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复习简便运算预设教案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下册)
猎德小学:宗慧(2005.4.28区公开研讨课)
复习内容:人教版第十二册87-88页
教材简析:简便计算的复习在教材里所占篇幅有限,只列举一个复习例题,而此内容后面的练习题却出现九种基本的练习题,很显然远远满足不了简便计算总复习的需要。虽然说学生已经学过简便计算,但由于时间和学生容易忘记的原因,在六年级进行计算总复习时,还是要对简便计算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另外,简便计算在四则混合运算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新课标提倡培养学生的简便计算的意识,考试评价的计算部分也遵循这样的要求。例如:学生计算一题时,首先考虑这题能否简便计算,如能就简便计算。如不能就按计算的顺序进行计算。从这里可以看出简便计算优先于按顺序计算。优先性表现在1、计算时优先考虑地位;2、简便计算本身的优点。所以,把简便计算作为一项专项复习是十分必要的,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复习下面的四则混合运算。这节课是复习简便计算内容的第一课时。(我是在尝试这样的复习方式,供老师们研讨)
学情分析及其设想:对于简便计算,学生已经学过且掌握,也不排除一些学生有例外。这里的例外是指一些学生学习掌握的特别好;一些学生学得特别差。但随着学生学习内容的增加、深入和计算能力的增强,上面的简便计算的学习情况将可能发生变化。因此,基于上面的想法,我预设的复习是一个动态的复习课。动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前置复习。我让学生自己先复习,充分利用复习的资源。不管学生通过什么方法,例如:看现在书的复习内容、查找以前的书、或问同学,老师,家长、或上网查等。2、复习反馈活动(在课堂上),体现老师的主导作用。通过反馈,一方面实现学生复习信息的交流,巩固掌握的基础知识和解决疑难。另一方面便于老师掌握简便计算现在的学习情况和有针对性地引导下面复习活动的进行。3、巩固简便计算练习,夯实复习成果。
复习目标:
1、 知识与技能,进一步理解运算定律的含义及其适用,准确、熟练进行简便计算;
2、 过程与方法,经历复习的全过程,学会复习的方法;
3、 情感与价值,享受复习成功的喜悦。
复习过程: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前置复习(课堂前伸) 指导学生复习:
1、复习简便计算的根据,即运算定律。复习语言表达、字母表示法、并举例。
2、特殊:接近整十、整百的数相加减。
3、写出你在复习时遇到的问题或心得。
教师方法的实施:学生自己复习,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把复习内容表示出来。
充分利用复习资源,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疏理知识的能力。
二、复习反馈活动(课堂展示) 1、 组织、调控、参与反馈活动:(1)小组交流复习情况--按老师指导复习方法内容进行交流。(2)班级交流小组复习情况。
2、 老师在学生回报时板书简便计算的根据和生成的内容。 实现复习信息多向交流1、小组交流。
3、 班级交流。
3、对汇报质疑 展示自己的复习能力,实现复习信息的交流,达到复习目标。
三、巩固复习练习(课堂展示的深入) 提出同桌调换做自己复习时列举的例子
1、 巡视
2、 参与反馈 3、 做举例
(1) 自己做
(2) 对改
(3) 反馈
4、 做练习卷5、 小结 巩固复习内容,提高解题能力
四、总结 参与其中 让学生充分说,说出自己对这节课感想! 巩固复习内容,实现知识的升华
五、老师反思 教师写出教学情况 为上下节课,收集资料。
板书设计:复习简便计算
运算定律运算性质特殊:接近整十、整百的数相加
-----------------------------------------------------------------
-----------------------------------------------------------------
----------------------------------------------------------------
---------------------------------------------------------------
简便计算下面各题。
15×47+37÷557+56+27+16
0.6×52%+0.6×48%6.38-175%+2.63-25%
16×23÷89125×32
(14-16+18)÷124378.875-(296+78.875)
56×57+56×27+56907×99+907
0.375×5.8+58×5.8578+298
0.625×1.6+58×3.4109998-(9998+9000)
1200-1979300÷3÷2
56×998.05-0.75-14
51×102
第2篇:复习简便运算预设教案
教材简析:简便计算的复习在教材里所占篇幅有限,只列举一个复习例题,而此内容后面的练习题却出现九种基本的练习题,很显然远远满足不了简便计算总复习的需要。虽然说学生已经学过简便计算,但由于时间和学生容易忘记的原因,在六年级进行计算总复习时,还是要对简便计算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另外,简便计算在四则混合运算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新课标提倡培养学生的简便计算的意识,考试评价的计算部分也遵循这样的要求。例如:学生计算一题时,首先考虑这题能否简便计算,如能就简便计算。如不能就按计算的顺序进行计算。从这里可以看出简便计算优先于按顺序计算。优先性表现在1、计算时优先考虑地位;
2、简便计算本身的优点。所以,把简便计算作为一项专项复习是十分必要的,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复习下面的四则混合运算。这节课是复习简便计算内容的第一课时。(我是在尝试这样的复习方式,供老师们研讨)
学情分析及其设想:对于简便计算,学生已经学过且掌握,也不排除一些学生有例外。这里的例外是指一些学生学习掌握的特别好;一些学生学得特别差。但随着学生学习内容的增加、深入和计算能力的增强,上面的简便计算的学习情况将可能发生变化。因此,基于上面的想法,我预设的复习是一个动态的复习课。动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前置复习。我让学生自己先复习,充分利用复习的资源。不管学生通过什么方法,例如:看现在书的复习内容、查找以前的书、或问同学,老师,家长、或上网查等。
2、复习反馈活动(在课堂上),体现老师的主导作用。通过反馈,一方面实现学生复习信息的交流,巩固掌握的基础知识和解决疑难。另一方面便于老师掌握简便计算现在的学习情况和有针对性地引导下面复习活动的进行。
3、巩固简便计算练习,夯实复习成果。
复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理解运算定律的含义及其适用,准确、熟练进行简便计算;
2、过程与方法,经历复习的全过程,学会复习的方法;
3、情感与价值,享受复习成功的喜悦。
复习过程: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前置复习(课堂前伸)
指导学生复习:
1、复习简便计算的根据,即运算定律。复习语言表达、字母表示法、并举例。
2、特殊:接近整
十、整百的数相加减。
3、写出你在复习时遇到的问题或心得。
教师方法的实施:学生自己复习,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把复习内容表示出来。
充分利用复习资源,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疏理知识的能力。
二、复习反馈活动(课堂展示)
1、组织、调控、参与反馈活动:(1)小组交流复习情况--按老师指导复习方法内容进行交流。(2)班级交流小组复习情况。
2、老师在学生回报时板书简便计算的根据和生成的内容。
实现复习信息多向交流
1、小组交流。
3、班级交流。
3、对汇报质疑
展示自己的复习能力,实现复习信息的交流,达到复习目标。
三、巩固复习练习(课堂展示的深入)
提出同桌调换做自己复习时列举的例子
1、巡视
2、参与反馈
3、做举例
(1)自己做
(2)对改
(3)反馈
4、做练习卷
5、小结
巩固复习内容,提高解题能力
四、总结
参与其中
让学生充分说,说出自己对这节课感想!
巩固复习内容,实现知识的升华
五、老师反思
教师写出教学情况
为上下节课,收集资料。
板书设计: 复习简便计算
运算定律运算性质特殊:接近整
十、整百的数相加
---
---
--
简便计算下面各题。
×+÷5+++
0.6×52%+0.6×48%6.38-175%+2.63-25%
16×÷125×32
(-+)÷378.875-(296+78.875)
×+×+907×99+907
0.375×5.8+×5.8578+298
0.625×1.6+×3.4109998-(9998+9000)
1200-1979300÷3÷2
56×998.05-0.75-
51×102
第3篇:复习简便运算预设教案
复习简便运算预设教案
教材简析:简便计算的复习在教材里所占篇幅有限,只列举一个复习例题,而此内容后面的练习题却出现九种基本的练习题,很显然远远满足不了简便计算总复习的需要。虽然说学生已经学过简便计算,但由于时间和学生容易忘记的原因,在六年级进行计算总复习时,还是要对简便计算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另外,简便计算在四则混合运算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新课标提倡培养学生的简便计算的意识,考试评价的计算部分也遵循这样的要求。例如:学生计算一题时,首先考虑这题能否简便计算,如能就简便计算。如不能就按计算的顺序进行计算。从这里可以看出简便计算优先于按顺序计算。优先性表现在1、计算时优先考虑地位;2、简便计算本身的优点。所以,把简便计算作为一项专项复习是十分必要的',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复习下面的四则混合运算。这节
第4篇:分数混合运算和简便运算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
(2010至2011上学期)
六年级数学学科教师:高春枝
学习
内容 分数混合运算和简便运算
学习
目
标 1、通过创设自主探究,尝试迁移、合作交流的探究情境,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在观察、迁移、尝试练习、交流反馈等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及思维的灵活性。
3、创设开放、民主、有趣的自主探究空间,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培养他们勇于实践的思维品质。
重难
点及
突破
措施 教学重点: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熟练掌握运算定律,灵活、准确、合理地进行计算。
课前
准备
导学案设计 个性化设计
预
习
学
案 1、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么样?(先算二级运算,后算一级运算)
2、哪些运算属于二级运算,哪些运算属于一
第5篇: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下册)
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2.使学生知道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也可以一次通分,再计算.
教学重点
能运用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使学生掌握什么时候一次通分好,什么时候分步通分好.
教学步骤
一、复习:
1、口算:
3/12+5/121/2+1/31/3-1/4
2/1-4/11/5+3/51-1/3
2、计算:
1/5+2/5+3/51-5/8-1/8
二、探究新知.
新课导入:这节课,我们学习新的内容--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板书课题: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一)教学例1(没有括号的算式计算方法)【演示课件“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教师提问:回忆一下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学生回答:整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遇到有括号的,应该先算括
第6篇:加减混合运算 教案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第一课时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教科书P1~4页例1及P5做一做1、练习一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计算。
2、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知道算式中每一步所表示的意思,根据算式的意思来说明运算顺序。
教学重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加减混合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根据算式的意思来说明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心目中认为什么样的景色是最美的?(鸟语花香、晴空万里、茫茫草原、雪景……)今天,老师带大家到冰城哈尔滨去看看。(课件出示)
美吗?(美)欣赏图片。
(二)情景延伸复习旧知
咱们一起到“冰雪天地”去看一看吧!
1、说一说图中的人们在干什么?“冰雪天地”分成几个活动区?每个区有多少人?你是怎么知道的?
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我们从
第7篇: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简便运算复习》教案
【教学内容】《简便运算的复习》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总复习第81页
【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数与计算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内容,计算能力是小学生必须形成的基本技能,它是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的奠基,所以计算教学又是小学数学教学重点中的重点。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也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
课标指出:要培养学生的数感,能用多种方法表示数;能用数来交流表达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在数与计算中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增进学生对运算意义的理解。
六年级下册学生要接触到几乎涵盖整个小学阶段的所有计算,整数,小数,分数的计算,学生一提到计算题就望而却步,甚至于觉得数学计算是一种枯燥乏味的东西。
简便运算,是小学数学计算题中最常见的一种。从学生一开始接触计
第8篇:(人教新课标)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8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教材第119页的内容及第121页练习二十三第5、8题。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2.能力目标:并能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培养学生计算的灵活性。3.情感目标:养成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正确应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算。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并说出简算的依据。53 + 36 + 64 + 97 1.5 + 3.8 + 6.2 2.全班学生独立完成,并说出加法运算定律的字母表示形式。3.老师板书:
加法交换律:a + b = b + a 加法结合律:a + b +c = a +(b +c)
二、教学实施: 1.老师设疑:当上面式中的字母表示分数时,这个定律还适用吗? 2.出示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