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历史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三顾茅庐的典故出自东汉末年的襄阳,这位曾在茅庐中居住的历史人物,其突出贡献是
A.建立西汉B.巩固蜀汉政权C.建立西晋D.建立东汉
2.某同学在预习《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这一单元时,做了几张卡片方便记忆。其中一张与史实不符,这张卡片是
ABCD
3.三国鼎立局面是东汉末年以来军阀混战的结果,也是从分裂割据走向逐步统一的过渡。下列关于三国史实叙述正确的是
①魏国—220年—曹操—洛阳②魏国—220年—曹丕—洛阳
③蜀国—221年—刘备—成都④蜀国—221年—诸葛亮—成都
⑤吴国—222年—孙策—南京⑥吴国—222年—孙权—建业
A.①③⑤B.②③⑤C.②③⑥D.②④⑤
4.“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争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标志着中国军事政治中心不再限于黄河流域。”这次战争
A.长平之战B.巨鹿之战C.官渡之战D.赤壁之战
5.下列人物不属于三国时期的是
A.刘备B.曹操C.孙权D.诸葛亮
6.《三国演义》里的“借东风”、“草船借箭”、“连环计”的故事为人们津津乐道,而它们都与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战役有关.这场战役是
A.巨鹿之战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D.淝水之战
7.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评价,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一项是
A.局部统一,为大一统创造了条件B.战乱频繁,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
C.政权割据,形成了国家分裂局面D.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融合
8.诸葛亮的超凡智慧和军事谋略在下列哪场战役中得以施展
A.巨鹿之战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D.淝水之战
二、非选择题
9.自从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在中央十套《百家讲坛》品三国的历史,小敏很喜欢看,时不时在课后“品”起三国。小敏说,208年曹操挥师南下在赤壁打败孙刘联军,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以上说法有一处错误,请指出错误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一、BACDBCAC
二、9.错误:曹操在赤壁打败孙刘联军。
理由:曹操在赤壁之战中被孙刘联军打败,逃回北方,而不是曹操在赤壁打败孙刘联军。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七年级上册历史测试题,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七年级上册的历史是历史学习的基础。下面是小编想跟大家分享的七年级历史上册测试题,欢迎大家浏览。一、单项选择题1.人的起源问题一直困扰着古代的劳动人民,你知道地球上最早......
2011——2012年期中测试题班级: 姓名: 总分:一、选择题(50分)1.我国境内目前已确定的最早人类距今( )A.300万年 B.200万年 C.170万年 D.70~20万年 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 )A.会不会说话B.......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测试题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3分,共75分)1.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主题正确的是( )A.中华文明的演进 B.生产工具的进步C.耕作技术的发展 D.古代纹饰的演进2、201......
历史七年级上册期中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1.火的使用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发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