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复兴之路》后有感

精品范文 时间:2022-10-18 08:14:52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观《复兴之路》后有感800字

观《复兴之路》后有感800字

复兴,是一个伟大的议题!复兴,是一个执着的梦想!复兴,是一道崎岖的征途!——题记

《复兴之路》以中国在新一届领导集体的带领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为主要内容。初看此片,就感觉它与《大国崛起》有很多相似之处,看过《大国崛起》后,再看《复兴之路》,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一部部影集敲打着我的心弦,使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沉重感。

《复兴之路》与《大国崛起》的区别在于,《大国崛起》介绍国外发达国家发展的故事,作为向中国共产党十七大召开的献礼篇章;《复兴之路》把焦点锁定在当代中国,即中国艰难曲折的民族振兴之路和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复兴之路》之所以能够引发观众的共鸣,能够散发出震撼人心的魅力,在于它以力求真的艺术风格,勇敢地走进历史的深处,走进真理的深处,走进当代中国人的心灵深处,说出了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和中华民族的心里话:历经苦难、牺牲和奋战,中国人民终于找到了一条实现幸福理想的伟大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复兴这一时期,不仅是中国的近代史、血泪史和屈辱史,更是我们付出惨痛代价之后换来的深刻的教育史;它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道路,使我们认清了身上的责任之重大,赋予了我们振兴中华的神圣使命。

作为中学生观看此片,有助于我们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为什么要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道路,对于我们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具有重要意义,也能够更好地培育我们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

或许,你还沉浸在风靡全球的唐朝文明之中;或许,你还神游在天朝物产丰盈的梦幻之中;或许,你还在为改革开放取得的辉煌成绩而热血澎湃;或许……然而,这一切的一切都已深埋在历史的尘埃中。从1840年一直到今天,国人们或辛酸、或愤苦、或彷惶、或坚定地在这条充满坎坷的复兴之路上已走了一百六十多年,每一步都流着华夏的泪水,每一脚都能踩出炎黄的鲜血,即便如此,我们的复兴之路远还没有结束,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还有很多的事要做……

让我们铭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将实现!

第2篇:观复兴之路有感

从历史感悟未来

——观《复兴之路》有感

“复兴!复兴!”一个民族的梦想!路到底有多长?

从100多年前的海面出发,到如今,岁月深处留下了一代代中华儿女求真探索的身影。沧桑的变化,艰难的历程;血泪铸成的《复兴之路》带我走进了这段历史,也让我用更真挚的情感去感悟祖国的现在和未来。身为新一代的接班人,我能做些什么?

对于历史

谁也没有想到1840年会发生如此巨变。探索的先行者和革命的前辈们开始思索起了救亡图存的良策。辛亥革命到来使中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思想上空前解放。当时的人们发现,既然两千多年来都被视为奉天承运的“天之子”不过是压在人们心灵上的土偶,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思想不可以被怀疑,不可以被抛弃呢?然而这仅仅是小小一步,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才刚刚开始,我们要走的路还有很远。

辛亥革命结束,孙中山让位临时大总统,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夺。看似体系完整的政党实际上政权都操纵在袁世凯和北洋军阀手中。随后国民党领袖宋教仁遭暗杀,丧权辱国的 “二十一条”出现了。那是的中国已到了国将不国的地步,军阀之间为争权夺利混战不断,百姓生活在兵荒马乱的恐惧之中,惨不忍睹。租界和占领区则一如从前,外国人在华特权原封不动,外国的战舰仍在中国内河扬威。面对这些,我们该选择怎么样的路?终于,传来了俄国十月革命成功的消息,一个新的思想体系——马克思列宁主义进入中国人心中。

直到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才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也为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创造了前提,中国历史由此开辟了一个新纪元。开始了一系列措施:稳定物价、继续实行土地改革。但建设一个新中国还很曲折。毛泽东领导下的第一代领导人开始寻求如何建设一个新型的社会主义国家。并且我们必须还要为以后的发展创造一个和平的发展环境,这期间我们注重外交,并且进行了抗美援朝战争。

对于现在改革开放已经过去30年,我们不能想象30年前,中国经济与世界的差距也在日益拉大,而就在这一时期中国大陆的四周出现了经济迅猛发展的亚洲四小

龙。这一刻,肩负着改革开放重任的邓小平使中国找到了一条使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道路。回首20世纪时会发现,整个人类都处在大变局之中,各种社会思想的演变、竞争影响着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命运,也改变了世界的格局。我们的祖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变革,带来了科学技术,带来了人民富裕,也推进了我国的复兴大业。

如今的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我无时无刻不感受到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每个关注中国发展的目光都注意到了中华民族释放出的惊人力量!世界见证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给中国带来的全方位的变化——既发挥市场经济的优势,又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神州大地处处蕴藏着深刻的变革动力,社会和谐、人才辈出,前途越来越明朗了。

新的世纪迎来了我国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激励着走在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的每一位中国人。新一代的领导集体被推上了历史舞台,精干、务实、亲民是他们的保证,回想近几年,民生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经历了非典、汶川大地震、舟曲泥石流,我们越来越看到了复兴的希望!

对于未来

中华民族曾领先世界两千年之久,但闭关锁国、妄自尊大使我们到了任人欺凌的境地。为了祖国的繁荣和名族的复兴,一百多年来,仁人志士们前赴后继、艰苦奋斗,却一次次地遭受着列强的侵略,并且脱离了近代世界发展的轨道。新中国的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中国道路上艰难前行。坚持改革开放,必将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踏上了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

从历史到未来,通过《复兴之路》,我触摸到了一个民族的辛酸和幸福。作为当代大学生,面对名族复兴的大课题,我们任重而道远!这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我深知仅靠一个人或者一群人来实现祖国复兴的宏伟大业是完全不够了。我们处于渴望展现自己的年龄,了解到祖国现在日益强大起来,她完成飞天梦、举办了奥运会和世博会、抗击多种自然灾害;也看到了不容忽视的外来侵略,虎视眈眈的反统一势力;以及国际外交的不和谐。我们必须认清形势,处于很好发展机遇时期的中国,需要我们更加理性,更加明确目标。梦想的美丽在于它寄托了数千万人的希望,一个曾今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大国正在以雄伟的姿态迈步向前。而我,普通的一份子,正跟紧她的脚步,体味历史,走向另一个巅峰!

第3篇:观《复兴之路》有感

《复兴之路》观后感

2010年03月29日,继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在人民大会堂和国家大剧院上演百场后,电影版《复兴之路》在人民大会堂首映。这是继《东方红》、《中国革命之歌》之后,我国第三次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搬上银幕。导演张继刚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创作了《复兴之路》,展现了中华民族自1840年以来历经169年走过的一条光辉而又艰巨的复兴之路,自2009年9月上演以来,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评价和中外观众的热情赞誉。《复兴之路》有六集,写了辛亥革命、袁世凯夺权、中国新生、改革开放、经济体制改革、建设小康社会等内容。写出了中国在艰难中前进,在前进中摸索的大无畏精神。15世纪末,欧洲的航海家们开始征服海洋,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对外扩张和贪婪掠夺,世界逐渐连接在一起。从此,任何一个国家都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观《复兴之路》有感

一百六十余载,从衰落到兴盛

——————读《复兴之路》有感

俗话说得好,“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历史就是最好的老师。还记得在中央一套观看过一部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此后我又翻阅了同名为《复兴之路》书籍,整书讲述了从鸦片战争以后一百六十余年的重大事件,运用生动翔实的历史资料,向我们展示了百年祖国的沧桑巨变和民族的奋斗历程。那些历史图片加上文字的叙述,让我更深的了解了,我们民族走过的那段艰辛的路程。

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中国在解放后的十几年内在经济上并没有发生太大的改革,经济发展几乎止步不前。1976年四人帮被粉碎,1977年邓小平同志提出并决定恢复高考,使人们的思想得以提升。1978年在中央会议上做出今后经济改革发展方向的发言,十一届三中全会成为了以后中国发展经济的起始点。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观《复兴之路》有感

观《复兴之路》有感

在观看过《复兴之路之峥嵘岁月》和《复兴之路之继往开来》后感触颇深,共产党作为中国的执政党为新中国的建设奉献了其所有的光和热,他们用自己的鲜血开创了中国的新纪元,用自己的生命书写了新中国的历史,让中国从一个饱受欺凌的民族变成了如今这个繁荣昌盛的国家,告诉了全世界人民,我们不再是“东亚病夫”,我们不再是“沉睡的狮子”。

特别是观看了《复兴之路之峥嵘岁月》之后,让我真正的感受到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句话的内涵。

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努力寻找出路,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他们寻求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并以此为指导思想建立了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的斗争才走上科学社会主义指引的胜利发展的道路。

中国共产党经过不懈的努力,始终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走社会主义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观《复兴之路》有感

观《复兴之路》有感

——艰辛里程碑

首师大附属密云中学

一(8)班

宋健

中国现在俨然已是一个强大的国家了,可但我们翻开史业的那一刹那又为之心酸。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我们这一路发展的历程是多么的艰辛与沉痛;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我们是怎样地一路走来的呢?这又引发了我和我们怎样的深思呢?

在一九四九年以前,中国在不断的资历力强大的国家做着残忍的斗争。人们有时沉沦;有时迷茫。当人们终于敢站起来;勇敢的作战的时候;英勇作战的时候,敌国又有了更强大有力的武器来对付我们。那时的我们只好用人力来保住国家,只好守住重要的通道来保卫子民,以便阻止他们不断嚣张地侵犯我们的地盘来扩张他们自己的实力。就在最关键的时候政府、青年、学生、农民工人站起来一起反抗。我们被打倒了,我们又站起来,又到了,再起来……就这样我们一次次的跌倒一次次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观《复兴之路》有感!

为了一个民族的梦想,我们从1840年的海面出发;为了一个不变的追求,我们在岁月深处写下光荣。全球视野下展现中国道路之抉择;全景历史中浓缩民族复兴之历程。

历经风雨沧桑,历经时事变故;有过盛唐的自豪,也有过清末的伤感;体会到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也体会到圆明园被烧的耻辱„„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饱经风雨沧桑的中华大地,终于在今天迎来了春暖花开的日子„„复兴之路围绕千年巨变、峥嵘岁月、中国新生、伟大转折、世纪跨越、继往开来等主题,反映了自1840年以来,中国艰难曲折的民族振兴之路和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一百多年前,中国遭遇数千年未见之奇变。可是,中国并没因此而灭之,中国人民更没因此而屈服,一代代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来捍卫民族的尊严,拯救国家的主权。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不屈不挠的意志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观《复兴之路》有感

观《复兴之路》有感

在世界东方,起立着一个历史文化,从为间段的国家----中国,几千年来,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创造的灿烂文明是人类文化的发展,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当历史的脚步,进入公元1661年的时候,随着清朝第三个皇帝,康熙登基,中国迎来了封建王朝最后一段盛世.黑暗中摸索前进的道路:国家沦陷,人民被凌辱,清政府做事高台,但是仍然有有志之士关心国家危难,一心救国。一批进步的中国人,抛却了长期以来以“天朝上国”自居的心态,他们开始认真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和政治制度,企图找到一条自强之路万物都在改变,中国也在近代翻天覆地的变化着.我们从封建国家,因为落后被打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一度差点走向了资本主义的道路,最后还是通过战火搭上了社会主义的班车。中国的命运是曲折的,是艰难的斗争历程,人们一路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观《复兴之路》后有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观《复兴之路》后有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