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告中层读后感

精品范文 时间:2022-10-12 13:47:26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忠告中层》读后感

读《忠告中层》有感

雷洁

本学期结束前,总部刚成立的后备干部领导班给培养小组成员们推荐了一本好书《忠告中层》,拿回家中,闲暇时翻开阅读,一下子就紧紧抓住了我的思绪,让我久久不愿释手,读完此书感受颇深,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书中写给“小陶”的前15封书信提及了很多作为中层领导者所应该具备的素养和能力,从思维方式到职业素养,从锻造高效的执行力,到打造高绩效的团队,都做了详细而深入的说明和探讨,使自己耳目一新,茅塞顿开。更让自己看到了作为一名合格的中层学校管理者自身所缺少的东西。其中第1封信中有写到这样一个关于成长的观点:“成长才是一个人工作和生活的目的,在我看来没有比个人的成长更重要、更崇高的目的了!人生中会遇到很多困难,一些困难值得去面对,是因为这些困难孕育着成长的机会,获得成长,你的视野会更开阔,对世界和对人的认识也会更深刻,你会结识更多的人,会有更多机会与高手过招”„„在领略“后备干部培训班动员大会”的精神后我和众多老师一样也心存顾虑,总感觉有那么点不自信,在读完书中以上观点后心里就犹如亮起了一盏明灯,将我所有的顾怒彻底打消。我想,人生不就是为了获得成长么,没有人会遗憾曾经获得的宝贵经历!

书中第3、第5封信中均提及到了:“干部是为上级服务的,有大多数人认为一个干部最吸引人的特质是责任感,责任感意味着你出于对学校和教育的专注和忠诚,你要发自内心的负责人,在遇到困难时毫不畏缩,绝不逃避,更不会推卸责任”学校的中层干部是校长的助手,完成校长委托的工作,并直接向校长负责,中层干部有分管工作的指挥权。人们常说:“有一名好校长固然重要,但没有一名得力的助手,工作往往会显得被动”。正如此言,中层干部在学校领导班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在社会舞台上,人们并不能随心所欲地扮演任何角色。这正如戏剧中演员要担当某个角色,必须经导演及有关人员认可和确定一样。人们在承担某种社会角色时,就要明确意识到自己正担负着一定的权利、义务,意识到周围的人都是自己所扮演角色的观众。许多实践表明:搞坏一个单位,往往一把手就够了;而搞好一个单位,仅靠一把手就远远不够,必须把中层干部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把中层干部的能动性发掘出来。因此中层干部扮演着许多双重的角色,既要当好配角,又要当好主角;既是一名助手,又是一名主管;不仅要当参谋,而且要作决策。总起来说,中层干部应该扮演好三个角色:

一、出谋献策

防止三种倾向:一是明知不对,少说为佳,违心赞同。要开诚布公地发表自己的建议、意见,供校长采纳,做到率真而不虚伪,冷静而不冷漠。二是不顾大局,一味强调自己分管工作重要的一面,过分夸大,各自为阵,将自己分管的工作视为自己的“领地”。三是认为“校长是扛大旗的,自己是敲边鼓的”。“袖手旁观,隔岸观火”,当事后诸葛亮,放“马后炮”。这样的中层干部角色已严重失调。要提高见解的独到性、思维的广阔性和方法的可行性,融创新性、超前性、预见性、针对性、客观性和科学性于一体,在结合上下功夫,参到点子上,谋到要害处。

二、甘做配角

要甘当配角不冒尖,乐做绿叶不争艳。要做到“三多三少”,要多用耳和眼,少用嘴;多做事,少出头;多提案(建议),少提锤(让校长提锤定音)。在工作中,不该自己说的话,坚决不说,不该自己表态时不能乱表态。那种校长没表态、中层干部先表态,校长没发言、中层干部抢先下结论的做法,是角色的错位和行为失范的表现,必须坚决克服。任何时候都不能凌驾于校长之上。

三、真心对人

要以情感人,以诚待人,公平对人,平易近人,处好方方面面的关系。要多学校长的长处,多记校长对自己的好处,多想校长的难处。在宽容中求合作,在谦虚谨慎中求接纳,在齐心协力中求合力;尤其要谦虚可亲,易于接近,不摆官架子,不打“官腔”,即使校长不在时也不能摆谱。老师最反感“对上一副奴才相,对下一副老爷腔”。要真心实意关心人、培养人,多赞扬人。多在校长面前赞扬老师,实事求是地赞扬别人的优点是领导艺术,也是为人处世的技巧。不要吝惜赞美的语言,特别在校长面前为老师“背后戴高帽”,用心关心老师的进步成长,出于公心,注入爱心,可以极大地调动老师的积极性;关心老师要动情,倾注“实情”,融入“真情”,主动“热情”。《忠告中层》这本精神食粮,将是我职业生涯中的航标,我将不断的汲取书中的精华,大胆的实践,为了促进自身成长,我将始终不渝的为之努力奋斗!

第2篇:《忠告中层》读后感

从来没想过自己是学校管理的中层领导,在前两次的学校行政会后,才真正给自己定位。在寒假期间,认真阅读了郑杰所著《忠告中层》——给学校中层管理者的47封信,每一封信都使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更进一步知道应该为学校的发展和建设要尽到职责。现就第三十八封信“经验反思”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杜威在《我们如何思维》一书中指出,思维的最好方式是“反思性思维”。它是“对某个问题进行反复的、严肃的、持续不断的深思”。就是这样思维活动,使教师对自己所做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从而提高自我觉察水平。

在上学期期末考试中,有一名教师,可能是因为监考当天的第三场考试了,开考时间是下午五点,都觉得累了,于是她叫一名学生来领试卷,我没有把试卷交给学生,而是打电话叫教师自己来领,她一直没来,开考前五分钟,我将试卷送到考场,并对教师说了一句:“这是教师的责任”。

这让我想到,这是我们教师的素质问题吗?还是本来我们做中层的在对教师的培训和观念提升上出了差错?或是不到位?在实际的工作中,做中层的我需要时时反思,需要事事反思,不断调整自己的工作方式方法,真正体现出一个中层在学校的管理和发展的作用。曾看到过有本书中把中层归为三类:一流的中层,将自己当作栋梁,是中流砥柱,主动担起重任;二流的中层,将自己当作夹心饼,被动地完成任务;三流的中层,处处埋怨,只会发牢骚,最终一事无成。

“经验反思”中,郑杰教师说到,在教师专业发展领域有一个定律:反思对教师改进自己的工作有独特作用,是教师获得专业发展的必要条件。也说到,千万不要认为教师专业发展仅仅是教学技能的进步和知识的扩充,教师专业发展更重要的是教育观念的变革,特别是教师自己的教育信念以及教师自己对教育行为意义的理解的变革。如果学校的反思只停留在教学行为或者教育教学的知识技术上,那只能是一种浅层次的反思,并不能从根本上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

学校的发展,最重要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学生的发展,又受教师的发展所影响,教师的发展与中层的工作息息相关。结合我自己的工作实际,反思工作所遇到的自己觉得不满意的一些事,作如下的方面去改变自己的思想、思维和方式方法:

首先,作为一个中层,可以说战斗在一个部门最前沿,领导的决策、精神要靠我们往下传递,一些想法也要靠我们亲自去实现完成,所以注定一直所承受很大的压力。工作中不要把自己的情绪、好恶带到工作中来,不能意气用事,在处理上、下级之间的工作关系中要留有余地,不走极端。上级领导从学校的整个发展来考虑,是总体把握;而年级德育副主任就具体分管年级德育一项,所考虑的角度更多的是从年级这一小集体,是局部把握。接受领导的安排,服从学校整体利益,让年级组和学校部门作用发挥最大化是我们追求的最终目标。

其次,中层是决定执行力的关键点,上级下达的命令,如果到达中层这没有很好的贯彻执行并督促完成,那何谈执行力。有时领导下达的任务可能与我们的想法有差距,可能不具备完成的条件或即使能完成也要付出很大的努力,这时我可能没有认真的去执行,通过看这本书,我知道在工作中,不要讲困难,有效地与领导沟通,领会领导的意图,对于100%要完成的任务,就不要再讲任何的困难,有条件要执行,无条件创造条件也要执行,并且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内,保证完成任务,工作多、工作忙都不是不完成任务的借口。等、靠、要,懒、散、垮,是懒汉懦夫,自甘堕落的思想。这时我又想起陈红中老师送我的一幅对联:“极速登山,到顶方好汉;静中平燥,落伍是懦夫”。来时时提醒自己。

另外,努力打造高效团队。年级工作一直是很难开展的,由于每一位教师的性格差异,为人处事的方式方法不一样,工作中我必须做到尊重每一位教师,理解他们,同时带动和引领大家为工作而努力着,我必须靠这个团队,靠集体的力量才能圆满的完成各项任务。

读罢《忠告中层》,有着很多很多的想法,感受也远不只上面这些。纷繁复杂的工作中,我们可能会在某件事上失策,与某个人的合作不算完美,但我相信只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积极地反思,不断地改进,从而提升自己的思想意识水平,提高自己的处事和办事能力。真诚待人,踏实做事,把学校的发展看成就是自己的事,做一个合格的学校中层领导。

第3篇:忠告中层读后感

如何做好本职工作

《忠告中层》共47个主题,从第一讲的《光荣上任》到最后一讲《去留问题》,这本书以书信的方式向我们阐述了如何做一名中层领导,我觉得对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有很大的帮助。我认为中层人员,是连接校长和教职工的桥梁和纽带,上对校长要忠诚,下对教职工要真诚。在学校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既是教练员,又是运动员。在学校体制中,副校长既是领导者又是被领导者,既是决策者又是执行者,既唱主角又唱配角。副校长要能根据岗位要求履行职责并准确就位,下面谈谈自己读后的认识和感悟。

一、以德立身,为人师表。

无论作为教师、党员还是管理者,都要力求对待工作一丝不苟,对待同事以诚相待、以理服人,淡泊名利,心地无私天地宽。

1、严于律己,为人正直。平时自觉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严格规范、约束言行,凡事能自己做的就多做些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忠告中层》读后感

《忠告中层》读后感

无锡市厚桥实验小学 李胜

暑假里学校布置了一项读书任务:阅读郑杰教授编著的《忠告中层》并撰写读后感。这本书以书信的形式,理论联系实践畅谈了给学校中层管理者的很多建议。书中的小陶,是作者虚拟的一个新任干部,她的成长中的困惑,正是处在管理岗位中的中层的困惑,读来倍感亲切。以前对如何做好中层岗位工作,认识上很模糊,也很肤浅,经过对《忠告中层》一书的学习,我认为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层干部,首先要找准定位,其次要具有很强的执行能力,再次要善于沟能,最后要全面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以上这几点,将作为自己今后工作中的行为准则和奋斗目标。

1、找准定位。中层干部是单位管理的中枢环节,起着承上启下、上传下达的作用。作为中层干部要明确自己所处的位置、工作职责和任务,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既要准确读懂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忠告中层读后感范文

忠告中层读后感范文

篇一:忠告中层读后感

我利用寒假的休息时间阅读了《忠告中层》这本书,仔细读来,字字珠玑,真是写到自己心坎里了。47封信都是那么浅显易懂,却又发人深省。

中层干部难做,这是人人都知道的。上有校长,下有骄兵。既要领悟校长意图,还要考虑群众呼声,没有财权,没有人事权,只有做事权,活儿多,任务重,干好了不一定有荣誉,干差了可能免职。如果认为当中层干部是为了权,是为了钱,是为了清闲,那就没法做了。当中层,只是为了让自己有所为,或是为了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是一种追求。也许这样心态会平和些,工作才能做好!

一、调整心态,摆正位置。

从一名普通教师到中层,角色的转变,也意味着你与别人的不一样。不一样在哪儿?自己心中要有度。领导选你做中层,是为了什么?是为了上下一条心,共同打造好我们共同的家——学校。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忠告中层》读后感范文

《忠告中层》读后感范文

从来没想过自己是学校管理的中层领导,在前两次的学校行政会后,才真正给自己定位。在寒假期间,认真阅读了郑杰所著《忠告中层》——给学校中层管理者的47封信,每一封信都使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更进一步知道应该为学校的发展和建设要尽到职责。现就第三十八封信“经验反思”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杜威在《我们如何思维》一书中指出,思维的最好方式是“反思性思维”。它是“对某个问题进行反复的、严肃的、持续不断的深思”。就是这样思维活动,使教师对自己所做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从而提高自我觉察水平。

在上学期期末考试中,有一名教师,可能是因为监考当天的第三场考试了,开考时间是下午五点,都觉得累了,于是她叫一名学生来领试卷,我没有把试卷交给学生,而是打电话叫教师自己来领,她一直没来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忠告中层》读后感(通用)

《忠告中层》读后感范文(通用3篇)

看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忠告中层》读后感范文(通用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师《忠告中层》读后感1

从来没想过自己是学校管理的中层领导,在前两次的学校行政会后,才真正给自己定位。在寒假期间,认真阅读了郑杰所著《忠告中层》——给学校中层管理者的47封信,每一封信都使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更进一步知道应该为学校的发展和建设要尽到职责。现就第三十八封信“经验反思”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杜威在《我们如何思维》一书中指出,思维的最好方式是“反思性思维”。它是“对某个问题进行反复的、严肃的、持续不断的深思”。就是这样思维活动,使教师对自己所做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忠告中层》读后感(通用6篇)

《忠告中层》读后感(通用6篇)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忠告中层》读后感(通用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忠告中层》读后感1

《忠告中层》一书是对中层的一种培训,以问题探讨和书信的形式告诉我们怎样做一位好中层,以适应现代社会需要,适应学校发展的需要。现结合自己的岗位,谈谈自己的感想。 从书中可以了解到所谓中层就是处在组织中的中间位置,是单位信息上下畅通传导的桥梁,是被管理者,也是管理者。中层是是学校的中流砥柱,中层岗位的成效可以说就是学校总体计划能否达成的决定因素,因此德才兼备是一个中层干部的基本要求。

中层首先定位自己角色,对领导尊敬、诚信、有责任心。做任何事情都要尽全力,要有全局观念,与校领导保持一致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忠告中层读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忠告中层读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