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五年级上册《循环小数》教案
五年级上册《循环小数》教案
五年级上册《循环小数》教案
教学内容:教材P33~34例7、例8及练习八第4、5、6、7、9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求商,使学生感受到循环小数的特点,从而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了解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其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抽象的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笔算发现循环小数的规律,掌握循环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能正确判断循环节数字,学会用简便记法表示循环小数。
教学方法:计算、观察、分析、比较、讨论。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理解依次重复出现的意义。
故事引入: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正在给小和尚讲故事: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正在给小和尚讲故事…… 问:学生这个故事能讲完吗?(不能,因为它不断地重复。) 这种“依次不断重复”的情况我们可以称它为“循环”。(板书:循环)
2.初步感知循环小数。 出示教材第33页例7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意,并找到数学信息,独立列算式。学生列式:400÷75。让学生用竖式计算这个算式,并说一说在计算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通过计算,学生会发现这个算式的余数重复出现“25”;商的小数部分连续地重复出现“3”。
3.引出课题。像这样继续除下去,能除完吗?(可能永远也除不完。)揭题:那怎样表示这种永远也除不完的商?这种商有些什么特点?这节课我们来研究这个问题,也是我们要认识的“新朋友”——循环小数。
(板书课题:循环小数)
二、互动新授
1.认识循环小数。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商的小数部分总是重复出现“3”,它和每次出现的余数有什么关系?(当余数重复出现时,商就要重复出现。)
让学生猜一猜400÷75的商下一位是多少?并计算验证
引导学生说出:400÷75的'商可以用省略号来表示永远除不尽的商。
(板书:400÷75=5.333…)
2.出示第33页例8的两道计算题,让学生自主计算,并说出商的特点。在第2小题:78.6÷11计算到商的第三位小数时,让学生先停一停,看一看余数是多少,然后再接着除出两位小数,指导学生和除得的前几步比较,想一想继续除下去,商会是什么?通过观察和比较,引导学生发现:余数重复出现5和6,如果继续除下去商就会重复出现4和5,总也除不尽。
3.引导学生比较400÷75,28÷18, 78.6÷11的商,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发现:400÷75和28÷18的商,从小数部分的第一位起不断重复出现某个数字,78.6÷11的商,从小数部分的第二位起开始不断地依次重复出现数字4和5。
师小结:我们所说的重复也叫做循环,像5.333…1. 555…和7.14545…这样小数部分有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小数,就是循环小数。
4.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师引导:循环小数有什么特点?在循环小数里,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什么?怎样表示循环小数呢?请同学们自主学习教材第33—34页的知识。
学生自学后指生回答,学习循环小数的概念。
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循环节: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就是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如:5. 333…的循环节是3;7 14545…的循环节是45。(板书)
5.师小结:今后在计算小数除法时,如果遇到除不尽的情况可以根据要求取商的近似值,也可以用循环小数表示除得的商。
三、巩固拓展
1.完成教材第34页“做一做”第1题。学生自主完成,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34页“做一做”第2题。学生自主完成,并讨论:两个数相除,如果不能得到整数商,所得的商会有哪些情况?学生可能会说:商是小数,商是循环小数,而且有的能除尽,有的除不尽。
教师从而引出“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概念:小数部分的位数有限的小数是有限小数。如0. 9375是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无限的小数是无限小数。如0. 2142857是无限小数。(板书)
师小结:我们现在学的小数比以前又扩大了,又增加了无限小数,而循环小数就是一种无限小数。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学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学生反馈)
五.作业:
1.熟记概念。
2. 练习八4、5、6、7、9第题。
六、板书设计:
循环小数
400÷75=5.333… 5. 333…的循环节是3 7 14545…的循环节是45。 有限小数0.9375 无限小数0.2142857
第2篇:五年级数学上册循环小数教案
循环小数
【学习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例
7、例8 【课程标准描述】
能进行简单的小数除法运算。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并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习目标】
1、结合熟悉的计算比赛情境,在讨论和比较中认识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2、结合除法算式通过计算求商,感受循环小数的特点,初步认识循环小数,从而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了解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学会用简便记法表示循环小数。
3、运用数学游戏激发主动探究的欲望,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习重点】
结合除法算式,通过笔算认识循环小数,掌握循环小数的意义。【学习难点】
通过观察、比较等活动学会判断循环节,会用简便记法表示循环小数。【评价活动方案】
1、创设学生喜欢、熟悉的比赛情境,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为进一步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以评价目标3。
2、竞赛形式的不公平促使学生产生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的积极心态,在讨论和比较中认识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以评价目标1.3、在尝试练习中认识循环小数,发现当两个数相除出现循环小数时商和余数的规律。亲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形成循环小数的概念,加深对循环小数理解,以评价目标2。【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评价目标3)欢迎大家来到数学竞技场,我们在这里要进行一场比赛,比计算速度,比正确率,比观察能力,比理解能力等,看谁是今天的数学能手,出示两组比赛题,分组计算 比比计算能力(比速度,比正确率)女同学组:2.4÷3
0.75÷2.5 男同学组:28÷18
78.6÷11 组内派代表上台板演,列出竖式计算。评出冠军组
讨论:你对这样的比赛有什么想法?请同学说出其中的道理。
二、认识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评价目标1)观察讨论:
(1)两个组的计算结果的小数部分的数位有什么不同?(2)两个数相除,如果商不能得到整数,那么商会是那种情况。(3)总结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无限小数可以用省略号表示。
师:能够除尽的商的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我们把它叫做有限小数;永远也除不完的商的小数部分是无限的,我们把它叫做无限小数。(板书:有限小数、无限小数)
师:无限小数有什么特点?是不是就这一个无限小数呢? 判断下列小数是有限小数还是无限小数。
0.125
5.333……
7.14545…… 3.1415926……
5.333……
7.14545……
3.1415926……都是无限小数,它们一样吗?
师:在数学王国里,就有这么一位特殊的小数朋友——循环小数。(板书课题)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下面,就让我们再次一起走进知识的海洋——循环小数。
三、初步感知循环小数。(评价目标2)
1、出示教材第33页例7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意,并找到数学信息,独立列算式。学生列式:400÷75。
让学生用竖式计算这个算式,并说一说在计算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
通过计算,学生会发现这个算式的余数重复出现“25”;商的小数部分连续地重复出现“3”。3.引出课题。像这样继续除下去,能除完吗?(可能永远也除不完。)揭题:那怎样表示这种永远也除不完的商?这种商有些什么特点?
2、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
指出男同学计算出的结果1.55…、7.14545…就是循环小数。比比观察能力:
观察男同学组的除法竖式,讨论:
(1)这两题商的小数部分有什么特点?这是为什么?(2)小数部分的数字重复出现的地方有什么区别?(3)你觉得这样的算式除到哪一位就可以不除了呢?(4)在生活中你还到哪些循环现象? 比比理解能力
(5)请你说说什么样的小数叫循环小数?(引导学生概括)(6)你能写出几个循环小数吗?
(7)全班交流:这些循环小数后面的省略号表示什么? 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循环小数是无限小数
3、学习循环小数的简便写法。
(1)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重复出现的数字,你可以用简便的方法表示出来吗?(2)学生独立活动,把刚才写出的循环小数用简便写法表示出来。①循环节是什么,怎样确定循环节? ②这种记法比前面的方法好在哪儿
(3)这道题若是让得数保留两位小数,结果应该是多少?
4、教学例题8(1)学会了循环小数的知识,谁能在生活中正确的应用呢?看看谁的应用能力强。(2)学生独立尝试,全班汇报,指名上台讲解
(3)这道题若是让得数保留两位小数,结果应该是多少?
学生观察、讨论小组合作交流,观察比较两题商的小数部分的位数。
5、小结:
今后在计算小数除法时,如果遇到除不尽的情况可以根据要求取商的近似值,也可以用循环小数表示除得的商。
四、巩固拓展(评价目标2)1.完成教材第34页“做一做”第1题。学生自主完成,集体订正。2.完成教材第34页“做一做”第2题。
学生自主完成,并讨论:两个数相除,如果不能得到整数商,所得的商会有哪些情况? 小结:我们现在学的小数比以前又扩大了,又增加了无限小数,循环小数就是一种无限小数。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学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 【学习目标检测】
一、判断对错。(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在括号里打×)
(1)一个小数,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循环小数。
()
(2)9.66666是循环小数。
()
(3)循环小数是无限小数,无限小数也是循环小数。
()(4)、循环小数8.3742742…也可以写成8.3742。()(5)、7.80=7.8
()
二、判断:是循环小数的在()里打√(1)0.999……
()(2)3.212121
()(3)3.1415926……()(4)6.416416……
()(5)5.02727……
()(6)0.547745……
()
三、你会取循环小数的近似值吗? 请问:这道题的商2.7 ÷ 11 =0.2451、保留两位小数,商的近似值为()
2、保留三位小数,商的近似值为()
3、保留四位小数,商的近似值为()
四、比大小1、0.33
0.3
1.23
1.233
1.45
1.45
2.2
2.2 …
2、从大到小排列
0.6
0.6
0.606
0.60…
0.063、通过在数字上加圆点的办法,使这三个相等的数变成互不相等。并按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列。
2.605、2.605、2.605
第3篇:五年级数学上册《循环小数》教案
五年级数学上册《循环小数》教案
一、教材分析:
《循环小数》是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小数除法》中的内容,本节内容包括教材第33、34页例
7、例
8、“做一做”及练习八第6至9题,本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除法和商的近似值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节概念较多,又比较抽象,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例7从“发现”入手,让学生在具体的计算过程中发现商的变化规律和余数的变化规律,弄清这些规律之间的关系。例8的循环小数和例7不同,它的循环节是两个数字,教材利用小女孩和小男孩的对话框,让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通过猜想、验证,掌握循环小数的特点。在学生经历了多次探讨的基础上,教材用描述性的方式揭示了循环小数的定义,并由这个特点引发学生对循环节的讨论,结合循环小数来认识理解循环节,学会循环小数的简写形式。
二、教学目标:、理解
第4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循环小数》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
《循环小数》教学设计
执教者:谢老师
1、教学过程:
(一)认识循环
1、从生活现象中,感知“循环”
师:同学们在开课之前,老师先给你们讲个故事吧。
生:好。
师: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一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老和尚对小和尚说: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和小和尚,老和尚对小和尚说:~~~~~~好像很多孩子都知道下面的是什么,谁来帮我讲下去。
生: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一个老和尚和小和尚,老和尚对小和尚说:
师:咦,你为什么不讲了?
生:讲不完,后面都是重复不断的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 师:哦,你发现了我们这个故事的一个特点,那就是不断重复的。如果是你,你会给这依次重复不断的故事后面加个什么符号,来表示这重复不断的内容呢?
生:省略号。
师:那么在我们的生活
第5篇: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循环小数》教案
循环小数公开课教案
授课人:李鑫 授课地点:蛮云完小
授课时间:2017年9月28日 星期四 第二节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循环小数P27-P28 教学目标:
1、通过求商,使学生感受到循环小数的特点,从而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了解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
2、经历循环小数的认识过程,体验探究发现的学习方法。
3、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及敢于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教学重难点:
1、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
2、环小数的简便记法。
3、体验探究发现的学习方法。教学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教师导入
1、师讲故事引入新课:
教师讲故事: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住着老和尚和小和尚,一天,老和尚和小和尚讲故事,说“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教师问“这个故事讲得完吗?”
2、初步感受循环小数的特点。
观察竖式,你发现了什么
第6篇:五年级数学上册,循环小数
课题: 第三单元:小数除法—循环小数
雷霆 五年级
教学内容:教材P33~34例
7、例8及练习八第4、5、6、7、9题。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求商,使学生感受到循环小数的特点,从而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了解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其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抽象的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笔算发现循环小数的规律,掌握循环小数的意义。教学难点:能正确判断循环节数字,学会用简便记法表示循环小数。教学方法:计算、观察、分析、比较、讨论。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开课前教师先了解今天班上有没有过生日,如果没有就私下找位同学配合,为这位同学送祝福,齐唱生日歌,由此提出问题:
问:生日
第7篇:五年级循环小数教案
《循环小数》教学设计
西丰小学
侯春华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概念;能正确区分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2、能用简便记法表示循环小数;能用“四舍五入”法求取循环小数的近似值;能用循环小数表示除法算式的商。
3、能运用本课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简单问题。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综合能力。教学重难点:
1、初步理解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概念,能正确区分各种小数,能用简便记法表示循环小数。
2、能用“四舍五入”法求取循环小数的近似值,能用循环小数表示除法算式的商。
教学准备:
算式题卡 教、学法:
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出示练习题,让两名学生板演。
2、观察两道竖式。你发现什么?可以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注意余数和商的小数部分。
二、探究新知:
1、像这样重复
第8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循环小数整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循环小数 教学内容:教材第27~28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求商,使学生感受到循环小数的特点,从而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了解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
2、理解有限小数,无限小数的意义,扩展数的范围。
3、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及敢于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教学重点: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判断商是否为循环小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一天老和尚对小和尚说:“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一天老和尚对小和尚说:“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
师:同学们,如果老师一直讲下去会怎么样? 生:永远讲不完。
随学生的回答板书:讲不完。
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