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二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天地》教案
二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天地》教案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二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天地》教案 ,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二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天地》教案 1
设计理念
古诗作为语文课程内容之一,其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古诗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其本身也是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古诗教学在把文学欣赏与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文化知识教学相结合的同时,充分挖掘古诗的人文内涵,引领学生融入古诗蕴含的文化之中。让学生在学习中洗涤心灵,提高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设计特色
挖掘课程资源,结合学生生活体验,使学生感受到诗中情境,引起共鸣。注重师生互动交流,引领学生自主、生动地走进文本。
教学目标
★学会诗中的4个生字和3个认读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大体了解诗句的.意思,能说出从哪里看出山寺很高。体会古诗的意境,培养自学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读生字、了解诗句的意思,知道山寺很高。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体会诗中“危”及两个“高”字的意思。
★在了解诗句意思的同时,引领学生体会诗的意境及诗中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学习了几首古诗,大家还记得吗?老师可要考考你们,行吗?(师生对诗)
2、对话导入:大家会背这么多的古诗,真了不起!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你们愿意吗?
二、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1、介绍诗人
刚才我们一起背诵了一首《静夜思》,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呢?出示李白的图片
李白一生游览过许多名山大川,也写了许多赞美祖国山河的诗句,他的诗有的十分夸张充满想象力,有的充满豪情令人感动。人们都爱读。故此,人们称他诗仙。
2、揭示课题
⑴这一天,诗仙来到一座大山前,他抬头一看,啊!好高的山,一眼望不到顶,如插入云里一般。此时,天色已晚,李白决定晚上住在山上的寺庙中。他奋力向山顶爬去。爬到了山顶,呀!眼前竟然是这样一番景象,于是他把自己的所见所想写成了一首古诗,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古诗《夜宿山寺》——板书课题
⑵读准字音,读准题意
师:(给宿注音)《夜宿山寺》中“宿”,就是住的意思。‘寺’就是庙宇,和尚住的地方。‘夜宿山寺’是什么意思呢?”李白在诗的题目中告诉我们什么呢?(他夜晚住在山上的寺院之中,点出了时间、地点,多巧妙呀!手指板书:时间——夜宿、地点——山寺)
来,再读一读,把题目中的意思清清楚楚地读出来。(教师可以用手势,指导学生读准重音、停顿)
接下来,渗透学习古诗的方法:先理解单个的字词,再把意思连起来。为了引起学生的注意,我把这称为学习古诗的“秘诀”。在理解整首诗的意思的时候,我就要求学生运用这个“秘诀”,试着去理解其中一句。
三、新课
1.师:李白在诗中告诉了我们什么?我们来学习古诗。
2、出示古诗,读准字音,认识生字。
(1)借助拼音自由朗读古诗,圈出诗中的生字,努力做到正确,流利。
(2)小伙伴互相读一读古诗,看谁读的正确、流利。
(3)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方式:以学生读做为检查的方式,达到正确、流利
诗中的生字,都认识了吗?想读读古诗吗?
指名读
评价:正确(出示课件——诗中的这几个生字,他读得多准确呀!你们也像他这样看准拼音,再读一读!)
读音不准(哪个字音还不准确,你们也再练一练)
再指名读,评读:你最欣赏他哪里?你再读一读!(结合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情况,适时提问:
尺——高百尺(尺,长度单位同学们在数学课上认识了米和厘米,用手比一比米有多长?厘米有多长?老师告诉你一尺有这么长!那高百尺有多高呢?在古时候可真得是太高了!)
星辰——摘星辰(星辰是指什么?诗中说可以摘到什么?来,大家做一个摘星星的动作。(瞧,有的同学手伸得可高了,看样子,要摘到天上的星星可不容易!)
百尺,虚指,夸张的写法,形容楼很高。
二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天地》教案 2
教学目标:
1、学会重点生字的规范书写,并比较几组基本字和合体字。
2、积累“词语和短语。
3、通过大量的训练题让学生积极动脑,积累词语,提高阅读和交际能力。
4、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
教学重点:
1、学会重点生字的规范书写,并比较几组基本字和合体字。
2、积累“词语和短语。
教学难点:
1、通过大量的训练题让学生积极动脑,积累词语,提高阅读和交际能力。
2、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
教学准备:
字典词语卡片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照样子补足音节的韵母和声调。
1、教师引导学生复习标声调规则。
2、教师引导学生读准字音。
3、学生按要求完成练习。
4、同桌互改。
5、教师出示正确答案。
二、描一描,写一写
1、学生观察“典和登”看书写时注意什么。
2、学生在田字格里描字。
3、学生互相检查。
三、读一读,比一比
1、学生自己读,填一填。
2比一比。
四、填一填,选词填空。
1、教师引导学生体会重音的变化。
2、同桌讨论应填哪些字。
3、教师找出规律,向学生解答。
4、学生选词填空。
五、照样子说说
1、先让学生完成填空,教师提问。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每组词语中的“地”的位置。
3、学生做练习,师生共同评价。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完成练习题。
教学反思
二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天地》教案 3
[教学内容]
《夜宿山寺》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记游写景短诗。它淋漓尽致地描绘出了山寺屹立山巅的非凡气势。前两行“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从视觉感受上以夸张的手法烘托山寺之高耸人云霄。从“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一句可以想象到“山寺”与“天上人”相距之近,山寺之高也就不言自明了。诗人发挥大胆而惊人的想象,极力渲染山寺之奇高,从而将一座宏伟建筑展现在我们面前。
[教学目标]
1.自学诗中的生字。
2.了解诗的大意,感受诗的意境。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
[教学重点]
1.学习生字。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感受诗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谁读过唐代诗人李白的诗?能试着背一首吗?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李白夜晚住宿在山上寺院时所写的诗。出示课题:夜宿山寺
二、初读感知
1.教师范读全诗,学生注意听不认识字的读音。
2.学生借助拼音初读全诗,圈出生字,多读几遍。
三、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百、尺、声、语。
请同学们自己先读一读。
2.这些生字谁会读?
指名认读,“开火车”读,重点指导“声”字的读音。
3.去掉拼音,小组检查认读生字。
4.猜字游戏:老师手中拿了一个生字娃娃。
谁来猜猜,老师拿的是哪个生字娃娃?
四、将生字宝宝放回诗中,多读几遍。
1.学生自由读诗。
2.指名读词:
高百尺、摘星辰、高声语
3.指名朗读全诗。
五、借助插图,了解诗意
1.出示课件或文中插图,找一找,山寺在哪里。
2.假如你就站在这山顶寺院的高楼上,你会有什么感觉?相机出示前两行诗。
3.指导朗读前两行诗。
(1)老师配乐范读;
(2)学生试读;
(3)指名读;
(4)全班配乐齐读。
4.站在这高楼上,人们都不敢大声说话,害怕惊动了天上的神仙。相机出示后两行诗。
(1)学生自由读后两行诗;
(2)指名配乐读;
(3)教师配乐范读;
(4)全班配乐齐读。
六、创设情境,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1.教师配乐描叙诗境,学生想象画面。
2.学生自读整首诗。
3.指名扮演小诗人,表演读。
4.师生配乐合作读。
七、选择作业(三者选其一)
1.自选乐曲配乐背诵全诗。
2.给诗配画。
3.李白还写过哪些诗,找一找,读一读。
第2篇:《语文天地》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引导学生围绕话题尽情畅谈。
(2)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学校。
(3)指导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写作。
(4)引导学生学会在不同的场合说不同的话。
2.过程与方法
(1)以谈话、演讲的形式来畅所欲言。
(2)举办摄影展。
(3)在写作中体现换位思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一系列的说、拍、写、评活动,引导学生正确,全面的看待问题,处理事情。
课时划分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教学内容
完成“畅所欲言”和“初显身手”
二.组织谈话
1.出示谈话主题
(1)指名读。
(2)谈谈主题。
2.选择不同的话题,组成小组展开谈话
(1)举例容易产生分歧的几个问题,如:
①评选班干部。
②如何开展主题队会。
…………
(引导学生围绕问题讨论,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有分歧该怎么办?)
(2)畅谈。
(3)指名汇报。
3.小节
今天的谈话让你有什么收获了?围绕本单元“角度”这一主题谈谈。
三.初显身手
1.进行展示汇报。
(1)按绘画,摄影分组或按静物、人物分组展示作品。
(2)点评作品。
2.请学生谈谈“我眼里的学校”。
(1)根据照片谈内容。
(2)说说自己为什么选这个角度拍摄、绘画。
(3)相互学习,相互比较。
3.点评。
4.谈收获。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平时,我们总想,如果我是班长,我要把班级管理的更好,我要带领大家全面发展,假如我是校长,我要经常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春游活动……今天,让我们用手中的笔来表达我们的见解吧。
二.出示作文要求
1.指名读。
2.谈谈要求。
三.投影《假如我是爸爸》
1.自由读。
2.齐读。
3.谈谈对诗的看法。
(1)内容。
(2)语言文字。
(3)写作手法。
(4)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启发谈话,拓宽思路
1.你最喜欢成为什么人或什么物?为什么?
2.学生畅所欲言。
3.请目标相似的人互相补充原因。
五.指导写作
1.把自己想象成某人或某物(只能一种)。
2.写写“自己”怎样避免发生某些不该出现的现象。
3.写“自己”要怎样把自己的新形象塑造的更好。
六.活动过程
1.学生写作,老师巡视指导。
2.交流学生写得好的片断,受到启发。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
老师简单评点本次作文的好处与不足之处。
二.出示佳作欣赏
1.投影。
2.自由读。
3.评出佳作好在哪。
4.齐读佳作。
5.说说从佳作中学到什么。
三.投影病文
1.自由读。
2.提提意见和修改方案。
3.共同修改。
4.读读改后的片断,前后比较。
5.说说从修改中受到什么启发。
四.小组交流
1.交流阅读。
2.点评,批改。
3.修改。
4.个子修改。
五.课堂总结
略。
六.布置作业
抄写正文。
第3篇:语文天地教学设计
语文天地教学设计
语文天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1.指导学生完成偏旁归类练习,掌握认字规律。
2.比较“非常”和“经常”的意思有什么不同再造句。
3.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学会勇敢的品质。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
一、指导学生完成偏旁归类练习。
1.分别出示偏旁“子”、“鸟”、“心”、竹字头及例字让学生说说偏旁名称,读一读例字。
生练习:在书上写出带有以上偏旁的'字。
名回答并口头组词、订正。
二、学生用“非常”、“经常”造句。
1.出示例句,读一读,比较“非常”和“经常”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2.在小组内说一说句子。
3.指名交流、订正。
三、组织展开讨论“在课堂上怎样做才算勇敢?
1.出示讨论题,小组间讨论。
2.各个小组选派代表,参加班级讨论。
3.老师小结。
四、让学生
第4篇:《语文天地》教学设计
《语文天地》教学设计
《语文天地》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进入语文天地
二、指导练习
1.回顾我们以前学习的内容,采用怎样的方法来写摘录笔记?
2.通过写摘录笔记,你都有哪些收获?遇到了哪些问题? 遇到这些问题我们应该怎样解决?
3.你知道字典里这些符号所代表的意思吗? ①②③(转)(引) (喻) 与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
4.结合书上的插图朗读一下这首古诗,边读边想:你从古诗中读懂了什么,同位之间互相交流一下。
5.试着背诵一下这首古诗
第二课时
1、通过查阅资料,你了解到了那些国内或者国外比较著名的桥梁?
2、你认为人类最需要怎样的桥梁呢?为什么?与小组的同学进行讨论
3、全班交流讨论结果
4、读一读书中“开卷有益”中的'内容,想一想,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5、回家以后继续搜集有关桥梁的资料,与同学们进行
第5篇:语文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语文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1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机以及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还要引导学生体会古诗意境,了解古诗大意。
教学目标
1、识字与写字:认识古诗中的生字,会写本课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春天的勃勃生机。
3、理解古诗大意。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同学们,古诗是中国文学艺术的瑰宝,流传千古,家喻户晓的古诗有很多,比如我们看到这些图片的时候就会想到(李白的就《静夜思》),那么李白有一位非常要好的朋友,名叫杜甫,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杜甫的这首《绝句》。
二、解诗
第6篇: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
3、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维吾尔族人民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1、识字、写字。
2、让学生知道葡萄沟好在什么地方,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让学生理解葡萄的特点及葡萄干的制作方法,并读好长句。
三、教学准备:
1、课件
2、生字卡片
四、教学课时: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大家一起唱《娃哈哈
第7篇: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要认识的生字6个,会写的生字12个。正确书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嘱”读zhǔ,不要读成shǔ;“晌”读shǎng,不要读成xiǎng;“诲”读huì,不读huǐ。
3、识记字形:嘱:右边下半部的第七笔是竖。肃:笔顺,悉:上部不是“采”。提醒与熟字区分比较:注意“非”在“排”和“靠”两字中字形的变化。“叮”和“钉”、“订”;“幅”和“副”、“诲”和“悔
第8篇:二年级语文下册训练阅读天地
二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练习。
阅读天地
阅读短文回答后面的问题。我行!
我不是最弱小的夏天的一个周末,五岁的萨沙和哥哥托利亚,跟父母一起到森林中去玩。森林里的景色是那么美好,空气是那么清新。
林中的一片空地上有一从野蔷薇,被铃兰花簇拥着,开除了第一朵粉红色的话花。带着露珠的花朵随风舞动,芬芳扑鼻一家人坐在野蔷薇旁边,聊起天来。
突然,雷声大作,天上飘下几滴雨点。紧接着下起了倾盆大雨。妈妈赶紧从背包里拿出予以递给托利亚,托利亚又把予以递给了萨沙。
萨沙不解的问道;为什么给我呢?妈妈说:我们应该保护比自己弱小的。那么说: 我是最弱小的。妈妈说:要是你谁也保护不了,那你就是最弱小的。
接着,萨沙想蔷薇花走去。大雨已经打掉两篇蔷薇花瓣,花儿无力的垂着头。显得更加娇嫩。萨沙掀起雨衣轻轻地遮住了蔷薇花。
萨沙对妈妈说;我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