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与学生沟通,取得教育成功 --德育干部学习心得

精品范文 时间:2022-10-27 08:11:28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学会与学生沟通,取得教育成功 --德育干部学习心得

成都列五中学 黄晓芳

在这个社会中,我们知道“沟通”是一种必要的手段,作为教育工作者,工作十分辛苦,工作压力很大,思想中的负担也很沉重,我们常常感到很委屈,认为学生对老师的做法不够理解,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我们是否理解我们的学生们呢?造成这种双方埋怨的现象,以致影响了教育成效,实际都是因为双方在“沟通”的环节出了问题。

教与学是在师生的相互沟通中进行的,成功的教育,取决于多项因素,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质量。从这个角度讲,教育对学生发生效能是通过师生之间人际关系的有效程度来决定的。作为一个教师首先要有能力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资料显示,在教育工作中有70%的错误是由于教师不善于沟通造成的。在此基础上,师生沟通的重要意义就凸显出来:它是教育产生效能的关键。教师只要懂得如何去与学生沟通,懂得如何去满足学生的需要,并引导学生懂得如何来满足教师的需要,师生之间建立相互信任、尊重,彼此接纳、理解的关系,那么,任何教育活动都可以使学生产生兴趣和接受性。反之,在师生关系中,如果学生觉得自己无能、自卑,觉得被同学奚落、嘲笑,觉得自己不被信任,不被理解,无论他平时多么喜欢的课程,他也不会产生学习的热情,不会对学习产生好感。

认识到沟通如此重要,那么我们该如何与学生沟通呢?首先我们应该了解自己的学生。一个班的每个学生的性格都不相同,有和生性腼腆,内向些,有的生龙活虎很外露,还有的孩子较为胆小,有的则从小就似乎天不怕地不怕;有的孩子喜爱运动,整天不知疲倦地跳啊跳,有的则像只病猫,整天趴在那儿不爱动。作为教师,就应该注意观察,从细小的方面观察自己的学生,这样可以更准确地了解学生的性格,然后采取不同的方法,去指导、帮助和鼓励他们。

由于我们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所受到的家庭教育也有所不同,导致学生的个体人格差异,作为教育者就应因人而异,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式,对不同性格的孩子,我们需要给予不同的关怀教育。我们应该懂得,真正了解了自己的学生,就是完成了教育工作的一半。

了解学生之后,我们就应该怎样运用恰当的方式与之沟通呢?我想,我们应当树立这样几个观念:

(一)平等交流是了解学生的最好方式;

(二)注意你的语调,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

(三)让学生懂得你对他的爱;

(四)学生不是任我们塑造的“橡皮泥”。

大多数教师同意我们应当尊重学生,与他们的交流应该是平等的,而不是训导。但事实上,我们经常用一种语调同学生讲话,而我们是决不会用同样的语调来同朋友交谈的。如果人们把对学生讲过的话录下来,认真地听一听自己的声音,就会发现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并不尊重学生。我们总是以教训的口气,或引诱的口气来赢得他们的合作。他们即使和我们合作也是“被迫”或是被“引诱”,而不是发自内心。如果我们以平等的,像与朋友谈话的口气,来与学生交谈,而不是对他们训话,多数情况下,我们能顺利地与学生交流思想。

在对待学生时,我们总期盼他们事事听自己的,(认为这样可以省去许多麻烦),是要求“让他做什么”,而不是让他从内心明白“为什么这样做”。忽略了学生也有自己的思想世界,我们常常以为他们的思想就是不服从我们,反抗我们。我们劝他们抛弃自己的思想,而试图用自己的思想来改变和填充他们的头脑。我们想塑造学生的性格,头脑和品质,好像他们是一块很软的橡皮泥,任我们去“捏”。从学生的观点来看,这就是专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影响和引导他们,而是意味着我们不能强迫塑造他们。孩子的不听话,反抗,有时就来自于这种对专制的对抗,并不是说的没有道理或者他没有听懂你的道理。

如果我们自由地接受孩子们的思想,与他们一起交流,研究可能的结果,经常问“那样的话将会有什么发生?”,“你会有什么感觉?”这样的话,学生就会想到,在解决学习及人生疑难的问题上,他有了同伴。沟通也就成为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了,因为真诚能唤起信任,信任度和接纳度有多高,所传递的教育影响的接受度就有多高,让我们学会沟通,赢得成功的教育吧。

第2篇:学会与家人沟通

学会与家人沟通

活动一:画一画(课件2 画一画)

同学们,喜欢画画吗?那我们就一起来画一画。首先,我们要分两次画,第一次画在纸的左半部分;第二次画在纸的右半部分。第一次画时,我说你画,不可以提问题,第二次画时有不明白的地方尽管问。好啦!我们开始第一次画。

先画一个三角形,再画一个长方形,再画一个小长方形,问:看出自己画的是什么?(学生回答:看不出来)

咱再画第二次,有 明白的尽管问,先画一个三角形。(学生:什么样的三角形?师:钝角三角形,下面的边最长。)再画一个长方形。(学生:画在什么位置?师:紧挨着三角形的下面。)再画一个小长方形。(学生:画在哪?师:画在大长方形内部,挨着下面的长)现在看出画的是什么吗?(学生:是一座房子)

师问:为什么这两次画的有这么大的区别?(学生:因为第一次画时,只能听不能问,不知道该怎么画,而第二次我们可以问老师画在哪里,画什么样的图形,我们弄明白了,自然也就画出房子来了。)师:是呀!第二次与第一次不同的是,我们有了交流,有了沟通。看来沟通是非常必要的。你能说说沟通对你第二次画画有什么帮助?(课件3 沟通)

活动二:看照片

我这儿有几张照片,你能说出照片中的咱班同学的名字吗?谁来说说照片背后的故事?

看来,同学们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候是很幸福,很快乐的,可是你有没有现随着年龄的增长风们和家人交流、沟通的时候,也经常会产生矛盾?课前我在这方面做了个小调查。

(课件4)

较少与家人交流30%

曾经被家人误解84%

经常被家人误解10%

面对矛盾不解决15%

有了矛盾闹情绪赌气20%

看来我们和家人在沟通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谁能把自己和家人之间产生的不愉快或感到委屈的事告诉大家?

引导:你当时怎么想的?心情如何?你不没有和家人说清楚?

评价:如果是我,可能也会产生这样的感受;我理解你的心情;是呀,爱委屈的滋味不好受。

小结:其实,刚才大家说的这些矛盾是很正常的,关键是我们怎样学会与家人沟通去消除这些烦恼。

(揭示课题课件学会与家人沟通)

活动四:看录像,摆脱沟通困惑

我们身边有位同学名叫小雨,他也遇到一件不顺心的事,我们来看一个他是怎样与妈妈沟通的。(放视频)你能帮小雨想个好办法吗?既

可能学电脑,妈妈又不生气。

小组讨论将好方法写在卡片上,根据汇报适时板书:稳定情绪、换个角度想一想、自我反思、主动承认错误、商量解决问题

并请同学来扮演妈妈和小雨,运用好方法来演一演。再请大家评价一个之前的小雨与之后的小雨在与妈妈沟通方面有什么不同,怎样沟通更好。

你能把这些方法运用到与家人的矛盾中,去和平解决问题吗? 学生充分运用方法谈一谈如何解除烦恼。

如果有的时候不方便或没有时间来用语言解决问题,那有没有别的表情或动作来沟通?学生回答后板书:微笑、牵手、拥抱

小结过渡:同学们,我们和家人之间产生的矛盾已经顺利解决了,那有没有办法些让这些矛盾少产生一些,甚至不产生呢?(平时多交流,多沟通)

那你平常是在什么时间与家人沟通,都聊些什么话题呢?(课件6寻找沟通的时间 寻找沟通的话题)

活动五:制定沟通约定

1、沟通是双方面的,为了让我们今后与家人更好地沟通,让我们的家庭更加合谐,回家和家人一起来制定一份沟通约定:

课件7:沟通约定

亲爱的家人,为了让我们的家庭更和谐、更幸福,让沟通成为我们共同的习惯吧!

我们约定沟通的时间:

沟通的话题:

沟通的方式:

当我们在沟通中发生矛盾时,我们双方都要:1、2、3、2、刚才大家谈了这么多,相信每个人都会有收获,你能用一句话说说自己对沟通的新的理解或感受吗?

小结:沟通从心开始,沟通无处不在,沟通让我们的心离得更近了,沟通是我们和家人之间的桥梁,沟通是我们和家人之间的润滑剂。让我们一切从沟通开始,经常和家人真心交流,真诚沟通,相亲相爱到永远!

课件8:文字、歌声

第3篇:学会与父母沟通说课稿

一、说教材和学生,准确定位

今天说课的内容也是《学会沟通》。从学生的社会生活环境看,随着年龄的增长,五年级的孩子对社会上和自己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有了更多的感受,常常因为与家长在社会生活的很多方面看法不一致,处理方式不一致,进而出现诸多成长的烦恼。面对与长辈之间亲密与疏离、独立与依赖的矛盾,应该如何与父母交流、沟通,他们渴望得到指导与帮助。满足孩子的成长需要,是我们品德课堂的重中之重。

二、说学情—分析现状,突破沟通

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程度上分析,五年级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于很多事情有了自己的想法,特别是与自己的父母在学习、生活等诸多方面意见不统一时,却没有选择和父母坐下来好好的谈一谈,从而容易冲动,产生矛盾。这种家庭矛盾不及时解决,将会影响孩子的个性成长。同时也影响孩子将来社会化角色的健全发展。因此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学会与父母沟通教案

学会与父母沟通

教学目标

1、理解父母为自己成长付出的辛劳,主动与父母沟通,能以实际行动孝敬父母和长辈。

2、学会解决与父母之间的误会和矛盾,提高与父母平等沟通的能力。

3、正确认识自己的“逆反心理”,掌握与父母沟通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时是第一单元让爱驻我家中第一课第二给项目的内容,是在上一课让学生体会家庭温馨之后,进一步引发学生掌握与父母沟通交流技巧的问题。主要分两个层次,一是“影响以父母沟通的原因”,二是“搭建心灵沟通的桥梁”,前一个层次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后一层次是本课的教学难点。第一个层次“影响与父母沟通的原因”,以访谈对话的呈现方式帮助学生认清导致与父母沟通障碍的原因,为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提供认知基础,第二个层次“搭建心灵沟通的桥梁”中,集中引导学生探讨如何改善与父母的关系,学会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学会与孩子有效沟通

学会与孩子有效沟通

——从家庭教育分析亲子沟通的策略和技巧

家长今天的教育决定孩子的明天和未来。

家庭教育是一门学问,是一门艺术,是为人父母都应学习和掌握的一门学问和技能。

沟通——是家长与孩子之间良好的交流、良好的互动,在情感、认识上达成一致的过程中,彼此间的沟通是建立和谐亲子关系的渠道。

沟通是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维生素,沟通让孩子感受信任、产生自信,体现快乐,积极地面向生活。

一.提问:您了解您的孩子吗?

了解是沟通的基础,即要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的普遍规律,还要了解孩子的个性特点。孩子是一本教科书,读懂了孩子,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就会找到沟通的对策。

二.沟通中的困惑

为什么孩子有话不跟父母讲?

为什么孩子难以接受父母的批评?

为什么在当今社会,为人父母为何这么难?我们把最好的给予孩子,对他们的照顾细致入微,但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学会与父母沟通 教案

学会与父母沟通

教案

教学目标:

1、体会父母的辛苦,主动与父母沟通,以实际行动孝敬父母和长辈。

2、学会解决与父母的误会和矛盾,提高与父母平等沟通的能力。

3、正确认识“逆反”心理,了解影响与父母沟通的原因,掌握与父母沟通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教学重点:影响与父母沟通的原因 教学难点:搭建心灵沟通的桥梁

教学方法:活动参与、合作探究、情境体验 教学过程:

透视亲子矛盾,我们曾经如此相爱。可现在是怎么了?

你与父母的沟通满意吗(举手调查)

想一想:是什么原因使我们与父母的关系疏远?影响与父母沟通的原因有哪些?

1、自我心理因素:逆反心理

2、子女与父母之间的矛盾误解

3、子女与父母之间的 代沟也是影响子女与父母沟通的因素。

合作探究:在许多父母眼里,孩子上小学还好好的,一上初中就变了,特别不听话,爱和大人顶嘴,出现不服管教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学会与父母沟通》说课稿

《学会与父母沟通》说课稿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会与父母沟通》说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说教材

首先对教材的理解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条件,下面先说一下我对这节课的理解,《学会与父母沟通》是山东人民出版社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第一单元《让爱驻我家》第一课《相亲相爱的一家人》的第二节内容。主要在引导学生认识影响自己与父母沟通的原因的基础上,克服自己的逆反心理,学会与父母沟通等。

二、说学情

进入初中的学生,受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因素的影响,大多表现出逆反心理,在和父母的交流沟通中普遍存在问题,常让父母和老师感到头疼,但处于这种状态中的他们也渴望被人理解,渴望与父母有心灵的沟通。

通过上节课的学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模块3作业:学会与学生交往沟通

学会与学生交往沟通

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与互动的过程,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不管是班主任,还是任课老师,为了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教师必须学会主动与学生交往沟通。

首先要调整心态,充满爱心。教师对学生只有充满爱心,才可能热爱学生,亲近学生,关心学生,了解学生。与学生交往,教师必须调整心态。要以宽阔的胸怀容得下不同层次的学生,主动与他们交往沟通,时刻把自己融入到学生之中,以与学生交往互动为乐趣;以作学生的知心朋友为情感需要;向每个学生倾注博爱的甘霖。

其次要关怀尊重,以诚相待。教师与学生只有在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基础上,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交往沟通。因此,教师在与学生交往中要做到坦诚相见,说真心话、用真感情,特别要注意尊重学生的人格,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应尊重学生申辩或解释的权利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学会与学生沟通,取得教育成功 --德育干部学习心得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学会与学生沟通,取得教育成功 --德育干部学习心得.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