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千以内的数比较大小》的教学反思
《千以内的数比较大小》的教学反思
这部分内容主要练习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第1题先让学生按要求写出三组数,再让学生分别比较(2)(3)组中数的大小,侧重引导学生总结比较三位数大小的一般方法,使学生认识到“比较三位数的大小时,首先要看百位上的数,如果百位上的数相同,则应依次比较十位和个位上的数”。第2题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引导学生比较634与643这两个相对容易混淆的数的大小,启发他们在比较中进一步明确基本方法。第3题把数的组成与大小比较结合在一起进行练习,有利于学生从数的组成的角度加深对数的大小比较方法的理解。第4题把数的顺序与大小比较结合在一起进行练习,有利于学生从数的顺序的角度加深对数的大小比较方法的理解。由于这道题的答案是开放的,因而解答这道题也有利于学生锻炼思维的条理性和灵活性。
第5题用填空的'形式练习数的大小比较,启发学生在比较过程中细心观察、认真审题,有利于学生相对完整地把握千以内数大小比较的一般方法,并形成相应的技能。第6题提供了4种相互关联的具体数量,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比较这几个数量的多少,有利于学生进一步体会描述数量多少的不同方式,感受数的大小比较的应用价值。先让学生依次回答书上的三个问题,再让学生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把题中的四个数重新排列,以提高练习效果。第7、8题结合实际情境,引导学生根据对相关数量大小关系不同描述进行估计、作出判断。通过练习,能使学生进一步积累把握数量大小关系的经验,增强估计意识,提高估计能力。第9题让学生根据两个数的大小关系以及其他已知条件,把相关的数写完整。这样的练习对于培养学生简单的推理能力。
第2篇:《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教学反思
《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教学反思
《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教学反思
《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学反思学府小学李彩华2009年4月23日,周老师来我校视导,很荣幸周老师走进了我的课堂,听了我的《千以内数的比较大小》一课,听后做了指导。本课有如下优点:
1、教学环节合理,教学思路清晰。这原于我校长期以来的优化课堂教学的基本途径,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要全面协调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实现多种教学内容在课堂中的最佳组合,尽量避免教学活动中的重复雷同和形式主义等的理论培训。
2、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有自已的独特见解,并能用数学语言进行汇报。这原于我校进行的听、说、读、写的训练和诵读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在课上敢于发表自已的'见解。
3、本节课达到了预先指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的重、难点确定准确,在课上突出了本课的重、难点,学生的基础知识扎实。这主要是我校一直以来开展的教师的课标解读和教材解读的活动,使我们对教材有了深入的了解,对课标能够熟练掌握,在教学时能够指导我们进行教学。本节课总体来说是成功的,但也有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我在进行教材挖掘上还不够深入,还只停留在完成教材上的问题上,没有对教材的设计意图进行深入地挖掘,没有根据本节课的内容进行相关知识的整合,没有针对学生的层次进行拓展的思维训练。如:课后第三题,这道题的目的是使学生会用“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这样的数学语言描述千以内的数的大小。有一个孩子在汇报张华家比李明家种的多得多时,他说答案应该是600,这时我只请答案是850的学生说出了为什么选850而不选600就完成了此题的教学,如果这时我再追问一下,“怎么问,正确答案才是600,如果想使正确的答案是100,应该怎样问?”在教学时我如果这样问了,既对学生进行了思维训练,又挖掘了教材,从而可以训练学生用“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这样的数学语言描述千以内的数的大小,我的教学也不只是停留在使用教材了,这也是我们班孩子在月考中优秀率低的主要原因,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多在课前设计中下功夫,多去挖掘教材,在课上注意对学生进行引导,进行数学思维的训练。总体来说,我知道无论从我的教学经验上,还是理念上和大学校的老师比还相差很多,我会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感谢周老师的指导。
第3篇:《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学反思范文
《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学反思范文
20xx年xx月xx日,周老师来我校视导,很荣幸周老师走进了我的课堂,听了我的《千以内数的比较大小》一课,听后做了指导。
本课有如下优点:
1、教学环节合理,教学思路清晰。这原于我校长期以来的优化课堂教学的基本途径,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要全面协调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实现多种教学内容在课堂中的最佳组合,尽量避免教学活动中的重复雷同和形式主义等的理论培训。
2、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有自已的独特见解,并能用数学语言进行汇报。这原于我校进行的听、说、读、写的训练和诵读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在课上敢于发表自已的见解。
3、本节课达到了预先指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的`重、难点确定准确,在课上突出了本课的重、难点,学生的基础知识扎实。这主要是我校一直以来开展的教师的课标解读和教材解读
第4篇:《千以内的数比较大小》教学设计
《千以内的数比较大小》教学设计
《千以内的数比较大小》教学设计
知识与技能:
能够正确使用“>”或“<”表示1000以内数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
经历用语言描述数的大小,到用数学符号表示数的大小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
在数字组数、排列数的大小活动中,学会简单的数学思考,感受数学的乐趣。
教学准备:
数学情境图。
教学方案:
一、创设情境
导入:我们已经学会了1000以内数的读写。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10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二、自主探索
(1)小小图书馆$3
出示情境图和统计表,说一说从图中知道了哪些信息,发现了什么问题?
结合学生的讨论,提出“哪种书最多, 哪种书最少”,让学生回答。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引导学生用“>”、“<”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小结:怎样比较数的大小?
(2)自主练习
出示题目:用2、5、8三个数字组成
第5篇: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学设计
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北牌小学 许英婥
学习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千以内数的认识,掌握比较千以内数的大小方法。
2、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和抽象概括的能力及合作交流的能力。学习重点:掌握比较千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学习难点:熟练进行数的大小比较。教学过程
一、铺垫引入
以学生老师的年龄导入,进行一位数与两位数的比较,并揭示比较方法。师:我今年36岁了,你今年几岁了呢?咱们俩谁的年龄大?怎样表示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如:8<36)你是怎样比较出它们的大小?
小结:比较你我的年龄,其实就是要比较我们比较数的大小。(出示课题)
二、探索发现
1、比较乌龟和小兔赛跑的距离。
师:我们能不能也用“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来帮助“乌龟和白兔”比一比它们所跑的路程呢?
学生说一说谁跑的路程远?你是怎
第6篇:《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学反思
《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学反思
身为一位优秀的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借助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那么优秀的教学反思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学反思1
在二年级下册《万以内数的认识》单元中,学生已经掌握了“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只需在此基础上完成知识的顺迁移即可。因此,在本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并不急着把“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教给学生,而是把重点放在了学生对大小比较的真正理解上,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用自己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比较数的大小”这一内容,相信教过的老师都会认为比较枯燥,因此我将教学设计改变原来传统的教学方式,把整堂课的知识点都巧妙融入三轮游戏比赛中,让学生从比赛中感
第7篇:《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教学反思
《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教学反思
《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这一课,其关键是让学生掌握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以前教这节课我采取的方法是:通过信息窗提出与本节课有关的问题,让学生尝试解答,练习后揭示规律,再安排练习进行巩固,从而让学生达到熟练运用的目的。这节课我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方法,巧设学生喜爱的游戏比赛活动,把抽象的数字与具体的操作有效链接起来,把动脑与动手结合起来,也把数的.大小比较的策略暗藏其中,激活学生灵动的思考。这样教师讲的少了,但学生有了充分的自主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在游戏比赛中,学生从被动转到了主动,“想赢”成为学生一种自觉的心理行为,“如何才能赢”自然也就成为他们积极主动思考的问题,这时,“数学思考”也真正成为他们的一种自主需要,在潜移默化中养成探究了意识,获得了创造的能力。
首先为
第8篇: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学反思
《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设计的思路是以填空的形式引入,学生复习基础的大数知识,再比较数的大小,为后面大数的比较做基础,引出大数的比较。把我国面积最大的六个省份的面积作为例子讲解,把大数分为位数不相同的和位数相同的,总结出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化作歌诀好记,让学生顺口溜来记忆,这样记起来简单又牢固。紧接着基础练习和知识延伸,提高学生的能力,最后找学生总结。
我感觉本节课学生掌握的还是比较好的,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善于思考,出现错误的地方及时纠正。大部分学生都能掌握住大数比较大小的方法,课堂的气氛也很活跃。不过也有不足之处,还需要学习的地方很多。
学生能在引导下把亿以内的数的大小比较分为位数相同时和位数不同时两种情况,由于亿以内数位数较多,如果不把原数分级,很容易数错位数,在课堂上我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