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期末测试题

精品范文 时间:2022-10-30 08:03:35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七年级历史期末测试题

七年级历史期末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40分。每小题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请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到下面的表格内。)

1.右图是骨针和装饰品,它反映了山顶洞人

A.知道定居生活B.会人工取火

C、开始种植D.懂得爱美

2.导致下图中两种房屋结构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3、它是目前世界历史上发现的最大的青器。21世纪来临之际,它的仿制品作为中国人民的珍贵礼物,献给联合国,现已被联合国永久珍藏,它是

A、司母戊鼎B.青铜立人像C.四羊方尊D.毛公鼎

4、我们每天的学习、生活几乎都离不开汉字,我们今天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发展来的。你知道甲骨文的书写方式是什么吗?

A、用碳笔写B.用毛笔写C.用铅笔写D.用刀刻

5、人类最初并没有自私心理,自私观念是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而产生的。禹传子,“公天下”

变成“家天下”,说明

A.分封制代替禅让制B.分封制代替世袭制

C.世袭制代替禅让制D.禅让制仍在继续

6.新生入学时,同学们进行自我介绍,甲说:“我姓张”,乙说:“我姓李”,丙却调皮地说:“我和中国第一个王朝同姓”,这一下难倒了许多人。那么,你能告诉大家丙同学姓什么吗?

A.唐B.秦

C.夏D.宋

7.右图中的物品在古代主要用于

A.军事B.餐饮

C.音乐艺术D.农业生产

8.我们说春秋战国是大变革的时期,是因为当时

A.战争频繁B.诸侯争霸

C.新旧制度更替D.百家争鸣

9.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人们在这一天要赛龙舟、吃粽子。你知道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谁吗?

A.管仲B.扁鹊C.鲁班D.屈原

10.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爆发于

A.咸阳B.荥阳C.大泽乡D.陈

11.当今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化水害为水利的著名工程。中国先民早在战国时期的成都平原

就兴建过这样的水利工程,这就是

A.都江堰B.郑国渠C.大运河D.赵州桥

12.现代史学家翦伯赞的诗句“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称赞的历史人物是

A.霍去病B.张骞C.王昭君D.呼韩邪单于

13.资源的回收与再利用是环境保护工作自锺要理念,下列哪一个人的发明体现了这一理念?

A.黄帝B.张衡C.蔡伦D.扁鹊

14.我们经常做广播体操来锻炼身体。一些体操是模仿动物而创造的。下图是一套医疗保健

体操,你知道它的发明者是谁吗?

15.公元纪年的特点是

A.没有公元1年

B.没有公元前1年

C.没有公元0年

D.没有公元前所有年代

16.东汉末年为防治传染病而写成的《伤寒杂病论》的医学家是

A.扁鹊B.华佗C.张仲景D.李时珍

17.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得以迅速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

A.南方生产工具先进B.南方统治者的推动

C.南方自然条件好D.北方农民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

18.奠定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基础的战役是

A.官渡之战B.赤壁之战C.巨鹿之战D.淝水之战

19.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一部作品享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它是

A.《腾王阁序》B.《兰亭序》C.《多宝塔碑》D.《玄秘塔碑》

20.学完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历史后。有几位同学对这一时期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概括,你认为其中最为准确的是

A.群雄并起与国家分裂B.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C.民族交往与民族汇聚D.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

二、填空题(第21—25小题每空1分,26小题每空2分,共16分)

21.后人称为“_____________”的农作物,商周时期已经齐备。今天家畜家禽的主要品种,

____________时都已经有了。

22.春秋战国时期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使用和推广,标志着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

高。

23.汉武帝时,国力强盛,对匈奴展开多次大规模的反击战。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率兵分两路,深入漠北决战,大败匈奴。

24.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起源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

教。

25.山西大同的____________和河南洛阳的____________,都是我国古代精湛而辉煌的石窟艺术。

26.请你穿越时空,进人百家争鸣电视台。该电视台要招聘一批栏目主持人,最后有六人人围,他们是孔子、孟子、庄子、墨子、韩非、孙武。请根据他们的特点,给下面栏目安排最适合的主持人。

(1)《法制空间》的主持人____________。

(2)《军事天地》的主持人____________。

(3)《环保讲坛》的主持人____________。

三、识图题(每个图2分,共计8分)

27.这是一些信息不全的历史名人证件,请你根据已知的信息判断出他们的准确身份,并将

每个名人的姓名填在证件内的横线上。

四、连线题(每条连线1分,共计6分)

28.请连接相应的内容。

历史人物典故战役

赵括破釜沉舟城濮之战

晋文公纸上谈兵长平之战

项羽退避三舍巨鹿之战

五、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9小题9分,第30小题8分,共17分)

2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2005年9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为庆祝新疆自治区成立50周年送给了新疆一

座“民族团结宝鼎”,这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巩固和团结。

材料二古代丝绸之路的开通使中国的丝绸、造纸技术等相继西传,西方的良马、胡萝卜

以及西方的艺术等也都源源东来。

请回答:

(1)历史上新疆地区何时开始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分)当时是通过设置哪一机构来总管这一地区军政事务的?(2分)

(2)材料二中提到的“丝绸之路”在哪一历史事件之后被开通出来?(2分)“丝绸之路”的

开通有何历史意义?(3分)

30.材料一(魏主下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引自《魏书》

材料二鲜卑姓氏改为汉姓

读后请回答:

(1)根据以上材料提供的信息,你认为魏主是谁?(2分)他改革的目的是什么?(2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魏主的改革在当时的作用和影响?(4分)

六、问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l小题7分,第32小题6分,共13分)

31.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短短十几载,却影响我国数千年。

(1)你知道秦朝建立的准确时间吗?(2分)

(2)为了巩固这个统一的王朝,秦始皇采取了哪些巩固统一的措施?(任举三例)(3分)

(3)虽有这些巩固统一的措施,还是扼制不住秦朝的速亡。请说出秦朝速亡的原因。(2分)

32.西汉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不亚于秦,为中华民族的辉煌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在西汉初期几位皇帝的努力整治下,很快出现了“吏安其官,民乐其业”的盛世景象,史称什么?(2分)

(2)你知道西汉最鼎盛时期的皇帝是谁吗?(1分)

(3)他在位时,为了巩固统一,采取了哪些措施?(任举三例)(3分)

第2篇: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测试题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测试题

一、选择题

1.我国是目前世界上发现原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目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人类发现于()

A.云南省B.浙江省C.北京市D.陕西省

2.下列有关“北京人”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手脚已经分工②已经使用人工取火③开始使用磨制石器工具④过着群居生活()

A.①②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④

3.小轩决定假期中和家人一起去拜祭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他们应去()

A.黄帝陵B.大禹陵C.秦始皇陵D.中山陵

4.民以食为天。由我国先民最先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A.粟、小麦B.水稻、玉米C.水稻、粟D.水稻、小麦

5.“禅让”是我国原始社会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这种办法实行顺序是()

A.舜→禹→尧B.禹→尧→舜

C.尧→禹→舜D.尧→舜→禹

6.将夏桀、商纣和周厉王三人归为一类的标准是()

A.他们都建立了一个新的王朝

B.他们都以残暴统治著称

C.他们都重用人才,改革内政

D.他们都轻徭薄赋,爱民如子

7.武王伐纣是一场正义的战争。周武王率兵打败商朝军队是在()

A.阪泉B.逐鹿C.牧野D.巨鹿

8.右图所示文物证明了我国哪个地区的商朝文明也有很高成就()

A.黄河流域B.珠江三角洲

C.成都平原D.东北平原

9.材料“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反映的是下列哪制度()

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D.世袭制

10.通过战争成就霸业是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常用的手段。下列成就晋文公中原霸主地位的是()

A.城濮之战B.赤壁之战C.官渡之战D.马陵之战

11.小轩同学在历史活动课上表演“屈原”,应说的台词应是()

A.治世不一道,便世不法古。

B.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C.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D.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14.生病了去医院看病,医生通常会看你的脸色、听听声音、问你的病情、按你的脉搏。由此我们会联想到()

A.扁鹊B.华佗C.张仲景D.李时珍

15.被孔子评价为“道德高尚,能上天入海龙一般的人物”是()

A.黄帝B.大禹C.老子D.诸葛亮

16.2007年,“王立群读史记”在央视《百家讲坛》栏目播出,吸引了不少历史爱好者观看。下列有关《史记》表述错误的是()

A.作者司马光生活在汉武帝时代

B.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C.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D.肯定了陈胜吴广反抗暴秦的革命首创精神

17.当你遇到某同学说谎、不诚实的时候,你可以用下列哪个故事来帮助他(A.退避三舍B.纸上谈兵C.卧薪尝胆D.朝秦暮楚

18.人们总把“秦皇汉武”并称,他们二人在以下哪个问题上采取了相反的措施()

A.中央集权B.经济发展C.外族入侵D.儒家学说

19.某美术兴趣小组想考察秦朝的雕塑艺术,你可建议他们去()

A.河南洛阳B.山西大同C.甘肃敦煌D.陕西西安

20.如果在一部反映秦朝的电视剧中,有这样两个镜头:①皇帝餐桌上的果盘里摆有石榴、葡萄等水果;②皇帝在批阅竹木简奏折。从史实来看()

A.①②都正确B.①②都错误

C.①正确②错误D.①错误②正确

21.新疆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疆隶属于我国中央政府的管辖开始于()

A.丝绸之路的开通B.西域都护的设立

C.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D.秦统一六国

22.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与独创性的象征。秦长城的范围是()

A.西起陇西,东到大海B.西起长安,东到辽东

C.西起临洮,东到辽东D.西起嘉峪关,东到山海关

23.与右图所示历史现象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赤壁之战B.八王之乱C.围魏救赵 D.文景之治

24.淝水之战是一次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其交战的双方是()

A.前秦与东晋B.前秦与西晋 C.北齐与东晋D.北周与西晋

25.少林寺是一座闻名于世的寺庙。佛教传入我国是在()

A.西汉初年B.西汉末年C.东汉初年D.东汉末年

26.祖国大陆很早就与台湾有密切联系了。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是在()

A.公元前二世纪三十年代B.公元前三世纪三十年代

C.公元二世纪二十年代D.公元三世纪三十年代

27.小轩同学想了解我国古代江河流经地区的山川城镇,地形物产、风土人情、历史古迹等情况。你可建议他阅读()

A.《水经注》B.《天工开物》C.《离骚》D.《兰亭序》

29.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实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短暂统一的朝代是()

A.北魏B.东晋C.西晋D.前秦

30.以下列举的历史上对重用人才的事例符合史实的有()

①商汤任用伊尹做大臣,治理国家②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壮大实力③秦孝公支持商鞅变法,发展国力④秦王苻坚重用汉人王猛为相,励精图治,使国家迅速发展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

31.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A、B、C、D所代表的国家名称。(注意:只填写在下列横线上,不用填在图上。)

ABCD

(2)图中赵、魏、韩三国是由哪个国家分裂而来?

(3)写出发生在E处的战役名称。

(4)从春秋五霸到战国七雄,再到归于一统,是由哪国来完成的?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32.识读下列《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流动示意图》:

请回答:

(1)从什么时候北方少数民族开始迁

往中原?举出迁入中原的三个少数民族

名称。我国古代第一次大规模人口迁

徙发生什么时候?

(2)什么原因导致中原汉族迁往江南?

(4)想一想,人口迁徙的积极影响有哪些?

33.历史名人是我们的学习榜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识别下列三位历史人物,按要求完成下表填写。

(2)想一想,你会通过哪些方式来介绍上述人物?(注意:至少写出两种)

(3)成绩是不会轻易取得的,他们具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34.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人类发展的追求之一。根据提示,完成下列探究学习。

一、走进人与自然和谐历史

图一 图二

(1)图一图二是我国原始居民适应自然、征服自然的结果。图一的房屋名称叫什么?居住图二房屋的原始居民叫什么?导致这两种不同房屋结构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二、认识人与自然和谐事例

(2)远古时期,人类为了生存,改造自然的成功事例是什么?战国时期,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成功典范又是什么?

(3)战国时期,谁提出了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的主张?他是诸子百家中哪一派别代表?其主张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思想?

三、感悟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4)有和谐就有不和谐。试举出现实中人与自然不和谐发展的事例两个。

(5)反思古人的做法与主张,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问题上,作为一名当代中学生应该么做?

35.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步骤一走进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1)举例说明秦汉时期,中原王朝与匈奴存在的关系。(各举一例)

(2)南北朝时期为什么会出现民族大融合?

步骤二体验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3)下图再现了“张骞出使西域拜别汉武帝”的情景,写出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张骞出使西域最终起到了什么作用?

(4)穿时空隧道,你来到了北魏时期,亲历了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前后情况,试举两例说明孝文帝改革前后北魏的变化。

步骤三感悟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5)历史上各民族之间关系的主流是什么?由史及今,我们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民族意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2.D3.A4.C5.D6.B7.C8.C9.B10.A11.B12.D13.A14.C15.A

16.A17.A18.D19.D20.D21.B22.C23.A24.B25.B26.D27.A28.C29.C30.B

二、非选择题

31.(1)A秦国B楚国C齐国D燕国。(错别字不得分)(2)晋国。(3)长平之战。(4)秦国;根本原因: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强的封建国家。

32.(1)东汉末年;匈奴族、鲜卑族、羯族、氐族、羌族五个中任意三个;西晋后期。(2)北方战乱。(3)影响:带去了劳动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4)积极影响:有利于民族融合;促进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等。(言之有理即可)

3(创新的品质。(言之有理即可)

34.(1)半地穴式房屋、河姆渡原始居民;主要因素:自然环境(或自然因素等)的不同。

(2)大禹治水;修建都江堰。(3)孟子、道家。(4)沙尘暴、过度放牧、乱砍乱伐、环境污染等等。(符合题意的任一事例即可)(5)应该树立环保意识,尽自己的一份力,去保护大自然,让大自然为人类造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35.(1)和:呼韩邪单于归顺汉朝;昭君出塞等;战:蒙恬反击匈奴;卫青、霍去病攻打匈奴等。(和战各举一例)(2)少数民族的内迁与汉族人民的交流;北魏孝文帝改革等。(3)目的: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作用:促进了西域与汉朝的经济文化交流,开通了丝绸之路。(4)结合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来谈,如从语言、婚姻、服饰、姓名、居住环境、社会经济等方面任举两例即可。(5)主流:和平友好。树立民族平等,友好交往的意识。(符合题意的其它表述也行)

第3篇: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隋朝重新统一南北是在:

A、581年 B、605年 C、601年 D、589年

2、隋朝的统治繁荣一时,但很快便因隋炀帝的暴政而被农民起义所覆灭,它类似于下列哪一个朝代?

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西晋

3、隋唐时期处于我国封建社会的:

A、开始形成时期 B、初步发展时期

C、繁荣发展时期 D、走向衰落时期

4、下面有关出现“贞观之治”的原因,叙述错误的是:

A、唐太宗注意吸取隋亡教训,轻徭薄赋,减轻人民负担;

B、唐太宗善于用人,重视纳谏,政治比较清明;

C、社会安定,经济发展;

D、提拔姚崇、宋璟等一批有才干的人

5、三省六部制始创于:

A、秦 B、汉 C、隋 D、唐

6、“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这句话出自:

A、唐高祖 B、唐太宗 C、唐中宗 D、唐玄宗

7、维吾尔族的祖先是: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七年级历史期末测试题4

梦幻网络(http://www.daodoc.com)数百万免费课件下载,试题下载,教案下载,论文范文,计划总结

七年级历史期末测试题4

一、选择题

1.公元前200年在平城白登山围困汉高祖的冒顿单于属于下列哪一古老民族()

A.鲜卑

B.匈奴

C.东胡

D.羯

2.下列关于汉朝“和亲”政策的说明中,错误的是()

A.始于西汉白登之围后

B.将皇室女子作为公主,嫁给匈奴单于为妻

C.但不同时向匈奴赠送大量财礼

D.持续多年,但未能从根本上解除匈奴的威胁

3.董必武同志有诗曰:“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昭君出塞时的皇帝是()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武帝

D.汉元帝

4.下列发生在两汉时期的几个历史事件中,使匈奴不能再与西汉抗衡的是()A.公元前200年汉高祖率军抵御匈奴

B.公元前119年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

C.汉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

1.北京的先农坛是纪念先农神而设的,先农神是我国古史传说中最先教民耕种的神者,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测试题

代表人物是()A .黄帝

B.炎帝 C.大禹 D2 .有关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情况表述错误的是(.嫘祖)A .

他们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B.他们最早在世界上种植水稻 C .他们开始了定居的生活

D.他们用使用弓箭 3 .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的建立者是()A .黄帝

B.禹

C.启

D.秦始皇 4

.西周的众多诸侯是通过什么产生的?()A .

奴隶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禅让制 5 .春秋时期,“卧薪尝胆”,终成霸业的是(A .)齐桓公

B.晋文公 C.楚庄王

D.勾践 6

.成为我国两千多年封建文化正统思想的是()A .道家思想

B.墨家思想 C.儒家思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测试题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测试题二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满分50分)1.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其中②处代表的相关历史事件是()

7.如表所示,反映的史实是()

A.隋朝建立 B.隋灭陈,完成统一 C.隋炀帝登基 D.开凿大运河 2..《新全球史》中写道:“尽管此项工程耗资巨大,但是隋炀帝„„的投资千年来一直都有回报。它将中国南部与北部的经济融为一体,由此为政治和文化的统一建立了经济基础。”“此项工程”指的是()

A.安史之乱 B.黄巢起义 C.唐朝灭亡 D.黄巾起义

8.有位历史老师是个对联迷,他写了许多有关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帝王对联,下列哪一对联是描写宋太祖的()

A .开明君主吸隋训,贞观之治创唐荣 B.武周政治得发展,无字之碑任后评 C.调整政策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七年级历史期末测试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七年级历史期末测试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