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锐角和钝角(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教案设计)
教材内容: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使学生结合生活情景能辨认锐角和钝角,能用简洁的语言完整、准确地描述锐角和钝角的特征、并学会借助工具来验证锐角、直角和钝角。
能力目标: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分类、比较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抽象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进一步建立几何图形的空间观念,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
情感目标:通过生活情景的创设,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通过用角来创造美丽的图案,进一步感受几何图形的美。
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大三角板、磁铁、一条大红领巾、实物钟、小黑板(五角星、3个孪生角)、剪刀、课件、一张简笔画。
学具:一幅三角板、剪刀、水彩笔、四张卡纸(画角、简笔画)、一组(7个)角的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师:同学们,今天谢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老朋友,瞧:
(课件出示:一个角。)
师:那你们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吗?
生答。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角的影子。瞧:国旗上有4个角,而且都是直角。你们还能找出其它地方角的影子吗?
学生边找边介绍。(大部分找出的都是直角。)
师:刚才同学们找出了许多直角的影子,你想把它画下来吗?
学生动手画,引导学生说出画角的工具。画完后,同桌验证。
请一个学生上台展示画直角的过程,并且边画边介绍。
二、创设情景,比较认识锐角和钝角
1.从实物中,比较抽象出两类角。
师:刚才同学们从我们的教室里找到了许多角的影子。现在我们再一起来找找红领巾上角的影子吧!
出示红领巾。
师:谁到上面找一找红领巾的什么地方有角的影子?
学生上台边比划边介绍。(注意引导学生简洁、准确地描述角。)
师:这3个角有什么特点呢?
生1:下面的这个角好象是直角。
生2:下面的角比直角大。
师:那么该怎么判断它是直角还是比直角大呢?
引导学生借助三角板上的直角进行判断,得出结论:比直角大。
师:真棒,同学们在有不同意见的时候,懂得借助工具来判断。那你们能够再借助这个工具来画一个比直角大的角吗?
学生动手画角,请一个学生上台画在黑板上,边画边介绍。
板书:比直角大的角。
师:那左右的两个角的大小有什么特点?
生1:这两个角一样大。
生2:这两个角都比直角小。
师:是的。这两个角都比直角小。那你们会把它的样子画下来吗?动手试一试。请一个学生上台画在黑板上,边画边介绍。
板书:比直角小的角。
2.锐角、钝角的概念。
师:像这类比直角小的角,我们的数学家用简洁的语言称它为锐角。请同学们跟着说一遍,再看这个“锐”字怎么记?
而像这类比直角大的角,我们的数学家也用简洁的语言称它为钝角。请同学们跟着说一遍,再看这个“钝”字怎么记?
现在请同学们为你们刚才画的角写上名字。
3.从实物中来辨别,找锐角、钝角。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角可爱跟我们捉迷藏,瞧这个钟面上的角藏在哪儿?
出示钟面,生上台介绍。(注意引导学生用简洁语言来完整,准确地描述,如钟面上的时针与分针组成的角度是一个锐角。)边比划边描述。
教师再拨出3-4个钟面(有锐角、直角、钝角)让学生来辨别。
师:同学们真棒,这么快就把锐角、直角、钝角给辨别出来了。那么,现在我们再一起从五角星的身上来找出角的影子。
小黑板出示五角星,学生上台边找边比划,并用简洁的语言准确地来描述角。(懂得五角星的身上有10个角,5个锐角、5个钝角。)
师:你们真厉害,锐角和钝角藏在一起的时候,也能这么快地给它们找也来。
4.建立锐角、直角、钝角三者之间的表象。
师:看来,同学们对角的3兄弟的样子已经有了较深的印象。让我们闭眼来想它们的样子,并用手画出来。
师说名称,学生书空。(锐角、直角、钝角)
学生张开眼睛,说一说刚刚书空的感觉:角的开口越来越大。
三、巩固练习,丰富感知
1.判断。
师:同学们,认识了锐角、钝角之后,我们一起来玩“找朋友”的游戏。首先请同学们从组长拿一张自已喜欢的角,游戏的规则是这样的:先看谢老师创造的角,然后请跟我是同一类角的同学,带着卡片上台来并一起说出角的名称,同时台下与台上的同学要互相检查看有没有找错朋友的。
师生互动,玩游戏。
师:同学们可真好,为这些角都找到了朋友。可是谢老师这里有3个孪生兄弟,它们找不到朋友,你们能帮它们辨别出来吗?
小黑板出示了三个很相似的角。
让学生会借助三角板的直角来判断。
2.创造角。
师:同学们,你们可真有办法,这么快就把3个孪生兄弟给辨别出来了。那么,现在请同学们用聪明的脑袋来想办法创造一个自己喜欢的角,可以借助身边的物品来创造。
学生边展示,边介绍自己创造角的方法及角的名称。(如:我用两根铅笔创造了一个锐角。)
师:刚才看了同学们创造的角。谢老师也用剪刀创造了一个角,谁来帮我介绍一下。
生:谢老师用剪刀摆出了一个直角。
师:(直角变锐角)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时两条边张开的角度变怎么了?
生:变小了。
师:这时成一个什么角?
生:锐角。
再回到直角,演示由直角变钝角。学生说出变化和角的名称。
学生拿出剪刀,按照老师说的名称来变。
小结:原来3种角是可以转换的。
3.小组合作,从生活中找角并判断。
师:让我们一起到生活中再找找3种角的影子,练习第一题。
请4人小组分工合作,每人选一幅自己最熟悉的图来找,并用水彩笔描出角的顶点和两条边。
学生上台展示并介绍。
四、活动激趣,灵活应用
师:同学们,可见角在我们的生活中非常有用,而且它还能创造出美丽的图案。瞧,出示一张简笔画,你们想用角也来创造美丽的图案吗?
小组合作创造,展示并介绍什么地方用了什么角。
小结:角很美。
五、总结并揭示课题
师: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哪两位新朋友,(揭示课题)它们有什么特点?当它们长得很像时你可以怎样来辨别?
第2篇:锐角和钝角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37-38页,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九中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学生结合实例,建立直角、锐角、钝角的表象。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锐角和钝角的特征。
2.学会辨认直角、锐角、钝角。
3.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建立直角、锐角、钝角的表象。
教学难点:能正确的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三角板一套,各种不同形状的角若干袋,卡通头饰3个。学生准备三角板一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节假日,同学们一定去儿童公园玩过,谁愿意把你都玩过些什么告诉大家?(让学生充分地说。)
师:今天,老师想带你们一起去儿童公园去玩玩,好吗?
师:出示教材37页的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图上画的是什么?你能根据上学期所学的有关角的知识,说说图上哪里有角?哪些是直角?哪些不是直角吗?
教师引导学生汇报交流后谈话导入:你们知道吗?在数学王国里,“角氏家族”有三兄弟,我们已经认识了它们中的老二──直角。你们还想认识直角的弟弟和哥哥吗?今天,我们比一比,看哪位小朋友最先认识它们,并和它们交上朋友!(赋抽象的角予生命,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体验,获取新知
1.操作体验,初步感知直角、锐角和钝角。
(1)组织学生分组活动:
①拿出老师为你们准备的装有各种角卡的袋子,把这些角展开在桌面上,看看你能把它们分成几类?
②学生按要求活动,教师巡视辅导。
(2)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生:我们分成了两类:一类是直角;一类不是直角。
生:我们分成了三类:直角三角形是一类,比直角小的分为一类;比直角大的又分为一类。
2.讨论交流,引导学生明确锐角和钝角的含义。
师:比直角小的就是直角的弟弟,比直角大的就是它的哥哥。我们来为它们分别起个名字好吗?
让学生充分交流后引导小结:比直角小的叫锐角,比直角大的叫钝角。
相互讨论:怎样判断一个角是不是锐角或钝角?学生讨论(得出和直角比、用眼睛看等方法。)
3.体验练习:给下面的角填上正确的名字。
投影出示练习题
三、实践应用,巩固提高
1.练习九的1、2题。
2.画一画:请你分别画出一个直角、锐角和钝角。
四、游戏活动
1.折一折,比一比。
让学生利用身边的材料折出不同的角,并相互认一认是什么角?
2.摸摸、猜猜。(分小组活动)
活动规则:把一同学眼睛蒙住,另一同学用活动角掰成不同大小的角,让蒙住眼睛的同学通过用手摸后说出是什么角?其它同学当裁判。然后组内同学交换活动。
五、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六、课外拓展
观察你家的日常用品,看看这些物品上都有些什么角?
原创
第3篇:锐角和钝角教学设计2(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37~39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能在直角的基础上辨认锐角和钝角,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地描述锐角和钝角的特征。
2.经历观察、比较、操作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分析能力和抽象能力,进一步建立空间观念,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
3.会用相关的工具画出直角、锐角和钝角,通过看、说、折、画、拼、评价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学会与他人合作和交流,学会提出问题并运用一定的策略解决问题,初步形成评价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4.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能辨认锐角和钝角;能正确区分锐角、钝角和直角的特征。
教学准备:
1.教具准备:CAI课件,三角板。
2.学具准备
第4篇:人教数学二年级下册 锐角和钝角 教案
《锐角和钝角》教案
教学内容 :
教科书第38~39页的内容。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学生对“角”“边”“顶点”“直角”的认识,熟悉比较角的大小。力求学生能够通过多种方法实现大小的比较。
2.新课的导入。在比较中提示一种角比直角大,还有一种角比直角小,从而揭示出锐角和钝角的概念。力求以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主导思想。在运用板书画一画,学生读一读的方法加深对锐角和钝角的认识、理解。3.实践练习,注重学生知识的的形成过程,从判断推理、寻找发现、到小组合作的画一画、拼一拼、折一折的实践练习,在充分展示学生个体的优势的同时,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精神的培养。在合作的过程中考察学生任务、时间的合理统筹。
4.整个过程体现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探究的乐趣。充分体现生活数学、快乐数学。教学重点:
1、认识锐角
第5篇:二年级《锐角和钝角》数学教案
【导语】刀豆文库的会员“38951303”为你整理了“二年级《锐角和钝角》数学教案”范文,希望对你的学习、工作有参考借鉴作用。
二年级《锐角和钝角》数学教案1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8~39页的内容。授课日期__年__月__日星期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学生对“角”“边”“顶点”“直角”的认识,熟悉比较角的大小。力求学生能够通过多种方法实现大小的比较。
2、新课的导入。在比较中提示一种角比直角大,还有一种角比直角小,从而揭示出锐角和钝角的概念。力求以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主导思想。在运用板书画一画,学生读一读的方法加深对锐角和钝角的认识、理解。
3、实践练习,注重学生知识的的形成过程,从判断推理、寻找发现、到小组合作的画一画、拼一拼、折一折的实践练习,在充分展示学生个体的优势的同时,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第6篇:《锐角和钝角》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下册)
寻乌县城关小学杜桂红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38-39页。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能辨认锐角和钝角,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地描述锐角和钝角的特征。
2、经历观察、操作、分类、比较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分析能力和抽象能力,进一步建立空间观念,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
3、通过看、说、摆、分、画、互问及互答等形式的活动,学会与他人合作和交流,学会提出问题并运用一定的策略解决问题,初步形成评价意识。
4、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能辨认锐角和钝角;能区分锐角、钝角和直角的特征。
教学难点:知道直角、锐角、钝角三者的关系与区分
教学准备:
1、教具准备:CAI课件,锐角、钝角、直角各一
第7篇:《锐角和钝角》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下册)
《锐角和钝角》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下册)(合集20篇)由网友 “春树暮云” 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锐角和钝角》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下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锐角和钝角》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下册)
寻乌县城关小学 杜桂红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38-39页。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能辨认锐角和钝角,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地描述锐角和钝角的特征。
2、经历观察、操作、分类、比较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分析能力和抽象能力,进一步建立空间观念,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
3、通过看、说、摆、分、画、互问及互答等形式的活动,学会与他人合作和交流,学会提出问题并运用一定的策略解决问题,初
第8篇:锐角和钝角
《锐角和钝角》教学反思
一、让学生在富有童趣的生活中自主建立锐角和钝角的表象
我就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直角出发,学生先自己探索,然后和同桌交流,自主建立锐角和钝角的表象,直观地认识锐角和钝角的概念,再抽象出锐角和钝角的平面图形,顺应儿童认识的规律。学生亲身经历了数学知识的抽象过程,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和无限趣味,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萌发了学习兴趣。
二、让学生在有趣的综合活动中巩固和应用锐角和钝角的概念
为了让学生在活动中“做”数学,演绎数学,我创造性地处理教材,把练习九的第2题的一个直角设计为学生用眼睛不能很快看出来的锐角。有的学生说直角,有的学生说钝角,产生争辩。我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探索用三角板的直角进行判断的方法,在矛盾冲突中自然地突破了难点。然后通过“找平面上的锐角和钝角”“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