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设计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学习目标】
1、会认“针”等4个生字,会写“忠”等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大自然的奥秘和情趣。
3、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留心周围事物、发现科学知识的意识。
【课前准备】
1、指南针。
2、课件:天然的指南针。
3、生字词卡片。
4、了解辨别方向的其他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揭示课题
1、故事导人。(故事主要内容是去野外游玩,不小心与同学们走散,迷了路)
2、设疑:这时该怎么办?(请学生想各种可能)
3、揭示课题,老师板书。
二、初读课文,随机识字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检查自学,随机识字:
先让学生了解诗歌特殊的分节方式再指名分节读,在读中正音。本课的四个生字都是翘舌音,要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3、再读课文,思考课文里介绍了几种辨别方向的方法,用笔做上记号。
4、出示指南针,简单介绍它的作用。
5、讨论交流:课文中讲的“天然的指南针”指的是什么?(太阳、北极星、大树、积雪)
三、细读课文,自主学习
1、在2~5节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一节进行研究。(四人小组学习)
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问一问。
2、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
结合学生的回答,理解“忠实”“向导”“稠”“稀”“分辨”等字词。
并用课件演示文中四种辨别方向的方法。同时了解能辨别方向的原因。
3、指导朗读。
四、总结课文,指导书写
1、齐读课文。
2、巩固生字:(做从生字卡片中找字的游戏)
⑴我有一颗中国心。(忠)
⑵左右结构的字。(稠、针)
⑶找找上下结构的字。(忠、盏)
⑷口头填空:一()灯。
3、指导书写:
⑴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如第一行的三个字是上下结构,三个字都是上窄下宽;第二、三行的六个字都是左右结构,而且都是左窄右宽)
⑵让学生说说写这些字应该注意什么。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指导背诵
1、组与组之间进行朗读比赛,老师在学生读的过程中再次随机进行朗读指导。
2、指名说说书中介绍的辨别方向的方法。同时指出这些方法所应用的特殊环境。
白天适用……,有些黑夜适用……
3、老师用引读法,引导学生背诵课文。
二、表演课文,深化主题
1、师生配合表演:
迷路的小孩(哭):怎么都是树呀,怎么没有路了,我回不了家了。
太阳:孩子别哭别哭,我来帮助你。现在是中午,你看我照着大树,大树的影子指的是就是北方。
北极星:别哭别哭,到了晚上,如果天晴,你只要找到我,就知道北方在哪里了。
大树:我也能来帮助你,你看我的树叶,一面阳光充足,枝叶茂盛,一面很少见到阳光,树叶稀少。稠的一面是南方,稀的一面就是北方。
积雪:如果是冬天,你只要看看我就行了,南方太阳光强,我就化得快,而北方太阳光弱,我自然化得慢了。
迷路的小孩(擦干眼泪):哦!明白了,谢谢你们,再见!
2、小组合作表演。
3、选择小组汇报表演:
用多种方式读、背课文。
三、总结全文,拓展练习
1、学生展示背诵课文。分组、集体齐背全文。
2、说说你在课外找到的`辨别方向的方法,进行交流。
3、仿照2~5节的写法,说说你找到的辨别方向的方法。
4、总结:大自然不光有很多的天然指南针,它还有许许多多的奥秘等着我们去发现。
四、完成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读读写写”。先口头扩词,再写一个词语。
2、课外阅读《十万个为什么》等书,了解大自然的奥秘。
【教学后记】
在教学这课之前让学生搜集有关辨别方向的资料十分重要,有了这些感性知识的积累才使读懂这篇文章可能课后再让学生去寻找其他辨别本向的办法学生很感兴趣。
第2篇:《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设计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
宏育小学:刘桂顺
【设计理念】
生活是“生”的,生活是“活”的。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教学“活”起来,即使教师不说一句话,学生也能掌握知识。本设计指导学生学习新知识不是由抽象的旧知识引入,而多以学生身边的生活为例,让学生发现新知识产生的规律。【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
3.在朗读中了解太阳、北极星、树木、积雪指示方向的有趣方法。体会大自然的奥秘和情趣。有留心周围事物、发现科学知识的意识。教学重点】
第二至第五自然段是教学的重点。要让学生知道天然指南针指的是什么,在什么时间,什么情况下利用哪些指南针才能辨别方向。【教学难点】
课文中涉及自然知识是教学的难点。如“天然的指南针”“忠实的向导”“指路灯”,以及为什么枝叶稠的一面是南,枝叶稀的一面是北等。【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趣,揭示课题 1.同学们,要是你跟朋友出去野外郊游,却不小心迷了路,哪该怎么办呢?
2.我们今天来学习一篇课文,这篇课文就是告诉我们怎样在野外辨别方向。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朋友,激发学生的兴趣是一个好的开始。
二、初读识字,了解大意
1.学生自由朗渎课文,圈生字画出词语,标明小节序号。2.文中介绍了那几种天然指南针帮我们辨别方向? 3.小组自学生字词,教师检查生字词。(重点抽查学困生)3.指名分小节读课文,检查读音是否正确。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读通课文,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
三、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1.播放课文情境,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齐读第一小节,理解“指南针、天然指南针”的含义。认识“针”字。
3.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2-5小节,用横线勾出文中介绍的天然指南针。(生交流汇报,师板书。)4.想一想,这些天然的指南针是怎样帮我们辨别方向的? 5.重点指导学习第二小节(太阳)
(1)自由朗读第二小节:天然的指南针是谁,怎样为我们指点方向?(2)为什么说太阳是个忠实的向导? 出示课件:看“中午阳光树影图”。(3)自由朗读这一小节,读出趣味。6.师生共同小结第二小节的学习方法。
7.学生在小组内学习3—5小节。选出小组发言人,向全班汇报学习情况,进行交流:
北极星:
(1)生介绍辨别方向的方法。
(2)(课件:夜晚,北极星高挂北方,北斗七星围绕它转)介绍北极星、北斗七星。生交流了解的相关知识。
(3)能把这一小节读好吗?(自由读,男女比赛读。)大树:
(1)生介绍辨别方向的方法。请大家仔细观察这棵大树,你发现了什么?理解:稠。
(2)小组讨论:为什么同一棵大树一边枝叶稠,一边枝叶稀。
(3)请在小组内比赛读第四小节,看谁读得最好。
积雪:
(1)生介绍辨别方向的方法。
(2)读了这一小节,你有什么问题吗?雪化得快的那边是南边,还是北边呢?
(3)指名说自己的观点并说明理由。(课件演示沟渠里积雪化的过程)让生理解雪化得快的是北边。
8.过渡:其实,在野外迷了路并不可怕,因为大自然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针会帮助你辨别方向。
(1)自由读最后一小节。指名读,分组比赛读。(2)从这一小节中,你读懂了什么?
【设计意图】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细细的分析,品读,感悟理解。采用扶放结合的学习方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四、课外延伸,拓展升华
你还知道哪些天然的指南针,它们各是怎样告诉你准确方向的?
五、课堂总结,推荐好书
同学们,大自然是一本读不完的书,只要你留心观察,多动脑筋,就会发现大自然的许多秘密。希望同学们课外阅读《十万个为什么》、《中国小年儿童百科全书》等书,了解大自然的奥秘,细细观察,多多去想,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向课外延伸,拓宽视野,增长课外知识。
【板书设计】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太阳 东升、西落
北极星 指向北方
大树 稠南、稀北
积雪 南慢、北快
细细观察 多多去想
第3篇: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设计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设计1
【学习目标】
1、会认“针”等4个生字,会写“忠”等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大自然的奥秘和情趣。
3、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留心周围事物、发现科学知识的意识。
【课前准备】
1、指南针。
2、课件:天然的指南针。
3、生字词卡片。
4、了解辨别方向的其他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揭示课题
1、故事导人。(故事主要内容是去野外游玩,不小心与同学们走散,迷
第4篇:《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设计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设计1
课程标准:
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诵读诗歌,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学习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体会大自然的奥秘和情趣。
3、培养留心周围事物、发现科学知识的意识。
学习重点及难点:
初步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动脑的好习惯。
评价设计:
1、在初读感知环节利用多种形式巩固检测目标1的达成。
2、在引导
第5篇: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设计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读懂诗歌,了解几种在野外辨别方向的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自护自救意识和科学意识,并了解遇事要多观察思考。
教学难、重点:
1、理解诗歌中难懂的句子。
2、认识8个生字。
课前准备:
1、指南针。
2、课件:天然的指南针(树影、北极星、树叶稠稀、积雪)。
3、生字词卡片。
4、了解辨别方向的其他方法。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揭示课题。
1、故事导入。(内容是去野外游玩,不小心与同学们走散了,迷了路。)
2、设
第6篇:《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设计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设计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设计
【教材透视】
走进大自然,观察大自然,融入大自然,享受大自然。要是在大自然的旷野中迷了路该怎么办?这首小诗就为我们介绍了四种天然的“指南针”:
1、我国地处北半球,正午时太阳所处方向就是南方,于是太阳成了我们的指南针;
2、晚上,北极星可以为我们指示北方;
3、阴雨天,大树的枝叶稀稠可以帮我们辨别方向;
4、冬天里,沟坡积雪的`多少,也能帮我们判别南北的方向。
这一切多有趣啊!丰富的知识,秀丽的小诗,一定会把我们和学生带入大自然那美妙的境界。
【学习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体会大自然的奥秘和情趣。
3、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有留心周围事物、发现科学知识的意识。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
第7篇:《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设计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以自然科学为题材的儿童诗歌,向我们介绍了几种辨别方向的方法。这首诗歌易读易懂,能引起孩子们对大自然的极大兴趣,并使他们懂得,只有留心观察,才能发现大自然的许多奥秘。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会认4个字,会写9个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力目标:培养理解课文,朗读课文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走进大自然、
第8篇: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设计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认知:在感情朗读中了解太阳、北极星、树木、积雪指示方向的有趣方法。
能力: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情感:感受阅读的乐趣,激发探究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在阅读中感受自然景物辨别方向的有趣。
教学准备:
学生:复习课文
教师: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出示课件,欣赏图片,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播放课文录音。
2、文中介绍了那几种天然指南针?
三、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朗读课文,用横线勾出文中介绍的天然指南针。
2、导学第一小节,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3、教给学习方法,引导合作学习。
引导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