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脸谱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语文唱脸谱教学设计”。
走进京剧的世界——《唱脸谱》教学设计
铅 山 二 中
于
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够感受、体验京剧的行当、脸谱、服饰、唱腔、情绪,能初步分辨京剧的行当、角色、文武场等音乐文化知识。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对京剧行当、唱腔、情绪的判断力,增强对京剧艺术的理解能力,感受、体验京剧的美。模仿京剧的韵味,演唱戏歌《唱脸谱》,能够伴随锣鼓经走台步及亮相。
3、情感目标:能对京剧艺术感兴趣,喜欢聆听和观看京剧,愿意探索与京剧艺术相关的文化知识。
二、教学重点:
了解京剧的相关知识并能用一定的京剧韵味来演唱歌曲《唱脸谱》
三、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在多种审美实践活动中初步感受京剧的特点,培养学生对京剧的兴趣。
四、教法学法: 教法:
1、引导学生做多种形式的参与和感受。
2、启发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来获取知识、培养能力。
3、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做到声像结合、视听结合。学法:体验、比较、探究、合作的学法
五、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京胡脸谱面具、京剧场面的简单打击乐器
六、教材分析: 《唱脸谱》是人音版初中音乐教材第15册第四单元中的一首京歌,也是整个单元中唯一一首与众不同的歌曲,这首歌巧妙地将通俗歌曲的演唱风格及伴奏手法与曲艺音乐、戏曲音乐融合在一起,它既是流行歌曲,又是京剧唱段。歌曲的曲式结构是不带再现的单二段曲体,歌曲的A段是通谱歌形式,包含四个乐句。曲作者将地道的老北京方言自然地融化在旋律中。依字行腔,韵味十足。歌曲的B段是分节歌形式,包含四个乐句。前三个乐句均为两小节,保持着结构的完整;第四句“黑脸的张飞叫喳喳”通过节奏的伸展和使用花脸托腔,将长度扩充为八小节。使全曲在高潮中完满地结束。歌词的第一部分借助一位女子的语气,阐述了外国友人对我国的“国剧”──京剧的美好印象。歌词的第二部分是一位男士对戏曲脸谱的侃侃而谈,惟妙惟肖地勾画出一张张“美佳佳”的脸谱。
七、教学过程: 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主题
师:同学们,非常高兴和大家一起度过这节音乐课,首先老师和大家一起来欣赏一段视频,欣赏完之后请大家回答问题。学生欣赏的同时,教师对视频京剧片段《卖水》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问题一:同学们刚才所欣赏的曲子属于什么?(戏曲)问题二:戏曲分好多种,刚刚我们听到的属于?(京剧)教师介绍京剧:它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被称为中国的国粹,迄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我们的人民群众包括国家领导人都喜爱京剧、会唱京剧。是南方的四大徽班音乐与湖北的汉调音乐相互影响,并接受了昆曲、秦腔的曲调和表演方法,逐渐融合、演变,发展成为的。一个美国人这样说:“如果中国没有京剧了,我也就不承认中国了。”所以我们作为中国人,必须要了解自己的国宝,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京剧的世界,探索京剧奥秘。环节二 视听感知,走近京剧: 我们一起来学学京剧的表演手段:唱、念、做、打,在介绍做时,教师教学生简单的京剧动作:女生学习云手动作,男生学习山膀动作,并分组练习。
学习京剧的行当!它可以根据男女老少、俊丑正邪分成四大行当——生旦净丑。分别介绍,展示幻灯片。1.生:老生、小生、武生、红生。2.旦:青衣、花旦、刀马旦、老旦。3.净:正净、副净、油花脸、武净。4.丑:文丑、武丑、方巾丑、丑婆。
介绍:古代男子成为生,女子成为旦。净行是什么呢?(大花脸)净一般扮演品貌或者性格有特点的男子,在京剧中多为将军、神化人物或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音色宽阔洪亮、粗壮浑厚,动作
造型也要求粗线条,气度恢宏。丑行是什么?(小花脸)丑角在鼻梁和眼窝间勾画一块白粉,有点像夸张的漫画,丑角的出场和表演常会带来满堂的笑声,丑分文丑和武丑两类。如果这四个行当让你来区别,你会根据什么来判断呢?(性别、好坏、化妆„„服装)
本环节设计意图:精彩京剧选段视频欣赏,彻底征服学生的注意力,接着完成对京剧行当及相关知识的认知,在合作体验中引发学生的思考。流畅的完成从兴趣到知识的过渡。学生经过视、听、演加强对京剧艺术知识的理解。环节三勇于实践,提升审美: 同学们今天了解了这么多的知识,你们想不想试着唱一下呢?我们一起来学习戏歌《唱脸谱》,出示课题。
1、欣赏歌曲视频。(完整欣赏全曲,熟悉的旋律随音乐哼唱)
2、欣赏脸谱及巩固歌词 第一组脸谱:人物性格颜色代表
蓝色脸谱:举例窦尔顿。是一员勇猛、刚强的武将,用蓝色来代表勇猛、刚强。
红色脸谱:举例关羽。关羽是刘备手下的一员武将,面色如重枣,性格是耿直忠义,是典型的赤胆忠心的红脸形象。
黄色脸谱:举例典韦。是曹操手下一员勇猛、刚强且凶猛的武将。黄脸有时也代表凶猛和残暴。
白色脸谱:举例曹操或项羽。具有君王的狡猾和奸诈。有时太监
也用白脸,往往形容一些内心狡猾诡计多端的人。
黑色脸谱:举例张飞或包公。黑脸原意是形容面色丑陋且性情猛直的人,张飞的性格正好符合。包公用黑脸主要是由于传说中他面色黝黑且又用来形容他铁面无私的性格。第二组脸谱:鬼怪神佛代表
将一些面色奇异的鬼、怪、神、佛、仙的形象展示给学生。这些脸谱的主色是金银色、紫色、灰色,有时也用绿色代表。【介绍的同时让学生将歌曲的第一二段歌词读出来,以加深记忆)。
3、脸谱是怎么画出来的呢?(展示脸谱描绘的过程,同时引出“鸳鸯瓦”的含义:脸谱基本画法谱式,“白色”打底色,“黑色”勾画眉、眼、鼻三窝,是用夸张眉、眼和鼻窝的手法,使额部和两颊呈现出三块明显得主色,平整的象三块瓦片,因此而得名,“黑+白”的三块瓦脸即“鸳鸯瓦”脸。)
4、实践提升——《我是小戏迷》
走台步: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京剧演员的乐趣,男生左拳右掌,女生兰花指,精神抖擞走台步,(示范)。男生女生不同的台步然后分组展示
走台步与亮相结合:前面学过了亮相,下面自己选择喜欢的人物形象的亮相动作,随着锣鼓经伴奏我们一起来展示一下(急急风锣鼓经音乐)
本环节设计意图:在实践学习中,进一步体验京剧的乐趣和美妙。
环节四: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京剧艺术与流行音乐完美结合,产生了很多动人的歌曲(展示周杰伦的《霍元甲》)这种结合不仅使京剧变的更加生动、脍炙人口,而且使完美的艺术瑰宝更加璀璨。完美的京剧与流行音乐结合的范例,你还知道哪些呢(信乐团的《onenight in 北京》、李玉刚的《新贵妃醉酒》)
本环节设计意图:完美的课堂应该能够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和投入,通过几个有特点的实例向学生表明,美妙的京剧离我们并不遥远的,在流行音乐中完美结合,产生精彩的效果。只要大家积极的探索,梦想总会实现。拓宽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的人生追求。
环节五:创编环节:
教师重新播放本节课开始的京剧《卖水》片段,让学生自己模仿并创编简单的京剧动作进行表演。
本环节设计意图:让学生体验京剧表演之美。
八、教师寄语小结
京剧是我国艺术大花园中的一颗璀璨的宝石。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京剧,同时还知道了京剧另一特色——脸谱。小小的脸谱蕴含着丰富的寓意,怪不得外国人把京剧叫做beijing
opera!希望同学们能通过学习,了解它、爱上它、发扬它!
《唱脸谱》的教学反思 : 《唱脸谱》一课,在教学程序方面,要根据学生的心理、态度和需要精心设计,使教学充满了活跃的气氛,激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同时采用了音乐综合的方法,增强了教学的形象性,趣味性和创造性。设计思路从介绍京剧引入教学,紧接着使学生充分欣赏、体验蕴涵着京剧韵味的歌曲《唱脸谱》,从谈论歌曲的体裁、讨论音乐段落的划分。体会京剧唱腔韵味体现在哪里?对比有无装饰音、下滑音的效果,教师范唱引导模仿。通过课件介绍京剧脸谱的方式,使学生对京剧脸谱产生兴趣,并获得一些基本的艺术知识技能及其各方面的艺术能力。在知识技能方面,一部分学生在学之前就接受了比较好的教育,储备了丰富的知识,对于京剧的基本知识,如:京剧的由来、脸谱的谱式与颜色等等都有了浅显的了解,老师所要做的就是要让学生融入课堂当中,实现教于学的主动结合。整节课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通过欣赏脸谱,使学生了解脸谱是中国京剧中的一种脸部化妆方式;学唱《唱脸谱》更能让学生了解中国国粹与流行歌曲的巧妙融合,了解了戏歌这一特殊的音乐体裁,从而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艺术的兴趣,进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佩戴脸谱面具表演歌曲,使学生能亲身体验在舞台上表演京剧的感受,提高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最后的探究创编环节也是设计得合理到位,通过创编简单的京剧动作表演京剧片段《卖水》,加深了学生对京剧的了解。这样一来,学生在课程当中,自主的认知、体验,效果自然好得
多。整个课堂情绪高涨、学生思维积极主动,一方面加深对音乐课程的情感体验,另一方面能促进学生进一步感知音乐的内涵中表现自我,创造自我。
《唱脸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歌词,背诵歌词。2、查找资料,了解课文中出现的人物以及脸谱特点。3、读歌词,听歌曲,品一品《唱脸谱》的韵味,激发学生对......
《唱脸谱》教学设计学情分析:《唱脸谱》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韵味”的一篇主体课文。京剧是中国最著名的剧种,被世人称为“国粹”,而京剧脸谱被称之为“......
《唱脸谱》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唱脸谱 教材内容分析: 《唱脸谱》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梨园撷英》中的一首学唱曲目,体裁为“戏歌”。戏歌是把戏曲唱腔和通俗歌曲结合起来......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唱脸谱》教学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唱脸谱》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戏歌《唱脸谱》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京剧与流行歌曲的巧妙融合,从而培养学生对京剧的兴趣和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