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

精品范文 时间:2022-10-25 08:10:58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示例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丰富的物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学会15个生字,掌握生字新词。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小节。

4、指导学生学习作者按四季变化的顺序,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教学重点

1、体会作者按四季变化的顺序,抓住每季特点观察的方法。

2、体会课文中用词准确、生动的优美句子。

教学难点

文中介绍的景象及动物、物产等,学生不够熟悉,可能感到生疏,理解会有一定的困难。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师:同学们,在上节语文课中我们共同游览了„„

生:(齐)美丽的小兴安岭。

师:游过之后相信一定给大家留下很深的印象,那课前老师让你们搜集了有关小兴安岭的资料并帮我做几幅有关小兴安岭的宣传画,你们做了吗?

生答。

师:谁愿意到前面为同学们展示一下。

生展示画,并简单介绍。

师:你们画得真是太好了,从大家的画中你们感受到什么?

生答。

2、师:今天老师也特意为大家准备了小兴安岭的风景图片。现在就让我们一同走进美丽的小兴安岭。

播放媒体资源中小兴安岭四季的景色。

学生欣赏风景。

师配乐简介小兴安岭的春夏秋冬:

春姑娘来了,给小兴安岭披上了绿装,溪水欢快地流淌,枝上的嫩芽迫不急待地探出脑袋,似乎想告诉人们什么似的。夏天,树上的枝叶绿得逼你的眼,一片一片将天空遮得严严实实的。花儿也像比美似的各自展露婀娜的身姿。秋天也不甘示弱,到处一片金黄,落叶跳起迷人的舞蹈,庆祝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冬爷爷赶着马车也来到小兴安岭,踏上松软的白雪,去寻找小动物们的足迹。

二、细读课文

1、师:我看到同学们已经陶醉在小兴安岭的美景之中了。小兴安岭这么美,你最喜欢哪个季节呢?是生机勃勃的春天,还是果实累累的秋天?是欣赏夏天的枝叶繁茂,还是欣赏冬天白雪的皑皑?简单说说原因。

学生各抒己见。

2、师:课文以它优美的文字向我们展示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风光,请同学们根据学习提示学习2~5自然段。出示学习提示:

(1)喜欢哪个季节就去读相对应的段落。

(2)运用边读边想的方法找出欣赏或感兴趣的景物,并用喜欢的方式(朗读、绘画、表演、理解词语等)说说感兴趣的理由。

3、自己先思考,然后小组交流讨论。

三、深入读文

师:你最喜欢哪个季节?

生说自己最喜欢的季节。

春天:

1、师:我们先一起走进小兴安岭的春天,谁愿意当小导游给我们介绍?

指名读第2自然段。

师:小导游介绍的好不好?听了小导游的介绍你有什么问题或感受都可以说出来,我们在座的每名同学也都可以以导游的身份来为大家解决疑难问题?

重点指导:为什么说“抽出”新的枝条而不说“长出”新的枝条呢?

提示:尽管意思相同,但是作者选用了“抽出”一词,把枝条快速长出来的样子写出来了,十分生动形象,试想随着春天的到来,万物复苏,曾几何时,笔直的长长的枝干上都不约而同地生长出鲜嫩的枝条,多么神奇啊!因此,作者在这里用“抽出”一词不仅写出了枝条生长的现象,而且把生长的速度之快也描绘出来了,令人觉得贴切而形象,而如果用“长出”一词,就未免显得直白,缺少情趣。

2、师:还有哪儿可以看出春天到了呢?

提示:“山上的积雪„„汇进小溪”。“小鹿在这溪边散步......”

师:“小鹿在这溪边散步......”,这里作者用的修辞方法是?为什么这样写呢?

提示:拟人。“散步”、“欣赏”,这本是描写人的神态的词语,作者用来描写小鹿,说明作者对小兴安岭中的树木、动物都充满了喜爱之情。同时这些句子的描写,也使我们看到了春天给小兴安岭带来了温暖的春意。

3、师:现在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当春天来临的时候你有什么感受呢?

生答,天气变暖,春风很暖和等。

师:这段话想一 想应带着什么样的语气读?

提示:轻缓。

师:谁能有感情的读一读?

指名多生进行朗读。

夏天:

1、师:送走了春天我们又迎来了小兴安岭的夏天,谁愿意做导游为大家介绍夏天?

指名读第3自然段。

2、师:你喜欢这段中的哪个句子?为什么?

学生说喜欢的词句。

例: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

“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

师:夏天树木的特点是——葱葱茏笼,(板书‘葱葱茏笼’)“葱葱茏笼”是什么意思呢?

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葱葱茏茏”是讲树木长得非常茂盛。

师:这句话中为什么要用“封”字,用“盖”字行不行?

提示:“封”字既形象地表现了树木枝叶遮天蔽日,又密又严的景象,也显示出树木在夏天生长的勃勃生机。“盖”字有由上而下覆盖的意思。而小兴安岭树木繁多,枝叶不仅是将上面的天空遮盖住,而是上上下下的空间都被浓密的枝叶封闭得严严实实,因此这个“封”字用得恰到好处,再次照应前文的树多得就“像绿色的海洋”。

3、讨论“浸”和“罩”哪个词用得好?为什么?

“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

“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罩在乳白色的浓雾里。”

提示:在字典中“浸”是泡的意思,一般指沉没在液体里。小兴安岭的雾很浓,而且是从地面生成,自上而下蔓延开来的;范围跟森林一样广,逐渐使整个森林都沉没在浓雾里。但“罩”是扣盖、覆盖的意思,有由上而下的内涵。相比之下作者把浓雾比作液体,用“浸”来形容雾中的森林,十分确切。

4、师:为夏天增添色彩的还有——

生读: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大花坛。

师:花一直是美丽的象征,各种颜色的花聚在一起当然美丽。我们带着最美的语气齐读这句好不好?

生齐读此段。

秋天:

1、师:转眼夏天又已悄悄走过,我们又迎来了小兴安岭的秋天,谁愿意做导游?

指名读4自然段。

2、师:你觉得哪个句子写得最美?为什么?

学生找出优美的句子,说自己的感受。

例:(1)我找到的美的句子“秋天„„”我想在一片树林中,既有黄色又有绿色,它们相间在一起一定会很美。

(2)我认为这个句子也很美“秋风吹来„„”这里“飞舞”一词用得很好,有动感,有美感,使人感觉像纷飞的彩蝶。

(3)我喜欢“这时候,森林向人们献出了酸甜可口的山葡萄„„等名贵药材”这句话,我感觉秋天的森林是最无私的,因为它赋予了我们香甜可口的果实,所以我爱它的深沉,爱它的无私。

3、师: 是啊,小兴安岭不但有景色美,而且有奉献美,它的美丽和富饶是联系在一起的。谁能用赞赏的语气读一读小兴安岭秋天的景色?

指名读,评价,自己有感情的朗读。

冬天:

1、师:最后让我们一起走进小兴安岭的冬天,谁能做导游? 指生读第5自然段。

2、师:欣赏了小兴安岭冬天的景色,有什么感受?

生答,雪大、有趣等。

3、师:作者在描写小动物的时候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为什么这样写?

提示:拟人。赋予动物人格化的描写,显得生动而富有情趣,表达出作者对自然界的喜爱之情。

四、总结全文

1、师:现在我们已经游览了小兴安岭的春、夏、秋、冬有什么感受呢? 你想说些什么呢?

生答。

例:小兴安岭的景象太诱人了,真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

小兴安岭树这么多,我想说小兴安岭你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师板书)

师:你想带着什么样的感情来说这些话呢? 生:骄傲、自豪、赞美。

师:下面让我们带这这种骄傲、自豪、赞美感情一起读最后一段。

生齐读

2、师:本文作者用了什么写作方法呢? 这个问题老师想留给同学们完成,有问题吗?

学生讨论后回答,师板书 总——分——总。

师:看来,今天的游览大家收获不小,最后,让我们再感受一下小兴安岭迷人的风光,在欣赏的过程中如果那些景象与你课前收集的资料有关你就站起来为大家介绍好不好?

师再次出示小兴安岭四季景色的图片,生介绍。

五、布置作业

1、把本课好的词语和句子积累在你的佳词佳句本上。

2、作者通过细致观察,抓住小兴安岭在不同季节的特点,进行生动、具体的描述,向大家展示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画面。学习本课特点写景物的方法,去观察校园内的花、树„„写一写。

板书设计 美丽的小兴安岭

树木嫩绿

春水涨满

树木茂密

野花盛开

美丽的花园 绿色的海洋

落叶飞舞

野果成熟

巨大的宝库 冬

积雪覆盖

野兽进洞

第2篇:《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

教学目标:、学会本课15个生字,能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的形式,弄懂词语的意思;

2、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丰富的物产;

3、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学习作者抓住小兴安岭每个季节景色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准确理解课文描写小兴安岭四季景色的词句,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

教学准备:、学生收集有关小兴安岭的资料;

2、相关的。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学习第一自然段、今天我们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

2、齐读第一自然段

3、这段告诉我们什么

4、指导朗读

5、课文是按什么顺序介绍的呢?

过渡:象一位爱美的姑娘,小兴安岭一年四季变换着美丽的衣裳,带给人们四种不同的享受。

二、初读2-5自然段、学生轻声自读2-5段

2、想:自己最喜欢哪个季节的小兴安岭,为什么?

三、汇报、交流(学习2-5自然段)

注:不以课文中春、夏、秋、冬的顺序,按学生汇报的顺序学习2-5段、春天:

师:你觉得小兴安岭的春天美在哪?

学生自由说

(1)美在新的枝叶

a出示树木长出新的枝条,长出新的叶子。

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新的叶子。

b读这两个句子

c说说“抽”好在哪里?

(2)美在溪水的丁冬做响

指导朗读:读出欢快的心情。

(3)美在小鹿的悠然自得

a、体会小动物此时的心情;

b、指导朗读:读出高兴、自由自在的心情;

c、男女生赛读。

(4)小结:小兴安岭的春天真是一幅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

2、夏天:

(1)课文第3自然段描写了哪些景物?(树、雾、光、花)

(2)读出描写树的句子,找找句子中哪些字词用得好,为什么?(葱葱茏茏、密密层层、严严实实、封,写出了树多,树的茂盛)

(3)指导学生学习作者用词的生动

(4)快速默读“早晨……花坛。”

填空

----------的雾---------的金光---------的花

(5)观看图片(雾、光、花)

(6)仿造:“千万缕象利剑一样的金光”进行口头造句

3、秋天:

(1)喜欢小兴安岭秋天的同学齐读该段;

(2)谈谈小兴安岭秋天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A落叶很美

a、对比:秋风吹过,落叶在林间飞舞。

秋风吹过,落叶从林间飘落。

(飞舞写出了落叶经风吹后,忽左忽右忽上忽下的样子,也写出了叶子多。)

b、指导朗读。

B吃的东西多

a、学生汇报:有山葡萄、榛子、木耳、人参等

b、师:你们看到这么多好吃的,心里想怎样?

c、指导朗读:读出特别谗的语气

4、冬天:

(1)师:冬天那么冷,有没有人喜欢?

小兴安岭的冬天究竟什么地方吸引你?

(2)看:雪景

问:在这样一片冰天雪地里,你最想做什么?

(3)小兴安岭的动物们是怎样过冬的?

(4)指导朗读:读出黑熊的滑稽、可笑。

四、学习第6自然段

(1)师:欣赏完小兴安岭的四季后,你有什么感觉?作者又是怎么想的呢?

齐读第6自然段

(2)小兴安岭的美我们已经欣赏过了,为什么说它是宝库呢?

学生自由汇报

五、总结全文,渗透环保意识

(1)师:小兴安岭不仅美,而且是一座宝库。但是通过同学们收集的资料我们知道了,有许多珍贵的树正被

人砍伐,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2)生自由说

(3)师总结:对,我们要保护自然环境,让小兴安岭一直美

第3篇:《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

23、美丽的小兴安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自觉得进行语言积累。能力目标:

体会作者用词的生动、造句的准确,学习作者抓住小兴安岭每个季节景色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德育目标:

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景色、丰富的物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自然、欣赏大自然的情趣。教学重难点:

重点:抓住重点词语感悟,小兴安岭美丽富饶的特点。按四季变化的顺序,抓住每季特点观察的方法,体会课文中用词的准确、生动、优美。

难点:根据文中介绍的景象及动物、物产等,帮助学生再现小兴安岭的美丽画面,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复习词语

师:同学们,我们之前学习过了《美丽的小兴安岭》的生字词,下面,我们再跟这些字宝宝打打招呼吧!生:(齐读)

师:同学们读得真美,小火车开起来了!生:(开火车读)师:(点着已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

教学目标:、学会本1个生字,能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的形式,弄懂词语的意思;

2、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丰富的物产;

3、能够有感情地朗读文;

4、学习作者抓住小兴安岭每个季节景色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准确理解文描写小兴安岭四季景色的词句,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

教学准备:、学生收集有关小兴安岭的资料;

2、相关的。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学习第一自然段、今天我们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

2、齐读第一自然段

3、这段告诉我们什么

4、指导朗读、文是按什么顺序介绍的呢?

过渡:象一位爱美的姑娘,小兴安岭一年四季变换着美丽的衣裳,带给人们四种不同的享受。

二、初读2-自然段、学生轻声自读2-段

2、想:自己最喜欢哪个季节的小兴安岭,为什么?

三、汇报、交流(学习2-自然段)

注: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

小兴安岭有着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欢迎阅读参考!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小兴安岭的主要特点是森林:一年四季,森林最美。夏天的森林尤其显得特殊。

2. 理解课后第3道题的句子里带点的动词所表达的意思。

3.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4. 配乐感情朗读课文,并能从描写春、夏、秋、冬景色的段落中,选一段背下来。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准确理解课文描写小兴安岭四季景色的词句,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

2. 学习作者抓景物特点,具体描述的方法。

教学流程

一、揭示课题

1.导入:我们的祖国有许多名山大川,“小兴安岭”就是我国著名的山脉之一、(出示课件,介绍小兴安岭的地理位置及美丽风光)

2.学生交流查找的有关小兴安岭的资料。

3.揭示课题:让我们看看课文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案

学习目标:

1、能读准生字新词。

2、品词析句,正确、流利、有感情品读课文,体会作者用词准确性。

3、知道作者描写景物的顺序,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特有的美,培养同学们的审美情趣。学习重点:

品词析句,正确、流利、有感情品读课文,体会作者用词准确性。学习难点:

知道作者描写景物的顺序,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特有的美,培养同学们的审美情趣。课前准备:课件

学习过程:

一、自学内容

1、正确读词语。

汇成白桦

栎树

淙淙

涨满

浸泡

利剑

榛子

欣赏

树梢

盛开

宝库

葱葱茏茏

密密层层

严严实实

2、我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3、通过自读课文我知道了

本文是按___、___、___、___的季节顺序,描写了小兴安岭美丽_____和丰富的____。

二、学习活动

(一)创设情境,课件揭题

创设情境:同学们,今天老师准备和大家一起去看风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

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一课时)

李新新

教学目标

1、会认“融、汇”等10个生字,会写“汇、欣、赏”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嫩绿、汇成、欣赏、密密层层、挡住、视线”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小兴安岭春天的喜爱。

3、初步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学习作者抓住景色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4、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物产丰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小兴安岭春季的景色,体会用词造句的准确。

难点:学习作者抓住小兴安岭每个季节景色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旅游吗?

2.你们都去过哪些地方旅游呀?(学生自由回答)

3.今天老师带大家去一个美丽的地方旅游好吗?它就是——美丽的小兴安岭(提前写好课题)4.下面请看老师板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

《美丽的小兴安岭》

(一)教材分析:

《美丽的小兴安岭》讲述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的物产,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

课文按总—分—总的顺序写,可分为三部分。先总写小兴安岭的地理位置及树多的特点,因为地处“我国东北”,所以有下面描写的气候特点;因为树多,所以有下面描写的美丽景色。中间部分具体描写小兴安岭的景色如何美丽,按春、夏、秋、冬的季节顺序描写。最后概括小兴安岭既是“花园”又是“宝库”,“花园”是说美丽,“宝库”是说富饶,这两个词语是全文的重点词。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语文教学正处于由低年级的识字教学向高年级的阅读教学的过渡阶段,在小学语文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其主要任务是进行段的训练,并在段的训练中培养学生理解词语、运用词语的能力。但对刚上三年级不久的同学来说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美丽的小兴安岭》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