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飞夺泸定桥教案

精品范文 时间:2022-10-30 08:10:31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课文《飞夺泸定桥》教案

课文《飞夺泸定桥》教案

课文《飞夺泸定桥》教案

飞夺泸定桥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5个生字,正确读写:“湍急、高山峻岭、增援、妄想、诡计、击溃、心惊胆寒、红褐色、震耳欲聋、疯狂、政委、千钧一发、号召、浩浩荡荡、狼狈、奔赴”等词。

2、读懂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从中受到革命英雄主义的教育,了解课文叙述顺序。

教学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了解时代背景,理清文章层次。

一、揭题,了解时代背景。

1、《飞夺泸定桥》关键词是什么?“飞”、“夺”各是什么意思?

2、简介时代背景。

泸定桥在四川泸定县大渡河上,1706年建成,是四川西康的交通要道。1935年5月,北上抗日的红军来到大渡河边。这里水流太急,不能架桥,渡口只有几只小船,往返一次就需要几十分钟,几万红军如果只靠这几只小船来渡河,要用多少天啊!能否及时度过大渡河,对红军至关重要,关系到红军能否北上抗日,关系到红军的生死存亡,关系到中国革命的前途和命运。为了迅速渡河,粉碎国民党反动派妄想把红军消灭在大渡河边的阴谋,必须火速夺下泸定桥。

二、检查预习。

1、 生字词:撤che 召zhao读音

“关键、千钧一发、水流湍急、诡计、震耳欲聋”的意思。

2、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重点写的什么内容?

3、小组讨论,理清层次。

第一部分(1),讲红军北上抗日,必须夺下泸定桥。

第二部分(2),讲红四军团接到夺下泸定桥的命令。

第三部分(3—5),讲红军跟敌人的援兵抢时间,赶在前边到达泸定桥。

第四部分(6—8),讲红军英勇夺下泸定桥。

第五部分(9),讲红军主力顺利度过大渡河,奔赴抗日最前线。

文章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的,层次清楚,重点突出。但是,文章只要按“起因”、“经过”、“结果”的结构来分,也可以。

三、同桌朗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问题。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结合课文,理解题目中的“飞”、“夺”是什么意思。我军为什么要“飞夺”,是怎么“飞夺”的'?

2、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

一、指导自学,讨论交流。

1、 自读课文,讨论有价值的问题。

2、 交流:A、“飞夺泸定桥”题目中的“飞”、“夺”是什么意思?

B、我军为什么要“飞夺”泸定桥?他们究竟是怎么“飞夺”的?

二、小组讨论,教师点拨。

1、 题目“飞夺”的含义。

“飞”就是抢夺,“夺”就是攻下天险。“飞夺”就是神速地,像飞一样地攻下天险。

2、 交流“飞夺”的原因。

A、 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只有”说明泸定桥是红军北上抗日的必经之路,所以红军北上必须夺下泸定桥。读读第一自然段。

B、 读读第二自然段,弄清抢时间的原因。

(1) 哪句话直接告诉我们,画下来。

(2) 抢在前面,是我军战胜敌人的关键。画出有关词语。板书:20多小时,120公里。

3、 我军究竟是怎样飞夺泸定桥的?

A、 默读第4、5自然段,思考:红军战士是怎么抢时间到达泸定桥的。红军战士在夜间行军时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怎么克服的?

(1)、分别用“ ”和“~~~~”画出有关句子。

(2)、理解“困难”、“克服”:

困难:A、饥饿和疲劳B、对岸敌人出现火把C、下雨火把被浇灭。

克服:A、不顾吃饭B、冒雨前进C、点火赛跑D、智斗敌人E、敌宿营,我照进。

B、 画出我军抢时间的词。

“抛”说明红军在抢时间,抢在敌人援兵前面到达泸定桥。

(1)、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下,红四军团的战士们为什么能将敌人抛在后面,抢先到达泸定桥?(红军战士不畏艰险、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和革命精神。

(2)、读第6自然段,说说为什么夺泸定桥是攻天险?

读有关词句。

(3)、“来吧,看你们飞过来吧!”敌人为什么这样说?这里的“飞”和题目中的“飞”意思一样吗?

敌人喊的“飞”指“飞行”,题目中的“飞”表示神速,极快。这里的“飞”说明敌人凭借天险疯狂的态度,暗示红军战士想过桥,除非能插上翅膀,否则,决不可能。

(4)、读7、8自然段,谈谈我军是怎样攻下天险的泸定桥的?

画出夺桥动作的词(拿着、背着、带着、冒着、攀着、冲到、穿过、冲进、搏斗)

敌人在桥头放起火来,为什么称当时为“千钧一发”红军是怎么做的?画出有关词语。

“千钧一发”:千钧重量系在一根头发上,比喻情形极其危险。突出队员刚冲到对岸,敌人在桥头放起大火,突击队员被大火包围,形势万分危险的时刻。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总结全文

1、这篇课文讲述的是一件什么事?紧扣文章题目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什么?

2、谈谈学习了红军战士飞夺泸定桥的英雄事迹后自己的感受。

四、巩固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思想感情,琢磨表达方法。

第2篇:课文飞夺泸定桥教案

课文飞夺泸定桥教案

课文飞夺泸定桥教案

教学目标 :

1、学会本课15个生字,正确读写:湍急、高山峻岭、增援、妄想、诡计、击溃、心惊胆寒、红褐色、震耳欲聋、疯狂、政委、千钧一发、号召、浩浩荡荡、狼狈、奔赴等词。

2、读懂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从中受到革命英雄主义的教育,了解课文叙述顺序。

3、教学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了解时代背景,理清文章层次。

一、揭题,了解时代背景。

1、《飞夺泸定桥》关键词是什么?飞、夺各是什么意思?

2、简介时代背景。

泸定桥在四川泸定县大渡河上,1706年建成,是四川西康的交通要道。1935年5月,北上抗日的红军来到大渡河边。这里水流太急,不能架桥,渡口只有几只小船,往返一次就需要几十分钟,几万红军如果只靠这几只小船来渡河,要用多少天啊!能否及时度过大渡河,对红军至关重要,关系到红军能否北上抗日,关系到红军的生死存亡,关系到中国革命的前途和命运。为了迅速渡河,粉碎国民党反动派妄想把红军消灭在大渡河边的阴谋,必须火速夺下泸定桥。

二、检查预习。

1、 生字词:撤che 召zhao读音

关键、千钧一发、水流湍急、诡计、震耳欲聋的意思。

2、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重点写的什么内容?

3、小组讨论,理清层次。

第一部分(1),讲红军北上抗日,必须夺下泸定桥。

第二部分(2),讲红四军团接到夺下泸定桥的命令。

第三部分(35),讲红军跟敌人的援兵抢时间,赶在前边到达泸定桥。

第四部分(68),讲红军英勇夺下泸定桥。

第五部分(9),讲红军主力顺利度过大渡河,奔赴抗日最前线。

文章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的,层次清楚,重点突出。但是,文章只要按起因、经过、结果的结构来分,也可以。

三、同桌朗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问题。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结合课文,理解题目中的.飞、夺是什么意思。我军为什么要飞夺,是怎么飞夺的?

2、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

一、指导自学,讨论交流。

1、 自读课文,讨论有价值的问题。

2、 交流:A、飞夺泸定桥题目中的飞、夺是什么意思?

B、我军为什么要飞夺泸定桥?他们究竟是怎么飞夺的?

二、小组讨论,教师点拨。

1、 题目飞夺的含义。

飞就是抢夺,夺就是攻下天险。飞夺就是神速地,像飞一样地攻下天险。

2、 交流飞夺的原因。

A、 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只有说明泸定桥是红军北上抗日的必经之路,所以红军北上必须夺下泸定桥。读读第一自然段。

B、 读读第二自然段,弄清抢时间的原因。

(1) 哪句话直接告诉我们,画下来。

(2) 抢在前面,是我军战胜敌人的关键。画出有关词语。板书:20多小时,120公里。

3、 我军究竟是怎样飞夺泸定桥的?

A、 默读第4、5自然段,思考:红军战士是怎么抢时间到达泸定桥的。红军战士在夜间行军时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怎么克服的?

(1)、分别用 和~~~~画出有关句子。

(2)、理解困难、克服:

困难:A、饥饿和疲劳B、对岸敌人出现火把C、下雨火把被浇灭。

克服:A、不顾吃饭B、冒雨前进C、点火赛跑D、智斗敌人E、敌宿营,我照进。

B、 画出我军抢时间的词。

抛说明红军在抢时间,抢在敌人援兵前面到达泸定桥。

(1)、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下,红四军团的战士们为什么能将敌人抛在后面,抢先到达泸定桥?(红军战士不畏艰险、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和革命精神。

(2)、读第6自然段,说说为什么夺泸定桥是攻天险?

读有关词句。

(3)、来吧,看你们飞过来吧!敌人为什么这样说?这里的飞和题目中的飞意思一样吗?

敌人喊的飞指飞行,题目中的飞表示神速,极快。这里的飞说明敌人凭借天险疯狂的态度,暗示红军战士想过桥,除非能插上翅膀,否则,决不可能。

(4)、读7、8自然段,谈谈我军是怎样攻下天险的泸定桥的?

画出夺桥动作的词(拿着、背着、带着、冒着、攀着、冲到、穿过、冲进、搏斗)

敌人在桥头放起火来,为什么称当时为千钧一发红军是怎么做的?画出有关词语。

千钧一发:千钧重量系在一根头发上,比喻情形极其危险。突出队员刚冲到对岸,敌人在桥头放起大火,突击队员被大火包围,形势万分危险的时刻。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总结全文

1、这篇课文讲述的是一件什么事?紧扣文章题目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什么?

2、谈谈学习了红军战士飞夺泸定桥的英雄事迹后自己的感受。

四、巩固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思想感情,琢磨表达方法。

第3篇:飞夺泸定桥课文

飞夺泸定桥课文

同学们,当我们漫步在黄浦江畔,看浦江两岸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望江上四通八达的高架大桥,注目滨江大道喜笑颜开的男女老少时,不要忘了我们祖**亲曾经度过的那些峥嵘岁月。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飞夺泸定桥课文,欢迎阅读参考!

飞夺泸定桥课文

1935年5月,北上抗日的红军向天险大渡河挺进。大渡河水流湍急,两岸都是高山峻岭,只有一座铁索桥可以通过。这座铁索桥,就是红军北上必须夺取的泸定桥。

国民党反动派早就派了两个团防守泸定桥,阻拦红军北上;后来又调了两个旅赶去增援,妄想把我军消灭在桥头上。我军早就看穿了敌人的诡计。28日早上,红四团接到上级命令:“29日早晨夺下泸定桥!”

时间只剩下二十多个小时了,红四团离泸定桥还有一百二十公里。敌人的两个旅援兵正在对岸向泸定桥行进。抢在敌人前头,是我军战胜敌人的关键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飞夺泸定桥课文原文

飞夺泸定桥课文原文

《飞夺泸定桥》课文主要歌颂红四团的全体指战员们英勇无畏、一往无前的革命精神,因此在朗读课文时应把握“崇敬”“颂扬”的基调。

1935年5月,北上抗日的红军向天险大渡河挺进。大渡河水流湍急,两岸都是高山峻岭,只有一座铁索桥可以通过。这座铁索桥,就是红军北上必须夺取的泸定桥。

国某党反动派早就派了两个团防守泸定桥,阻拦红军北上;后来又调了两个旅赶去增援,妄想把我红军消灭在桥头上。我军早就看穿了敌人的诡计。28日早上,红四团接到上级命令:“29日早晨夺下泸定桥!”时间只剩下20多个小时了,红四团离泸定桥还有240里。敌人的两个旅援兵正在对岸向泸定桥行进。抢在敌人前头,是我军战胜敌人的关键。

红四团翻山越岭,沿路击溃了好几股阻击的敌人,到晚上7点钟,离泸定桥还有110里。战士们一整天没顾得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飞夺泸定桥》课文解析

《飞夺泸定桥》课文解析

当阅读了一本《飞夺泸定桥》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课文解析了。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飞夺泸定桥课文解析,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飞夺泸定桥》课文解析 篇1

一、说教材

《飞夺泸定桥》这篇课文主要记叙了红军战士为了夺取大渡河上的泸定桥而进行的惊心动魄的战斗,从而使学生感受到红军战士的英勇无畏,学习红军战士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

课文围绕“飞”和“夺”展开故事情节,按照“接到命令—飞兵急奔—英勇夺桥—顺利渡河”的思路记叙事情的发展过程,结构条理非常清楚:为什么“飞夺”?怎样“飞夺”?其中红军怎样飞夺泸定桥是重点内容。而“飞夺”一次也有两层含义:“飞”强调神速,而“夺”则强调红军的神勇。可谓“飞”中见智,“夺”中见勇。

具体来说,“飞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飞夺泸定桥教案

2、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理清文章的结构。

3、从中受到英雄主义的教育。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理清文章的结构。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叙述顺序.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学过《丰碑》、《草地夜行》,它们讲述的都是红军长征时发生的感人故事,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讲述的也是红军长征时发生的动人故事。

二、学习生字

1、读准字音,生字组词。

2、说说生字在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3、说说对文中词语的理解。

三、初读课文,订正读音。

1、仍(réng)旧、倾(qīng)泻、号召(zhào)、奔赴(fù)、击溃(kùi)

2、引导分段,初始自学提示学生默读:

默读课文,想想红军为什么要夺取泸定桥,围绕“飞”和“夺”,讲了哪些内容?在书上批注。

第一部分(1——3)第二部分(4——8)第三部分(9)

或(1)—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飞夺泸定桥教案

《飞夺泸定桥》教案

教学目标

1.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了解红军飞夺泸定桥的经过。2. 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能力。

3. 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写文章的方法,逐渐培养学生叙述事情时能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能力。

4. 通过了解红军飞夺泸定桥的经过,学习红军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

教学重难点

1. 理解红军是怎样抢时间、攻天险,夺下泸定桥的。2. 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方法。

3. 通过读文章,理解题目中“飞夺”含义。

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

2. 通过了解红军飞夺泸定桥的经过,学习红军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上一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飞夺泸定桥》这篇课文,那么我们的红军为什么要“飞夺泸定桥”?谁来给大家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飞夺泸定桥 教案

《飞夺泸定桥》课堂实录 谢主任

发表于2009年10月20日 22:34 阅读(37)评论(0)分类: 个人日记 权限:好友可见 举报

成都市武侯实验小学

谢琳

《飞夺泸定桥》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第五主题《桥》中的一篇主题课文。记叙了长征途中红军夺取泸定桥、渡过大渡河的战斗过程,表现了红军团结一心、不怕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

在第一课时中,我指导孩子们扫清文中的生字障碍,通过了课文,归纳了文章的主题,对课文进行了分段,对文章的结构进行了梳理。课堂上孩子们通过查找资料对红军长征进行了背景的了解。

第二课时课堂实录如下:

一、整体回顾,引入课文

1、师:昨天我们初读了课文,谁能来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

生:课文讲的是1935年5月,北上抗日的红军飞夺泸定桥,获得胜利的事。

师:今天我们再次走进课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课文飞夺泸定桥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课文飞夺泸定桥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