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课文《雪地里的小画家》优秀教学设计
课文《雪地里的小画家》优秀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自主识记11个生字,认识两个偏旁“虫、目”。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鸡、小狗、小鸭、小马这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4、能向同学推荐文中自己认为好的词语。
学习重点:
自主识记11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学习难点:
通过朗读,知道小鸡、小狗、小鸭、小马这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教学流程:
一、前测激趣:
今天,余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样礼物(出示苹果图,上面挂满了红通通的苹果),听,小苹果在说话呢,它在说什么呢?(教师走近苹果树),哦,它在说呀,这节课要请小朋友闯四关,谁在这四关里表现出色,谁就可以上台摘取一个苹果作为奖励,小朋友们有没有信心?(学生信心十足,跃跃欲试)。
昨天是个好日子,夜里下了一夜的大雪,早上起来一看,树上、房子上、地上全是雪白的一片。这时候,小动物们都躲在房子里睡懒觉呢,可有四个小朋友听说今天余老师给大家带来了礼物,硬要我把它们给带来了(出示四个小动物的图片,贴于黑板上),你们认识它们吗?
其实呀,它们可不是一般的小动物,它们是“雪地里的小画家”。板书课题:17、雪地里的小画家
二、激情闯关,自主识字
1、听,小苹果又说话了:请小朋友作好准备,现在闯第一关(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遇到难读的字给大家提个醒。)
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后提醒生字的读音。(让表现最棒的小朋友上台摘取小苹果,师可趁机拿着小苹果在耳朵边听听,然后说:“我听见小苹果说你是个聪明、大胆的孩子”。)
2、第一关已顺利闯过,现在小苹果要请小朋友闯第二关:争做识字小能手
(1)小黑板出示不带音节的生字,问:这些字,有谁老师还没教就认识?你是怎样认识的?(鼓励学生课后在生活中自主识字)
啦 梅 用 几 成 蛙
为 参 加 洞 睡
(2)出示音节,请学生分学习小组记忆生字。
(3)学生汇报:可用各种各样的方法识记字形,如“加一加、减一减、编儿歌、猜字谜”等,也可给生字找朋友,并说一句话。
(给表现最出色的小朋友奖励小苹果,以下各关相同。)
3、现在请小朋友闯第三关:小小词语推荐台(就是请小朋友再读课文,把你认为好的词语推荐给大家。)
学生再读课文,推荐词语,江说说不什么要推荐它。
4、听,小苹果又说话了,它在说呀,前三关小朋友都表现得很出色,现在要请小朋友闯第四关,你们有没有信心顺利闯关?
这一关要请小朋友向老师展示你们朗读课文的本领,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
(1)出示“!”问:细心的小朋友在读课文时,谁发现这个奇怪的符号?它叫什么?谁认识?请认识的小朋友当小老师领着其他小朋友一起来认识它。(
感叹号和问号、句号一样,是标点符号中的一员,标志着一句话说完了,聪明的小朋友数数课文一共有几句话?(6句)
认识到了感叹号,那么用上了感叹号的句子就叫感叹句,感叹句该怎么读?
指导读第一句,注意读出高兴的语气。
(2)这时,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这群小画家指的是谁呀?(小鸡、小狗、小鸭、小马)
小画家们分别画了什么?课文是怎样连起来说的?
谁敢站起来读一读这句?
(3)小朋友,老师这有四幅画,谁能认出它们是谁画的画?你愿意上台来把这些画贴在相应的动物旁边吗?
(指名上台贴画)
小朋友能不能按自己贴的画说一句完整的话呢?
(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
(4)这些小画家画的画为什么不一样?(因为小动物们的'爪(蹄)子的形状不同)
小朋友平时是怎样画画的?(用铅笔、油画棒、颜料等)而这些小动物又是怎样画画的?(用爪子或蹄子)
是啊,这些小动物只要用它们的爪子或蹄子在雪地上一踩,就能画出这么漂亮的画,多么令人佩服呀!想不想听余老师佩服地读第四句?
(师边读边做动作)读后请学生评议,再指名读,齐读。
(5)请小朋友看插图,说说图上的雪景,小动物们画的画等,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师故意说)这么美的雪天,小动物们都来到雪地上画画,怎么没有看见青蛙出来呀?它到哪去了?(睡觉去了)
那我们去把它叫醒吧,让它也出来玩玩?
(不行,青蛙怕冷,不能出来。)
(6)介绍有关冬眠知识。青蛙是益虫,请小朋友们不要打扰它,让它美美地睡上一觉,等到睡醒后,它还会帮我们捉害虫的。
请小朋友说说,该怎样读这句?(小声地,别吵醒了青蛙,并要读出问话的语气)。
指名读,评议。
(7)朗读课文,注意读出感情。
三、达标深化:看板书背诵
四、课后拓展
课后请小朋友去了解一下还有哪些小动物和青蛙一样冬眠,下节课来交流。
[教学反思]:
一、创设情境,重视“快乐教学”课堂形式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标的核心理念之一。真正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在于学会经营课堂,建构师生、生生互动的“快乐教学”课堂形式,让学生在快乐中积极、自主学习语文,产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对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营造一个良好的的学习氛围,创设一个宽松、自主的学习情境,有利于提高学习兴趣。
我就很重视“快乐教学”,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如在本课的课堂教学中,我就利用闯关摘苹果的的形式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从一开始就进入到一个积极展现自我的氛围中,让学生在整节课中都处于最佳学习状态,在快乐中体验学习语文的乐趣。[
二、落实双基,重视语言文字的积累
新课标再三强调,语文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学生加强语言文字积累,加强感悟,加强体验。语感处于语文素养的核心,是培养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着眼点和归宿处。因此,在每课教学中,我都力求通过多种形式充分落实语言文字训练,让学生感到祖国文字的美丽所在。
在本堂课中,我特别注重学生积累词语、运用词语。如在第三关中,我设计了一个“小小词语推荐台”,让学生大胆地推荐,还能自信地说出个人的感受和想法,领悟到文字背后的情感和内容。如有同学推荐了“小画家”一词,并说:“吕婧就是我们班上的小画家。”她不仅能推荐,还能用!这样,不仅积累了词语,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又能让学生在课外自主阅读课外书时,积极主动地收集积累一些好词语,以培养良好的语感。
三、加强朗读训练,重视朗读评价
1、以读代讲
朱自清先生在《论朗读》中强调指出:“读的用处最广大,语文教学应该重视它。”新课标更明确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可见,朗读能提高学生感悟语言的能力,把学生带入教学所需要的情境中去,我在本节课中就非常重视学生的朗读训练,以读代讲,让学生仿佛个个都成了朗读高手,都能大胆、自信地向大家展示朗读才华。
如在读最后一句时,有同学建议要将这句读轻点,理由是青蛙还在睡觉,不要惊醒了它。他还将小食指放在嘴边,发出“嘘”的一声后轻轻读,并读得很有感情,很有韵味。听着他们的童稚的声音,让人觉得他们仿佛就是一群可爱的小精灵。
2、特色评价
为了真正确定学生在读的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语文焕发活力,就要重视朗读教学中的评价。在传统教学中的评价是以老师为主体,在新理念中,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评价,朗读评价可包括教师评价学生,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和学生评价老师等。
在我设计的第四关中,我为学生们进行积极的朗读评价创设了一个宽松、民主、愉悦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中敢于自评、互评,更敢于挑战偶像和权威,塑造新型人格,增强学习自主性。
如在评老师的第四句“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时,有学生说:“老师,你读得真好,很有感情,声音也很大,还做了动作,我很佩服你。我也想学你的样子读读,我想,我也能读好。”说完,兴致昂扬地读了起来。这时,全班同学都在学老师的样子边读边做动作,并读得绘声绘色,将朗读推向了一个高潮。
第2篇:课文《雪地里的小画家》优秀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这间对话的过程。一年级的阅读教学应把让学生能朗读课文并感受阅读的兴趣作为起步阶段阅读教学的第一要求,采用多种手段让每一个学生都喜欢读书,主动地读书,进而视读书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让学生通过读书实践向往美好的情境,感受语言的特点和阅读的乐趣。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认识课文的11个生字。
3、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鸟、小鸡、小鸭四种动物脚趾的不同及青蛙冬眠的特性。
教学教程
一、设情境,揭示课题
歌曲导入。(欣赏《可爱的动物》,学生可随着音乐声,自由做动作)
师:冬天到了,下了一场雪,有些可爱的小动物不怕冷,纷纷来到了雪地上当起小画家。(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课文《雪地里的小画家》)他们画的画是什么样的?读了课文,你们就明白了。
【点评:导语的语言亲切而又简单,一开始就让学生随着音乐进入一个有声有色的动物乐园中学习。使学生不仅能明白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更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
二、层层递进,引导初读
1、自读课文:请小朋友们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再读课文:课文一共有六句话,请小朋友们按顺序读每一句话,再想想它的意思。
3、检查初读效果:
(1)通过读课文,你知道雪地上的小动物都画了什么?(引导学生用小鸡画了────────等句式说话。
根据回答,贴出(小鸟、竹叶、小狗、梅花、小鸭、枫叶、小马、月牙)的图片。
(2)你能把刚才四位小朋友说的话在课文中找出来吗?
4、师:这些小动物画的画为什么会不同?我们一句一句来读,好吗?
【点评:学生通过两次不同要求的读,对诗歌有了一个整体感知。接着让学生用小鸡画────────的句式,说清课文大意,把感知课文与听说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创设情境,读好课文
1、指导读第一句话。
(1)指名读第一句。
(出示本课插图)
(2)第二个下雪啦后面为什么用感叹号?
(3)指导读:你能同学们惊喜兴奋的心情,用朗读告诉大家吗?(指名读,自由读。)
2、指导读第二句。
(1)指名读第二句。
(2)理解小画家指谁?
请同学到台上按顺序指出动物图片上的动物名称。
(3)指导读句子:你能把感受到的情景用朗读告诉大家吗?(指名读、齐读)
3.指导读第三句。
(1)自由读第三句,边读边想想每种动物画了什么。
(2)指名读
(3)指导读
①他们画了什么?你们见过竹叶、梅花、枫叶和月牙吗?谁能画给大家看一看。
请四名同学到黑板前画,跟小动物画的比一比。
②感悟句子:这些小动物还能画别的吗?
(学生说:不能,因为它们的脚趾各不相同,一种脚趾只能印一种脚印)。
③反复朗读句子。
4.指导朗读第四句。
(1)自由读第四句。
(2)指名读第四句。
5.指导读第五、六句。
(1)自由读
(2)感悟句子:在寒冷的冬天小动物们都不怕冷,跑到雪地上来玩。青蛙为什么在洞里睡觉呢?
第3篇:课文雪地里的小画家优秀教学设计
课文雪地里的小画家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认识11个生字,认识两个偏旁“虫”“目”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及朗读
教学难点: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教具:小鸡图小鸭图小狗图小马图及四种动物头饰录音磁带
教学过程
一 游戏激趣
1 师:小朋友们好!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小朋友在画画的时候,又要用笔又要用颜料,可我不用颜料不用笔,也能画画儿。不信,你们看——(师用手蘸水在黑板上拍一下)你们看,我画的是什么?
2 指名上黑板上作画,再个别问画的是什么。
3 大家画的可真棒!我送大家一个词——小画家。请大家读出来,并自豪地说:“我是小画家”。
过渡:小画家们,冬天来了,冬爷爷是个魔术师,他“呼”
第4篇:课文《雪地里的小画家》的优秀教学设计
课文《雪地里的小画家》的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读课文。
2.读懂每句话,理解词语意思。
3.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读懂课文内容,认识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知道青蛙冬眠的特点。
4.学会6个生字,认识一个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5.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6.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词句意思,读懂课文内容。
2.练习根据课后问题,读课文,回答问题,理解课文。
3.识字、写字。
4.朗读,背诵课文。
教具准备
图片(竹叶、梅花、枫叶),田字格小黑板,写课后第2题填空题的小黑板,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借助汉语拼音读课文,读准音、读成句。
(二)读懂每句话,理解词语意思。
(三)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读懂课文;认识小鸡、小狗、小鸭
第5篇:课文《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
课文《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 、学习11 个生字,认识“虫、目”两个偏旁,通过朗读理解生字、词。
2 、知道四种动物爪( 蹄) 子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3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习重点:
知道四种动物爪( 蹄) 子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三、学习难点: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学习准备:
1 、课件。
2 、引导学生课前了解关于动物脚印的形状以及爱冬眠的动物。
五、学习过程:
1 、揭示课题
(1) 看雪后景色( 录像) ,配上雪后景色描写的短文朗读,给学生语言材料予以积累。
(2) 今天,我们就到课文中去看看,下雪后,小动物们都在干什么?
2 、学生自学
(1) 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按要求自学。
A. 放声朗读、运用拼音、询
第6篇:课文《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
《雪地里的小画家》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语文一年级上册第十六单元《冬天》中的一篇主体课文。本课是一篇富有儿童情趣的诗歌。作者以生动活泼的儿童语言,讲述了一群小画家在雪地上画画的故事。激发了学生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根据新课程标准、本教材的特点和一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进行了如下教学设计:
一、依据新课程标准,确立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进一步激发学习汉字的兴趣。
知识目标:
识字15个,学习多音哪,写字7个,学习笔画横折弯,学习感叹句、比喻句,背诵课文。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内容是识字、写字和理解课文;教学难点
是理解课文第三句(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
第7篇:课文《雪地里的小画家》优秀教学设计模板
课文《雪地里的小画家》优秀教学设计模板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这间对话的过程。一年级的阅读教学应把让学生能朗读课文并感受阅读的兴趣作为起步阶段阅读教学的第一要求,采用多种手段让每一个学生都喜欢读书,主动地读书,进而视读书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让学生通过读书实践向往美好的情境,感受语言的特点和阅读的乐趣。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认识课文的11个生字。
3、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鸟、小鸡、小鸭四种动物脚趾的不同及青蛙冬眠的`特性。
教学教程
一、设情境,揭示课题
歌曲导入。(欣赏《可爱的动物》,学生可随着音乐声,自由做动作)
师:冬天到了,下了一场雪,有些可爱的小动物不怕冷,纷纷来到了雪地上当起小画家。(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课文《雪地里的小画家》)他
第8篇:人教版课文《雪地里的小画家》优秀教学设计
人教版课文《雪地里的小画家》优秀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新教材一年级上册第十八课的一篇课文。本文以儿歌的形式讲了下雪天一群小动物到雪地上画画的有趣情景。学生对竹子、枫叶、月牙、梅花这些词语比较陌生,特别是梅花,不仅梅是生字,而且梅花没有几个学生见过。所以必须要让他们有些感性的认识。
教学预案:
一、认识事物,学习生字词语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几样自己喜欢的物品,想知道是什么吗?
依次出示梅花、月牙、竹叶、枫叶的实物和图片问:看到它你有什么想说的吗?你在哪儿见过它?边贴图片边介绍相关事物,学习这些表示物品名称的词,并学习生字梅。
2、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一副美丽的画:出示画有各种小动物脚印的图,你看到了什么?
3、你们还想知道些什么?(提示:想知道这副画是在什么情况下画的吗?想知道是谁画的.吗?)出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