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脸谱》教学设计

精品范文 时间:2022-10-27 08:04:19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唱脸谱》教学设计

《唱脸谱》教学设计

【教材依据】《唱脸谱》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韵味》中的第一篇主体课文。

一、设计思路

指导思想:本着《新课程理念》中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宗旨,在课堂教学中注重体现学生基本知识的培养,同时又融入素质教学和爱国主义情感,重点指导学生自学、对学、合作学习的行为养成,运用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开展多种媒体结合的多彩语文课堂,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对祖国文化遗产的热爱。

设计理念:首先由教师播放一段歌词,吸引学生,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引入资料让学生了解“京剧”。接着,“读一读”让学生自读自悟,品味课文中的 韵味。再让学生“说一说”,了解脸谱颜色与课文中提到的人物的关系,了解京剧在外国有人心目中的好印象以及京剧脸谱的艺术特点等,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 文,并欣赏歌曲《唱脸谱》,在读说听唱中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京剧的风格特点,激发学生热爱民族音乐艺术的兴趣。接着,“测一测”环节,回顾课文,检测效果;

教材分析:近年来一种创新的音乐体裁颇受关注,这种新的音乐体裁就是“戏歌”,在戏歌中《唱脸谱》是流传最广,颇有影响的一首佳作,作品从各种人物的脸谱入手,进一步夸奖其生动形象,以赞美京剧艺术之出神入化,引人入胜。通过学习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初步的音乐审美感知能力,对学习大多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因此,我引导学生聆听录音以便学生对京剧有感性印象,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脸谱相关的图片和代表的意义,学生能真正体会到京剧所含的韵味。

教学目标

(一)、从知识与能力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规范书写。

2、通过欣赏脸谱,使学生了解脸谱是中国京剧中的一种脸部化妆方式,激发学习兴趣。学习作品《唱脸谱》,并尽可能背唱这首歌。

3、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能够感受体验京剧唱腔及其音乐情趣,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审美感受。

(二)、方法与途径

1.查找资料,了解课文中出现的人物以及脸谱特点。

2.通过多媒体展示学习,让学生了解戏歌、脸谱、四击头、拖腔及京剧表演形式等知识;让学生感受戏曲音乐的韵味。

(三)、情感与评价

通过《唱脸谱》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京剧与流行歌曲的巧妙融合,从而培养学生对京剧的兴趣和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

(四)、现代教学手段:

学生能从电视、网络等多方渠道找到有关京剧的知识或精彩剧段,全班以班会的形式展示并学唱。

教学重点与难点

1.了解脸谱知识,让学生感受体会京剧的韵味,对京剧产生浓厚的兴趣。2.在歌曲演唱中分辨不同脸谱的不同表现力。

二、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唱脸谱》音频文件、生字卡片 教学方法:自读、小组合作探究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1、播放歌曲《唱脸谱》。

2、刚才听到的是歌曲,还是戏曲,好不好听?(引导学生明白:这既是流行歌曲,又是京剧唱段)

你知道吗?京剧是中国最著名的剧种,被世人称为“国粹”,而京剧脸谱又被称为“国粹之国粹”。(出示相关资料:介绍京剧及脸谱)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戏歌《唱脸谱》,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自读课文,小组合作解决生字新词

2、出示词语,检查认读。(指名读,齐读)

3、理解词义,扫清障碍。

4、这首唱脸谱就是以脸谱为题材,以生动的笔调,描绘京剧中不同人物角色的特点,下面我们先来欣赏一下脸谱。

资料展示:多媒体展示收集到的有关脸谱知识

蓝色——表现刚强阴险、正直胆大。如杨延昭,窦尔敦等。绿色——表现暴躁勇猛。如魔鬼等。

黑色——表现公正无私的,如包公;表现暴躁、鲁莽、耿直的,如张飞。白色——大多表现阴险、狡猾、居心叵测。如赵高、曹操等。黄色——般表现为性格猛烈、骁勇善战。如廉颇、典韦等。

紫色——刚正威严的人物和忠义厚道的人物常用紫色脸,如魏延,李天王等。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自悟“韵味”。

1、正确、流利地读课文。(可以同桌对读,相互检查)

2、思考:你从课文中品出了什么韵味?找出文中最有京剧韵味的句子。还有哪些地方不太明白?

(让学生自己先独自品味,独自质疑,为后面的交流做准备。)

四、说一说(感情朗读,品说“韵味”)

把你从课文中品出来的韵味和不懂的问题在小组内交流一下。提示:可以围绕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交流。

1、京剧给外国友人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指导朗读第1小节)

(1)从“愣”你体会到了什么?(外国人的惊奇、不可思议)和“简直”都是北京方言。“简直”表示“真是”、“实在是”的语气。这些词语使歌词具有了京腔、京韵。

(2)“四击头”是什么意思?模仿一下。(主角出场前,龙套们翻跟头时,锣鼓使劲地敲——“哐齐来栽~~哐齐来栽~~哐——伧”最后这几声就是“四击头”)

(3)外国人如何称赞“京剧”的?你觉得还可能怎样称赞?这也可以理解为抒发了中国人的自豪之情。小结:这节写外国人的称赞和观众的喝彩,这是一种什么描写?(侧面描写)

2.说一说勾画脸谱的艺术特点。(指导朗读第3小节)

从戏剧大师勾画脸谱时的情景,你体会到了京剧脸谱的什么特点?(鲜明、生动、夸张,)

3、思考:课文可分为几部分,各部分主要写了什么?

第一部分:(1-3小节)用外国人的眼光来看咱们中国的京剧。第二部分:(第4小节)从脸谱入手,赞美京剧的出神入化。

五、听歌曲,品一品《唱脸谱》的韵味并学唱歌曲。

六、课堂小结

从这节课上,我们感受到了中华民族音乐的博大精深,在欣赏、绘制、表演等活动中体验到了京剧这一古老剧种的艺术魅力,希望在当今流行音乐盛行的时代,大家不要忘了继承和发扬我们的民族音乐,做一个热爱民族音乐的人。

七、测一测(巩固检测)

1、按课文内容填空:

()的窦尔墩(),()的关公(),黄脸的(),白脸的(),()的张飞叫喳喳!

紫色的()托宝塔,绿色的()斗夜叉,()的猴王,()的妖怪,灰色的()笑哈哈!

2、《唱脸谱》既是________,又是_________。

3、连线:(脸谱的色彩运用有一定的内容和含义,它是表现人物性格的主要因素。)

红脸

代表忠耿正直

黑脸

代表阴险奸诈

蓝脸

代表赤胆忠心

白脸

代表刚强勇猛

八、作业朗读、背诵《唱脸谱》 2 将歌曲唱给家人听一听 板书设计:

唱脸谱

第一部分:(1-3小节)用外国人的眼光来看咱们中国的京剧。第二部分:(第4小节)从脸谱入手,赞美京剧的出神入化。教学反思:

这节课教学环节非常简单。在检查纠正了一下孩子们预习作业中的一些组词错误之后,让孩子们交流了一下课前收集的关于京剧的知识。稍做补充之后便开始让大家读读诗了。只有四个小节的诗,并没有太多的难度,只是感觉孩子们读不到位,所以,还是设计了多个环节让他们齐读、自读、同桌对读等。

接下来是理清诗歌的结构,交流对内容的理解。理解课文时还是提供了不少的提示,围绕三个问题,让学生细读,细品,读了这么多遍之后来说说自己的感受当然很容易,再来分分层,那自然也是简单不过的事了。

设计学生学唱《唱脸谱》也是为了加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并且体会诗歌的韵味,最后的课堂检测进一步巩固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整节课的设计比较简单,借助多媒体图文并茂,及大地吸引了学生的兴趣,课堂教学效果较好。当然也存在很多的不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因学生、教学环境的变化做出更多的改进。

第2篇:唱脸谱教学设计

《唱脸谱》教学设计

锁阳城镇中心小学 张玉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本课生字新词,背诵课文,了解京剧及脸谱的常识。

过程与方法:交流与文中人物有关的故事,了解京剧中不同脸谱与人物性格的关系。

情感与态度:激发学生热爱京剧、欣赏京剧的感情,提升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京剧及脸谱的常识,感受京剧的魅力。教学难点:分辨不同脸谱的表现力,了解京剧中不同脸谱与人物性格的关系。教学过程:

一、品戏歌

1.播放视频,听戏歌; 2.了解作者(作词);

【设计意图】播放戏歌,学生清唱,轻松愉悦的走进课堂;对作者的了解增加学生的课外知识量。

二、说京剧

1.全班交流关于京剧的知识; 2.引出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互动交流关于京剧的基础知识,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识脸谱 1.学习生字词;积累词语;难点词语解释 2.整体感知

(1)齐读课文。(正确、流利)(2)和老师合作完成阅读提纲。3.细读品味

(1)自己放声读第一小节,说说外国人见到京戏脸谱后的反应,你从哪些词语看出的?

(2)找出外国人称赞“京剧”的词语。

(3)了解外国人见到京戏脸谱后的反应,作为中国人,你有什么感想?

【设计意图】通过完成板书,让学生对课文有大概的了解,进而初步体会脸谱的艺术魅力让外国友人都叹服。

4.细读品味

结合图片和课文说说京剧脸谱的特点。

【设计意图】自读体会,全班总结出脸谱的特点。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人阅读感悟。

四、学京戏

跟老师学习京剧亮相动作;

【设计意图】本环节师生全面互动,激发学习热情,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通过学习模仿亮相,体会京剧的魅力。

五、京戏故事会

请同学讲京剧人物故事,通过听故事和读课文,完成连线;

【设计意图】为突破本文难点设计本环节,先让学生讲关于脸谱人物的故事,然后小组合作完成探究新知,不盲目的死记人物脸谱颜色与性格的关系。

六、唱戏歌

通过唱歌的形式,检测学生对本课知识的掌握情况; 【设计意图】创新当堂检测学习效果的方式,以唱的形式,学生参与积极,有兴趣。

七、话说家乡戏

1.交流你还知道哪些戏曲? 2.说一说家乡戏你了解多少?

【设计意图】拓展交流,以家乡戏为主题激发学生对我国各种戏剧的热爱与关注。

八、总结收获,深化情感

说说这节课的收获和对戏曲的认识。

【设计意图】本节课以学生为主,体验式教学法,到结束总结时学生自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说出自己的学习感悟,水到渠成。

九、作业超市

1.背诵课文。(必选)2.画一张脸谱。(自选)3.制作一张脸谱面具。(自选)

【设计意图】课外继续延伸脸谱文化的认识和体验,通过脸谱的绘制学生自主感受国粹文化的趣味性。

第3篇:唱脸谱教学设计

实践活动

《唱脸谱》教案

作者:刘澄馥 时间:2012-08-28 08:45:58 《唱脸谱》教案

课题概述

《唱脸谱》是人民音社九年义务教育初中音乐教材中的一首京歌,也是整个单元中唯一一首与众不同的歌曲,这首歌巧妙地将通俗歌曲的演唱风格及伴奏手法与曲艺音乐、戏曲音乐融合在一起,它既是流行歌曲,又是京剧唱段。歌曲的曲式结构是不带再现的单二段曲体,歌曲的A段包含四个乐句。曲作者将地道的老北京方言自然地融化在旋律中。依字行腔,韵味十足。歌曲的B段是分节歌形式,包含四个乐句。前三个乐句均为两小节,保持着结构的完整;第四句“黑脸的张飞叫喳喳”通过节奏的伸展和使用花脸托腔,将长度扩充为八小节。使全曲在高潮中完美地结束。歌词的第一部分借助一位女子的语气,阐述了外国友人对我国的“国剧”──京剧的美好印象。歌词的第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唱脸谱》教学设计

《唱脸谱》教学设计

拉乌初级中学 王玉乾

一、教学内容分析

《唱脸谱》是七年级音乐教材下册第七单元“梨园百花

(一)”中的一个课题,其体裁为通俗歌曲(“戏歌”)。这首歌巧妙地将京剧音乐元素与现代音乐风格融合在一起,它既是通俗歌曲,又是京剧唱段,是一种创新的音乐体裁。《唱脸谱》的歌词,从外国人对京剧的称谓开始,用外国人的眼光来赞扬我国的京剧艺术:“美极了、妙极了、简直,OK顶呱呱!”尔后,从各种人物的脸谱入手,进一步夸奖其生动形象,以赞美京剧艺术之出神入化、引人入胜。表达了我们以传统京戏艺术骄傲和自豪的感情。本课题为欣赏课,旨在引导孩子们走进京剧的大门,引发学生对京剧的亲切感进而喜爱这门艺术。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帮助学生了解京剧的基本知识,指导学生认识京剧脸谱,初步了解脸谱分类知识及所代表的人物性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唱脸谱教学设计

走进京剧的世界——《唱脸谱》教学设计

铅 山 二 中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够感受、体验京剧的行当、脸谱、服饰、唱腔、情绪,能初步分辨京剧的行当、角色、文武场等音乐文化知识。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对京剧行当、唱腔、情绪的判断力,增强对京剧艺术的理解能力,感受、体验京剧的美。模仿京剧的韵味,演唱戏歌《唱脸谱》,能够伴随锣鼓经走台步及亮相。

3、情感目标:能对京剧艺术感兴趣,喜欢聆听和观看京剧,愿意探索与京剧艺术相关的文化知识。

二、教学重点:

了解京剧的相关知识并能用一定的京剧韵味来演唱歌曲《唱脸谱》

三、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在多种审美实践活动中初步感受京剧的特点,培养学生对京剧的兴趣。

四、教法学法: 教法:

1、引导学生做多种形式的参与和感受。

2、启发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来获取知识、培养能力。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唱脸谱教学设计

《唱脸谱》教学设计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初中八年级,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参与意识和交往愿望较强,在学习上已形成自己的初步经验,表达情感的方式较之小学生有明显变化。由于受社会环境等综合因素影响,学生大多热衷于流行音乐,追星现象屡见不鲜;而对于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艺术——京剧却知之甚少。

2、学科:音乐

3、教学课时:1课时

4、课前准备:网络教室,多媒体课件,电子琴

二、教学课题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音乐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梨园撷英》第一课时。

三、教材分析

《唱脸谱》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梨园撷英》中的学唱歌曲。它是一首以脸谱为歌唱题材的歌曲,全曲以生动的笔调描绘了京剧中各种人物角色脸谱的特点,旋律朴实,亲切,具有浓郁的京剧韵味,是群众喜爱的“戏歌”。全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唱脸谱教学设计

《唱脸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够感受、体验京剧的行当、脸谱、服饰、唱腔、情绪,能初步分辨京剧的行当、角色、文武场等音乐文化知识。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对京剧行当、唱腔、情绪的判断力,增强对京剧艺术的理解能力,感受、体验京剧的美。模仿京剧的韵味,演唱戏歌《唱脸谱》,能够伴随锣鼓经走台步及亮相。

3、情感目标:能对京剧艺术感兴趣,喜欢聆听和观看京剧,愿意探索与京剧艺术相关的文化知识。

【教学重点】

了解京剧的相关知识并能用一定的京剧韵味来演唱歌曲《唱脸谱》

三、【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在多种审美实践活动中初步感受京剧的特点,培养学生对京剧的兴趣。

四、【教法学法】 教法:

1、引导学生做多种形式的参与和感受。

2、启发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来获取知识、培养能力。

3、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做到声像结合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唱脸谱》教学设计

《唱脸谱》教学案例

教材分析:选自八年级第二单元《梨园撷英》第一课时。本单元以“京剧”为主题,选取数首京剧作品,使学生通过学习,接触和感受我国优秀音乐文化遗产,了解京剧的相关知识,京剧唱腔的风格。从而热爱戏曲音乐。教学目标 :

知识与能力:1.在演唱中唱出风格特点。

2.理解京剧唱腔的风格和京剧花脸唱法的特点与内涵。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音乐活动;通过了解京剧的相关知识,加深学生对京剧的情感。

2、通过戏曲知识的学习,启发、积极参与感受与体验,保护和鼓励学生在音乐体验中的独立见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优秀戏曲音乐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感。了解其在世界音乐中的地位和形象,培养学生对戏曲音乐以及中华文化的热爱,增加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1、识别行当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唱脸谱》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唱脸谱》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