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测量物体的质量》教学反思
在学校的支持和协助下,在我们课题小组集体努力下,我较成功的完成了EEPo有效教育展示课,下面我将本节课简要做以总结反思。
一、优点
1、本节课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技能、科学研究方法、合作交流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2、本节课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内容安排条理清晰、层次分明、逻辑性强。
3、本节课在EEPo学习方式训练指导下,学生已适应EEPo学习方式,约定用了语言约定及手势约定,均达到了理想的效果,并及时的鼓励了学生,在表达呈现方面用了语言表达及板卡呈现方式,学生的创新思维令人感叹,团队的配合也较好,每个团队成员相处和谐,并关注其他人,能够做到专心倾听,无论大动还是小动,学生占位合理,能够顾及到别人,课堂用时恰当合理,我认为我们的学习方式的训练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二、不足
1、在教学设计上应更严密、更科学,尤其是要给学生预留充分的活动时间。
2、教学语言不够精炼,要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素质和教学语言表达能力。
3、不能非常熟练地应用EEPo这种教学模式,有待继续学习和实践。
4、针对于学习方式的训练还应再从不同课型,不同学生,从每个元素再继续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第2篇:《测量物体的质量》教学反思范文
《测量物体的质量》教学反思范文
在学校的支持和协助下,在我们课题小组集体努力下,我较成功的完成了EEPo有效教育展示课,下面我将本节课简要做以总结反思。
一、优点
1、本节课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技能、科学研究方法、合作交流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2、本节课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内容安排条理清晰、层次分明、逻辑性强。
3、本节课在EEPo学习方式训练指导下,学生已适应EEPo学习方式,约定用了语言约定及手势约定,均达到了理想的效果,并及时的鼓励了学生,在表达呈现方面用了语言表达及板卡呈现方式,学生的创新思维令人感叹,团队的配合也较好,每个团队成员相处和谐,并关注其他人,能够做到专心倾听,无论大动还是小动,学生占位合理,能够顾及到别人,课堂用时恰当合理,我认为我们的'学习方式的训练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二、不足
1、在教学设计上应更严密、更科学,尤其是要给学生预留充分的活动时间。
2、教学语言不够精炼,要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素质和教学语言表达能力。
3、不能非常熟练地应用EEPo这种教学模式,有待继续学习和实践。
4、针对于学习方式的训练还应再从不同课型,不同学生,从每个元素再继续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第3篇:《物体的质量》教师教学反思
《物体的质量》教师教学反思
《物体的质量》教师教学反思
质量及其测量历来是物理教学的重点,一是由于质量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物理量,而且用天平测质量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二是由于质量的学习是学习密度的基础。
《物体的质量》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单位;知道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的形状、位置、状态的改变而改变;掌握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细致、严谨的实验习惯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以前,我常用2个课时完成这节课的教学,第1课时学习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单位和托盘天平的结构;师讲解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和师示范操作用托盘天平测物体的质量。第2课时学生分组用托盘天平测物体的质量。第1课时显得师讲得多,学生处于被动地学。讲台上放着一台托盘天平,师边操作边讲解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可见度低,学生
第4篇:《6.1物体的质量》教学反思
《6.1物体的质量》教学反思
陈兰兰
本节课我认为授课的内容包括两大部分:
1、介绍质量这个物理量,包括概念、单位和感受物体的质量;
2、学习规范使用托盘天平。教学重点是规范使用托盘天平、难点是感受生活中物体的质量和托盘天平的规范使用。我在处理这个问题时用的是循序渐进的办法。先从学生的巩有知识入手,认识物体和物质。再通过分类认识质量的概念;利用生活常识说到质量在生活中用时要有单位,进而讲解质量的几个单位,以及和生活中的质量单位的关系,体会规范操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由学生总结天平使用的规范步骤。最后演示测量硬币的质量,让学生对日常用品的质量有新奇感,提高学习的兴趣。
质量是初中物理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学习密度的必备知识。这节课的内容包括:质量的概念、质量的性质、质量的单位、质量的测量等。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践
第5篇:八年物理《测量物体的质量》教学设计
八年物理《测量物体的质量》教学设计
【三维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熟悉托盘天平的主要结构,会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2、学习应用分类比较的方法来抽取质量的概念。对质量的单位形成具体的观念,培养并发展学生对物体质量的估测能力。
3、培养学生使用产品说明书和上网查阅资料的兴趣,养成他们在多种渠道中,用多种学习方式进行学习的习惯。
【教材分析】
本节共分三部分:物体的质量,质量的单位,学习使用托盘天平。
物体的质量,采取分类比较的方法来抽取质量的概念,让学生认识到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关于质量单位,书中通过学生熟悉的一些物体的质量与一些质量单位的比较,让学生对质量的单位感性化;托盘天平的使用,主要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去体验知识的获取过程和应用过程,以达到正确使用托盘天平的目的。
书中
第6篇:八年物理《测量物体的质量》教学设计
【三维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熟悉托盘天平的主要结构,会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2、学习应用分类比较的方法来抽取质量的概念。对质量的单位形成具体的观念,培养并发展学生对物体质量的估测能力。
3、培养学生使用产品说明书和上网查阅资料的兴趣,养成他们在多种渠道中,用多种学习方式进行学习的习惯。
【教材分析】
本节共分三部分:物体的质量,质量的单位,学习使用托盘天平。
物体的质量,采取分类比较的方法来抽取质量的概念,让学生认识到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关于质量单位,书中通过学生熟悉的一些物体的质量与一些质量单位的比较,让学生对质量的单位感性化;托盘天平的使用,主要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去体验知识的获取过程和应用过程,以达到正确使用托盘天平的目的。
书中安排信息浏览“物体的速度接近光速时
第7篇: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练习题
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练习题
l.质量是______的属性,不论是固体、______体,还是______体都有质量.质量不随物体的____、____、____而改变,也不随物体的____而改变.
2.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入适当的单位.
(1)成年人的质量:70______; (2)一杯水的质量:200_______;
(3)一头大象的质量:10______;(4)一根火柴的质量:70______.
3.把边长为3分米的正方体的`铁块,在相同的温度下压成长2米、宽0.2米的均匀铁皮,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铁块的形状、质量和体积都变了
B.铁块的形状、体积变,质量不变
C.铁块的形状变,体积和质量不变
D.铁块的质量变,体积和形状不变
参考答案
1. 物体,液,气,形状,温度,状态,位置;
2.(1)千克;(2)克;
第8篇:第二节 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教学设计[优秀]
第二节 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会使用游码,会正确使用托盘天平称质量.
2、会用特殊方法测质量。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动手、比较,形成对质量概念的初步认识.
2、通过观察和操作学会调节托盘天平,并利用托盘天平测量质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托盘天平的调节和使用,培养学生认真操作,自觉遵守操作规范的良好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杆秤这一我国古代发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通过了解质量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 托盘天平的正确使用 教学难点
1、托盘天平的正确使用;
2、游码在标尺上的读数.
仪器材料 演示:演示用托盘天平、砝码
学生实验:托盘天平、砝码、烧杯、大头针(一盒)、盐、水、塑料瓶、剪子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