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关于档案与民生的文章「佳作」
关于档案与民生的文章「佳作」
档案在维系社会稳定、化解民生矛盾、服务经济社会上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档案与民生作文,欢迎大家观赏!
习总书记在参观国家博物馆大型展览《复兴之路》时发表重要讲话,字字铿锵有力,句句饱含深情,道出了我们党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把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共筑最深层次、最核心的“中国梦”,强国的梦。
谈论起梦想,我们总是把自己现在的成功追述成曾经的梦想。因为很多人认为,变成现实的梦想说出来很励志,而成为泡影的梦想说出来就是笑话;成功了的梦想需要艰苦卓绝的奋斗,失败了的梦想无非是一场梦游。
我站在全国档案工作者年会会场的主席台上那一刻,我感到我的“档案梦”实现了。虽然谈不上“艰苦卓绝的奋斗”,但至少也可以说是“汗水与泪水相伴”。
我很幸福,因为我从事着自己钟爱的职业,有人注重结果,有人重视过程,但在我心底,从事档案工作,无论是过程与结果都精彩。我认为,梦想不是虚无的,在每个人心中都是具体的,小到一件事情,大到人生规划,只要内心有规划,便有实现的可能。梦想需要脚踏实地,异想天开,不接地气,梦想就会幻灭。
我认为,实现每一个计划、每一个小任务就向”梦想“又走近了一步,一个个小喜悦的积累,在我取得了副研究馆员资格之后,陪伴我向更艰难梦想的次次攀登,这是实实在在的。我完成了自己安排的每个阶段性任务也取得了少许成就,比如,论文《女性在档案工作创新中的价值》被《山西档案》2010年4期发表的同时参加了华北地区第六次档案学会学术讨论会;2011年《山西档案》2期《触摸历史的原声带让“死档案”变成“活信息》;同年第6期《档案管理工作应成为文化体制改革的`忠实记录者》;《从档案编研看档案文化建设的发展》参加了2012年10月召开的全国档案工作者年会被评为优秀论文。
2008年,在华北地区第五次档案学会学术讨论会上,我的论文《档案工作必须关注民生这一时代主题》被选出在大会上交流,会后同行们纷纷前来拷贝我在会上的电子版报告,这是同行对我的肯定。同时,在论文中提到并在会场展示的一本《太原老城》,让北京市档案局科教处买走了,着实没有想到。这个过程应该是学术会议的真正意义和价值。同年,论文被山西省档案学会评为第八次档案优秀成果二等奖。
无论是《女性在档案工作创新中的价值》,还是《触摸历史的原声带让“死档案”变成“活信息》,每一段文字的确定,每一篇文章的诞生,都与自己的工作息息相关。2009年4月17日,经太原市委批准,以太原日报社为主体,正式组建成立了太原日报报业集团,成为中西部地区文化体制改革示范单位。”自集团成立以来,接待外省来访及考察38批次。按常规,接待工作原是归在文书类10年保存的卷宗,但由于收集内容的丰富使之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我把它列为长期30年保管期限了,因为在这一卷里,有接待方案、座谈记录、汇报材料,还有实物类别的报纸、照片、光盘,反映了集团的精神面貌,以及接待水平,集团档案有了企业文化的品相。“这是《从档案编研看档案文化建设的发展》文章中的一段描述。在实践中思考,在思考中实践。我以为档案是有灵性,会变化的。当然这种变化不是档案卷宗本身,而是档案管理人员在不断的深入工作中在认知上产生的质变。这种变化益受的不仅是档案工作,还有档案管理者本人。
2012年1月《太原日报》创刊暨太原日报社成立60周年,众多老领导、老报人及老朋友们捧读着社史,翻看着画册,一种亲切感写在他们的脸上,“这张照片我可真没见过呢!”,“那段背景文字描述的非常详细……”在系列活动中,录制了纪录片,举办了座谈会,策划了晚会,出版了《太原日报社社史》、《一枝一叶总关情》、《报春》(画册)等书籍和特刊。做为一名档案管理人员为之感动,虽然没有参加全部活动,但让我自豪的是我尽力为这个活动做了幕后工作,储备的大量档案以其真实性、原始性、权威性吸引着来宾,从而使社庆活动的每个情节、每一条枝蔓都有档案的精华渗透其中,每一项活动,每一篇讲话稿,每一张图片,都有档案史料在做支撑。档案史料和社庆相融合,让人们从另一个角度,解读了太原日报社60年来的前世今生。《从档案编研看档案文化建设的发展》这一篇文章就是在社庆结束后开始撰写的。
当档案软件条目一条一条的追加;照片档案的图片说明按要求一点点录入,向市委市政府及各单位提供利用的同时,我是自信、自豪的,因为一摞摞资料已经经历了档案的蝉变,她有了明晰的条目和便于检索的路径。
我不要做“默默无闻”的档案人,我要做“雄鸡一唱天下白”的雄鸡。因为现实中,档案需要宣传,档案工作才能有声色。我不想让我的“档案梦”只是简单、重复的情节,我要让我的“档案梦”完整、绵延、有韵味。
昨晚我又梦了一个梦:“清晰的梦到自己单位档案工作达省一级了,证书比省二级的大……正高兴的空档收到一条短信,通知我去参加研究馆员评审的最后论文答辩”。这是真的吗?会是真的,我要为之奋斗,我要让她梦
第2篇:档案与民生演讲稿
三心齐用,服务民生
平江县档案局
余庆远
孙中山先生说:“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我国从平反冤假错案大量查阅档案,到落实知青工龄,再到完善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险、医疗卫生、社会管理等方面的制度,档案都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档案工作与民生息息相关。
民生问题是与人民群众最直接相关的重要问题,关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档案事业是承载文明和发展的千秋功业,档案人肩负着“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神圣职责。民生所想,就是档案工作之所向,民生所需,就是档案工作之所趋。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老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建立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民生档案资源体系和利用体系,成为当前档案工作的重点。
或许,档案人十年如一日,埋头苦干,任劳任怨的酸甜苦辣不为人知,但他们仍用辛勤的双手无私奉献着,他们让我学会了三个“心”,耐心、细心和责任心。
有人说,耐心播种,你会有一个丰收的秋天,耐心倾听,你会得到别人的尊重,耐心是一种高尚的秉性,也是一种伟大的气质。从每一份案卷的文字要求到档案章的清晰地填写再到每一个钢钉端正装订,无不体现出档案人的极致耐心。都说细节决定成败。档案工作极其细致,一个字,一个标点符号,甚至一个钉子都会影响到档案的质量,档案人员的细心,可能会挽回上百万元的损失,甚至抹去他人多年的冤屈。
有一种责任心,它不仅仅是担当,更是对自身的考验,正因为这种责任,让档案人员具备了高度的保密意识,也是因为这种责任,才让中国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得以传承到今。
耐心,细心,责任心,在档案馆,面对如艺术品一般整齐精致的档案,我知道那离不开千千万万档案人员耐心的整理,细心的分类,他们用责任心告诉我,档案是有生命的,它需要我们用真心去对待,用爱心去呵护,也告诉我们,青春,因为拼搏而精彩,因为付出而无悔。
梦在前方,路在脚下。要实现梦想,需要的是扎实肯干的务实精神,只有锲而不舍地努力,找对了路径和方法,梦想才可能实现。如果我们每一个兰台人开始做梦,做一个不平凡的梦,把这些独特的梦汇合起来就形成了一个伟大的兰台梦,我们的档案事业就可以拥有一双腾飞的翅膀。同志们,让我们三心齐用,一起放飞梦想,为服务民生作出自己的贡献,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谱写一个普通档案人员不平凡的赞歌。
第3篇:2016档案与民生征文启事
2016档案与民生征文启事
关于档案与民生的作文,下面是相关的文章,快来看看吧。欢迎阅读与借鉴。
档案与民生征文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民生问题自古以来就是关系国家民族稳定和谐、经济社会繁荣昌盛的头等大事。档案工作是维护史实、传承文明、服务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关注民生,保障民生,解决民生问题,离不开档案和档案工作。在新的形势和条件下,如何做好民生档案工作,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一、民生档案工作的新内涵和重要意义
民生问题涉及社会各个领域,涉及不同的群体层面。尤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民生问题不仅其内涵在不断拓展,而且其构成要素也在不断变化,既有政治的、又有经济的,既有精神的、又有物质的,既有文化的、又有生活的等等。民生档案从内涵上来讲,是
第4篇:档案与民生征文1500字
档案与民生征文1500字
档案与民生密切相关。平时“沉睡”的档案,一旦为解决百姓“急、难、愁”问题而被“唤醒”后,会演绎出多少动人心弦的故事。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档案与民生作文,欢迎大家参考!
【档案与民生作文1】
如今,档案与民生密切相关。平时“沉睡”的档案,一旦为解决百姓“急、难、愁”问题而被“唤醒”后,会演绎出多少动人心弦的故事。
这些年,在第二故乡马鞍山安享晚年的李大妈有件烦心事始终困扰着她:1958年她将户口从上海迁出,与同学一起赴安徽马鞍山参加建设,在第二故乡作出了奉献,也收获了爱情,建立了家庭,养育了后代。女儿的另一半在上海,所以家也安在上海,但女儿户口一直在马鞍山,“人户分离”多年,给女儿全家人的工作、学习与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近年,知青子女依据有关政策可落户上海,然而女儿虽然具备落户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