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唱脸谱》教学设计
《唱脸谱》教学设计
【教材依据】《唱脸谱》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韵味》中的第一篇主体课文。
一、设计思路
指导思想:本着《新课程理念》中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宗旨,在课堂教学中注重体现学生基本知识的培养,同时又融入素质教学和爱国主义情感,重点指导学生自学、对学、合作学习的行为养成,运用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开展多种媒体结合的多彩语文课堂,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对祖国文化遗产的热爱。
设计理念:首先由教师播放一段歌词,吸引学生,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引入资料让学生了解“京剧”。接着,“读一读”让学生自读自悟,品味课文中的 韵味。再让学生“说一说”,了解脸谱颜色与课文中提到的人物的关系,了解京剧在外国有人心目中的好印象以及京剧脸谱的艺术特点等,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 文,并欣赏歌曲《唱脸谱》,在读说听唱中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京剧的风格特点,激发学生热爱民族音乐艺术的兴趣。接着,“测一测”环节,回顾课文,检测效果;
教材分析:近年来一种创新的音乐体裁颇受关注,这种新的音乐体裁就是“戏歌”,在戏歌中《唱脸谱》是流传最广,颇有影响的一首佳作,作品从各种人物的脸谱入手,进一步夸奖其生动形象,以赞美京剧艺术之出神入化,引人入胜。通过学习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初步的音乐审美感知能力,对学习大多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因此,我引导学生聆听录音以便学生对京剧有感性印象,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脸谱相关的图片和代表的意义,学生能真正体会到京剧所含的韵味。
教学目标
(一)、从知识与能力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规范书写。
2、通过欣赏脸谱,使学生了解脸谱是中国京剧中的一种脸部化妆方式,激发学习兴趣。学习作品《唱脸谱》,并尽可能背唱这首歌。
3、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能够感受体验京剧唱腔及其音乐情趣,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审美感受。
(二)、方法与途径
1.查找资料,了解课文中出现的人物以及脸谱特点。
2.通过多媒体展示学习,让学生了解戏歌、脸谱、四击头、拖腔及京剧表演形式等知识;让学生感受戏曲音乐的韵味。
(三)、情感与评价
通过《唱脸谱》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京剧与流行歌曲的巧妙融合,从而培养学生对京剧的兴趣和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
(四)、现代教学手段:
学生能从电视、网络等多方渠道找到有关京剧的知识或精彩剧段,全班以班会的形式展示并学唱。
教学重点与难点
1.了解脸谱知识,让学生感受体会京剧的韵味,对京剧产生浓厚的兴趣。2.在歌曲演唱中分辨不同脸谱的不同表现力。
二、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唱脸谱》音频文件、生字卡片 教学方法:自读、小组合作探究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1、播放歌曲《唱脸谱》。
2、刚才听到的是歌曲,还是戏曲,好不好听?(引导学生明白:这既是流行歌曲,又是京剧唱段)
你知道吗?京剧是中国最著名的剧种,被世人称为“国粹”,而京剧脸谱又被称为“国粹之国粹”。(出示相关资料:介绍京剧及脸谱)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戏歌《唱脸谱》,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自读课文,小组合作解决生字新词
2、出示词语,检查认读。(指名读,齐读)
3、理解词义,扫清障碍。
4、这首唱脸谱就是以脸谱为题材,以生动的笔调,描绘京剧中不同人物角色的特点,下面我们先来欣赏一下脸谱。
资料展示:多媒体展示收集到的有关脸谱知识
蓝色——表现刚强阴险、正直胆大。如杨延昭,窦尔敦等。绿色——表现暴躁勇猛。如魔鬼等。
黑色——表现公正无私的,如包公;表现暴躁、鲁莽、耿直的,如张飞。白色——大多表现阴险、狡猾、居心叵测。如赵高、曹操等。黄色——般表现为性格猛烈、骁勇善战。如廉颇、典韦等。
紫色——刚正威严的人物和忠义厚道的人物常用紫色脸,如魏延,李天王等。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自悟“韵味”。
1、正确、流利地读课文。(可以同桌对读,相互检查)
2、思考:你从课文中品出了什么韵味?找出文中最有京剧韵味的句子。还有哪些地方不太明白?
(让学生自己先独自品味,独自质疑,为后面的交流做准备。)
四、说一说(感情朗读,品说“韵味”)
把你从课文中品出来的韵味和不懂的问题在小组内交流一下。提示:可以围绕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交流。
1、京剧给外国友人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指导朗读第1小节)
(1)从“愣”你体会到了什么?(外国人的惊奇、不可思议)和“简直”都是北京方言。“简直”表示“真是”、“实在是”的语气。这些词语使歌词具有了京腔、京韵。
(2)“四击头”是什么意思?模仿一下。(主角出场前,龙套们翻跟头时,锣鼓使劲地敲——“哐齐来栽~~哐齐来栽~~哐——伧”最后这几声就是“四击头”)
(3)外国人如何称赞“京剧”的?你觉得还可能怎样称赞?这也可以理解为抒发了中国人的自豪之情。小结:这节写外国人的称赞和观众的喝彩,这是一种什么描写?(侧面描写)
2.说一说勾画脸谱的艺术特点。(指导朗读第3小节)
从戏剧大师勾画脸谱时的情景,你体会到了京剧脸谱的什么特点?(鲜明、生动、夸张,)
3、思考:课文可分为几部分,各部分主要写了什么?
第一部分:(1-3小节)用外国人的眼光来看咱们中国的京剧。第二部分:(第4小节)从脸谱入手,赞美京剧的出神入化。
五、听歌曲,品一品《唱脸谱》的韵味并学唱歌曲。
六、课堂小结
从这节课上,我们感受到了中华民族音乐的博大精深,在欣赏、绘制、表演等活动中体验到了京剧这一古老剧种的艺术魅力,希望在当今流行音乐盛行的时代,大家不要忘了继承和发扬我们的民族音乐,做一个热爱民族音乐的人。
七、测一测(巩固检测)
1、按课文内容填空:
()的窦尔墩(),()的关公(),黄脸的(),白脸的(),()的张飞叫喳喳!
紫色的()托宝塔,绿色的()斗夜叉,()的猴王,()的妖怪,灰色的()笑哈哈!
2、《唱脸谱》既是________,又是_________。
3、连线:(脸谱的色彩运用有一定的内容和含义,它是表现人物性格的主要因素。)
红脸
代表忠耿正直
黑脸
代表阴险奸诈
蓝脸
代表赤胆忠心
白脸
代表刚强勇猛
八、作业朗读、背诵《唱脸谱》 2 将歌曲唱给家人听一听 板书设计:
唱脸谱
第一部分:(1-3小节)用外国人的眼光来看咱们中国的京剧。第二部分:(第4小节)从脸谱入手,赞美京剧的出神入化。教学反思:
这节课教学环节非常简单。在检查纠正了一下孩子们预习作业中的一些组词错误之后,让孩子们交流了一下课前收集的关于京剧的知识。稍做补充之后便开始让大家读读诗了。只有四个小节的诗,并没有太多的难度,只是感觉孩子们读不到位,所以,还是设计了多个环节让他们齐读、自读、同桌对读等。
接下来是理清诗歌的结构,交流对内容的理解。理解课文时还是提供了不少的提示,围绕三个问题,让学生细读,细品,读了这么多遍之后来说说自己的感受当然很容易,再来分分层,那自然也是简单不过的事了。
设计学生学唱《唱脸谱》也是为了加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并且体会诗歌的韵味,最后的课堂检测进一步巩固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整节课的设计比较简单,借助多媒体图文并茂,及大地吸引了学生的兴趣,课堂教学效果较好。当然也存在很多的不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因学生、教学环境的变化做出更多的改进。
第2篇:唱脸谱教学设计
《唱脸谱》教学设计
锁阳城镇中心小学 张玉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本课生字新词,背诵课文,了解京剧及脸谱的常识。
过程与方法:交流与文中人物有关的故事,了解京剧中不同脸谱与人物性格的关系。
情感与态度:激发学生热爱京剧、欣赏京剧的感情,提升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京剧及脸谱的常识,感受京剧的魅力。教学难点:分辨不同脸谱的表现力,了解京剧中不同脸谱与人物性格的关系。教学过程:
一、品戏歌
1.播放视频,听戏歌; 2.了解作者(作词);
【设计意图】播放戏歌,学生清唱,轻松愉悦的走进课堂;对作者的了解增加学生的课外知识量。
二、说京剧
1.全班交流关于京剧的知识; 2.引出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互动交流关于京剧的基础知识,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识脸谱 1.学习生字词;积累词语;难点词语解释 2.整体感知
(1)齐读课文。(正确、流利)(2)和老师合作完成阅读提纲。3.细读品味
(1)自己放声读第一小节,说说外国人见到京戏脸谱后的反应,你从哪些词语看出的?
(2)找出外国人称赞“京剧”的词语。
(3)了解外国人见到京戏脸谱后的反应,作为中国人,你有什么感想?
【设计意图】通过完成板书,让学生对课文有大概的了解,进而初步体会脸谱的艺术魅力让外国友人都叹服。
4.细读品味
结合图片和课文说说京剧脸谱的特点。
【设计意图】自读体会,全班总结出脸谱的特点。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人阅读感悟。
四、学京戏
跟老师学习京剧亮相动作;
【设计意图】本环节师生全面互动,激发学习热情,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通过学习模仿亮相,体会京剧的魅力。
五、京戏故事会
请同学讲京剧人物故事,通过听故事和读课文,完成连线;
【设计意图】为突破本文难点设计本环节,先让学生讲关于脸谱人物的故事,然后小组合作完成探究新知,不盲目的死记人物脸谱颜色与性格的关系。
六、唱戏歌
通过唱歌的形式,检测学生对本课知识的掌握情况; 【设计意图】创新当堂检测学习效果的方式,以唱的形式,学生参与积极,有兴趣。
七、话说家乡戏
1.交流你还知道哪些戏曲? 2.说一说家乡戏你了解多少?
【设计意图】拓展交流,以家乡戏为主题激发学生对我国各种戏剧的热爱与关注。
八、总结收获,深化情感
说说这节课的收获和对戏曲的认识。
【设计意图】本节课以学生为主,体验式教学法,到结束总结时学生自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说出自己的学习感悟,水到渠成。
九、作业超市
1.背诵课文。(必选)2.画一张脸谱。(自选)3.制作一张脸谱面具。(自选)
【设计意图】课外继续延伸脸谱文化的认识和体验,通过脸谱的绘制学生自主感受国粹文化的趣味性。
第3篇:唱脸谱教学设计
实践活动
《唱脸谱》教案
作者:刘澄馥 时间:2012-08-28 08:45:58 《唱脸谱》教案
课题概述
《唱脸谱》是人民音社九年义务教育初中音乐教材中的一首京歌,也是整个单元中唯一一首与众不同的歌曲,这首歌巧妙地将通俗歌曲的演唱风格及伴奏手法与曲艺音乐、戏曲音乐融合在一起,它既是流行歌曲,又是京剧唱段。歌曲的曲式结构是不带再现的单二段曲体,歌曲的A段包含四个乐句。曲作者将地道的老北京方言自然地融化在旋律中。依字行腔,韵味十足。歌曲的B段是分节歌形式,包含四个乐句。前三个乐句均为两小节,保持着结构的完整;第四句“黑脸的张飞叫喳喳”通过节奏的伸展和使用花脸托腔,将长度扩充为八小节。使全曲在高潮中完美地结束。歌词的第一部分借助一位女子的语气,阐述了外国友人对我国的“国剧”──京剧的美好印象。歌词的第
第4篇:《唱脸谱》教学设计
《唱脸谱》教学设计
拉乌初级中学 王玉乾
一、教学内容分析
《唱脸谱》是七年级音乐教材下册第七单元“梨园百花
(一)”中的一个课题,其体裁为通俗歌曲(“戏歌”)。这首歌巧妙地将京剧音乐元素与现代音乐风格融合在一起,它既是通俗歌曲,又是京剧唱段,是一种创新的音乐体裁。《唱脸谱》的歌词,从外国人对京剧的称谓开始,用外国人的眼光来赞扬我国的京剧艺术:“美极了、妙极了、简直,OK顶呱呱!”尔后,从各种人物的脸谱入手,进一步夸奖其生动形象,以赞美京剧艺术之出神入化、引人入胜。表达了我们以传统京戏艺术骄傲和自豪的感情。本课题为欣赏课,旨在引导孩子们走进京剧的大门,引发学生对京剧的亲切感进而喜爱这门艺术。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帮助学生了解京剧的基本知识,指导学生认识京剧脸谱,初步了解脸谱分类知识及所代表的人物性
第5篇:唱脸谱教学设计
走进京剧的世界——《唱脸谱》教学设计
铅 山 二 中
于
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够感受、体验京剧的行当、脸谱、服饰、唱腔、情绪,能初步分辨京剧的行当、角色、文武场等音乐文化知识。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对京剧行当、唱腔、情绪的判断力,增强对京剧艺术的理解能力,感受、体验京剧的美。模仿京剧的韵味,演唱戏歌《唱脸谱》,能够伴随锣鼓经走台步及亮相。
3、情感目标:能对京剧艺术感兴趣,喜欢聆听和观看京剧,愿意探索与京剧艺术相关的文化知识。
二、教学重点:
了解京剧的相关知识并能用一定的京剧韵味来演唱歌曲《唱脸谱》
三、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在多种审美实践活动中初步感受京剧的特点,培养学生对京剧的兴趣。
四、教法学法: 教法:
1、引导学生做多种形式的参与和感受。
2、启发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来获取知识、培养能力。
第6篇:唱脸谱教学设计
《唱脸谱》教学设计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初中八年级,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参与意识和交往愿望较强,在学习上已形成自己的初步经验,表达情感的方式较之小学生有明显变化。由于受社会环境等综合因素影响,学生大多热衷于流行音乐,追星现象屡见不鲜;而对于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艺术——京剧却知之甚少。
2、学科:音乐
3、教学课时:1课时
4、课前准备:网络教室,多媒体课件,电子琴
二、教学课题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音乐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梨园撷英》第一课时。
三、教材分析
《唱脸谱》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梨园撷英》中的学唱歌曲。它是一首以脸谱为歌唱题材的歌曲,全曲以生动的笔调描绘了京剧中各种人物角色脸谱的特点,旋律朴实,亲切,具有浓郁的京剧韵味,是群众喜爱的“戏歌”。全
第7篇:唱脸谱教学设计
《唱脸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够感受、体验京剧的行当、脸谱、服饰、唱腔、情绪,能初步分辨京剧的行当、角色、文武场等音乐文化知识。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对京剧行当、唱腔、情绪的判断力,增强对京剧艺术的理解能力,感受、体验京剧的美。模仿京剧的韵味,演唱戏歌《唱脸谱》,能够伴随锣鼓经走台步及亮相。
3、情感目标:能对京剧艺术感兴趣,喜欢聆听和观看京剧,愿意探索与京剧艺术相关的文化知识。
【教学重点】
了解京剧的相关知识并能用一定的京剧韵味来演唱歌曲《唱脸谱》
三、【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在多种审美实践活动中初步感受京剧的特点,培养学生对京剧的兴趣。
四、【教法学法】 教法:
1、引导学生做多种形式的参与和感受。
2、启发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来获取知识、培养能力。
3、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做到声像结合
第8篇:《唱脸谱》教学设计
《唱脸谱》教学案例
教材分析:选自八年级第二单元《梨园撷英》第一课时。本单元以“京剧”为主题,选取数首京剧作品,使学生通过学习,接触和感受我国优秀音乐文化遗产,了解京剧的相关知识,京剧唱腔的风格。从而热爱戏曲音乐。教学目标 :
知识与能力:1.在演唱中唱出风格特点。
2.理解京剧唱腔的风格和京剧花脸唱法的特点与内涵。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音乐活动;通过了解京剧的相关知识,加深学生对京剧的情感。
2、通过戏曲知识的学习,启发、积极参与感受与体验,保护和鼓励学生在音乐体验中的独立见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优秀戏曲音乐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感。了解其在世界音乐中的地位和形象,培养学生对戏曲音乐以及中华文化的热爱,增加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1、识别行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