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训练课优秀教案

精品范文 时间:2022-10-21 08:03:41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初中作文训练课优秀教案

初中作文训练课优秀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初中作文训练课优秀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初中作文训练课优秀教案 篇1

一、学习目标

1、学习语言的美化技巧,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培养观察和想象能力,挖掘语言美感。

3、接受语言熏陶,形成个性审美观。

二、语言美化片段练习

材料:1、①小草从土里长出来,颜色是嫩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孩子们在草地上欢快地嬉戏。轻风吹拂,小草微微晃动,美丽极了。

②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2、①扫开一块雪,拿来一面竹筛,一支短棒,撒些秕谷,去捕鸟。

②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筛子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3、①阳光温柔地照耀着花草树木,也照耀着老人们脸上的皱纹。

②阳光温柔地翻晒着花草树木,也翻晒着老人们脸上的皱纹。

4、衣服是早就洗好了的,母亲把它们叠得板板正正,叠好后用手压了又压,按了又按,200元钱已经缝在了衣服的最里层,母亲还一再叮嘱要小心。

方法一、添加法:在原有的句子上添加动词、形容词等修饰成分,使句子具体、生动、形象、可感。

方法二、换词法:采用具有修饰性的鲜活雅致的词语替换平淡无奇的词语,增强语言意境的灵动性、活泼性。

练习一、用添加法扮靓下面的句子。

小明接过笔记本。

练习二、用换词法扮靓下面的句子。

①早上,刚出来的太阳柔和地照着我的房间,小鸟在树上叽叽喳喳地鸣叫。

②看了一眼,就忘不了。整天想着它,吃不香,睡不着。

5、①我们其实也不丑,只是皮肤有点差,她脸上长了几颗痘痘,我脸上则长了些雀斑,这并不令我们觉得自卑。还有就是,她比较瘦,看上去小巧玲珑,我则略显肥胖,看上去挺有安全感。

②我们其实挺美,但或许因为我俩皮肤“太好”的缘故,痘痘喜欢在她脸上站岗,雀斑喜欢在我脸上安窝,这是我俩值得自豪的地方。还有就是,她属于“细竹竿”型,看上去小巧玲珑,我属于“圆木水桶”型,看上去挺有安全感。

6、幸福是禾苗,晃动稚嫩的身躯向天际发出无声的诉说;幸福是蚕宝宝,咀嚼着香脆的桑叶奏出“沙沙”的乐曲;幸福是雏燕,展翅穿过鹅黄的柳梢剪出一片春色。

7、愿望是一个跳动的音符,总能奏出一曲曲极富韵律的欢歌;愿望是划破夜空的流星,总能给人以无限的期盼与憧憬;愿望是一颗枝繁叶茂的树,总能让人们从绿意盎然中思考人生。

方法三、修辞法: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美化语言,增强语言感染力。

练习一、悬崖上的树,风来摇过,雷来轰过……;紫岚抚过,彩虹拥过……。你泰然自若,宠辱不惊,看花开花落,望云卷云舒。

练习二、综合运用几种修辞,抒写一首关于母爱的赞歌。

8、①走进人生,便走进了牵挂;拥有了牵挂,便拥有了感情的寄托。母亲对儿子是充满亲情的牵挂;异乡漂泊便溢满乡情的牵挂;好友分离便产生友谊的牵挂。

②走进人生,便走进了牵挂;拥有了牵挂,便拥有了感情的寄托。“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是充满亲情的牵挂;“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是溢满乡情的牵挂;“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是徜徉友谊的牵挂。

方法四、引用法:巧妙地把他人的词句镶嵌在自己的语句中,使语言得到美化。

练习一、书是我的精神支柱,它重塑了我的灵魂。孔子说使我懂得了谦虚的必要;王勃说,使我懂得了友情的可贵;范仲淹说,使我懂得了做人的责任。

练习二、在我心里,每一位偶像都为我点燃了生命的激情。迷茫时,想到李白,我就找到了前进的方向;失败时,读到刘禹锡的,我就看见了一线曙光;消沉时,看到的,我又萌发了雄心壮志。

练习三、我向往幽闲,我喜欢清纯,我心仪______________________静谧,我追寻祥和……(引用古诗句美化句子)

三、综合练笔:1、欣赏图片,运用上述几种美化语言的方法,用优美的语句将它描述来。

2、主题词写作(中秋,月夜,赏月)选取你欣赏的一种方法,或综合运用几种方法写一段有文采的片段作文。

初中作文训练课优秀教案 篇2

教学目的

一、初步了解叙述和描写的关系。

二、初步掌握描写的基本要求。

教学设想

一、为了使学生在具体写作中恰当地运用描写这一表达方式。可先引导学生读知识短文“叙述结合描写”,弄清描写与叙述的关系,再以范文引路,指导学生构思、作文。

二、教学重点:运用叙述结合描写的方法写人记事。

三、安排两教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引导学生读知识短文:“叙述结合描写”,从中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

1.什么叫做描写?

2.描写可分哪几类?

3.叙述结合描写要注意些什么?

讨论后小结:

1.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事件、景物存在与变化的具体状态作精细的描绘、摹写,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2.描写可分两类:一是人物描写,包括肖像、语言、行动、心理活动;一是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3.在记叙中描写,要服从中心意思的需要,做到恰如其分;不论描写人物还是景物,都要抓住特点,突出重点,给人们鲜明的印象。

4.描写必须以叙述为依托。

5.叙述和描写都必须以观察为基础。特别是描写,观察更要细致,不仅要把事物的一般性状搞清楚,还要会展开丰富的想象,或进行动态描写,或采用静态描写。

6.描写要掌握分寸,恰当地运用比照物和比喻词,切忌形容词泛滥。

二、回顾本单元的四篇课文的写作方法

讨论后小结:

《荔枝蜜》以“我”对蜜蜂的感情变化为线索组织材料。通过叙述、描写、抒情,揭示文章深刻的主题。《小麻雀》生动细致地描写了小麻雀的外形、动作和神情,在叙述、描写和议论中,倾注着强烈的爱憎感情,读来楚楚动人。《海滨仲夏夜》抓住了夕阳落山不久──月到中天这段时间的光线和色彩的变化,描绘了夏夜海滨特有的景色和劳动者闲适、欢愉的休憩场面,由生动的描写,抒发了对美好生活的赞美之情。《桃花源记》以渔人进出桃源为线索,以时间先后为顺序,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桃源的美景和桃源人们安居乐业的情景,曲折回环,悬念叠起,虚虚实实,引人入胜。

三、作文练习

参考题目:

1.我经历的`一次小波折

2.班里的一场小**

从以上参考题目中,选定一题习作。

要求:

1.可根据亲身经历,记叙一件事情,把它的曲折变化写出来。

2.注意在叙述中结合描写。

四、提供几篇叙述结合描写的范文和学生习作,启发学生进行描写。

[范文1]《波折》(初一第二册教材课文)(略)

[范文2]《家庭**》浙江云和二中肖迎春

家庭**

今年暑假,我去丽水舅舅家度假,心想:紧张的高考结束了,表哥这回该玩个痛快了吧!平时,表哥很珍惜时间,学习刻苦,听说他这次高考也考得不错;望子成龙的舅舅、舅妈这回该满意了吧!我暗暗为自己这次丽水之行的适时而自喜。

表哥破天荒地在车站接我,我一阵高兴。寒暄之后,他拎起了我的行李。路上,表哥突然问我:“如果你考大学,报什么学校?”我不假思索地说:“报警校,当一名女侦探!你不是刚考完吗,报考什么学校?”“我想报师范大学,可我爸妈不同意。”表哥怅然地说。“为什么?”疑惑顿时涌上了我的心头,回答我的却是沉默。

表哥从小就想当老师,记得童年时,他常召集我们几个小伙伴“上课”。鼻梁上架着舅舅的近视眼镜,握着树枝,用几个粉笔头在柜子上写字,那一本正经的模样,俨然是一位小老师。

正想着,不觉已到舅舅家门口。

对于我的到来,舅舅全家自然高兴了一阵子。然而,我总觉得舅舅、舅妈并不像我想象中那么高兴。

晚饭时,舅舅对我说:“明天让小宁陪你去公园玩。”舅妈朝着表哥说:“表妹来了,别那么不高兴,我们还不是为了你好?刚考试完,明天去玩玩吧!”

“当老师有什么不好?我们还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表哥耿耿于怀,委屈地辩解道。

“当老师不是不好,工作辛苦,待遇又低,你如果报考工学院,以后大显身手的机会可多了,何必去吃粉笔灰呢?”舅舅摊开双手,一副无可奈何的神情。

“人各有志,报师大这是我的意愿!”表哥憋气已久,很快便忿然。接着,便“啪”的一声摔开了碗筷,赌气地冲进了房间,关上了门。舅舅恼怒地追着上前,冲着里间说:“以前宠坏了你,什么都依你,现在这样的大事不能由你胡来!”还重重地捶了一下房门。

……

第二天,我们还是去了公园。我看表哥那愁眉苦脸的样子,就为他出主意。“哎,你不会去李老师那儿搬救兵吗?他是你的班主任,一定会说服舅舅、舅妈,同意你的选择。”我正为自己的计策得意,不料他却说:“班主任也让我考虑考虑,也不赞成我报考师大,他说他自己有体会,认为当老师有碍于我的前程。”此时,我像坠入了五里雾中,眼前一片迷蒙。

唉,大人们可真复杂!

……

一场**算是平息了,但我的思索并未终止:教师,这崇高的职业,为什么“名”和“实”相距得这么远呢?

简析:

本文作者叙述了因高考志愿引起的波折的始末,着意刻画了“表哥、舅舅、舅母”的形象。笔触细腻,人物形象鲜明。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使富有个性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例如中间的插叙部分对表哥小时学做老师一段的描写,廖廖数语,可谓妙哉。更精彩的是文章主体部分对“表哥”和父母间“舌战”的一组对话描写,形象、生动、细腻地刻画了性格特征。

通过描写,使文章内容一波三折,人物呼之欲出,点睛传神,读来很有兴味。

第2篇:一年级训练课教案(优秀)

一年级训练课教案

主备人:郑丽萍

训练课流程:

(一)、眼脑机能训练(3分钟)

大家好,我是()年级()班的(),今天由我为大家主持课前训练,首先进行眼脑机能训练。眼脑机能训练现在开始:请同学们保持科学的坐姿,头正、肩平、腰直、足安。

1、定点凝视训练

请同学们睁大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这个黑点,暗示自己,黑点扩大了,且清晰入目。开始—停

2、视点移动训练

视点从左到右,快速的、大幅度的反复移动。开始—停

3、视点从上到下快速的、大幅度的反复移动。开始—停

4、眼睛蛇形扫视训练

眼睛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快速的、大幅度的反复移动。开始—停

5、缩扩视野训练

视点先注视最里边的方形,接着视点向外注视第二个方形及第二个方形的整体,也包括最里面方形,一层一层向外展开,最后达到最外层的大方形。同样方法,再从大方形回到小方形。开始--停

搓手准备,开始。直到手发热,停。两手轻抚眼部,缓解眼部疲劳。眼脑机能训练结束。

(二)、注意力、观察力训练(3分钟)

1、主持人(学生2主持):接下来进行1分钟注意力、观察力训练。请同学们保持科学的坐姿,注意力要高度集中。下面,我们用1分钟时间来记忆下面词语 打球 拔河 拍皮球 跳高 跑步 踢足球

2、学生汇报。

(三)、入情入境的演讲(3分钟)

1、主持人(学生3主持):最后,由()为大家讲故事。

2、学生演讲。

3、主持人: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感谢()为我们带来的精彩演讲。课前训练到此结束。

(四)、词句速读速记训练(12分钟)

1、出示词语

冬天 堆雪人 温暖 太阳 玩耍 童年 快乐

2、请同学们保持科学的坐姿用一分钟时间记忆词语,开始。停。

3、谁能用这组词语各说一句话。

4、谁能用这组词语说一段话。5.出示原文。老师帯读。

冬天到了,大雪下了一天一夜。第二天,雪停了,太阳出来了,照射在我们身上十分温暖。我们在院子子堆雪人,打雪仗,玩的可开心了,瞧,我们的童年多快乐啊!

6.请同学们用2分钟时间记忆。开始。停。

7、学生限时复述。

8.谁愿意和大家交流你的感悟和体会?

(五)、一节训练课结束后,由小主持人4带领大家读安全提示语。

第3篇:声乐训练课教案

声乐训练课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发声训练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气息、声音位置、状态等要求,使他们逐步掌握发声技能,为歌曲的演唱作好准备。

2.在学生互动练习中,结合自己的练习进行相互点评、讨论、体会,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教师以启发的基础上加以指导,使学生准确地领悟发声要求。

3通过DVD的观看和教师的范唱,使学生对歌曲的演唱有了真切感悟,激发学生对歌曲演唱的兴趣,为进一步提高歌曲演唱能力奠定良好基础。

学 情 分 析:

1.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具有2——3年学龄的初中和高中学生。

2.通过训练学生在发声方法上具备了一定的能力,大部分学生在声乐演唱上达到了一定程度。

3.学生虽然达到了一定的演唱程度,但在发声的位置、气息等要求上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在演唱中对咽喉腔的打开,共鸣位置的寻找不甚清楚,虽然演唱中知道存在问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口才训练课教案

口才训练课教案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下面,是口才训练课教案的内容,希望你们喜欢!

口才训练课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口语交际的的意义、概念、特征、要素等。

2. 了解口才训练的要诀和方法

3. 口语训练即思维训练,从思维技能训练入手强化学生的口语交际技能。

4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并获得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口语训练的方法

2.思维技能训练

教学方法

讲授、讨论、练习

教学过程

一、口才的重要性和社会意义。

时代召唤人才,人才需要口才。没有口才的人生,是喑哑的人生。

口才决不是耍嘴皮子,如山中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言行举止,以言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军事训练课教案

教 学 目 标

学习掌握立正、稍息、原地的四面转法、原地的队列变化教学内容。教 学 重 点 和 难 点

1、立正的姿势要领的掌握;

2、四面转法的动作要领;

3、原地队形变化的基本动作。教学过程

一、准备活动

1、场地准备工作;

二、课堂教学常规:

1、整队、清查人数、检查服装;

2、师生问好;

3、宣布课的内容及要求;

4、安排见习生。

三、基本部分 动作要领:

1、立正、两脚跟靠拢并齐,两脚尖向外分开约一脚长,两腿挺直,小腹微收,上体正直,两臂自然下垂,手指并拢自然微屈,中指贴于两侧裤缝处,头要正,颈要直,口要闭,下额微收两眼平视前方。(顶平身正)

2、稍息:左脚,顺脚尖方向伸出大半脚的距离两脚自然伸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稍息时间过长可以自然换脚。

3、原地的四面转法:首先教师做示范,把动作要领每一步分为两节,叫“一步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礼仪训练课教案

礼仪课教案

习礼训练(四):仪容、仪表礼仪

训练学时:1学时

训练地点:教室

训练项目1:规范的仪容、仪表

训练目标:掌握学生标准发型和着装的基本要领以及其它仪容仪表的规范

训练方法:同学分组上台展示自己的发型、指甲、着装等仪容仪表,并说明其理由。台下的学生予以点评并指出具体建议,最后教师总结,评选出若干名仪容、仪表最规范的学生。

训练项目2:西装礼仪

训练目标:掌握西装的穿着要求和搭配方法

训练方法:教师展示西装、衬衫、裤子、鞋袜的搭配,说明这些搭配的理由。然后带领学生逐个系领带、丝巾训练,学生自我评价,最后教师总结、点评学生存在的个性和共性问题。

知识点:

1、仪容标准:干净整洁:勤洗手,指甲内不得藏污垢,常剪手指甲,不染指甲,不留长指甲,手指甲长度以不长过手指指尖为宜,不在公众场合脱鞋或穿拖鞋,学生上课期间不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口语训练课教案

口语训练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可以认识课文中的生字词,并且通顺的朗读课文。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让学员们了解课文中表达出的勃勃生机的氛围。

二、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课文中比较难的生字生词,能读通课文。

2、教会学员朗读抒情散文时的阅读技巧,感情与阅读的融合。

3、所有学员能一起朗读一遍全文。

三、课前准备

1、准备课文内容,打印出10份分发给学员,两人一份。

2、事先通读一遍课文,寻找其中需要在教学中重点教受的段落。

3、将课文中学员们感觉读写困难的字和词写在黑板上,并标注拼音。

4、打印文章见附件。

四、课时安排

暂定9:00---9:45

五、教学过程:

1、开场白:大概内容是慰问学员冬天注意保暖,引用雪莱名言“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引出授课内容为《春》。并简单介绍作者朱自清。

2、由我首先饱含深情的朗读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训练课

速写训练课

课时:4课时

课业类型:速写训练课 学生分析:

之前同学们学习了素描静物,石膏像,真人头像等,大部分同学都没画过速写,对速写的知识了解的很少。对于美术特长班来说,高考速写的分数占专业总成绩的三分之一,可见速写的重要性。本课首先要让同学们认识画好速写的重要性,让同学们对速写产生浓厚的兴趣。教材分析:

本课时在学习之前素描基础上,通过对人物速写的练习,巧妙将线条、调子、体感等素描关系加以组织运用,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以及对人体动态的把握能力。本课重点在于识记人体结构的比例和掌握速写的绘画步骤。教学准备:

人物动态比例图,部分优秀速写作品,人物速写绘画的步骤图,速写纸,粉笔,铅笔,炭笔,多媒体课件,以及优秀速写教学视频。教学流程: 一.引导尝试: 1.兴趣准备:

首先,在课堂上向同学们展

未完,继续阅读 >

第9篇:足球训练课教案1

足球训练课教案(9-15)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习脚内侧踢带球过人球技术、。

2、技能目标:巩固提高脚内侧踢、带球技术动作和对球的控制能力、支配能力,发展灵敏、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敢、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

二、本课的重、难点:

重点:脚内侧带球过人--准确的脚型及触球的部位、力量。难点:脚内侧带球球技术--协调配合和脚对球的控制掌握能力。停球时伸脚提前量和及时后撤的掌握。教学。

三、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2’)

1、课堂常规

2、本课的教学内容目标及要求

(二)准备部分(8’)

1、绕操场慢跑(3’)学生成两路纵队绕操场慢跑两圈,慢跑时速度均匀精神饱满,队列步调一致

2、熟悉球性(5’)

教师先进行各种方法练习和讲解,然后学生

未完,继续阅读 >

第10篇:足球训练课教案2

足球训练课教案(15-20)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习脚内侧踢打门技术、。

2、技能目标:巩固提高打门技术动作和对球的控制能力、支配能力,发展灵敏、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敢、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

二、本课的重、难点:

重点:脚内侧打门--准确的脚型及触球的部位、力量。

难点:脚内侧带球球技术--协调配合和脚对球的控制掌握能力。停球时伸脚提前量和及时后撤的掌握。教学。

三、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2’)

1、课堂常规

2、本课的教学内容目标及要求

(二)准备部分(8’)

1、绕操场慢跑(3’)学生成两路纵队绕操场慢跑两圈,慢跑时速度均匀精神饱满,队列步调一致

2、熟悉球性(5’)

教师先进行各种方法练习和讲解,然后学生自由模仿创新练习。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初中作文训练课优秀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初中作文训练课优秀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