率应是()
组别1234
发芽率92%90%95%91%
A.92%B.90%C.95%D.91%
被子植物的一生:植株的生长
一、单项选择题:
1.在显微镜下观察根尖的结构,由顶端依次向上是()
A.根冠、分生区、成熟区、伸长区B.分生区、根冠、成熟区、伸长区
C.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D.分生区、根冠、伸长区、成熟区
2.一条根能够不断长长的原因是()
A.根冠不断增加新细胞B.伸长区的细胞不断伸长
C.分生区不断增加新的细胞D.分生区细胞数量增加和伸长区的细胞不断伸长
3.一棵大树的枝条是由( )发育成的.
A.茎B.根C.叶D.芽
4.种庄稼需要施肥,肥料的作用是给植物的生长提供()
A.有机物B.水C.无机盐D.氧气
5.植物生长中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是()
A.含氮的、含磷的、含钾的无机盐B.含氮的、含磷的、含铁的无机盐
C.含磷的、含钾的,含硼的无机盐D.含氮的、含磷的、含锌的无机盐
6.无土栽培是指()
A.把植物直接栽培在人、畜的粪尿中B.直接将植物栽培在水中的栽培方式
C.不需要给植物施无机盐的栽培模式
D.把植物栽培在将植物需要无机盐按比例配制好的营养液中
7.发育成茎和叶的是种子的()
A.胚轴B.胚芽C.子叶D.胚根
初一生物同步练习:消化和吸收课堂练习
()1、我们在吃馒头时,越嚼感觉越甜,这是因为
A、淀粉在口腔内被分解成了葡萄糖B、唾液变成了葡萄糖
C、淀粉在口腔内被分解成了麦芽糖D、口腔内产生了葡萄糖
()2、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消化作用实验的水浴温度是37℃,这是因为37℃
A、接近人体体内温度,酶的消化能力最强B、随意温度,无特殊意义
C、接近室温,易保持恒定D、各种生物体的酶维持活性的最适宜温度
()3、下列物质在消化道内,不能被直接吸收的是
A、维生素B、氨基酸C、含钙的无机盐D、麦芽糖
()4、经常酗酒的人,最直接受到伤害的消化器官是
A、胃B、小肠C、大肠D、口腔
()5、下列液体中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是
A、胃液B、胆汁C、胰液D、肠液
()6、人体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主要器官是
A、口腔B、胃C、小肠D、大肠
()7、消化脂肪的主要器官是
A、胃B、小肠C、大肠D、肝脏
()8、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是
A、胰腺B、肠腺C、肝脏D、胃腺
()9、下列结构与小肠的吸收功能无适应关系的是
A、小肠内肠腺,能分泌多种消化酶B、小肠黏膜有皱襞和绒毛
C、小肠绒毛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D、小肠绒毛内有毛细管和毛细淋巴管
()10、蛋白质在消化道中被消化的最终产物是
A、氨基酸B、葡萄糖C、脂肪酸D、甘油
参考答案:1——5:CDDAB6——10:CBCAA
第2篇: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测试题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在茎的结构中,运输水和无机盐与运输有机物的结构分别是()
A.导管和筛管B.筛管和导管
C.都是导管D.都是筛管
2、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的()
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制造者
3、在验证“种子的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实验中,实验组最好选用()
A.干的种子B.煮熟的种子
C.萌发的种子D.刚收获的种子
4、下列不能进行蒸腾作用的器官是()
A.根尖B.叶片C.叶柄D.嫩茎
5、我国有不少特有的珍贵树种,被称为“鸽子树”的是()
A.水杉B.银杉C.桫椤D.珙桐
6、植物的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分别在植物细胞的()中进行。
A.叶绿体细胞核B.液泡、细胞核
C.线粒体叶绿体D.线粒体液泡
7、“揠苗助长”会使幼苗死亡,这是因为损伤了()导致的。
A.幼苗的老根B.幼苗的幼根和根毛
C.幼苗的茎D.幼苗的叶
8、青菜堆放久了会发热,原因是细胞进行()
A.呼吸作用B.光合作用
C.吸收作用D.蒸腾作用
9、人类生命活动中所利用的能量最终来自()
A.地球B.植物C.太阳D.食物
10、农业生产中一次施肥过多农作物会出现萎蔫的现象,这是因为()
A.根细胞吸水过多B.根细胞失水过多
C.根细胞吸收无机盐过多D.根细胞吸收无机盐过少
11、下列哪一组是胚的结构()
A.胚芽、胚轴、胚根、胚乳B.胚芽、胚轴、胚根、子叶
C.胚芽、胚轴、胚乳、子叶D.胚芽、胚轴、胚根、种皮
12、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
A.根冠B.根毛区C.伸长区D.分生区
13、叶芽中发育成叶的结构是()
A.芽B.芽原基C.叶原基D.幼叶
14、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是()
A.空气B.种子具有活的完整的胚
C.充足的水分D.适宜的温度
15、下列叶片的细胞中,不含叶绿体的是()
A.保卫细胞B.表皮细胞
C.栅栏层细胞D.海绵层细胞
16、17世纪上半叶,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设计的实验得出了植物体内的全部营养物质()。
A.都是从土壤中获得的B.不是从土壤中获得的
C.都是从水中获得的D.不是从水中获得的
17、单性花是指()。
A.不长雄蕊的花B.只有雄蕊或只有雌蕊的花
C.既无雄蕊也无雌蕊的花D.无花萼和花冠的花
18、对维持生物圈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起重要作用的生理活动是()。
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B.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
C.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D.动物的呼吸作用
19、我国森林植被面临的现状是()。
A.森林覆盖率高于世界人均水平
B.对森林利用不合理,伐优留劣,甚至乱砍滥伐,呈现衰退趋势
C.对森林利用合理,无乱砍滥伐现象发生
D.我国是个多林国家
20、花生种子萌发时,需要的营养物质来源于()。
A.胚乳B.子叶C.胚芽D.胚轴
二、简答题:
21、下图是一棵银边天竺葵(边缘呈白色),将其在黑暗中放置24小时后,选一健壮的叶片,用不透光的两块软木片在A处从正反面遮住,然后将整个植物体移到阳光下。数小时后,选择的叶片摘下,去除叶绿素,加碘液处理后的变化是:
①A处颜色,原因是,从而说明了。
②B处颜色。原因是。
③C处没有变蓝,说明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条件。
④将植株放在暗处24小时的原因是。
22、请你用图示法表示植物花的结构及其与果实形式的关系,并回答问题。
花托
花萼
花瓣
柱头
花柱
子房③→种子
(1)上述图示中,①②③④分别是、、、。
(2)由图示可以推知,花是植物的器官,受精作用是指
。
23、取四株大小相同且叶数相同的嫩枝,分别进行了如下处理:
A.叶片不作处理;
B、在叶片的下表面涂上凡士林;
C.叶片的上、下表面都涂上凡士林;
D.切去叶片并在切口处涂上凡士林。
将这四株嫩枝插到盛有清水的'试管中,并在清水的上面滴加油,同时放在阳光下。实验开始时,先将各个装置的质量调整到80克,其后每隔4小时记录各个装置的质量变化。实验结果曲线图如下:
(1)曲线Ⅰ代表的两组装置是、。
(2)曲线Ⅱ代表的装置是;曲线Ⅲ代表的装置是。
(3)如果对叶片上下表面气孔的相对数目作出合理的推断,请将C组的实验装置进行改进:。
24、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表示绿色植物的什么生理过程:。
(2)用反应式表示上述生理过程:。
(3)上述生理过程的实质。
25、下图中的枝条中有个节,个节间。请按图中的提示,填出图中各部分结构的名称,并按发育关系将左右两侧的结构用箭头连线相连。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答案AACADCBACBBBDBBCBABB
二、简答题:
21、(1)不变蓝,A处背着光未进行光合作用,光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
(2)变蓝,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产物淀粉,它遇碘变蓝色。
(3)叶绿体。
(4)为了让天竺葵在黑暗中将淀粉全部消耗掉。
22、(1)雌蕊、果皮、胚珠、雄蕊
(2)生殖器官,进入胚珠内部的花粉管释放出精子,与胚珠里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这个过程叫受精作用。
23、(1)C、D(2)B、A(3)在叶片上表面涂上凡士林
24、(1)光合作用(2)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
(3)将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将光能转化为有机物中的能量。
第3篇: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测试题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测试题(共9篇)由网友 “咕咕啾啾” 投稿提供,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测试题,希望大家能够受用!
篇1: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测试题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在茎的结构中,运输水和无机盐与运输有机物的结构分别是
A.导管和筛管B.筛管和导管
C.都是导管D.都是筛管
2、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的()
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制造者
3、在验证“种子的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实验中,实验组最好选用()
A.干的种子B.煮熟的种子
C.萌发的种子D.刚收获的种子
4、下列不能进行蒸腾作用的器官是()
A.根尖B.叶片C.叶柄D.嫩茎
5、我国有不少特有的珍贵树种,被称为“鸽子树”的是()
A.水杉B.银杉C.桫椤D.珙桐
6、植物的呼吸作用与光合作
第4篇:《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三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第三节 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一、课程资源分析
《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是在学习了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水份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之后编排的。我们都知道,生物的生活离不开水,自然界中的水循环的正常进行是万物赖于生存的前提,因此,关于这方面的资料和实验很多,更有利于我们从理性上认识植物的蒸腾作用使水分大量散失的意义,以及绿色植物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从而认识到保护森林的重要性,并树立自觉爱护绿色植物的优良品质。
二、教学策略和手段
通过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根吸收水后,如何运送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很自然的提出问题“植物吸收来的水主要的用途是什么”从而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热情,继而展示“玉米一生需水量”的资料,以引起学生研究蒸腾作
第5篇: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本节主要通过植物的蒸腾作用散失大量水分来说明绿色植物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因此本节的关键点是让学生理解以下两点:①植物的蒸腾作用确实散失了水分。②植物体内有与散失水分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如何突破这两个关键点呢?基于以上的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根据生物新课程理念,即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式学习。我采用的教法主要是发现法。发现法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布鲁纳所提倡的,是从学生的好奇、好问、好动的心理特点出发,依据教师和教材所提供的材料,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自己回答和解决这些问题,使他们成为知识的发现者,而不是消极的接受者。与此相适应,指导学生学习的学法主要是:探究式学习、小组合作学习。通过精心设计,在教学过程中促进教法与学法的和谐统一,
第6篇:《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教学设计
《种子植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说出种子的主要结构,描述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识别当地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3.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种子的结构。
重点和难点
1.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种子的结构。
2.识别当地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课前准备
教师:观察种子的结构所需的各种材料用具:菜豆种子结构挂图、玉米种子结构剪贴图;常见的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的图片;
学生:不同植物的种子和果实,如花生、苹果、桃、梨的果实,松的球果、种子等。
教学过程
一、观察种子
①菜豆种子的结构; ②玉米种子的结构;
③菜豆、玉米种子结构的异同。
学法指导:参照课本的实验方法,4人小组合作实验,通过观察和讨论,说出菜豆种子、王米种子的结构。
也可以对照老师出示的菜豆种子结构挂图、玉米种子结构剪贴图(自制)看书,同学间讨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