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精品范文 时间:2022-10-16 00:23:33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类似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类似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大家知道有哪些类似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吗?下面我们为大家带来类似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篇一:曹冲称象

曹冲的父亲曹操是个大官,外国人送给他一只大象,他很想知道这只大象有多重,就叫 他手下的官员想办法把大象称一称。 这可是一件难事。大象是陆地上最大的动物。怎么称法呢?那时候没有那么大的秤,人也没有那么大的力气把大象抬起来。官员们都围着大象发愁,谁也想不出秤象的办法。

正在这个时候,跑出来一个小孩子,站到大人面前说:“我有办法,我有办法!”官员们一看,原来是曹操的小儿子曹冲,嘴里不说,心里却在想:哼!大人都想不出办法来,一个五岁的小孩子,会有什么办法!

可是千万别瞧不起小孩子,这小小的曹冲可就是有办法。他想的办法,就连大人一时也想不出来。他父亲就说:“你有办法快说出来让大家听听。”

曹冲说:“我称给你们看,你们就明白了。”

他叫人牵了大象,跟着他到河边去。他的父亲,还有那些官员们都想看看他到怎么个称法,一起跟着来到河边。河边正好有只空着的大船,曹冲说:“把大象牵到船上去。”

大象上了船,船就往下沉了一些。曹冲说:“齐水面在船帮上划一道记号。”记号划好了以后,曹冲又叫人把大象牵上岸来。这时候大船空着,大船就往上浮起一些来。

大家看着,一会儿把大象牵上船,一会儿又把大象牵下船,心里说:“这孩子在玩什么把戏呀?”

接下来曹冲叫人挑了石块,装到大船上去,挑了一担又一担,大船又慢慢地往下沉了。

“行了,行了!”曹冲看见船帮上的记号齐了水面,就叫人把石块又一担一担地挑下船来。这时候,大家明白了:石头装上船和大象装上船,那船下沉到同一记号上,可见,石头和大象是同样的重量;再把这些石块称一称,把所有石块的重量加起来,得到的总和不就是大象的重量了吗?

大家都说,这办法看起来简单,可是要不是曹冲做给大家看,大人还真想不出来呢。曹冲真聪明!

篇二:孔融让梨

东汉鲁国,有个名叫孔融的孩子,十分聪明,也非常懂事。孔融还有五个哥哥,一个小弟弟,兄弟七人相处得十分融洽。

有一天,孔融的妈妈买来许多梨,一盘梨子放在桌子上,哥哥们让孔融和最小的弟弟先拿。

孔融看了看盘子中的梨,发现梨子有大有小。他不挑好的.,不拣大的,只拿了一只最小的梨子,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爸爸看见孔融的行为,心里很高兴,心想:别看这孩子刚刚四岁,却懂得应该把好的东西留给别人的道理呢。于是他故意问孔融:“盘子里这么多的梨,又让你先拿,你为什么不拿大的,只拿一个最小的呢?”

孔融回答说:“我年纪小,应该拿个最小的,大的应该留给哥哥吃。”

爸爸接着问道:“你弟弟不是比你还要小吗?照你这么说,他应该拿最小的一个才对呀?”

孔融说:“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应该把大的留给小弟弟吃。”

爸爸听他这么说,哈哈大笑道:“好孩子,好孩子,你真是一个好孩子,以后一定会很有出息。”

篇三:神童甘罗

说起我国历代的丞相,年龄最小的要算甘罗了。甘罗是战国时候秦国人,从小就聪明过人。他五岁时,有一次去演兵场观看兵士们操练,恰巧,秦王也在场。这秦王有个古怪脾气,喜欢对周围的人提一些很难回答的问题。这回,他瞧兵士们密密麻麻地刚集合好,身后那一大堆武器还没顾得拿,就大声对文官武将们说:“你们当中谁能用十击掌的工夫,就查出是兵士多,还是武器多?”

这一问,把满场的文官武将都给难住了,一个个心里直嘀咕:这么多兵士和武器,莫说是十击掌,就是花上半天工夫也难查清啊!因此,谁也不敢吱声。

甘罗见冷了场,便不慌不忙地走上前去,对秦王说:“只要兵士们听我的命令,我只用三击掌工夫,准可查出兵士多,还是武器多。”

秦王打量了一下眼前这个乳臭未干的娃娃,起初有些犹豫,但转念一想:如果不依他,恐怕不会再有人敢“出头”了。于是,便板着面孔说:“军中无戏言。如果你查不出来,本王可就不客气了!”

秦王的话虽然厉害,但甘罗一点儿也不害怕。他跳到台子上,学着大将军的样子命令兵士们:“我击第一掌时,你们必须立即去取一件兵器,违令者斩!我击第二掌时,所有拿到兵器的人必须火速到我跟前集合,违令者斩!”

兵士们齐声回答:“遵令!”

甘罗两击掌后,只见还有几个兵士空手在那儿站着,心里顿时有了底,又一击掌,喊道:“大王,兵士多,武器少!”

一时间,整个演兵场响起一片惊讶赞叹之声。秦王更是喜上眉梢,当即封小甘罗为郎中。七年后,甘罗出使赵国立了大功,秦王又破格提拔他为上卿(丞相),并把当年封给甘茂的土地全赏赐了他。

第2篇:司马光砸缸

司马光砸缸

奉化市第一实验幼儿园

方幼红

一、教学设计意图:

本故事蕴藏着比较丰富的教育点:

1、是心理教育的好素材,遇事沉着冷静不慌张;(情商有时比智商还管用!)

2、是创新教育的好素材,和《曹冲称象》一样,是创新的经典故事,司马光积极主动地思考,思维敏捷,砸缸的创新之处是他运用了逆向思维,想办法让水离开人,而不是让人离开水。(当然幼儿是无法理解有关专业术语的。)

3、也是安全教育的好素材,快快乐乐玩耍时别忘了安全。

当然语言的教学价值是本位目标,本文有着生动的对比性的场景描述,可以通过仔细的观察来发现,可以通过语速的快慢来表现。动词运用准确传神,应该引导幼儿体会,如“砸”是用力扔的意思。本文详略得当,有一些语言的空白点,可以引导幼儿填补。如大人赶来会怎么夸奖司马光。

二、教学活动设计:

㈠、活动目标:

1、在与老师、同伴共同观察、讲述和讨论图片的过程中,理解故事内容。

2、学习用准确、连贯的语言讲述,注意语速变化;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丰富讲述经验。

3、知道游戏时要注意安全;遇到困难要镇静,学习自己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㈡、活动重难点:

重点:利用绘本故事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并让幼儿参与到与教师、同伴的“同观察、同讨论”中,理解故事内容。

难点:引导幼儿观察绘本的画面,激发幼儿的表达意愿,增进幼儿口语表达的自信心,学习独立思考,学习通过语速来表达不同内容。㈢、活动准备:

1、电脑PPT、《司马光砸缸》的歌曲。

2、故事相关的图片若干、字卡、故事书一本。㈣、活动过程:

1、导入课题:

⑴小朋友今年几岁?今天老师想大家介绍一个小朋友,他的年龄和我们差不多,他叫司马光。学习“司马光”,我们的姓名是“姓+名”,他的姓是“司马”,你是不是有点奇怪?这叫复姓,除了司马,还有“皇甫、司徒„„等”

(2)今天学的故事叫《司马光砸缸》,砸就是用力扔,他干嘛要砸那口大缸呢!到底发生了什么紧急的事,让他非砸缸不可呢!我们先一起来戈恩老师说一遍故事的题目《司马光砸缸》,注意“光”和“缸”的音准。

2、教师展示PPT,出示连续的画面,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片,初步感知故事大意。

(1)你能告诉老师和小朋友,司马光为什么要砸缸吗?

大水缸里装满了水,小朋友不小心掉到了里面,司马光用石头砸破水缸才救了小朋友的命。

(2)小朋友是怎么掉到水缸里的?别的孩子怎么样?你觉得司马光怎么样?我们一起来学习。

3、仔细观察,互动交流,分段学习故事。(1)观察图一:

这是什么地方呀?他们在干什么? 生:花园里,小朋友在捉迷藏。还可以怎么说?

生:小朋友在花园里捉迷藏。

师:真能干!两种说法都可以。我们也玩过捉迷藏游戏,让我们一起快快乐乐来说一说。

她们躲呀,藏呀,——藏呀,躲呀,玩得多么开心!大家仔细看看,他们都躲在了什么地方? 生:躲在大树后面!师:真是好地方!生:爬到假山上面去了》

师:下面有个大水缸,真危险!谁能连起来说说小朋友“有的„„有的„„” 生:小朋友有的躲到了大树后面,有的爬到了假山上面。师:真能干!能用上两个“有的”,说那么长的一句话。(2)观察图二:

师:在游戏时不注意安全,出事情了!你们看,一个小朋友怎样了? 生:掉到大水缸里去了!

师:其他小朋友们怎么样? 幼:踮起脚。幼:抬起头。

师:你们说得对。(出示字卡:抬、踮,并展示这一页画面)

教师引导幼儿说出句子:小伙伴们抬起头、踮起脚,也看不见掉在缸里的小朋友。师:小伙伴们为什么抬起头、踮起脚还看不到掉在缸里的小朋友呢? 幼:水缸很大。幼:水缸很高。

师:你们能用一个词来形容这只缸吗? 幼:这只缸又高又大。

师:小朋友掉到又高又大的水缸里会怎么样呢? 幼:很危险,会淹死的!观察图三:

师:孩子们,你们赶紧帮忙想想办法呀?要快,否则小伙伴的命就没有了。故事里小朋友怎么样?

幼:有个小朋友都着急得哭了。

幼:还有一个小朋友在用头撞缸。(出示字卡:撞)师:你认为他的方法好吗? 幼:不好,自己的头会撞出血的。

师:你看,小朋友都已经着急糊涂了,用自己的头去撞那么大的缸!(出示司马光想办法的画面)司马光到哪里去了啊?是被吓跑了吗? 观察图四: 幼:他在动脑筋。

师:他想了一个什么办法呢?

幼:搬来一块石头把缸砸破了。(展示司马光搬石头的画面)师:瞧他是怎么搬石头的?(出示字卡:搬)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幼:他的眉头都皱起来了。

师:那说明石头?(很重)你们能学着搬搬这块很重的石头吗?要很用力啊!砸!(出示

字卡:砸)谁愿意来当一回司马光。

师、幼:司马光搬起一块大石头,用力砸缸。

师:你们也很用劲啊!看来小朋友们都想当当这个司马光,一起来吧!师:缸被砸破了,里面的水流出来了,掉到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师:小朋友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可以救小伙伴。幼:找木头,木头会浮起来。幼:找竹竿,抓住爬上来。幼:„„

师幼共同讨论,办法的合理可行性,和司马光办法的比较。

得出结论:我们说的东西可能一时找不到,此外,也不如司马光的简单,石头旁边就有。和人的生命相比,水缸砸破这是小事情。我们的生命是最宝贵的,玩耍时千万要注意安全。观察图五:

师:大人来了,知道了事情的经过,会怎么说? 生:司马光真聪明!生:司马光真会动脑筋!

生:要是大家都哭,不想办法,小伙伴就淹死了!

4、整体回顾绘本的故事内容。

师:小朋友,当我们看完书以后,千万不要把它丢在一边,而是要再想一想,这本书都写了一些什么呢?

教师引导幼儿完整讲述故事一遍。(很快乐地玩,可以说得慢一点,说司马光救人时要说得稍快,干脆利落。)

接下去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歌曲《司马光砸缸》,祝愿大家都能成为像司马光一样机智勇敢的好孩子。

1.喜欢听故事,阅读故事,了解司马光救人的过程。

2.在与老师,同伴共同观察,讲述和讨论图片的过程中,丰富讲述经验。3.学习关心,帮助他人,知道遇事机智不紧张。活动准备:

故事主要情节的两幅图(1.孩子掉进水缸里;2.司马光砸缸),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小鸡和小鸭是好朋友,有一天他俩去小河边玩,小鸡不小心掉进河里,小鸡不会游泳,幸好小鸭会游泳把小鸡救了上来。真是好险!

今天有一位小朋友不小心掉进了一口大水缸里,水缸里装满了水,这可怎么办呢?

二、看图片,初步了解故事大意

1.观察讲述第一幅图片,大胆猜测故事情节的发展。

引导幼儿观察图片,看图片里发生了什么事情?引导幼儿自由讨论。2.观察讲述第二幅图片。

小朋友发现有人掉进水缸里是怎么做的?如果是你们见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做?引导幼儿思考,发挥幼儿的想象力。

司马光想的是什么办法?

3.尝试根据故事主要情节线索图,讲述故事。

(1)自由结伴讲述。

(2)集体交流讲述。

三、教师通过提问巩固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引导幼儿说完整话 1.他们在什么地方玩?

2.这个孩子是怎么掉进水缸里?

3.小朋友掉进水缸里,其他人是怎么做的? 4.司马光用什么办法救人的? 5.你从司马光身上学到了什么?

四、教师小结:小朋友要向司马光学习关心帮助他人,努力为他人做事,遇到问题要动脑筋想办法,不要慌。

第3篇:司马光砸缸

《司马光砸缸》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概述

《司马光砸缸》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一年级下册的一篇历史故事。他和几个小伙伴在花园里玩,一个小伙伴不小心掉进了大水缸。遇到这样的突发情况,司马光急中生智,举起大石头,救出了小伙伴。使学生体会到遇到困难时,切记慌张,沉着机智才会想出好办法。

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能力:

1。认识14个要求会认的字,掌握两个部首“足字旁”、“石字旁”,会写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内容。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识字和随文识字掌握本课生字。

2。通过图文结合,充分朗读有感情读文,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司马光遇到紧急情况时沉着、勇敢、果断救人的品质。2。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学重点:识记生字,有感情读文。

教学难点:明白砸缸救人事情的前因后果,感受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司马光砸缸

《司马光砸缸》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星期

修改意见: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10个生字,正确书写“几、个、古、友、他”5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司马光沉着、机智的特点,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3.从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中受到启发,遇到事情要像司马光那样不慌张,动脑筋,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 1.会认、会写生字。

2.通过朗读,了解司马光的沉着机智,并从中受到启发。

三、教学方法:讲解法、朗读指导法、演示法、合作法

四、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件或实物投影仪、课文录音带。

五、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

2.认读、拼读词语。教学过程: 1.定向。

(1)读通课文,提出要求。

(2)思考:谁砸缸救人,请介绍一下这位名人。

2.自学课文。

要求划下新词,思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类似司马光砸缸的故事word格式文档
下载类似司马光砸缸的故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