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农委信息化工程的策划书
农委信息化工程的策划书
各企业党委、委属各支部:
为深入贯彻党的xx大和市第九次党代表会精神,进一步加强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建设,探索党员组织管理的信息化方式,根据区委组织部《区关于推进基层党建信息化工程的工作方案》(南委组〔〕字第160号)的有关要求,现将农委基层党建信息化工作安排如下:
一、宣传发动阶段(年12月下旬-年1月2日)
1、成立区农委基层党建信息化工程推进协调工作小组,制定方案,明确具体工作步骤、工作流程及相应的时间节点。
2、下发《致区全体党员的一封信》、《党员基本信息采集表》,提高党员知晓率,动员每一位党员主动配合参与。
3、召开农委基层支部书记会议,研讨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对有关难点进行答疑。
二、实施推进阶段(年1月3日—1月18日)
1、回收《党员基本信息采集表》,摸清农委尚未办理社会保障卡和居住证的党员底数,填写《各单位无社保卡和镇保卡的.党员汇总表》和《各单位无居住证和临时居住证的外来党员汇总表》,督促未办理或丢失社会保障卡和居住证的党员及时办理社保卡和居住证。
2、分期分批集中开展党员电子身份认证工作:
第一批(1月3日—1月6日):农委机关支部党员;
第二批(1月7日—1月14日):直属各支部党员;
第三批(1月15日—1月18日):直属各党委党员。
3、以社会保障卡中采集的信息数据为基准,结合《党员基本信息采集表》,上交系统导出的存有已刷卡党员基本信息的excel文件。
4、组织有上网条件的党员进行在线学习,实现党员经常性学习教育形式的多样化和便捷化。
5、为农委每个基层党组织配备电子邮箱,捆绑每个基层党组织书记的手机号,开设手机群发功能。
三、工作总结阶段(年1月19日至22日)
进行工作总结,向区委组织部汇报工作情况。
第2篇:农委信息化工程工作方案
各企业党委、委属各支部: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市第九次党代会精神,进一步加强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建设,探索党员组织管理的信息化方式,根据区委组织部《区关于推进基层党建信息化工程的工作方案》(南委组〔〕字第160号)的有关要求,现将农委基层党建信息化工作安排如下:
一、宣传发动阶段(年12月下旬-年1月2日)
1、成立区农委基层党建信息化工程推进协调工作小组,制定方案,明确具体工作步骤、工作流程及相应的时间节点。
2、下发《致区全体党员的一封信》、《党员基本信息采集表》,提高党员知晓率,动员每一位党员主动配合参与。
3、召开农委基层支部书记会议,研讨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对有关难点进行答疑。
二、实施推进阶段(年1月3日—1月18日)
1、回收《党员基本信息采集表》,摸清农委尚未办理社会保障卡和居住证的党员底数,填写《各单位无社保卡和镇保卡的党员汇总表》和《各单位无居住证和临时居住证的外来党员汇总表》,督促未办理或丢失社会保障卡和居住证的党员及时办理社保卡和居住证。
2、分期分批集中开展党员电子身份认证工作:
第一批(1月3日—1月6日):农委机关支部党员;
第二批(1月7日—1月14日):直属各支部党员;
第三批(1月15日—1月18日):直属各党委党员。
3、以社会保障卡中采集的信息数据为基准,结合《党员基本信息采集表》,上交系统导出的存有已刷卡党员基本信息的EXCEL文件。
4、组织有上网条件的党员进行在线学习,实现党员经常性学习教育形式的多样化和便捷化。
5、为农委每个基层党组织配备电子邮箱,捆绑每个基层党组织书记的手机号,开设手机群发功能。
三、工作总结阶段(年1月19日至22日)
进行工作总结,向区委组织部汇报工作情况。
第3篇:农委农业信息化工作总结
农委2014年农业信息化工作总结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四化同步”的发展战略,农业信息化作为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为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推进农业信息化是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现将我委今年农业信息化工作总结如下:
一、今年工作总结
1、农业基础网络建设完善
在省级农业核心网站——安徽农业信息网的网络支持下,我市农业信息网正常运行。并实现互联互通。全市所有镇街都可以依托市级农业信息平台上传农业信息并能上网查询各类网站信息。省农委系统农业视频会议系统正常使用。
2、农业信息服务组织体系逐步健全
重点加强了农业信息组织体系建设,并成立了农业信息服务中心,全市所有镇街,大部分在原有农技推广服务中心成立了农业信息服务站,其中:有近一半的镇街达到了“五
第4篇:市农委综合信息服务策划书
市农委综合信息服务策划书
为充分发挥信息化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支撑作用,结合本市实际,加强为农综合信息服务,决定在本市郊区实施**工程。
一、充分认识实施**工程的重要意义
实施**工程,建立为农综合信息服务站,推进面向“三农”的信息服务,是加快建设都市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迫切要求;是农民进行科学生产决策,规避市场风险,提高科技素质的现实需要。实施**工程,对于促进城乡间信息传递、互动和交换,给农村社会带来更多接触新知识和接受现代教育的机会,扩大农村传播先进文化的层面,有效缩小城乡数字差距,解决涉农信息“最后一公里”问题,使广大农民成为直接受益者,促进和谐社会构建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实施**工程的目标和内容
(一)**工程的主要目标:
到“十一五”末,在郊区10
第5篇:信息化工程实施方案
商城县科技服务信息化工程实施方案
为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机构技术服务信息管理,全面、及时、准确了解全县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及计划生育科技服务情况,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加便捷、安全可靠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目的意义
“科技服务信息化工程”是指利用国家计划生育重大科研项目,在全县、乡、服务站逐步建立以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档案和医疗文书为基础的技术服务信息系统,实现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信息统一标准、统一使用、实时上传、互通共享。通过实施“科技服务信息化工程”,以建立信息化服务站为突破口,规范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能,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快捷、优质的服务。
二、工作目标
立足人口计生部门健全高效的人口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组织体系和服务网络优势,依托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管理系统、国家人口计生委服务
第6篇:宁波市信息化十大工程
宁波市信息化建设十大工程
1、81890市民服务热线拓展工程
“拨一拨就灵”,核心在“灵”字。81890整合了政府的资源,及时将市民对城市管理的呼声、意见和建议传达给相关部门,协调、监督相关问题的解决。81890整合了市场资源,790多家企业、180多项服务内容、2万多名员工为市民提供全方位、全天候的生活服务。81890整合了社会资源,一大批有志于奉献社会的人士加入了81890红帽子志愿者队伍。政府、市场、社会构成了81890的三支主导力量,通过81890平台的聚合与释放,全面提升了服务能力,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市民的需求。
2、数字城管
2007年11月,宁波“数字城管”正式启动。次年8月底完成项目一期工程。在海曙、江东、江北、鄞州、镇海、北仑六区完成137.6平方公里的普查覆盖,共普查1880个单元网
第7篇:信息化工程的合同范本
信息化工程的合同范本
随着法律观念的日渐普及,合同出现在我们生活中的次数越来越多,签订合同能够较为有效的约束违约行为。那么我们拟定合同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信息化工程的合同范本,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信息化工程的合同1
项目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委托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监理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付款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委托方_______________与监理方
第8篇:信息化工程监理规范
第1部分:总则 5.监理阶段及其目标 5.1 一般要求
监理工作可分为工程招标、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和工程验收四个阶段,宜采用全过程监理。本规范所确定的各阶段监理目标可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调整。监理工作起始和结束的具体时间可由业主单位与监理单位根据工程实际情况,依据监理合同中有关条款执行。5.2工程招标阶段的主要监理目标
5.2.1 协助业主单位明确工程需求,确定工程建设目标。
5.2.2促使业主单位、承建单位所签订的承建合同在技术、经济上合理有效。5.3工程设计阶段的主要监理目标
5.3.1 推动业主单位、承建单位对工程需求和设计进行规范化的技术描述,为工程实施提供优化的设计方案。
5.3.2促使工程计划、设计方案满足工程需求,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并与工程建设合同相符,具有可验证性。
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