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传统与进步的教案
传统与进步的教案
传统与进步的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传统与进步的含义,懂得进步是以传统为基础的道理。
2.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分析事物发展的过程。
教学内容:教科书P60——63
教学准备:
1.了解家乡都有哪些传统的手工业,其现状如何。
2.教师搜集一些相关的.文字、图片资料,以及本地某些现代化企业生产的文字或录象资料,以备课堂交流活动中使用。
教学过程:
1.导入。请学生回顾一下,家乡人为家乡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引导学生就某一方面,例如农村说一说其发展的过程。
2.看资料。
教师组织学生观看课前搜集的有关现代化企业生产的录象或文字资料,并做如下引导:“这是老师搜集到的家乡现代化企业生产状况的资料,同学们在观看时要留意以下几个问题:这些企业有多少职工?年产量是多少?年创利税是多少?它们在家乡发展过程中祈祷了什么样的作用?”
板书:
职工人数
年产量
年创利税
对家乡发展的贡献
3.讨论。
请学生阅读并欣赏教科书第60——63页的照片和课文。教师引导学生:“前面我们观看了家乡现代化企业生产的录象资料,其实这是我们家乡的传统手工业吧,很早就有了。请同学们结合课文。
第2篇:传统与进步小学品德教案
传统与进步小学品德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传统与进步的含义,懂得进步是以传统为基础的道理。
2、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分析事物发展的过程。
教学准备
1、了解家乡都有哪些传统的手工业,其现状如何。
2、搜集一些相关的文字、图片资料,以及本地区某些现代化企业生产的文字或录象资料,以备课堂交流活动中使用。
教学过程
1、导入。请同学回顾一下,家乡人为家乡发展所做出贡献,引导学生就某一方面。
2、看传阅资料。了解家乡现代化企业生产的`状况,以及它们在家乡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3、讨论。请学生阅读并欣赏教科书第60—63页的照片和课文。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并要求学生在做必要的引导提示。
4、全班交流。就前面讨论的结果请小组报告向全班做汇报,在黑板上做必要的引导提示。
板书:以前的生产技术落后,整个过程主要靠人力完成,产量低。
现在的生产技术先进,整个过程主要靠机器完成,产量高。
5、写一篇感想,可以是几句话。
6、小结。
第3篇:传统与进步小学品德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传统与进步的含义,懂得进步是以传统为基础的道理。
2、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分析事物发展的过程。
教学准备
1、了解家乡都有哪些传统的手工业,其现状如何。
2、搜集一些相关的文字、图片资料,以及本地区某些现代化企业生产的文字或录象资料,以备课堂交流活动中使用。
教学过程
1、导入。请同学回顾一下,家乡人为家乡发展所做出贡献,引导学生就某一方面。
2、看传阅资料。了解家乡现代化企业生产的状况,以及它们在家乡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3、讨论。请学生阅读并欣赏教科书第60—63页的照片和课文。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并要求学生在做必要的引导提示。
4、全班交流。就前面讨论的结果请小组报告向全班做汇报,在黑板上做必要的引导提示。
板书:以前的生产技术落后,整个过程主要靠人力完成,产量低。
现在的生产技术先进
第4篇:《传统与进步》说课稿
《传统与进步》说课稿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说课稿来辅助教学,编写说课稿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你有了解过说课稿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传统与进步》说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说教材
《传统与进步》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家乡,我为你骄傲》中的课文,它是第一个主题:“从家乡看祖国”的第二个子课题。这一课题是以我国传统手工业制品――陶瓷器具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体会传统与进步的含义,懂得现在的进步是在传统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从教材所处的位置分析,学生在前两个单元的学习的基础上,已经对家乡地理情况、风土人情有了初步的认识,而本课的教学内容以家乡的文化、生产为中心,将进一步引导学生从更深、更广的角度,开展认识和了解
第5篇:《从家乡看祖国传统与进步》教案2
《从家乡看祖国》教案
课题
2、传统与进步
教学目标
1、了解传统与进步的含义,懂得进步是以传统为基础的道理。
2、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分析事物发展的过程。
教学重难点
1、了解陶瓷的制作过程。
2、比较现代陶瓷生产和古代陶瓷生产的区别。
3、了解更多的家乡手工业,以及为家乡发展做出的贡献。
教学准备
学生:
了解家乡有哪些传统的手工业,其现状如何。教师:
收集一些有关陶瓷的文字、图片、实物资料,以备课堂交流活动中使用。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
1、我国是瓷器的故乡,历史上,我国是瓷器生产大国,各朝各代都有精美的陶瓷制品,它们作为中国人民的“形象大使”,飘洋过海,走遍世界。许多外国人就是通过陶瓷认识我们中国的,看资料。(有关陶瓷的文字、图片、实物资料)
2、阅读60-61页,了解传统陶瓷厂生产陶瓷的过程。(注意向同学着重说明中国
第6篇:小学品德社会 传统与进步 说课稿
小学品德社会 传统与进步 说课稿
说教材 《传统与进步》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家乡,我为你骄傲》中的课文,它是第一个主题:“从家乡看祖国”的第二个子课题。这一课题是以我国传统手工业制品――陶瓷器具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体会传统与进步的含义,懂得现在的进步是在传统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从教材所处的位置分析,学生在前两个单元的学习的基础上,已经对家乡地理情况、风土人情有了初步的认识,而本课的教学内容以家乡的文化、生产为中心,将进一步引导学生从更深、更广的角度,开展认识和了解家乡历史与文化的学习活动,进一步了解家乡传统与进步的变革,从而为后面的课程做铺垫,进而产生作为家乡人的自豪感及热爱家乡和家乡人的积极情感。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的知识技能,我制定了
第7篇:民族团结与进步
民族团结与进步,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主旋律一个国家
卓玛
作为炎黄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团结合作价更高、团结就是力量,在各方面都需要团结。我们的大家庭更需要团结,以绽放出更加询丽的光彩,我们的国家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的共同奋斗创造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和璀璨文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情,民族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以后,党中央和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宗教工作,贯彻以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为指导的民族宗教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以民族团结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建立“平等、团结、互助、进步”的新型民族关系。在加强民族团结、搞好民族工作的实践中,党委和政府总结出一套成功经验,那就是加强对各族干部群众进行民族团结教育,开展群众性的民族团结创建活动,使民族
第8篇:和谐与进步
和谐与进步
佛教讲【三世】,即过去,现在,未来。不只是时间会过去,世间任何东西都会过去,现在不过是暂时的停留,未来的还是未知数。
有人说,过去比现实美丽,有人说,现在比过去进步。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人事就这样一代又一代的过去。多少的'高楼大厦会成为过去,良辰美景也都会成为明 ? 日黄花,追忆过去无不于现实,人生还是把握现在比较实际。因为一切都会成为过去。包括青春美貌,每个人都有青春时代,但是在时间的巨轮里,一切都不会停歇,曾几时,凡事都会过去。当青春无限时,无烦无恼,身体健壮。但是岁月不待人,一切就不一样。
荣华富贵,幸福快乐,烦恼痛苦,困境艰苦,人是我非,这些都会过去。
语言是人类交换讯息,增进了解,建立共识和传承文化的主要工具;沟通,则是人类最平凡社会互动。话,人人会说,不过有些人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