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关于《二战决胜局》的读后感范文
关于《二战决胜局》的读后感范文
大家好,今天由我来推荐一本书,名字叫《二战决胜局》。
从题目我想大家就能知道本书的主要内容了,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也就是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那些至关重要,且稍纵即逝胜败战局。在这些战争中,我比较喜欢看这几场。
首先是保卫莫斯科:刚开始我看到德军长驱直入并以势不可挡的力量打入苏联复地时,虽然我已知道结局但还是为苏联捏了一把汗。其次党的军包围为主莫斯科是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里。紧接着当在严寒中德军陷入困境时由朱可夫率领苏联红军开始了全线大反攻,此时,我的心好像受到了莫大的鼓舞,感觉浑身充满着力量。最终,苏联红军收回了属于自己的国土,我的心也终于回到了原位。
然后是征战西西里:;此时的反法西斯战争已到了后期,盟军已经打到了轴心国的领土,而盟军为了给德国施加压力决定攻打意大利,而首要目标则剑指西西里岛!而想要成功的.三个因素为:制海权,制空权和夺取港口。现在的制海权和制空权已牢牢掌握在了英美两国手中,而夺取港口更是如同囊中取物一样。紧接着,盟军决定登陆时间为1943年7月10日凌晨2:45.战斗开始了!这次是有空降兵揭开的序幕,盟军在西西里岛空降了5千多人为第一支部队。没过多久,盟军顺利登陆。盟军想要阻止守军逃脱,决定进攻他们唯一的退路―墨西拿。在进军的途中,由于空军失职,盟军损失惨重,西西里岛战役更难打了!此时英美发生争执,给德军了一个设防的时间,美国妥协,英军进攻后惨败而归。最终有美军名将―巴顿请战才成功拿下西西里岛。
看这本书时,我仿佛身临其境,身处在被困的马耳他岛中,坐观美日舰队对战,但这一切是多么可怕呀!二战中的死亡人数数以万计,多少人流离失所,多少家庭妻离子散,所以我们要好好学习,用自己的知识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明天!
第2篇:《二战回忆录》读后感
《二战回忆录》读后感
篇一:《二战回忆录》读后感
暑假,我阅读了温斯顿。丘吉尔写的《二战回忆录》。
我很早就对二战的历史感兴趣,读过不少关于二战的书籍,但是,我最喜欢的还是这本《二战回忆录》。
这本书主要讲的是英国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以二战时英国首相的亲身经历,讲述一九三零年代到二战结束期间的主要事件,尤其是英国的政治和军事活动。
《二战回忆录》这本书里,我最感兴趣的就“不列颠空战”。
一九四零年八月十二日,德国轰炸机袭击英国沿岸的雷达站,其中有六座被严重损坏,一座全毁。战斗最激烈的一天在八月十三日,德国共投入战斗机一千四百一十五架,虽然英国的空军力量没有那么强大,但也毫不示弱,迅速出动七百二十七架战斗机迎战,许多德军轰炸机像无头苍蝇一样,漫无目的的投下炸弹,就匆匆忙忙地飞走了。还有很多德机降落在机场的时候,机身上满是弹痕。最终,英国取得了胜利。
看完这本书,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战争是可怕的,我们应该维护和平,制止战争。
篇二:《二战回忆录》读后感
世界各国百年政治史,真正明智、能垂范后世的政治家没有几位,英国首相丘吉尔居之无疑当之无愧。政治是怎么回事,他比别人看得更明白、更透彻。他的见识,比其他政治人物高明很多。 他是乱世中脱颖而出的英雄。危急关头,需要坚定的领袖力挽狂澜,英国人于是选择了丘吉尔。如果不是二战之初国势阽危大难将至,他未必能出任英国的最高领导。1945年,二战的硝烟尚未完全散尽,百战成功的丘吉尔立刻被请出唐宁街十号。在他的不朽名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里,他引用古希腊作家普鲁塔克的名言:“对他们的伟大人物忘恩负义,是强大民族的标志。”
丘吉尔有纯正的贵族血统,受过完整的贵族教育。那个时代英伦的贵族教育,说到底就是政治精英的教育,内外双修,文史兼通。他是哈罗公学的击剑冠军,醉心历史。经典的.史籍,从来就是资政之学、向政之学。他既精通时务,又全然贵族教养,是现代民主政治中难得一见的大政治家。不过,他那种高人一等、咄咄逼人、择善固执的派头,在民主政治的官场上是福是祸非常难说。
在丘吉尔看来,二战是完全可以避免的,那是一场“不需要的战争”。二战所以发生,民主国家公众的愚蠢和政客的软弱是主要原因之一。在《二战回忆录》里,丘吉尔认为,一战结束后,战胜国最大的一件蠢事,是在《凡尔赛和约》里要求德国缴付巨额战争赔款,“其苛狠和愚蠢,竟达到显然不能实现的程度”。这种赔款要求“反映胜利者的愤怒,也反映战胜国的人民根本不知道事实上没有任何一个战败国能付得起相当于现代战争费用的赔款数额”。
现代战争费用浩大,而战胜国能从战败国那里掠取的财富,远远低于公众的想象。除了一些细软和特殊人才,战胜国几乎无物可取。那些东西的价值,与战争费用相比,连九牛一毛都不到。《凡尔赛和约》开出大约十亿英镑的罚款,德国人根本没钱付,除非经济全面崩溃,回到赤贫。回到赤贫,更没有钱付。
丘吉尔说:“群众始终不了解这种最简单的经济事实,而一心想取得选票的领袖们,又不敢向他们说清楚。报纸和领袖们一样,反映和强调流行的见解。各国当权者没有人能超越或摆脱公众的愚昧之见,向选民宣布这种基本的、无情的事实。即使他们说了,恐怕也没有人相信。”
最后的结果极其荒谬:德国并没有真正执行十亿英镑的战争赔偿,反而由英美两国向德国发放了十亿五千万的贷款。德国迅速走向复兴。但《凡尔赛和约》的巨大耻辱,在德国孕育了强烈的民族仇恨。这种民族仇恨的代表,就是狂热的、邪恶的现代暴力愤青之祖——奥地利下士希特勒。希特勒把全世界拖进了战争。
民主政体的最大优点,大概就在于到了关键时刻,能够找到代表公众真正利益、为公众服务、值得信赖的政治家,比如丘吉尔。他厌恶短视激烈、反复无常的民意。但他爱英国,也爱那些乱七八糟的选民。愿意为他们付出“血水、苦水、泪水、汗水”。
我甚至有点怀疑这段“四水”的演讲半是真诚的表白、半是取悦民心的表演。以他的个性和理智,应该很不喜欢公开煽情。那是非常时期,他知道这个平常不屑为的小伎俩会很管用。他说过,政治绝不是光明磊落的竞技,而是一门诚实的生意。
第3篇:二战风云读后感
《二战风云》读后感
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山雨欲来风满楼。战争狂人粉墨登场,搅乱了整个世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有很多知识值得大家去了解,也有许多谜团等待大家解开它。
在二战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在前苏联发生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希特勒在征服了欧洲的大部分国家后,把眼光投向了资源丰富的苏联。1941年6月,德军向苏联发动了闪电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包围了苏联首都莫斯科。但在广大市民和军队的英勇反抗下,希特勒久战无功,不得不命令军队撤退,将目光投向了苏联的另一大城市——斯大林格勒。1942年7月,德军抽出了80个师的兵力对斯大林格勒发起了进攻。斯大林格勒普通民众面对大敌压境的坚强不屈坚决抵抗的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往往是一个苏联官兵倒下,便有一个市民跑过去拿起他的枪继续射击。在这场战争中,有许多不
第4篇:《二战回忆录》读后感800字
《二战回忆录》读后感800字
作者 |刘竹韵
永远没有一场战争是真正胜利的。战争,没有赢家。
但是,战争也是不可避免的。它带着政治的影子,带着人性的阴暗面。
那么,一个和平爱好者也许会告诉我们,停止彼此伤害吧,人类。这没错,但这仅能是一种理想。
理智的思考,国家如人,贪婪是其本性。有欲必有求,有求则有矛盾,当矛盾不可调和时,战争便会发生。因此,战争具有必然性,只能延迟,不可避免。
怎么办呢?没有任何人愿意看到故园葬身战火。让我们仔细想想。我们能阻止战争发动者吗?不能。正如我们无法抹去人性中的阴暗。我们能做的只有一条:不要让矛盾不可调和。这并不意味着屈膝投降,丧权辱国,它是一种冷静、理性的态度。换言之,能用和平方式解决的争端,不要动用武力。什么不能用和平方式解决呢?主权。
兵临城下,还要握手言和吗?这是一个民
第5篇:二战读后感(精选6篇)
第1篇:二战回忆录读后感
感谢您的阅读,希望能帮助到您。
《二战回忆录》读后感800字
导读:本文是关于《二战回忆录》读后感800字,希望能帮助到您!
《二战回忆录》读后感800字
作者 |刘竹韵
永远没有一场战争是真正胜利的。战争,没有赢家。
但是,战争也是不可避免的。它带着政治的影子,带着人性的阴暗面。
那么,一个和平爱好者也许会告诉我们,停止彼此伤害吧,人类。这没错,但这仅能是一种理想。
理智的思考,国家如人,贪婪是其本性。有欲必有求,有求则有矛盾,当矛盾不可调和时,战争便会发生。因此,战争具有必然性,只能延迟,不可避免。
怎么办呢?没有任何人愿意看到故园葬身战火。让我们仔细想想。我们能阻止战争发动者吗?不能。正如我们无法抹去人性中的阴暗。我们能做的只有一条:不要让矛盾不可调和。这并不意味着屈膝投降,丧权辱
第6篇:《二战回忆录》读后感范文
《二战回忆录》读后感范文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二战回忆录》读后感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战回忆录》读后感1
世界各国百年政治史,真正明智、能垂范后世的政治家没有几位,英国首相丘吉尔居之无疑当之无愧。政治是怎么回事,他比别人看得更明白、更透彻。他的见识,比其他政治人物高明很多。他是乱世中脱颖而出的英雄。危急关头,需要坚定的领袖力挽狂澜,英国人于是选择了丘吉尔。如果不是二战之初国势阽危大难将至,他未必能出任英国的最高领导。1945年,二战的硝烟尚未完全散尽,百战成功的丘吉尔立刻被请出唐宁街十号。在他的不朽名著《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里,他引用古希腊作家普鲁塔克的名言:“对他们的伟大人物忘恩负义,是强
第7篇:《二战回忆录》优秀读后感
《二战回忆录》优秀读后感
永远没有一场战争是真正胜利的。战争,没有赢家。
但是,战争也是不可避免的。它带着政治的影子,带着人性的阴暗面。
那么,一个和平爱好者也许会告诉我们,停止彼此伤害吧,人类。这没错,但这仅能是一种理想。
理智的思考,国家如人,贪婪是其本性。有欲必有求,有求则有矛盾,当矛盾不可调和时,战争便会发生。因此,战争具有必然性,只能延迟,不可避免。
怎么办呢?没有任何人愿意看到故园葬身战火。让我们仔细想想。我们能阻止战争发动者吗?不能。正如我们无法抹去人性中的阴暗。我们能做的只有一条:不要让矛盾不可调和。这并不意味着屈膝投降,丧权辱国,它是一种冷静、理性的态度。换言之,能用和平方式解决的争端,不要动用武力。什么不能用和平方式解决呢?主权。
兵临城下,还要握手言和吗?这是一个民族的尊严。当希特勒
第8篇:二战
战争前奏
1919年,墨索里尼建立法西斯组织。1921年9月,正式建立法西斯党。
1922年10月,意大利国王任命墨索里尼担任意大利总理,法西斯专政在意大利开始建立。
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霸占中国东北。1932年夏天,德国举行国会选举,纳粹党一跃成为国会第一大党。
1933年初,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纳粹党掌握国家政权。制造“国会纵火案”打击德国共产党,取缔纳粹党以外的一切政党。世界大战欧洲策源地形成。
1933年,德国退出国际联盟。
1934年,希特勒成为国家元首,集总统、总理、军队最高统帅于一身,加强了法西斯独裁统治。
1935年,德国公开撕毁《凡尔赛和约》,放手扩充陆军、重建空军、建造军舰。1936年,德国开进莱茵兰军事区,进一步践踏《凡尔赛和约》。
1936年2月26日,日本法西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