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教案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教案
第1课《我的一家》
教学目标:
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知道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并能正确地称呼他们。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参与活动,在活动中感受父母长辈的关爱之情,体验家庭生活中的快乐和幸福。教学难点:
家庭成员之间和关系及称呼,体会家庭成员间的亲情。教学准备:
让学生收集一些和家人合影的照片(全家福、生活照);准备一张用彩色纸 背景音乐课件。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感受家的温馨气息
同学们,我们都有一个可亲可爱的家。我的家住在坪坝晏店街道,你们的家住在什么地方?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说说我们的家。(师板书:我的家)我先来说说我的家。(师展示自己的全家福)看,这是我九岁时的一张全家福照片,猜猜哪个是我?
对,这就是九岁时的我,(指照片介绍)这是我的爸爸,这是我的妈妈,这是我的哥哥,这是我的姐姐。我长得像爸爸还是妈妈? 为什么呢?
对,我是爸爸妈妈的骨肉,血管里流淌着他们的血液,他们是我最亲近的人。
(边讲边在全家福照片的周围画)那时我们一家人住在一个小乡村,屋前有一条公路,公路的右前方有一个小水塘,夏天,我们常去那儿游泳。屋的后面有一个绿色的竹林,我的姐姐常去那儿看书。对了,还忘了告诉你们,在公路边上还有一块空地,我和小伙伴们常在这儿做游戏。同学们,你们家周围有哪些地方你最喜欢去?你们也像老师这样把自己喜欢去的地方画出来,待会儿再给我们介绍介绍!
(生动笔画自己家周围景物,师巡视)大家看呢?
二、师生共同谈自己的家庭生活
(展示书上家庭生活的范例)现在我们来看一下另外一位同学的家庭生活是怎样的?
(出示自己的家庭照片)我们一家人最喜欢在一块儿聊天,爸、妈只要他们一回家,我们兄妹三人就会围在他们身边叽叽喳喳地讲学校的故事,爸、妈也会告诉我们他们每天的新鲜事,这时一家人最开心。
你们一家人平时都在家里做些什么?
对了,同学们都带了自己和家人一块照的照片,这照片后面有什么样的故事,先说给同桌的同学听听!
(生同桌相互讲照片后面的故事)谁愿意来讲一讲?
看爸爸笑得多开心呀,真是幸福的一家。
是啊!这张照片中有你们一家人对外公的怀念。我的这张照片后面也有故事。看,我们一家人的表情多严肃啊!那是因为我的哥哥照完这张像后将离开家,到部队去当一名解放军战士。因为哥哥平时很疼我们,我们真舍不得他走,这严肃的表情后边包含着我们一家人依依不舍的感情。后来,远在山西当兵的哥哥常给我们写信,他说无论在什么地方,他都牵挂着我们,牵挂着我们的家。是啊!我的家、你的家、他的家都是那么平凡、普通,我们一起做事,一起游戏,谁生了病,大家都着急、担心,这是为什么呢? 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小结:对,我们是一家人,不管怎样,大家总是互相关心,互相惦记,因为我们爱自己的家,爱家里的每一个人。(板书:我爱我的家)
三、出示调查表,谈感想
对了,说到这儿,老师有一个问题想问大家,你们了解家里人吗?了解爸爸妈妈小时候的故事吗?请拿出你们的家庭调查表,汇报一下你在调查中印象最深刻、最感兴趣的事。学生汇报交流。
问:了解了这一切,你有什么感想? 大家想对爸妈说些什么?
通过调查,我们对爸爸妈妈有了更多的了解,相信你们会更爱自己的爸爸妈妈,更爱自己的家。
课后反思:
第2篇: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第10课教案
八里甸子学校刘海玲
课题:噢!家乡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学生看地图,找家乡,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2.在地图上查找本地,本省及省会城市的位置。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3.知道黑土,森林,冰雪是家乡自然环境的主要特点。
4.培养学生对建设家乡的人们感激热爱之情。
二.活动重点
1.通过体验,实践,参与等有效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学习能
力
2.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并努力为改变家乡面貌作出自己的贡献。
三.活动准备
1.中国地图拼图
2.课件
3.学生课前搜集的关于家乡资源的资料
四.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出示课件:有明显家乡特色自然风光——五女山)
师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对了,这是我们桓仁的五女山,是我们的家乡。你想不想了我们的家乡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0课 噢!家乡。板书课题,出示课件
(二)拼版图,认家乡
1.出示课件(城镇、农村、山区、城市)师介绍后问,大家看
一看,我们的家乡和哪幅图最像?谁能说说老师刚才出示的那几幅图有哪些特点?课件出示:师说,同学们,这就是我们家乡桓仁满族自治县(配音介绍桓仁地理位置)
2.师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居住在哪个省吗?师课件出示:中
国地图。同学们你能在中国地图上找到辽宁省吗?(生回答后指出)你还知道与我省相邻的还有哪些省、自治区、直辖市吗?
3.你知道辽宁省省会沈阳在哪里吗?(课件出示:省会不断闪烁)
4.同学们,你们了解我们的家乡桓仁吗?
桓仁是辽宁省的一部分,它在辽宁省的什么地方呢?(出示桓仁地图)
师说:这就是桓仁满族自治县
(配音介绍桓仁满族自治县)
你能在地图上找到你居住的位置吗?
5.同学们已经对我们的家乡有所了解,那你能用什么方法在地图
上找到家乡的位置吗/现在分成活动小组,大家共同来拼一拼家乡的版图,看哪个小组合作的好,最先把版图拼完。
(师说要求后在拼)
拼完后师说:我们请优胜小组同学谈一谈你是怎样拼的?
(三)、说家乡、颂家乡
1、出示课件:介绍辽宁
辽宁省位于中国东北部地区的南部,土地面积14.59万平方公里,人口4067万,土地肥沃,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你知道我们本溪市桓仁县有那些资源吗?
将课前搜集的资料小组交流(汇报成果)
2、请学生表演东北大秧歌(出示课件,大秧歌调)
找几名学生表演
3、你们听了这么多关于家乡的介绍,对家乡是否有了新的认
识,你现在能用一句话表达一下自己的性情吗?
五、总结本课:
同学们我们家乡是美丽的,更是可爱的,让我们用智慧与
勤劳的双手来建设祖国美好的明天吧!
第3篇: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第一单元
我的家 第一课 人人都有自己的家
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 解家上哺育我们成长的摇篮。
2、使学生了 解家人之间有着浓厚的情感。
3、使学生了 解自自己的家 庭组成及历史。
4、培养学生热爱家庭的情感。
教学重点: 使学生了 解自自己的家庭组成,培养学生热爱家庭的情感。
教学难点: 了 解家人对自 己的深厚的感情。教学用具: 家庭情况调查表。教学方法: 讨论法,调查研究。教学时间: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 问问爸爸、妈妈,他们外出做事,想不想家,想一想他们为什么 想家。你什么时候最想家? 活动二: 调查家庭成员 基本情况。填写下面的表格。
一、导入新课 问题导入: 放学后,你要到哪里去? 为什么 ? 你生病了,是谁在照顾你?
二、知道每个人都有自 己的家。
1、谈话
第4篇: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品 德 与 社 会
三年级上
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学生绝大部分学生能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思想上积极要求上进,参加了少先队组织,班上班风好,学风好。但也有部分学生,组织纪律涣散,上课时能勉强遵守课堂纪律,课余时间就不能自觉了,本学期得对他们进行自律教育。
二、教材分析: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本课程根据中高年级学生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形成的需要,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地融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的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
第5篇:《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 我在家庭中幸福成长
第1课、我的一家
目标:感受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关爱之情,体会家庭生活的快乐和幸福。
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
教 时:1
教学过程:
1、教师谈话导入:家是我们和家人共同生活的地方。在家庭生活中,我们和家人一起经历了许多故事,有欢乐、有悲伤、有烦恼,这些事都令人难忘。
2、学生阅读教科书说说教科书上这些家庭的故事。
3、教师讲一个自己家庭生活中的小故事。
4、学生分组讨论后全班交流:说说自己家庭生活中的故事,让我们共同分享。
5、教师总结:家里的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性格、喜好,生活在一起就会发生许多故事。
6、提问:在家庭的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礼仪呢?
7、学生思考回答(可以讨论后回答,不对的地方可以适当指导)
活动拓展:
1、将家庭情况介绍和家庭故事写成文章。
2、整理家庭相册
板书设计
第6篇: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伙伴之间友好相处的行为和方式。
3、体验伙伴之间友好相处的乐趣。
教学重点:
1、了解伙伴之间友好相处的行为和方式。
2、学会选择恰当的行为和方式与同学交往。
教学难点: 学会选择恰当的行为和方式与同学交往。
教学过程:
(一)、平等对话,走进“友谊之树”。
1、导入。你和小伙伴一起学习,有什么感觉?
2、将一棵“大树”贴在黑板的'正中,并写上“友谊之树”。
3、请学生说说和伙伴之间曾发生过哪些美好的事情?
(二)、真实体验,拯救“友谊之树”。
1、实话实说,直面矛盾
(1)、(板书课题:学会友好相处)小品表演。
(2)、请学生说说曾经与伙伴闹过的矛盾。
(3)、请大家讨论,他们的矛盾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4)、让学生将自己组讨论的要点写在剪成的黄叶、坏
第7篇: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全册)
三年级(上)品德与社会教案
单元一 温暖的家 主题
一、我长大了 教学目标:
1、全面理解长大的含义。
2、感悟长大是一个丰富的过程。教学重点:教学目标1、2。教学难点:教学目标2。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收集自己的出生证和反映自己成长的照片,儿童用品等。
2、学生向家长了解自己的童年趣事。教学过程:
1、导入。
(1)、板书课题。
(2)、请学生读教材第2~4页乐乐、虎子和文文的话。(3)、让学生欣赏教材第2~6页,并发表意见。
2、小组调查。
(1)、开展有趣活动:我的“昨天”和“今天”。
(2)、分小组,测量每个人的身高体重,与自己出生时的情况作比 较。然后各小组向全班介绍:自己小组哪位同学体重增加得最多,哪位同学身高增加得最多。
3、故事会。按照座位排列,就近的几个同学组成 小组
第8篇: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教案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教案
品德与社会是从三年级起开设的,三年级上册教科书是本课程教科书的起始册,它前承“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学习内容,并开启“品德与社会”课程后续的学习内容。三上教材以单元编排的方式,每个单元反映学生生活的一个侧面,使教材更贴近学生的实际。同时每一主题表达了明确的学习意图和课程标准中要求的教育内容。
三年级的学生还处于儿童期,这一阶段是儿童品德和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他们刚刚进入《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学习。因此本册教材内容是更根据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侧重在个人、家庭、学校三个方面来确定的。以个人、家庭、学校生活为基础,让儿童从自己熟悉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入手,来感受自己生活的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中的人们之间的联系,知道自己的成长与家庭、学校的联系;理解在家庭、学校的各种环境中活动要遵守相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