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试卷及答案(精选5篇)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教学设计试题及答案”。
第1篇:《地理教学设计概述》试卷及答案
第一讲
一、名词解释
1.地理教学设计:
2.建构主义:
3.学习科学:
4.翻转课堂:
5.教学机智: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代
码填在题干上的括号内。(每小题 2 分,本大题共 10分)
得分 评卷人
1.地理教学设计的核心是()
A.问题解决
B.系统思想
C.学习活动
D.学习资源与环境
2.地理教学设计的研究对象()
A.地理教学过程
B.地理教学活动
C.学习活动
D.系统分析方法
3.地理教学设计的出发点()
A.学生
B.地理课程标准
C.教师
D.教学环境
4.下列不属于行为主义代表人物的是()
A.加涅 B.斯金纳
C.奥苏贝尔
D.赖格卢特
5.地理教学设计者进行教学设计时最直接的理论来源是()
A.学习理论
B.系统理论 C.地理教学论
D.认识论
三、判断并改正:(每小题 2 分,本大题共 10 分)
得分 评卷人
1.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因此也称为“教学系统设
计”。()
2.地理教学设计作为一种学科教学设计,是为了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依
据地理学科内容主题、学习者特征和环境条件,运用教与学的原理,为学习者
策划学习资源和学习活动的过程。()
3.教学设计具有超前性和确定性,对教学成果可以预测,一次性达到理想
效果。()
4.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积极帮助者和引导者,应当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引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
5.教学理论,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间接的理论来源,在诸多方面对教学设
计产生了影响。()
得分
四、双项选择题: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
A.什么是学习
B.概念如何形成C.如何进行学习
D.理想的学习环境
2.下列属于建构主义模式方法的是()
A.支架式教学
B.抛锚式教学
C.肯普模式
D.乔纳森模式
3.地理教学设计的目的和任务是()A.教学方案
B.解决问题
C.教学过程性
D.学习资源与环境
4.下列属于教学设计“四基础”理论来源的是()
A.学习理论
B.视听理论
C.传播理论
D.认识论
5.属于教学机智特征的是()
A.实践性
B.个性化
C.操作性
D.创造性
五、填空题:
1.加涅认为教学系统就是促进_____,即“对用以促进学习 的资源和步骤做出安排”。2.地理教学设计的特点是运用系统的方法、_____、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_____。
3.地理教学设计的一般流程包括的三个主要环节是_____、_____、_____。
4.精细加工理论的提出者_____。
5.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_____、_____、“会话”和 _____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
6.肯普模型是基于_____的教学设计模型。
六、简答题:
1.简述地理教学设计的功能。
2.试述教材、课标、教科书的关系。
3.简述地理教学设计的内涵。
4.简述地理教学设计的一般流程。
5.简述学习情境的作用。
七、论述题:
1.请你通过比较说明“肯普(J.E.Kemp)教学设计模式”、“史密斯-雷根(P.L.Smith T.J.Ragan)
教学设计模式”、“以乔纳森(D.H.Jonaen)为代表的建构主义教学设计模式”对中学地理教学设计产生的影响。
2.举例说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地理教学设计的指导作用?
第二讲
1.地理教学目标:
2.地理课程目标:
3.单元教学目标:
4.课时教学目标:
5.“ABCD”四因素法: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代
码填在题干上的括号内。(每小题 2 分,本大题共 10分)
1.制定教学目标首要的,最直接的依据()
A.教师
B.学生
C.地理课程标准
D.教材
2.地理教学是以()为定向的教学活动
A.地理课程标准
B.地理教学过程
C.地理教学内容
D.地理教学目标
3.地理教学目标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后应该表现出来的可见行为的具
体、明确的分析,包括外显的行为和()
A.内部心里变化
B.内显的行为
C.行为变化
D.外部的变化
4.下列关于预设和生成关系的表述错误的是()
A.两者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
B.预设与生成是对立关系
C.并非对立,“生成性”是对“预设性”的补充和修正
D.既是统一又是对立
5.下列关于教学目标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强调的是学生将做些什么
B.教学目标应该分类、分层表述
C.教学目标陈述力求明确、具体 D.教学目标陈述应便于观察、测量、评价
三、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代
码填在题干上的括号内。
1.布鲁姆将教学目标分为()三大类
A.认知领域
B.行为领域
C.动作技能领域
D.情感领域
2.教学目标设计常见偏差类型()
A.预设性偏差
B.行为动词表述性偏差
C.技能性偏差
D.认知性偏差
3.核心概念之所以具有统摄力和解释力,是因为聚焦了学科概念的教学
内容涵盖着丰富的()
A.地理素养
B.地理观念
C.学科思想方法 D.地理能力
4.“过程与方法”目标承载的三种知识是()
A.思维策略的知识
B.学习策略的知识
C.条件性知识
D.概念性知识
5.“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包括的两条逻辑主线是()
A.思维逻辑
B.行为逻辑
C.学科逻辑
D.学生学习与认知逻辑
四、判断并改正:
1.实际中,就一门具体课程而言,教学目标通常划分为三个层次,由上至
下依次分为:单元教学目标、课程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目标。()
得分
2.知识点的划分有粗有细,其标准是依据学科的特点及方便教学,根据课
程标准和教材,按一定的规则将课时教学内容分解成知识点,这是编制教学目
标的基础工作。()
3.教师应根据本班学生的认知特征,研究单元目标,根据课时教学内容的
需要,适当拓展或补充必备的初中地理知识,形成适合本班级学生的具体目标。4.课程标准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
5.知识与技能是基础性目标,重在智能的提升,通过设计的教学任务具有
挑战性,促使学生在更复杂的水平上理解。()
五、填空题:
1.地理教学目标的功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教学目标表述的常见模式________、________。)(3.地理课堂教学目标的层次类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地理教学目标设计的分析主要包括 ________、教学对象的分析、________
六、简答题: 1.举例说明你如何理解“一堂课的成功或失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
学目标是否合理”?
2.简述你对“过程与方法”目标的理解。
3.如何理解三维目标的之间的关系。
4.地理教学目标设计的特殊要求。
5.简述地理教学目标编制的程序。
七、材料分析题:
1.(1)“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可以扩展为:
①二分时全球气压带、风带示意图;
②二至时全球气压带、风带示意图;
③冬夏季节太平洋及亚洲高低气压中心分布示意图。(2)“全球气压带与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可以扩展为:
①全球七个气压带与六个风带的分布特点;
②冬夏季节太平洋及亚洲高低气压中心分布特点;
③全球七个气压带与六个风带随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的规律。
(3)“全球气压与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可以剖析为: 对 1 个温带气候类型、1 个亚热带气候类型、3 个热带气候类型的影响(分布、成因、特点)。以上是“高中地理必修 1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涉及到的相关内容,请任选 1 个进行教学目标细化。
2.下表是某位教师对“高中地理必修 1(中图版)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
性与差异性”一节的教学目标表述,请你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对下列
教学目标进行评析。
1.利用地图,说出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并对其形成原因做初步分析;
2.举例说明非地带性因素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知识与技能目标
3.结合实例,分析地理环境差异性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通过自主学习及与他人合作,尝试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去探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过程与方法目标
2.运用地图,通过探究陆地自然带的分布规律,进而认识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1.认识陆地自然环境的复杂多样性、规律性和整体性,树立综合分析和因地制宜的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2.启发学生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并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
七、材料分析题答案: 1.答案要点:(1)表现出教学目标细化的过程(6分)(2)建议采用结构图表示(4分)(3)言之有理即可
2.答案要点:(1)根据所学理论知识对教学目标进行评析(2分)(2)行为条件的表述恰当(2分)(3)行为动词不具体(2分)(4)表现程度不明确(2分)(5)你认为不妥的地方进行改正(2分)
第三讲
1.教学内容设计:
2.知识的结构化:
3.“细化” :
4.地理过程性知识:
5.地理概念性知识:
二、单项选择题:
1.教学内容设计在地理教学设计的地位是()
A.首要地位
B.核心地位
C.关键地位
D.重要地位
2.地理教学内容设计的直接依据是()
A.教学目标
B.地理课程标准与教材
C.教师
D.学生
3.最早提出细化理论的是()
A.瑞格鲁斯 B.奥苏贝尔
C.布鲁纳
D.梅瑞尔
4.下列不属于作出“摘要”的过程的是()
A.选择概念、程序中的一种内容原理类型作为组织性内容
B.列出在学科中要教的全部组织性内容
C.选择组织性内容中最基础、简单、有代表和最必要的观念
D.在抽象的、记忆水平上提供这些概念
三、多项选择题:教学的三大要素是()A.知识
B.能力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D.学科思想方法
2.依据细化理论,学科知识的三种主要类型是()
A.事实性知识
B.程序性知识
C.概念性知识
D.原理性知识
3.据细化理论,地理过程性知识的选择与组织策略正确的是()
A.第一步应确定学习任务的简单形式,即应设法将该过程加以简化,并要确定相应的简化条件;
B.第一步应按“最重要关系→并列关系→从属关系→次要关系”的次
序组织内容;
C.第一步要先决定所要教的原理应达到的深度和广度;
D.逐步放宽简化条件,先考虑最重要、最基础的条件,再考虑较一般的条件,从而使教学逐渐进入较复杂的路径。
4.下列关于地理教学内容设计的特殊要求说法正确的是()
A.以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思想贯穿地理教学内容,突出科学性、综
合性。
B.密切联系实际,反映应用性强的特点。
C.培养学生的生存和生活能力,提高其地理科学素养。
D.要便于学生的探究和建构,注意与其他学科的结合。
5.过程性知识的设计策略包括()
A.激趣—创设问题情境再现地理过程
B.设疑—层层设问引导分析地理成因
C.直观呈现—分析归纳地理过程环节
D.主动探究—运用假设预测地理过程发展趋势
四、判断并改正:
1.教材编写过程和教师教学流程属于同一个流程。()
2.当代著名教学设计专家查尔斯·瑞格鲁斯创立了“网状学习”理论。()
3.教材编细化理论中四个环节是“选择”、“定序”、“归纳”和“总 结”。()
4.依据细化理论,概念性知识之间的关系为“最重要关系→次要关系→ 并列关系→从属关系”。()
5.具体概念是用言语或符号来表达的,而这些概念和符号常常是一些简 单或下位概念。()
五、填空题:
1.对教学内容设计的一般要求包括以下列几个方面:(1)教学内容要为教学目标服务;(2)教学内容的________;(3)教学内容重点要突出,难点要明确;(4)________。
2.前苏联教育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教学思想把学生的发展水平分为两种,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3.学习内容分析工作主要分为四方面内容,它们是:__________、对教学目标进行信息加工分析和确定学习内容、__________、初步评价。
4.教学内容组织形式从内容自身出发可分为:以单一知识组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以任务组织。5.根据细化理论的相关内容,教学内容的设计分为 ________、定序、________ 和总结四个环节。
六、简答题:
1.地理整体思维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意义。
2.地理教师在教学内容设计中的作用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3.选择地理教学内容的依据有哪些?
4.地理教学目标表述存在的问题。
七、论述题:
1.试述教学内容设计的一般要求和中学地理教学内容设计的特殊要求。
2.试述中学地理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及其关系,并结合地理课程标准和 教材,谈谈你是如何理解新课程倡导“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的。
第四讲
1.讲授的教学方法:
2.案例教学法:
3.探究法: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代
码填在题干上的括号内。
1.下列关于地理教学方法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地理学习方式转变的根本保证
B.是地理教学模式构建的基本要素
C.是地理教学策略制定的重要成分
D.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内容
2.关于理想的教学方法走进实践的有效策略不正确的是()
A.提高学生的素质
B.强调文本课程的引导
C.发挥各级教研部门的作用
D.提升教师的教学素养
3.下列属于教学方法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的核心要素是()
A.教师
B.学生
C.教学设备
D.知识属性
4.以下不是“过程与方法”目标中的“方法”是()
A.地理观察
B.地理实验
C.地理分析与归纳
D.谈话法
5.以下不是“过程与方法”目标中的“过程”是()
A.观察
B.城市化过程
C.讨论季风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D.形成假设
三、判断并改正:
1.教学内容是教学方法设计的逻辑起点。()
2.讲授法式是传统教学方法,在当代地理课堂上应予以摒弃。()3.课堂上教师的提问实则是对讲授法的改善。()
4.教学中运用体验教学法有助于学生地理观点的建构。()
5.探究法是新课程倡导的教学方法,适于所有地理教学内容。()
四、填空题:)
1.各版本地理课程标准中对地理实践法的表述有差异,如考察、参观、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_ 等。
2.现行地理教科书中设置很多活动栏目,这实则是对新课程提出的 _____________方法的倡导;以实例阐述原理的教科书编写体例实则 是对新课程提出的_____________方法的导。
3.纵观我国 80年来的地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其中提到的教学方法可以归为讲授法、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三类。
4.教无定法,但教学内容对教学方法具备_____________性。
5.地理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根据 特定的地理教学内容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一系列活动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总和。
五、简答题:
1.选择教学方法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2.教学内容是教学方法的选择具有制约性,在实践中依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应遵循哪些基本步骤?
3.教学方法是新课程改革中的重要改革方向。简述各类教学方法的发展与应用现状。
六、实践题: 1.教学内容是方法设计中考虑的关键因素。请任选某一初中或高中地理 知识点为例,说明内容性质是方法选择的直接依据。
2.以你所教授的高中地理某一节教学为例,说明学习同一内容时在不同 班级所选用教学方法的差异,并阐释原因。
六、实践题:
1.实例中遵循“梳理相关学科思想”(5分)、“确定教学视角”(5分)、“灵活、适宜地选择教学方法”(5分)三步骤即可。
2.简介所选章节教学过程并重点介绍所选用的教学方法(6分);说明同课异构的两个班级学生的学习特点(6分);解释学生特点对教学方法选择的影响(3分)。
第五讲
1.地理教学媒体:
2.数字星球系统:
3.地理教学媒体与教学内容的整合: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数字星球系统在地理教学中的优势的是()
A.直观地显示和比较数据差异
B.有效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C.提高地理课堂信息的容量
D.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感
2.“利用教学媒体刺激各种感官并用,提高学习效率。”体现了地理教
学媒体设计的什么要求?()
A.科学性
B.目的性
C.综合性
D.有效性
3.下列不属于地理教学媒体设计的基本要求的是()
A.目的性
B.启发性
C.有效性
D.交互性
4.便于学生了解事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全过程及其状态的媒体整合形式是()
A.示意教具与视听媒体的整合B.直观教具与视听媒体的整合C.视觉型媒体与听觉型媒体的整合D.文字与媒体的整合
5.下列不属于地理信息系统基本功能的是()
A.空间数据采集与编辑
B.地图漫游与查询
C.数据存储与管理
D.可视化表达与制图输出
三、多项选择题:
1.下列不全属于教学媒体特点的一组是:()
A.传播性和固定性
B.扩散性和工具性
C.固定性和重复性
D.组合性和传播性 2.以下属于地理教学媒体在实际教学应用中的误区的是()
A.教师往往使用新技术来呈现过量的地理信息
B.教学媒体在教学中只是起到辅助作用
C.教学中只注重演示结果,不注重过程
D.过度依赖计算机多媒体,忽视其他媒体的作用
3.地理教学媒体运用的综合性要求可以理解为()
A.利用各种媒体的不同性能和教学功能
B.教学媒体的选用应兼顾经济性和实用性
C.利用教学媒体刺激各种感官并用,提高学习效率
D.教学媒体的使用应与地理教师的启发引导、文字符号的抽象概括相 互配合4.为了避免教学媒体 “反客为主”、教学风格失去个性,教学中应()
A.注意媒体使用的适度性与适切性原则
B.将媒体的辅助功能与“生”主体、“师”主导作用的发挥相结合C.从教学内容特点出发,合理运用教学媒体,有的放矢
D.将各种媒体结合起来,相辅相成5.地理教学媒体的特性包括()
A.地理教学媒体的技术特性
B.地理教学媒体的经济特性
C.地理教学媒体的固定特性
D.地理教学媒体的专业特性
四、判断并改正:
1.不论何种教学内容或课型都应注重现代化地理教学媒体的同时,同时要弱化传统媒体(如黑板、课本)的使用。()
2.通常来讲,地理教学媒体具有一般媒体所具备的直观性、重复性、交互性、多样性、虚拟性等技术特性。()
3.地理教学媒体的经济特性指选用某种教学媒体,学校、教师、学生所付出的代价,即该媒体价格的高低。()
4.教学中选择何种教学媒体受到教学目标和内容的控制,与学生的特点和教师自身的因素无关。()
5.示意教具善于表现事物的运动变化,便于学生了解事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全过程及其状态。()
五、填空题:
1.地理教学媒体是地理教学活动中________和________地理教学信息的物质载体。
2.地理教学媒体的作用是:改变教师的学习方式、_________________、转变教育教学手段和。
3.常用的地理教学媒体可以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大类。
4.影响地理教学媒体选择的主要 因素有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生因素、教师因素和________。
5.地理教学媒体的专业教学特性是指它们________的能力。
六、简答题:
1.设计地理教学媒体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2.地理教学媒体设计的程序有哪些?
3.地理教学媒体与教学内容的整合的途径?
七、分析题:
1.在中图版必修·1 第二章第三节《地壳的运动和变化》中,“地质构造及其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是难点知识。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借助多媒体手段,在讲述“褶皱”知识后向同学们展示“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图片和动画,这样的设计意图是什么?能起到什么作用?
2.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突破“地球的运动”一节中的教学难点。附:“地球的运动” 教学难点:
①黄赤交角 ②二分二至日(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③地球公转与自转的地理意义
(1)如何选择多媒体教学手段,使之适合该教学难点的讲授?
(2)针对上题中所利用的多媒体教学手段,谈谈其在辅助难点教学中所起到的作用。
第六讲
1.地理教学过程的设计体现出多因素、多层次的复杂关系,从系统论角 度来看,成为主流的教学系统的“四要素说”是()
A.教师、学生、教学内容、环境
B.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C.教师、学生、教学媒体、教学方法
D.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目标
2.导入是整个教学环节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不愤不启,不徘不发”体 现了导入原则()
A.故事趣味性
B.启发性
C.科学有效性
D.针对性
3.板书的内容往往是对地理教学内容的加工和提炼,将教材的内容经过 分析、整理,按照地理事物的从属关系、因果联系,用箭头或括号表现出整体的知识结构体系,这种板书是()
A.版图式板书
B.图解式板书
C.纲要式板书
D.结构式板书
4.依据布鲁姆的认知水平来进行分类,最常见的提问类型是()A.记忆型
B.理解型
C.分析型
D.评价型
5.地理课堂提问设计时,要“环环相扣、层层剖析、步步深入”,这体现了地理课堂提问策略的原则是()A.目的性原则
B.思维性原则
C.层次性原则
D.多变性原则
二、多项选择题:讲授新课是教学过程设计的核心环节,以下选项属于讲授新
课设计内容的环节有()
A.组织上课
B.提问设计
C.板书设计
D.活动设计
2.地理教学导入设计的作用有()
A.为课堂教学的展开奠定基础
B.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C.明确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D.理清教学内容的思路,将教学内容结构化
3.“由于地理学科教学的顺序性和知识的逻辑性,好的承转在地理课堂教学中会起到良好的衔接作用,有效的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这体现了地理课堂好的承转设计的标准()A.首尾呼应,总结归纳
B.具有逻辑性、系统性
C.设计巧妙,画龙点睛
D.留有悬念,激发兴趣
4.地理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A.课堂设问随意
B.不考虑学生知识基础随意设问
C.问题难易程度欠佳
D.对课本知识进行拓展提问
5.下列选项属于好的活动设计的特点的有()
A.任务、时间明确
B.凸显学生自主性
C.环节设置清晰
D.教师提供学习资源
三、判断并改正:
1.地理教学过程包括了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四大要素。()
2.课程承转包括了对比式、口诀式、纲要信号式、探究式等。()
3.板书是教师运用各种形式对课程内容要点进行概括的设计,因此越详细 越好。()
4.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对一眼就能看到的东西是不感兴趣的,但对藏在后面的奥妙却很有兴趣。()
5.为提高学生的求知欲,课堂提问要求越难越好。()
四、填空题:
1.狭义地理教学过程即是五环节地理教学过程,即新课导入、新课教学、新课总结、_________、作业布置。
2.讲授新课是教学过程设计的核心环节,也是各项教学设计成果的集中体现,具体可分为导入设计、__________、提问设计、__________、结尾设计及各部分时间分配等。
3.导入设计的注意事项有两点,第一,导入方式要_________而异;第二,导入环节__________要合理分配。
4.小结的设计的作用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_________——概括、升华;(2)_________——严谨、一体(3)_________——思考、探究。
5.地理板书设计的要求:直观性、__________、__________、美观性等。
五、辨析题:
1.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地理课堂活动设计的数量越多越好。
2.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传统板书设计会逐渐被多媒体板书设计取代。
3.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实际条件、学生情况等巧妙设计问题,教师的提问若没有从学生的客观实际出发提问过难或过易,都不利于课堂的有效教学。
六、简答题:
1.地理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说你同意几要素说?并说明原因。
2.常见的地理课堂导入设计有哪些?设计地理课堂导入应注意哪些问题?
3.好的地理课堂承转设计的标准有哪些?可举例说明。
4.简述有效地理课堂活动设计的策略。
5.什么是支架式提问设计?在地理教学中如何搭建脚手架?
七、论述题:
1.在讲“初中八年级(人教版)第三章 第三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时,教师设计了如下提问,请你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评价。“师:不管是什么沙漠,给我们的感觉是两个字。(教师期待学生说出是干旱)生:炎热。师:还有吗? 生:干旱。师:(展示平原风光图)这里给我们的感觉是地形平坦,气候可能比较?生:湿润。师:世界之大,各个地方的自然条件差异大还是小? 生:大。”
2.情境导入设计的案例分析卡卡的一家:卡卡是巴西著名的足球运动员,他有着高超的球技和俊明的外表。卡卡是混血种人。他的爸爸也是混血种人。他的妈妈是白种人,而他的爷爷是非洲黑人,他的奶奶是印第安人。在巴西,像卡卡这样的家庭还有很多。提问:巴西成为一个典型的混血种人社会,原因是什么? 根据以上导入的设计,谈谈你的观点。
七、论述题答案:1.答案要点:课堂提问设计存在的问题:课堂设问随意;(3分)没有考虑学生知识基础;(3分)问题难易程度欠佳。(3分)学生回答其他方面,可酌情给分。好的提问应具有的特点:难易适度、促进思考、推进教学。(3分)
2.答案要点:好的导入的作用:为课堂教学的展开奠定基础;(4分)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动机;(4分)明确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针对学生熟悉的明星卡卡所设计的提问,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助于课堂的有效教学。(4分)
第七讲
1.评价方法:
2.教学反馈:
3.纸笔测验:
4.合作评价:
5.双向细目表:
二、单项选择题:
1.教学评价的指导思想应该是()
A.选拔适合于教学的学生
B.培养拔尖人才
C.形成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
D.优胜劣汰,适者生存
2.在下列几种评价类型中,最关注过程的是()A.总结性评价
B.诊断性评价
C.效果评价
D.内在评价
3.以评价对象群体中的平均状况为基准,然后把评价对象与基准进行比价,这种评价叫()
A.绝对评价
B.个体内差异评价
C.相对评价
D.自身评价
4.发展性评价的主要功能是()
A.选拔功能
B.甄别功能
C.鉴定功能
D.激励功能
5.新课程评价中特别关注过程评价,对过程评价的理解下列哪项最为合 理()
A.量性评价方法的发展为过程评价提供了可能和条件
B.关注过程评价,终结性评价变得不重要了
C.过程评价特别强调评价的诊断、调控和甄别等功能
D.只有关注过程,评价才可能深入学生发展的过程,对学生进行有效 的指导
三、多项选择题: 1.参照评价的功能来划分,教学评价方法的类型主要有()
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终结性评价
D.相对性评价
2.教育评价的评价原则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以下属于多样性特点表 现的是()
A.评价是多角度的和
B.关注学生不同阶段的成长
C.正式评价比非正式评价重要
D.学生是主动的自我学习者
3.关于电子档案袋的评价方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子档案袋实际上就是按一定目的收集的反映学习者学习过程以及最终产品的一整套电子材料
B.档案袋的基本内容是学生的作品范例
C.一个电子学档就是一个学习者学习能力的示范、证明和最有力的说明
D.电子档案袋是对学生的学习成长过程记录与评价的4.地理考试选择题评价要求()
A.题干围绕一个中心,选项和题干的关系一致
B.干扰项有效,能反应考生的典型错误
C.各选项的结构和长度大体一致
D.正确选项分布均匀
5.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是不同阶段的评价,以下陈述不正确的是()
A.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都是在教学过程中实施
B.诊断性评价的范围比形成性评价广,包括认知、动作技能以及情感领域等
C.形成性评价一般是相对评价
D.诊断性评价比形成性评价进行得频繁,比如某课某单元结束后的小 测验
四、判断并改正:
1.泰勒模式的提出标志教育评价理论的形成。()
2.定性分析就是对评价做“质”的分析,运用分析和综合、比较和分类、归纳和演绎等逻辑方法,对评价所获取的数据资料进行思维加工的评价方法。()
3.新课程评价中特别关注过程评价,只有关注过程,评价才可能深入学生发展的过程,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
4.形成性评价是教学活动告一段落时用于把握最终效果而进行的评价。()
5.新课程评价中特别关注过程评价,终结性评价变得不重要了。()
五、填空题:
1.学习评价是依据________,对学习者的学习内容、学习进展情
况、学习结果进行观察、记录和测量,对________ 作出鉴定和 _________价值判断,并对_________进行反思和修订的过程。
2.学习评价的两个核心内容________ 和________ 3.表现性评价又可称为________
4.中学地理考试的分类可划分为评价考试________ 和 ________
5.地理学科命题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________ 和 ________,即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简答题: 1.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反馈有何特点?
2.以学为主的地理教学评价设计的特点有哪些?
七、论述题:
1.试评析试卷考核在地理学习评价中的地位和作用。
2.某学校初中地理课堂上,一位教师采用让学生扮演某一个省区、直辖市的方式落实中国行政区划这一内容。试从形成性评价角度评析该教师的做法。
八、材料分析题:
阅读该地理试题,试从材料和设问角度分析该试题的评价方式。
阅读材料:1992 年一艘从中国出发的货轮,打算穿越太平洋抵达美国华盛顿州的塔科马港,但途中遇到强风暴,一个装满 2.9万只浴盆玩具的货柜坠入大海并破裂,里面的黄色鸭子、蓝色海龟和绿色青蛙漂浮到海面上,形成了一支庞大的“鸭子舰队”,从此随波逐流。从中国漂洋过海到了美国和英国海岸,这一路充满了各种奇妙经历,颇有美丽童话故事的意味。这些浴盆玩具中大部分是黄色充气橡皮鸭,这些小东西用微弱的浮力与坚忍的耐受力,在无边无际的大洋里,历时 15年从中国漂洋过海历经万难最终登陆英国、美国的经历,感动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追鸭粉丝”。
回答问题:
(1)请从洋流角度分析小黄鸭为什么会随波逐流,飘到美国英国海岸(2)小黄鸭的历险路线是什么?
八、材料分析题答案要点:指出考察内容为“洋流”分布以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3分);选取的材料贴近生活实际(2分)情境化设问,符合学生认知特点(2分);试题的评价角度以学生为主体,关注知识学习的过程,考察的是生活中的有用的地理,通过试题考察内容设置真实的情境,对学生知识的掌握有所检验,同时考察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8分)
第八讲
1.材料式学案:
2.略案:
3.地理教案:
4.单元教学计划:
5.学习目标:
二、单项选择题:
1.使用方便灵活、可做资料卡的教案形式是()
A.表格式教案
B.叙述式教案
C.活页式教案
D.以上都可以
2.在教案中,教学设计中的主体和重点应该是()
A.教学过程设计
B.板书设计
C.课后练习和作业安排
D.教材和学情分析
3.教师编写地理教案的最根本依据是()
A.地理课程标准
B.学生
C.教材
D.学校的软硬件设施
4.地理教师在制定学期计划时,要注意()
A.教材分析要符合大纲的要求,尽量详细的确定每一个知识点,确定 每节课的具体目标和要求;
B.根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学校的教学条件,选 择组织形式和教与学的方法手段;
C.教学计划要简明扼要,对应传授哪些知识、技能,培养什么能力,解决哪些问题、需要哪些步骤等,要清楚地列出纲目;
D.根据学习内容的总目标和要求,以及课次难易程度确定每节课的具体目标和要求。
三、多项选择:1.在设计地理学案时要注意问题有()
A.问题设置要有发散空间;
B.要积极促成学生主动探究; C.训练题要具有针对性;
D.学案教学面向全体学生。
2.在新课标下的教案、学案设计和教学应是()的A.告知式
B.训练式
C.对话式
D.平等协商式
3.地理教案中教学的“重点”应该是()
A.本课所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B.学生不易掌握的教学点
C.对新旧知识之间的衔接方面有困难的内容
D.对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有重要作用的地理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
4.编写地理教案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
A.制定教学计划
B.钻研课标及教材内容
C.分析学生情况、教学情况、选择教学方法
D.补充课程资源
5.可以将形似孤立的地理概念、现象和原理从点到面贯穿在一起的学案
形式有可能是以下的哪一种()
A.纲要式学案
B.图解式学案
C.图表式学案
D.材料式学案
四、判断并改正:(每小题 2 分,本大题共 10 分)
1.地理教学内容对比明显时,可制定图解式学案,帮助学生理解掌握。()
2.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地理教案与学案之间的关系应该为教案指导学案,学案执行教案()
3.叙述式教案按照详细程度又可分为详案和略案。()
4.教案是在教学过程实施前教师的预设,因此在教学活动完成后,教师不必再对教案进行修改完善。()
5.单元教学计划的制定步骤是:确定学习内容的总目标和要求、确定每节 课的具体目标和要求、选择组织形式和教与学的方法手段、确定考核方法与评分标准。()
五、填空题:(每空 1 分,本大题共 13 分)
1.学案是由_________设计的,_________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案。
2.学案使教学过程由“_________”变为“_________”,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习惯,而且有利于实现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
3.编写地理教案的前期准备要求教师制定_________,钻研_________,分析_________、_________,选择_________、补充教学资源。
4.教案中教学的“重点”一般指对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有重要作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六、简答题:(每小题 4 分,本大题共 16 分)
1.以下是某老师设计的人教版初中地理《香港和澳门》教案中的教学目 标和学案中的学习目标,请从主体、内容和功能方面,简述二者之间 的不同之处及关系。
【教案】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了解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范围等自然概况以及“一 国两制”政策的具体含义;
2、使学生了解香港和澳门的人口密度、经济特点等人文地理特征;
3、使学生理解祖国大陆对港、澳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1、初步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获取图文信息的能力;
2、初步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香港和澳门的“身世”和“一国两制”政策的讲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国情国策教育;
2、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初步形成人地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学案】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说出港澳地区的位置、范围,并对区域的地理位置进行简要评价。
2、举例说明,祖国内地对香港澳门地区经济繁荣的促进作用。
2.简述地理教案的作用。
3.在地理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应如何运用学案进行课堂教学?
4.以下是某教师在 “中图版高中地理教材必修 2.第二章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 市化第三节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的学案中设计的材料,请结合该设计说明材料式学案在地理教学中优势的体现。
将北京的四合院和纽约的洋房进行对比,让学生体会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材料卡片 1:北京四合院
北京传统四合院是北京文化精神最集中、最典型的体现。从外面结构来看,四合院是由围墙组成一个封闭的院落。四合院内的房子都向院落方向开门,一家人在里面合合美美,体现了四合院“合”的精髓。中国人的温柔、含蓄,忌外露性格在这里有充分体现:平时大家关起门来过日子自不必说。就是迈进大门,还有一座影壁,遮挡外人的视线。
材料卡片 2:纽约洋房
美国人喜住城郊,公寓、联体别墅、独幢别墅分别组成一个个住宅小区,因地广人稀,小区都有开阔、良好的绿化环境。洋房从结构上来看,一般拥有花园、草坪、没有围墙、只有栅栏遮挡,一家家的花园联成一片,四季争奇斗艳。后花园有很多大树木和开阔的草坪,游泳池、秋千、庭园桌椅点缀其中。一栋栋独幢别墅组成的住宅区,每座别墅房前屋后都有私人花园。请思考:
1.北京的四合院与纽约洋房建筑结构、风格的最大差异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地反映出哪些地域文化差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论述题:
1.请自主选择某一教学设计的教案与学案,结合具体地理教学案例,说明如何正确处理“学案”和“教案”的关系,才使得教学过程达到最佳的效果。
八、实践题(2 选 1)1.以下为中图版高中地理 1的 “热力环流”的内容(图 1),请依据“课标”完成该知识点的教学设计(包括教案与学案)。
图 1 2.以下为中图版高中地理 1 的 “垂直地带性”的内容(图 2),请依据“课标”知识点的教学设计(包括教案与学案)。
图 2
完成该
2、(1)是教学活动的依据;
(2)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
(3)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3、(1)课前发放学案,引导看书;
(2)课上教师了解学生自学情况,发现并解决自学中的问题;
(3)课上讨论,精讲点拨;
(4)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5)归纳提升,突出重点;
(6)练习检测,课后拓展。
4、(1)地理学科角度:地理学是关于人地关系的科学,许多知识和人类活动联系紧密,要求学生具有宽广的知识面和较强的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学生角度:课增强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广泛了解社会实践问题,形成丰富的感性知识,并产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欲望,为学习教材内容奠定厚实的基础。
(3)社会意义:这种从实践到理论的学习方法,可以论证教材内容,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关注社会的人文素质。
七、论述题:
(1)学案是学生学会学习的抓手,即学生训练学习方法的抓手,包括预习方法、地理学科思维方法、学习总结方法等;
(2)教案是教师学会教学的抓手,即教师掌握教学方法的抓手,包括教学方案设计、教学实施方法、教学反思方法等。
(3)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两案’并举:学生学习有学案,教师教学有教案,且‘两案’要同步设计、配合使用。
八、实践题:(略)
第九讲
1.教学模式:
2.地理教学模式:
3.探究教学模式:
4.生态教学模式:
二、单项选择题:
1.19 世纪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约翰·弗里 德里希·赫尔巴特,提出了教育史上最早的一般教学过程模式:四段(或五段)教学模式,其主要环节是()
A..组织上课—检查复习—提出目的,内容和要求—讲授教材明确要点—检查巩固知识— 布置课外作业
B.注意—选择性知觉—复述—语义编码—反馈—反应—提取—检索
C.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D.异质分组—责任分工—成果交流—成效评估
2.在下列几个理论基础中,哪个是地理常用教学模式“探究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A.德·赫尔巴特“四阶段”教学;苏,凯洛夫“六阶段”教学等理论
B.群体动力理论,构建主义理论,认知发展理论,需要层次理论等
C.美·兰本达、萨其曼、施瓦布等探究教学理论
D.美·哈佛大学法学院等的教学改革指导思想。(认知心理、建构主义、人本主义理论等)3.在地理高中教材中,“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这条内容标()
A.非常适宜探究
B.探究性中等
C.探究性较弱
D.不适宜探究
4.在构建教学模式的方法中,有一种常用的“演绎式”构建方法,其主要环节是()
A.原始粗胚模式—建构动态的修改型模式—建构相对的稳定型模式
B.普遍的教学模式—建构特殊的教学模式—建构检验后可行的模式
C.若干个别性教学模式—建构特殊的教学模式—建构检验后可行的
D.建构理论上可能的模式—建构实践中可行的模式—建构检验后可 行的模式
5.教师在运用地理教学模式时,不应该()
A.学会优化组合,做到灵活运用
B.要立足教学实际,做到有所创新和发展
C.从自身喜好以及熟练程度上来运用教学模式
D.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模式,掌握理论和方法
三、多项选择题:
1.下列因素中有哪些会影响到地理教学模式的选择()A.教学模式自身的特点以及适宜性 B.学生实际的学习状况
C.任课教师对教材以及教学模式的把握
D.家长的反应或政策导向
2.我国学者叶澜将教学模式主要分为三类,其中为侧重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有()
A.归纳思维模式
B.探究模式
C.角色扮演模式
D.设计教学模式
3.下列哪些地理知识点适宜“探究性”学习()
A.纬度地带性与非地带性
B.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
C.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
D.大气环流
4.在个性化地理教学模式——“六环节探究教学模式”中,较常规教学模式相比,有哪些特色()
A.更为有效的监控了课堂的预设与生成B.更为人性化
C.课前有效预习,课后个性化作业
D.课堂时间分配较为合理,利用时间的效率提高
5.下列选项中哪些体现出适合农村中学“再现生活—快乐探究—理性升华”地理教学模式中“再现生活”这一流程()
A.讲解陆地环境的整体性时,让学生从探究身边芦苇荡等湿地减少带
来的影响入手
B.在讲解“中心地理论”时,让学生从探究身边的集市、城镇入手
C.讲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时,让学生从探究所在地区昼夜长短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入手
D.在讲解人口迁移时,让学生从探究自己家族或身边熟悉的某个家族的迁移历史入手
四、判断并改正:
1.教学模式强调其结构的特征和稳定的程序及其策略体系。()
2.“用事实分别说明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这样的地理教学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紧密,适宜选择探究性教学模式。()
3.加涅提出的“八阶段教学模式”是较为经典的教学模式,其主要环节为: 注意—选择性知觉—复述—语义编码—反馈—反应—提取—检索。()
4.地理学科最常用的教学模式之一“讲解——接受模式”,依据杜威等的“问题教学”和布鲁纳等的“发现教学”理论作为理论基础演化的。()
5.对于程序性的知识,尤其是地理的一些规律和原理,如世界洋流、城市带分布等等,往往必须要考虑到探究案例等一些学习方式了。()
五、填空题:
1.常见的地理教学模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任意填 5个)
2.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比较,最突出的是_____________。
3.常用地理“案例教学模式”的主要环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列举 2 个高中地理教材中“探究性”较强的知识点____________________; 列举 2 个高中地理教材中不适宜探究的知识点__________________。
5.地理教学模式的功能_____________。
6.地理教学模式的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常构成教学模式的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构建教学模式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在教学模式选择过程中最终的决定因素是________。
10.请列举 2 个“个性化地理教学模式”___ __________。
六、简答题:
1.常见地理教学模式中:讲解—接受模式、引导—发现模式、合作学习模式的基本环节是什么?
2.你如何理解地理教学模式在地理教学中的地位与意义?
七、论述题:
1.教师个人也是影响教学模式选择的因素之一,试论述地理教师自身是如何影响地理教学模式选择的。
2.请结合高中地理内容,举例说明探究教学适宜性的强弱,并结合实际说明高中地理实施探究教学的城乡差异、重点校与非重点校差异。
八、设计园地:
搜集一些地理教学模式选择及运用的案例,评价是否选择运用的模式得当,并作出改进或再设计。
六、简答题:.讲解—接受模式:组织教学—复习旧课—引入新课—讲解新课—巩固新课—
检查反馈
引导—发现模式:发现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总结提高
合作学习模式:异质分组—责任分工—成果交流—成效评估 2.可从地理教学模式的功能谈起
地理教学模式首先具有中介的作用,中介的作用就表现在将教学的理论和教学的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得我们的教学充满了理性的思考,也使得教学的一些理论能够在实践中发挥作用。那么它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示范的引领的作用,帮助尤其是一些新教师能够比较好的掌控课堂的教学的环节。
七、论述题:(言之有理即可)
1、教师自身是如何影响教学模式选择的在教学模式选择过程中最终的决定因素是教师,教师对教学模式的选择起着最终的一个决定性的作用。在进行教学模式的确定的时候,教师要对各种模式要了解尤其对模式背后的理论基础要很好的去体会。其实,选择的不同的模式体现了教师的一种价值取向、知识的掌握的量的问题、学生学科的能力的培养、或者学科的思想的这个熏陶,都会影响教师的模式的选择。
2、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可参考以下农村:“再现生活—快乐探究—理性升华”的地理教学模式。城市:“六环节探究教学模式”
第十讲
1.地理绪论课:
2.地理简介课:
3.地理复习课:
4.地理试卷讲评课:
5.地理概要课:
二、单项选择题:
1.地理复习课的教学内容具有()
A.选择性
B.系统性
C.迁移性
D.紧迫性
2.地理复习课按照内容和目的分类分为()
A.纲要复习课
B.专题复习课
C.比较复习课
D.能力复习课
3.好的地理学习方法包括()
A.学习在课前,巩固在课堂
B.及时清理,查缺补漏 C.重视改错,改出智慧
D.在课堂学习中检验学习进步
4.提高地理复习课的效率要()
A.激发学生情感
B.侧重重难点
C.培养能力
D.创新、求异
5.地理试卷讲评“活学活用,适当拓展”包括:(A.学生的自身操作和实践
B.侧重解题技巧
C.从“点”出发,以点带 “面”
D.重视地理能力培养
三、多项选择:)1.地理绪论课的地位和作用()
A.初学者进行地理学习的指南
B.建立地理新课程整体观念的起步
C.构建知识间的联系
D.从“点”出发,以点带 “面”
2.地理复习课应成的教学目标()
A.突出教学重点
B.侧重地理能力
C.突破教学难点 D.澄清教学疑点
3.地理教学复习的地位与意义()
A.提高地理复习的效率
B.弥补教学的薄弱环节
C.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D.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4.有效的地理复习课设计的策略()
A.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B.创新课堂提问方式
C.在联系中建构知识网络
D.分层设计针对性作业
5.地理试卷讲评课的作用()
A.用于学生诊断学习情况,反馈学习质量
B.用于学生锻炼思维过程、培养学习能力
C.用于教师设计教育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D.用于教师反思教学过程、改进教学方法
四、判断并改正:
1.前沿课是地理绪论课的一中类型。()
2.地理复习课能力发展具有系统性。()
3.被动性原则是地理复习课的原则之一。()
4.反思教师的教学情况是试卷讲评课的设计内容之一。()
5.培养学生答题行文的规范是试卷讲评课应该注意的问题。()
五、填空题:(每空 1 分,本大题共 10 分)
1.地理绪论课中的导入课的关键是帮助学生掌握地理学科的学习方法,改变 ____________ 的状况,结合学科特点,引导学生_____________。
2.地理绪论课内容结构包括:激情导入;自我介绍;____________________ ; 谈谈心目中的地理; __________;介绍学习地理的方法;要求与安排;预 习布置。
3.地理教学复习的原则:______________;针对性原则;____________; 时效性原则。
4.试卷讲评课应注意的问题包括 : 精心取舍,有的放矢 ; 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提炼规律,培养技巧。
5.地理复习课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知识体系具有系统性; 能 力发展具有迁移性; __________________。
六、简答题:
1.地理绪论课应该注意的事项。
2.地理复习课的特点。
七、论述题:
1、地理复习课与新授课、练习课等课程的异同点?
2.论述地理绪论课、复习课和试卷讲评课的相关联系性。
八、材料题: 材料一:
2008 下半年爆发的金融海啸,不仅席卷了美国,而且波及全球。在危机冲击下,发达经济体身陷衰退,世界经济举步维艰,国际金融格局正在发生变化。此次金融危机起因是美国住房市场泡沫破裂引发次级住房抵押贷款违约导致次贷危机,随后危机蔓延至整个金融领域,并扩散至实体经济。其冲击力之大、影响范围之广,出乎外界预期。包括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前主席格林斯潘、现主席伯南克在内的许多人都认为,此前低估了危机的严重性,一些应对措施也存在失误。
材料二:
2000 年至 2005 年,巴西和印度尼西亚砍伐雨林所造成的碳排放量约占全球雨林地区碳排放总量的 60%。热带雨林消失对于全球生态系统长生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多方面,而且是“链式反应式”的,后果是毁灭性的。失去了亚马孙雨林巨大的吸收二氧化碳功能,加上人类燃烧煤、石油等矿物燃料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气体。全球大气二氧化碳 含量的急剧上升,会导致全球温室效应的增强,全球气温升高而随着全球变暖,中低纬度地区蒸发加剧,变得干旱。影响农业生产,加重全球粮食缺乏问题。地区政治经济格局将更加不稳定,国际之间由于缺水和缺粮问题引起的战争增多。
结合材料怎样理解“地球越来越小了”?
答案
七、论述题:
1、复习课既不同于新授课,重在“理解知识产生过程”,也不同于练习课、测验课侧重巩固应用(1分)。地理复习课就是主要通过对地理复习内容进行合理的系统的归纳、综合、重组,构建知识框架、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的内在联系和结构,从而达到巩固地理知识和提高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主要任务的课型(2分)。它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 重复性 ②概括性
④针对性
⑤综合性(2分)。通过评讲巩固复习内容,然后再通过综合训练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对复习课的教学,应当考虑如何让学生动起来,为他们创造比较多的交流机会。真正让学生动起来,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教学环节(1分)。我们可以采取把学生分组,然后组员轮流讲,其他同学进行点评,可以让学生练习怎样更好的复述学过的知识(1分)。在复习中应该讲练结合。认为采用练—讲—练—讲的方式(1分),这种方式是根据当堂课的复习内容设计练习,通过练习归纳知识要点,然后再做巩固或迁移性训练。通过评讲巩固复习内容,然后再通过综合训练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2分)。
2、首先答出地理绪论课、复习课和试卷讲评课各自的定义(每点1分,共3分)和特点(每点1分,共3分),在写出他们之间的联系(4分)言之合理即可。
八、材料题:
结合材料一说明经济发生了哪些变化(2分),结合材料二说明自然环境发生了哪些变化(2分),论述不论是自然环境变化,还是经济环境动荡,都会从局部地区影响到全球(7分)。需举例说明(4分)
第十一讲
1.说课其实就是将平时上课所讲内容简化一下即可。()
2.中学招聘教师最关切个人基本素质、专业基础、教学理念等方面。()
3.说课内容主要包括说教材,说教法、学法和说课堂教学程序三方面。()
4.每一位老师的说课各有特点,因此说课不应该有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
5.说课过程中说教法要具体,说学法要规范。()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说课设计的说法正确的是()
A.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评委、同行或教研人员,系统地口头表述具体课题教学思路和教学设计;
B.说课的内容可以是针对具体课题的,也可以是针对一个观点或一个 问题;
C.实践型说课侧重说教学的过程和依据,而理论型说课则侧重说自己 的观点;
D.以上观点都正确。
2.“在有限的时间内不仅要把说课的内容表达完整,而且还要把个人的优势和你要应聘职位的需要的素质充分地展现出来,要靠这十几分钟的个人综合素质展现,赢得招聘单位考官的认可。”这句话所说的说课类型是()
A.理论型说课
B.教学研究型说课
C.比赛评优型说课
D.应聘考核型说课
3.以下关于说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说课是介于备课和上课之间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对于备课是一种深化和检验,能使备课理性化,对于上课是一种更为严密的科学准备;
B.教法的叙述应该具体,不能太过笼统;
C.说课时除了口头叙述之外,要有一定的辅助手段,如多媒体课件、导学案等;
D.说课只需说明“怎么教”这个问题。
4.说课的内容不包括()
A.说教材
B.说教法学法
C.说目标
D.说课堂教学程序
5.说课的重点是()
A.说教法
B.说课堂教学程序
C.说学法
D.说活动
三、多项选择题:
1.说课的意义包括()
A.说课有利于提高教师备课的质量
B.说课有利于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
C.说课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D.说课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2.对于说课在中学招聘教师最关注的有以下几点()A.专业基础,包括地理知识、技能水平,教学基本功等;
B.教学理念,包括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注重能力培养和方法指导等;
C.教学素养,个人的优势和你要应聘职位的需要的素质;
D.板书的设计。
3.关于说课的“课堂教学程序”内容需说明的几个问题包括()
A.说教学思路的设计及其依据
B.说教学重点、难点的处理
C.说具体的课堂活动如何设计
D.说各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
4.要说明“怎样教”和“为什么这样教”的道理,需要做到()
A.用什么样的方法达成三维目标
B.怎样落实重点、突破难点,教师的主导作用如何发挥
C.使用的媒体手段及其作用
D.怎样处理师生关系
5.说课的评价标准中,关于教学方式与方法的选择和教学过程设计,其
评价内容主要有()
A.教学过程的整体设计是否符合中学地理教育教学规律
B.所设计的教学过程是否体现了教材编排的特点和教学内容的系统、有序性
C.教学方式与方法的选择是否符合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
D.问题的设计、媒体的使用、各项活动的组织是否紧密结合、融于一体,是否有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四、填空题:
1.说课按照用途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种类型。
2.“说教材”包括说________地位作用、________确定、________ 分析、______重点难点。
3.说课的体例包括:课题、所需________、________ 要求及分析、教材及学情分析、学习目标、________、教学设计思路、教学过程分析、评价设计。
五、辨析题:
1.说课就是复述教案。
2.说课的方式就是口头叙述上课过程。
六、简答题:
1.地理说课的意义?
2.地理说课的基本环节包括哪些?
3.地理说课的类型有哪些?
4.评价一节好的说课有哪些标准?
七、论述题:
1.查阅发展趋势地理说课的相关文献,谈谈你如何理解地理说课在地理教学中的地位?
2.当你参与一次评课的过程中,你所了解和掌握的评价地理说课的方法有哪些?
八、1.通过学习如何撰写地理说课稿,请学生试着对自己以前有过的说课实践进行反思,以纸质的形式提交关于某一节课的说课稿。
2.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时候需要我们进行说课,那怎样进行地理说课的实践呢?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谈谈你的看法。
六、简答题:
1.答案要点:说课有利于提高教师备课的质量;(2分)说课有利于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2分)说课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2分)说课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1分)
2.答案要点: 说课的基本环节包括:课题、所需课时、课标要求及分析、教材及学情分 析、学习目标、教学重、难点分析、教学方式与方法的选择、教学设计思路、教学资源、教学过程设计。(说全面者得满分,不完整者,教师可酌情扣分)
3.答案要点:应聘考核型说课(3分)、教学研究型说课(2分)、比赛评优型说课(2分)4.答案要点:说课不是复述教案(2分)、说教法要具体(2分),说学法要规范(1分)、说课要有辅助材料和手段。(2分)
七、论述题:
1.答案要点: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说课研究在学校教学研究中的位置越来越重要,(2分)说课活动,不仅展示了教师的文字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演讲技巧等综合素质,(3分)而且对教师钻研教学大纲研究教材教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收效甚大,(2分)从学校的角度来说,整个教学氛围越来越浓,学风教风校风呈焕然一新之态。(3分)(学生见解有道理,可酌情给分)2.答案要点:
从把握教材、教学目标、重难点、学情、教学流程、教学反思等角度分析。(每点2分,回答五点以上者可给满分)
八、实践题: 1.略。
第十二讲
1.地理教学反思:
2.外援式教学反思:
3.地理教学再设计:
二、单项选择题:
1.在实践的过程中,教师们通过长期的摸索,对于教学反思否有效已经形成了一个基本的共识,那就是对自己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失败或不足,以及成功或亮点进行总结,不属于教学过程失败原因的是()
A.教学设计的缺陷导致
B.课堂预设与学生实际脱节导致
C.课堂生成的“即兴”之作处理不当
D.教师对某一地理问题的“即兴”讲解
2.教师要找准教学反思的“落脚点”就需要:()
A.注意“反思”的“实践性”和“发展性”
B.结合实际教育资源意识,做好个人教学能力与教学风格的自我反思
C.注意“反思”的“连续性和持久性”
D.注意“反思”的“系统化”
3.不属于地理教学反思“失败”或“不足”的原因有()A.内容远离学生生活
B.地理教学内容偏难
C.采用不当的教学方法
D.教师能力不足
4.下面选项中不属于有效的地理教学反思的特征是()
A.开放性
B.研究性
C.主体性
D.灵活性
5.教学反思对每个地理教师而言具有重要大的意义,进行教学反思都是为了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效果,下列不属于能够提高自我反思能力的途径是()
A.增强反思观念、提高理论水平
B.养成良好的地理教学反思习惯
C.观摩他人反思过程
D.加强沟通交流、开展行动研究
三、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所有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在题干上的括号内。
1.加强教学反思沟通交流的途径有()
A.观摩他人反思过程
B.接受相关反思培训
C.参加集体教研活动 D.请专家、同行帮忙
2.行动研究的过程包括()
A.计划
B.行动
C.观察
D.反思
3.有效地理教学反思的特征()
A.开放性
B.研究性
C.主体性
D.资源性
4.下列关于地理教学反思说法正确的是()
A.内容包括:写教学的成功之处与失败之处;
B.以教师个人独立完成为基本特征;
C.提供了教师发展专业能力的新方法;
D.开辟了提高教学质量的新途径。
5.教学反思最主要强调两点:()
A.要自觉自愿即自主
B.要参考同行的意见和学生的反应
C.要紧扣教育教学实际或案例
D.不要从假设性问题处反思
四、判断并改正:(每小题 2 分,本大题共 10 分)
1.教学反思过程中两种重要的反思的形式——个人视角的反思和集体视角的反思,对于教师的成长都是非常重要的。()
2.在实践的过程中,教师们通过长期的摸索,总结出“地理教学反思的有效性”具有一定的标准。()
3.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不断推进并发展的运动过程,但由于这个过程有灵活的生成性和不可预测性,因此课堂教学并没有规律可循。()
4.地理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开展行动研究,按照计划——行动——观察——反思——总结的步骤对教学实践进行冷静思考,提出假设和计划,通过对教学实践进行检验。()
5.地理教学反思是一个 “反思—改进—发展—再反思—再改进—再发展”的无限往复、不断螺旋上升的过程。()
五、填空题:
1.波斯纳将教师的成长与其对自己经验的反思结合起来,并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长。
2.教学反思的内容包括:(1)__________;(2)反思教学策略;(3)_________ ;(4)反思教学计划和教学评价。
3.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课上生成部分反思主要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_ 两个方面。
4.地理教学反思策略与路径的构建包括: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
5.地理教学反思的形式有个体反思和________;课前反思、课中反思和_________;内省式反思和__________。
六、简答题:
1.地理教学再设计的影响因素。
2.提高自我反思能力的途径。3.地理教学反思的意义。
七、论述题:
1.教师的个体反思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实现?
2.试述如何进行有效的地理教学反思。
八、材料分析题: 材料: 某老师在讲“经线与纬线”时,为了学生准确掌握地球上点的经纬坐标表示方法,在一幅简易经纬网图上标定一点 A,要求学生读图写出其地理坐标(120°E,60°N),其中有一学生将 A 点地理坐标写为“经度:120°,纬度:60°”。教师看着这个粗心同学写出的地理坐标,让另一名学生在原图上标出经度为 120°,纬度 60°的点,该同学认真仔细地标出了四个点,大家看着由一个点的坐标标定出的四个点,不由地哄堂大笑。该老师机灵一动,调整了教学思路,请学生分析该同学标出的四个点的位置关系,学生围绕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得出结论时,学生对地理坐标和地球上点的位置关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课后,该老师进行了如下反思:“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不断推进并发展的运动过程,这个过程既有规律可循,又有灵活的生成性和不可预测性。教师要抓住课堂生成并能很好地加以评价,在评价中进行利用,对师生的成长都会具有积极的价值”。
问题:“地理教学反思的有效性”有统一的标准吗?结合材料,给出你的见解
六、简答题:
1.地理教学再设计的影响因素。(1)教学反思的深度(2)现有设计的问题(3)设计改进的目的(4)教师的职务水平(5)课程资源的状况(6)有无外来帮助
2.提高自我反思能力的途径。
(1)增强反思观念、提高理论水平(2)养成良好的地理教学反思习惯(3)加强沟通交流、开展行动研究 3.地理教学反思的意义。
(1)地理教学反思是沟通理论与实践的需要(2)地理教学反思是教育改革的需要
(3)地理教学反思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需要(4)地理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需要
七、论述题:
1.教师的个体反思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实现?(1)把自己作为学生来反思自己的教学。(2)通过同行中的榜样来反思。
(3)通过教师对自己教学的回顾进行反思。
(4)通过学生的反应(如学生的课堂言行神态、思维状态、学习成绩变化等)反思自己的教学。
(5)通过家长对学生发展的意见反思自己的教学(6)通过同事的听课评价来反思自己的教学
2.试述如何进行有效的地理教学反思。(此题言之有理即可)
八、材料分析题:(此题言之有理即可)
第2篇:机械设计试卷及答案
1.在一般工作条件下,齿面硬度HB≤350的闭式齿轮传动,通常的主要失效形式为【】
A.轮齿疲劳折断
B.齿面疲劳点蚀 C.齿面胶合D.齿面塑性变形 2.带传动在工作时产生弹性滑动,是由于【】
A.包角α太小
B.初拉力F0太小 C.紧边与松边拉力不等
D.传动过载
3.在下列四种型号的滚动轴承中,只能承受径向载荷的是【】
A.6208
B.N208
C.3208 D.5208 4.下列四种螺纹中,自锁性能最好的是【】
A.粗牙普通螺纹
B.细牙普通螺纹 C.梯形螺纹
D.锯齿形螺纹
7.普通平键接联采用两个键时,一般两键间的布置角度为【】
A.90°
B.120°
C.135°
D.180° 8.V带在减速传动过程中,带的最大应力发生在【】
A.V带离开大带轮处
B.V带绕上大带轮处 C. V带离开小带轮处
D.V带绕上小带轮处 9.对于普通螺栓联接,在拧紧螺母时,螺栓所受的载荷是【】
A.拉力B.扭矩
C.压力
D.拉力和扭矩
1.轴如按受载性质区分,主要受的轴为心轴,主要受的轴为传动轴。2.代号62203的滚动轴承,为轴承,其内径为mm。
3.在一般机械中的圆柱齿轮传动,往往使小齿轮齿宽b1大齿轮齿宽b2;在计算齿轮强度时,工作齿宽b应取。
4.普通平键联接的工作面是键的;楔键联接的工作面是键的。
5.为了便于互换及适应大量生产,轴承内圈孔与轴的配合采用制,轴承外圈与轴承座孔的配合采用制。
6.不随时间变化的应力称为,随时间变化的应力称为,具有周期性的变应力称为。7.按照平面图形的形状,螺纹分为、和等。8.按照工作条件,齿轮传动可分为和两种。
9.齿轮传动设计时,软齿面闭式传动通常先按设计公式确定传动尺寸,然后验算轮齿弯曲强度。
10.直径较小的钢制齿轮,当齿根圆直径与轴径接近时,可以将齿轮和轴做成一体,称为。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题5分,共3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简述螺纹联接的基本类型主要有哪四种? 2.提高螺栓联接强度的措施有哪些? 3.简述带传动的优点?
4.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有哪些? 5.滚动轴承的基本类型有哪些?
四、计算题:本大题只有一个小题,满分14分
下图表示两平板用2个M20的普通螺栓联接,承受横向载荷F=6000N,若取接合面间的摩擦系数ƒ=0.2,可靠性系数KS=1.2,螺栓材料的的许用应力[σ]=120N/mm2,螺栓的小径d1=17.294mm。试校核螺栓的强度。
五、结构改错题:请用圆圈标出错误的位置,满分16分
一、选择题:
1-5:BCBDC 6-10:DBDDD
二、填空题: 1. 弯矩,转矩 2. 深沟球轴承,17 3. 大于,大齿轮齿宽b2 4. 两侧面,上下面 5. 基孔,基轴
6. 静应力,变应力,循环变应力 7. 三角形螺纹,梯形螺纹,锯齿形螺纹 8. 开式传动,闭式传动 9. 齿面接触强度 10. 齿轮轴
三、简答题:
1. 螺栓联接、螺钉联接、双头螺柱联接、紧定螺钉联接。2. 降低螺栓总拉伸载荷的变化范围;
改善螺纹牙间的载荷分布; 减小应力集中; 避免或减小附加应力。
3. 适于中心矩较大的场合;……………1分
带具有良好的扰性,可缓和冲击、吸收振动;……………1分
过载时带与带轮间会出现打滑,打滑虽使传动失效,当可防止损坏其他零件;…………2分 结构简单、成本低廉……………1分
4. 调心球轴承、调心滚子轴承、圆锥滚子轴承、推力球轴承、深沟球轴承、角接触球轴承、推力圆柱滚子轴承、圆柱滚子轴承、滚针轴承等。……………0.5分
五、结构改错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8分)
1.三角形螺纹主要用于,而矩形、梯形和锯齿形螺纹主要用于。2.带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和。
3.普通平键的工作面是;选择普通平键时,键的截面尺寸(bh)是根据查标准来确定。
4.带传动中,带上受的三种应力是应力,应力和应力。最大应力等于,它发生在处。5.闭式齿轮传动中,当齿轮的齿面硬度HBS<350时,通常首先出现破坏,故应按强度进行设计;但当齿面硬度HBS>350时,则易出现破坏,按强度进行设计。
6.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有、、。
7.滚动轴承的基本额定动负荷是指,某轴承在基本额定动负荷作用下的基本额定寿命为。
8.若将轴按受力方式分类,可将受作用的轴称为心轴,受 作用的轴称为传动轴,受作用的轴称为转轴。
9.角接触球轴承,中系列(3),正常宽度,内径d40mm,接触角25,普
10mm,通级精度,此轴承代号是;深沟球轴承(向心球轴承),轻窄系列(2),内径d此轴承代号是。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若一对相啮合的直齿圆柱齿轮的[H1]400MPa,[H2]300MPa,则该对齿轮的接触应力。
A.齿轮1大于齿轮2
B.齿轮1小于齿轮2
C.齿轮1等于齿轮2
D.不能确定 2.在进行带传动设计时,要确保小带轮的包角不小于。
A.45
B.80
C.120
D.150 4.带传动不能保证精确的传动比,其原因是。
A.带容易变形和磨损 B.带在带轮上打滑 C.带的弹性滑动 D.带的材料不遵守虎克定律
5.滚动轴承中,是必不可少的无件。
A.内圈
B.外圈 C.保持架
D.滚动体 6.转速一定的深沟球轴承,当量动载荷由P增大为2P,其寿命由L10。
A.下降为0.2L10 B.上升为2L10 C.下降为0.125L10 D.不变
九、结构改错(10分)
指出下图所示轴系结构设计中的错误,依次标出序号并简要说明错误的原因。
题:共八处错
误轴结构改错题目:
1、请指出下图所示轴系结构的主要错误,并将正确结构画在图的下半部,或另行绘制。(10分)
2、请指出图示轴系结构的主要错误,并绘出正确的结构(结构对称,画一半即可。(12分)
3、图示为一用对圆锥滚子轴承外圈窄边相对安装的轴系结构。请按示例①所示,指出图中的其他结构错误(不少于7处)(7分)(注:润滑方式、倒角和圆角忽略不计。)
例①——缺少调整垫片
[解]
⑴——缺少调整垫片 ⑵——轮毂键槽不对
⑶——与齿轮处键槽的位置不在同一角度上 ⑷——键槽处表达不正确(应该局部剖视)⑸——端盖孔与轴径间无间隙 ⑹——多一个键
⑺——齿轮左侧轴向定位不可靠 ⑻——齿轮右侧无轴向定位 ⑼——轴承安装方向不对 ⑽——轴承外圈定位超高 ⑾——轴与轴承端盖相碰
4、请说明图示轴系结构中用数字标出位置的错误(不合理)的原因。(5分)
⑴——轴肩的高度超出了轴承内圈的外径; ⑵——轴段的长度应该小于轮毂的宽度; ⑶——螺纹轴段缺少螺纹退刀槽;
⑷——键槽应该与中间部位的键槽在同一母线上布置;
⑸——键的长度应该小于轴段的长度。
轴结构常见错误总结
㈠、轴本身的常见结构错误:
⑴、必须把不同的加工表面区别开来; ⑵、轴段的长度必须小于轮毂的长度;
⑶、必须考虑轴上零件的轴向、周向固定问题; ⑷、轴外伸处应考虑密封问题。
㈡、轴承安装的常见错误:
⑴、角接触轴承和圆锥滚子轴承
①、一定要成对使用;
②、方向必须正确,必须正装或反装; ③、外圈定位(固定)边一定是宽边。
⑵、轴承内外圈的定位必须注意内外圈的直径尺寸问题 ①、内圈的外径一定要大于固定结构的直径; ②、外圈的内径一定要小于固定结构的直径。
⑶、轴上如有轴向力时,必须使用能承受轴向力的轴承。⑷、轴承必须考虑密封问题;
⑸、轴承必须考虑轴向间隙调整问题。㈢、键槽的常见错误:
⑴、同一轴上所有键槽应在一个对称线上; ⑵、键槽的长度必须小于轴段的长度; ⑶、半圆键不用于传动零件与轴的连接。㈣、轴承端盖的常见错误
⑴、对于角接触和圆锥滚子轴承,轴承端盖一定要顶在轴承的大端; ⑵、和机体的联接处必须要考虑轴承的间隙调整问题;
⑶、轴承端盖为透盖时,必须和轴有间隙,同时,必须考虑密封问题。㈤、螺纹的常见错误
⑴、轴上螺纹应有螺纹退刀槽;⑵、紧定螺钉应该拧入轴上被联接零件,端部应顶在轴上;⑶、螺纹联接应保证安装尺寸;⑷、避免螺纹联接件承受附加弯矩。
第3篇:机械设计基础试卷及答案
《机械设计基础》答案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正确啮合条件是模数相等,压力角相等。
2、凸轮机构的种类繁多,按凸轮形状分类可分为:盘形凸轮、移动凸轮、圆柱凸轮。
3、V带传动的张紧可采用的方式主要有:调整中心距和张紧轮装置。
4、齿轮的加工方法很多,按其加工原理的不同,可分为 范成法和 仿形法。
5、平面四杆机构中,若各杆长度分别为a=30,b=50,c=80,d=90,当以a为机架,则该四杆机构为 双曲柄机构。
6、凸轮机构从动杆的运动规律,是由凸轮轮廓曲线所决定的。
7、被联接件受横向外力时,如采用普通螺纹联接,则螺栓可能失效的形式为__拉断。
二、单项选择题(每个选项0.5分,共20分)
()
1、一对齿轮啮合时 , 两齿轮的 C 始终相切。(A)分度圆(B)基圆(C)节圆(D)齿根圆
()
2、一般来说,A 更能承受冲击,但不太适合于较高的转速下工作。
(A)滚子轴承(B)球轴承(C)向心轴承(D)推力轴承()
3、四杆机构处于死点时,其传动角γ为A。(A)0°(B)90°(C)γ>90°(D)0°
4、一个齿轮上的圆有 B。
(A)齿顶圆和齿根圆(B)齿顶圆,分度圆,基圆和齿根圆(C)齿顶圆,分度圆,基圆,节圆,齿根圆(D)分度圆,基圆和齿根圆
()
5、如图所示低碳钢的σ-ε曲线,根据变形发生的特点,在塑性变形阶段的强化阶段(材料恢复抵抗能力)为图上 C 段。
(A)oab(B)bc(C)cd(D)de
()
6、力是具有大小和方向的物理量,所以力是 d。(A)刚体(B)数量(C)变形体(D)矢量()
7、当两轴距离较远,且要求传动比准确,宜采用。
(A)带传动(B)一对齿轮传动(C)轮系传动(D)螺纹传动()
8、在齿轮运转时,若至少有一个齿轮的几何轴线绕另一齿轮固定几何轴线转动,则轮系称为 A。
(A)行星齿轮系(B)定轴齿轮系(C)定轴线轮系(D)太阳齿轮系()
9、螺纹的a 被称为公称直径。(A)大径(B)小径(C)中径(D)半径
()
10、一对能满足齿廓啮合基本定律的齿廓曲线称为 D。
(A)齿轮线(B)齿廓线(C)渐开线(D)共轭齿廓
(B)
11、在摩擦带传动中 是带传动不能保证准确传动比的原因,并且是不可避免的。
(A)带的打滑(B)带的弹性滑动(C)带的老化(D)带的磨损(D)
12、金属抵抗变形的能力,称为(D)。(A)硬度(B)塑性(C)强度(D)刚度
(B)
13、凸轮轮廓与从动件之间的可动连接是 B。
(A)转动副(B)高副(C)移动副(D)可能是高副也可能是低副()
14、最常用的传动螺纹类型是 c。
(A)普通螺纹(B)矩形螺纹(C)梯形螺纹(D)锯齿形螺纹()
15、与作用点无关的矢量是 c。
(A)作用力(B)力矩(C)力偶(D)力偶矩
()
16、有两杆,一为圆截面,一为正方形截面,若两杆材料,横截面积及所受载荷相同,长度不同,则两杆的 c 不同。(A)轴向正应力σ(B)轴向线应变ε(C)轴向伸长△l(D)横向线应变
()
17、作用于某一物体同一点上的两个力,F1=5N,F2=12N。当两个力的夹角为 d __ 时,它们的合力大小为7N。
(A)300(B)600(C)900(D)1800()
18、为使移动后的作用力与原作用力等效,应附加一 c。(A)作用力(B)力矩(C)力偶(D)平衡力系()
19、阶梯轴应用最广的主要原因是 a。
(A)便于零件装拆和固定(B)制造工艺性好(C)传递载荷大(D疲劳强度高
()20、使渐开线齿廓得以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之一是(A)。
(A)中心距可分性(B)齿轮啮合重合度大于1(C)啮合角为一定值(D)啮合线过两齿轮基圆公切线
()
21、V带传动属于__B__。
(A)电传动(B)摩擦传动(C)液压传动(D)啮合传动
()22、7、由力的可传性原理可知,力对刚体的作用效果不取决于力的 c。
(A)作用线(B)方向(C)作用点(D)大小
()
23、普通V带按截面尺寸由小到大分为__D__七种。
(A)G F C D E B A(B)E B C B A Z Y(C)A B C D E F G(D)Y Z A B C D E
()
24、闭式传动软齿面齿轮的主要失效形式是 b。(A)齿面胶合(B)齿面点蚀(C)齿根折断(D)齿面磨损()
25、一对啮合传动齿轮的材料应(A)。
(A)小齿轮材料力学性能略好(B)相同(C)大、小齿轮材料不同(D)大齿轮材料力学性能略好
()
26、载荷中等冲击,频繁启动和正反转、两轴对中不准确的情况下,联结两轴宜选用 c 联轴器。
(A)刚性固定式(B)刚性补偿式(C)弹性(D)安全
()
27、凸轮机构的从动件作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对机构造成 b。(A)刚性冲击(B)柔性冲击(C)无冲击(D)内冲击
()
28、材料相同、横截面面积相等的两拉杆,一为圆形截面,另一为方形截面,在相同拉力作用下,两拉杆横截面上的应力 a。
(A)相等(B)圆杆大于方杆(C)方杆大于圆杆(D)长杆大于短杆()
29、齿轮正变位可以 d。
(A)提高齿轮传动的重合度(B)提高从动齿轮转速(C)改变齿廓形状(D)提高其承载能力
()30、一对齿轮连续传动的条件是(B)。
(A)模数相等(B)重合度大于1(C)压力角相等(D)传动比恒定()
31、6.12在曲柄摇杆机构中,当曲柄为原动件,摇杆为从动件时,可将(B)。
(A)转动变为往复移动(B)连续转动变为往复摆动(C)往复移动变为转动(D)往复摆动变为连续转动
()
32、组成凸轮机构的基本构件有A。(A)3个(B)2个(C)5个(D)4主动件 从动件 机架()
33、如图所示该机构是 A。(A)平底移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B)曲柄滑块机构
(C)滚子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D)偏心轮机构
()
34、如图所示凸轮机构的推程运动角是 A。(A)120°(B)110°(C)70°(D)40°
()
35、理论上,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不产生根切的最小齿数是 c。(A)Zmin=14(B)Zmin=24(C)Zmin=17(D)Zmin=21()
36、确定平行轴定轴轮系传动比符号的方法为 c。(A)只可用(-1)m确定(B)只可用画箭头方法确定(C)既可用(-1)m确定也可用画箭头方法确定(D)用画箭头方法确定
(B)
37、凸轮机构中从动件的推程采用等速运动规律时,在()会发生刚性冲击。
(A)推程的全过程(B)推程开始瞬时(C)远休止时(D)推程的中点
()
38、一圆轴用低碳钢材料制作,若抗扭强度不够,则 c 对于提高其强度较为有效。
(A)改用合金钢材料(B)改用铸铁(C)增加圆轴直径,且改用空心圆截面(D)减小轴的长度
()
39、7.12如图所示凸轮机构中,c 从动件的摩擦损失小且传力性能好。
(A)图a(B)图b(C)图c
()40、带传动采用张紧轮的目的是___A_。
(A)调整带的张紧力(B)提高带的寿命(C)减轻带的弹性滑动(D)提高带的承载能力
三、判断题(每题0.5分,共10分)
(∨)
1、齿轮传动的标准安装是指 :分度圆与节圆重合。
(∨)
2、滚动轴承代号“6215”的含义是 深沟球轴承,直径系列2,内径75mm。
(×)
3、键联接的主要用途是:轴向固定。
(×)
4、渐开线齿廓形状取决于分度圆直径大小。基圆(∨)
5、标准滚动轴承的组成:内圈、外圈、滚动体、保持架。(×)
6、采用合金钢能提高轴的刚度。
(∨)
7、工程中常以最大单位长度扭转角不得超过许可的单位长度扭转角作为圆轴扭转时的刚度条件。
(×)
8、按轴的受载情况可分为:传动轴、心轴、正轴。转轴
(∨)
9、带在工作时产生弹性滑动,是由于带的紧边与松边拉力不等。(×)
10、传动轴是既传递扭矩又承受弯矩的轴。(×)
11、按照有关标准就能选用的零部件,称为标准件,如螺栓、螺母、轴承、齿轮、内燃机的曲轴等。
(∨)
12、力偶对刚体的转动效应与它在作用面内的位置无关。(×)
13、运动副是联接,联接也是运动副。(×)
14、物体的平衡就是指物体静止不动。
(×)
15、铰链四杆机构根据各杆的长度,即可判断其类型。(∨)
16、柔性约束只能承受拉力,而不能承受压力。
(×)
17、点在某瞬时的速度为零,那么该瞬时点的加速度也为零。(×)
18、由于移动副是构成面接触的机械设计基础试卷及答案
(一)一、填空题(30分)
1、根据轮系中各轮轴线在空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固定,轮系分()和()两类。
2、按轴的承载情况不同,可分为(),(),()。
3、当两个构件通过运动副联接,任一个构件的运动受到限制,从而使自由度减少,这种限制就称为()。
4、一对直齿圆柱齿轮要正确啮合,其()和()必须相等。
5、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有()、()、()三种。
6、加惰轮的轮系只改变(),不改变()。
7、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有()、()、()、齿顶高系数和顶隙系数。
8、凸轮机构按从动件形式的不同可分为()从动杆、()从动杆和()从动杆。
9、键联接主要用于联接()和()用来确定转动零件的()和()。
10、螺纹联接的防松方法常用()、()、()。
11、根据摩擦性质的不同,轴承可以分为()()两大类。
12、根据工作原理的不同,离合器主要分为()()两大类
三、选择题:(15分)
1、机械中常利用()的惯性力来越过机构的死点位置。A、主动构件 B、联接构件 C、从动构件
2、普通螺纹的牙型角是()。A、30° B、55° C、60°
3、()个构件直接接触产生某种相对运动的联接称为运动副。A、1 B、2 C、34、标准齿轮的压力角为20°,在()上。A、基圆 B、分度圆 C、节圆
5、复合铰链的转动副数为()。
A、活动构件数-1 B、构件数-1 C、等于构件数
6、一对渐开线齿轮传动()。
A、保持传动比恒定不变; B、传动比与中心距有关 C、在标准中心距的条件下,分度圆与节圆不重合。
7、螺纹的公称直径是指()。
A、螺纹小径 B、螺纹中径 C、螺纹大径
8、双线螺纹的螺距P=导程L的()倍。A、1/2 B、2 C、3/29、一个作平面运动的构件具有()个自由度。A、1 B、2 C、310、在不能开通孔或拆卸困难的场合宜采用()。A、圆柱销 B、圆锥销55° C、内螺纹圆柱销(圆锥销)
四、指出下面机构运动简图中的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并计算机构的自由度,并判断机构是否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15分)
五、已知一定轴轮系如图所示,已知Z1=40,Z2=80,Z3=20,Z4=60,Z5=25,Z6=50,Z7=3,Z8=30,n1=1440r/min,求(1)轮系的传动比;(2)末轮的转速n8;(3)假定轮1的转向如图,在图中标出各轮的转向。(15分)
2007~2008下学期《机械设计基础》期考试题(B)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定轴轮系 周转轮系
2、心轴 转轴 传动轴
3、约束 数 压力角
5、曲柄摇杆机构 双曲柄机构 双摇杆机构
6、方向 传动比
7、齿数 模数 压力角
8、尖顶 滚子 平底
9、轴 轴上零件 周向固定 传递转矩
10、摩擦防松 机械防松 铆钉防松
11、滑动轴承 滚动轴承
12、啮合式 摩擦式
三、选择题
1、C2、C3、B4、B5、B6、A7、C8、A
9、C10、C
四、解:n=7 Pl=9 Ph=1 F=3 n-2 Pl-Ph =3×7-2×9-1 =2 因为原动件说明数目与自由度数相同,所以有确定的运动。
五、解:i18=120 n8=36r/min 机械设计基础试卷及答案
(二)一、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在一般工作条件下,齿面硬度HB≤350的闭式齿轮传动,通常的主要失效形式为 【 】 A.轮齿疲劳折断 B.齿面疲劳点蚀 C.齿面胶合 D.齿面塑性变形
3.在下列四种型号的滚动轴承中,只能承受径向载荷的是 A.6208 B.N208 C.3208 D.5208 4.下列四种螺纹中,自锁性能最好的是 A.粗牙普通螺纹 B.细牙普通螺纹 C.梯形螺纹 D.锯齿形螺纹
7.普通平键接联采用两个键时,一般两键间的布置角度为 A.90° B.120° C.135° D.180°
9.对于普通螺栓联接,在拧紧螺母时,螺栓所受的载荷是 A.拉力 B.扭矩 C.压力 D.拉力和扭矩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1.轴如按受载性质区分,主要受 的轴为心轴,主要受 的轴为传动轴。2.代号62203的滚动轴承,为 轴承,其内径为 mm。
3.在一般机械中的圆柱齿轮传动,往往使小齿轮齿宽b1 大齿轮齿宽b2;在计算齿轮强度时,工作齿宽b 应取。
4.普通平键联接的工作面是键的 ;楔键联接的工作面是键的。
5.为了便于互换及适应大量生产,轴承内圈孔与轴的配合采用 制,轴承外圈与轴承座孔的配合采用 制。
7.按照平面图形的形状,螺纹分为、和 等。8.按照工作条件,齿轮传动可分为 和 两种。
9.齿轮传动设计时,软齿面闭式传动通常先按 设计公式确定传动尺寸,然后验算轮齿弯曲强度。
10.直径较小的钢制齿轮,当齿根圆直径与轴径接近时,可以将齿轮和轴做成一体,称为。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题5分,共30分。
1.简述螺纹联接的基本类型主要有哪四种? 2.提高螺栓联接强度的措施有哪些? 6.滚动轴承的基本类型有哪些?
标准答案
一、选择题:
1-5:BCBDC 6-10:DBDDD
二、填空题: 1. 弯矩,转矩 2. 深沟球轴承,17 3. 大于,大齿轮齿宽b2 4. 两侧面,上下面 5. 基孔,基轴
6. 静应力,变应力,循环变应力 7. 三角形螺纹,梯形螺纹,锯齿形螺纹 8. 开式传动,闭式传动 9. 齿面接触强度 10. 齿轮轴
三、简答题:
1. 螺栓联接、螺钉联接、双头螺柱联接、紧定螺钉联接。2. 降低螺栓总拉伸载荷的变化范围; 改善螺纹牙间的载荷分布; 减小应力集中; 避免或减小附加应力。
3. 闭式蜗杆传动的功率损耗包括三部分:轮齿啮合的功率损耗,轴承中摩擦损耗和搅动箱体内润滑油的油阻损耗。
4. 适于中心矩较大的场合;……………1分
带具有良好的扰性,可缓和冲击、吸收振动;……………1分
过载时带与带轮间会出现打滑,打滑虽使传动失效,当可防止损坏其他零件;…………2分 结构简单、成本低廉……………1分
5. 调心球轴承、调心滚子轴承、圆锥滚子轴承、推力球轴承、深沟球轴承、角接触球轴承、推力圆柱滚子轴承、圆柱滚子轴承、滚针轴承等。……………0.5分
机械设计基础试卷及答案
(三)一、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齿轮传动中,轮齿的齿面疲劳点蚀,通常首先发生在【 】 A.齿顶部分 B.靠近节线的齿顶部分 C.齿根部分 D.靠近节线的齿根部分
4.齿轮传动中,通常开式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为 【 】 A.轮齿折断 B.齿面点蚀 C.齿面磨损 D.齿面胶合7.在下列四种型号的滚动轴承中,只能承受轴向载荷的是 【 】 A.6208 B.N2208 C.3208 D.5208 9.代号为1318的滚动轴承,内径尺寸d为 【 】 A.90mm B.40mm C.19mm D.8mm 10.下列哪种螺纹主要用于联接? 【 】 A.矩形螺纹 B.梯形螺纹 C.锯齿形螺纹 D.三角形螺纹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空1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软齿面齿轮是指轮齿的齿面硬度HBS ;在一般情况下,闭式软齿面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
2.按照螺旋线的旋向,螺纹分为 和。
4.键是标准件,主要分为、楔键和切向键等。
5.开式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磨损,固通常只进行 计算。
6.开始齿轮传动通常采用人工定期加油润滑的方式;闭式齿轮传动通常采用 或 的方式。
7.滚动轴承一般是由、和保持架组成。
9.按照承受载荷的方向或公称接触角的不同,滚动轴承可分为 和。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题5分,共3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1.简述轮齿的失效形式主要有哪五种? 3.试说明滚动轴承代号6308的含义。4.简述联轴器的分类及各自的特点。5.常用的螺纹紧固件有哪些?
一、选择题:
1-5:DDDCC 6-10:BBAAD
二、填空题: 1.≤350,点蚀 2.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3.左旋螺纹,右旋螺纹 4.平键,半圆键 5.弯曲强度
6.浸油润滑,喷油润滑 7.滚子链,齿形链 8.外圈,内圈,滚动体 9.向心轴承,推力轴承 10.螺旋弹簧,环形弹簧
三、简答题:
1.轮齿折断、齿面点蚀、齿面胶合、齿面磨损、齿面塑性变形…………各1分
2.若带所需传递的圆周力超过带与轮面间的极限摩擦力总和时,带与带轮将发生显著的相对滑动,这种现象称为打滑。…………2分
这种由于材料的弹性变形而产生的滑动称为弹性滑动。…………2分 打滑应当避免,弹性滑动不可避免。…………1分 3.6─深沟球轴承…………1分 3─中系列…………1分
08─内径d=40mm…………1分 公差等级为0级…………1分 游隙组为0组…………1分
4.联轴器分为刚性联轴器和弹性联轴器。…………1分 刚性联轴器又分为固定式和可移式。…………1分
固定式刚性联轴器不能补偿两轴的相对位移。…………1分 可移式刚性联轴器能补偿两轴的相对位移。…………1分
弹性联轴器包含弹性元件,能补偿两轴的相对位移,并具有吸收振动和缓和冲击的能力。…………1分
5.常用的螺纹紧固件品种很多,包括螺栓、双头螺柱、螺钉、紧定螺钉、螺母、垫圈等。
机械设计基础试卷及答案
(四)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构件是机器的_运动___单元体;零件是机器的__制造___单元体;部件是机器的__装配___单元体。
2、平面运动副可分为______低副__和____高副___,低副又可分为__转动副_____和___移动副____。
3、轮系运动时,所有齿轮几何轴线都固定不动的,称___定轴轮系____轮系,至少有一个齿轮几何轴线不固定的,称___行星轮系______轮系。
4、为保证带传动的工作能力,一般规定小带轮的包角α≥___120°_______。
5、若键的标记为键B20×70GB1096-79,则该键为__B____平键,b=___20___,L=_____70___。
6、轴的作用是_____支承轴上的旋转零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按轴的承载情况不同,可以分为___传递运动和转矩____、___心轴_____、__转轴、传动轴_______。
7、凸轮机构是由_____机架_______、________凸轮____、______从动件______三个基本构件组成的。
8、在曲柄摇杆机构中,当曲柄等速转动时,摇杆往复摆动的平均速度不同的运动特性称为___急回特性_________。
9、在蜗轮齿数不变的情况下,蜗杆的头数越少,则传动比就越_______大_____。
10、齿轮啮合时,当主动齿轮的____齿根__推动从动齿轮的___齿顶___,一对轮齿开始进入啮合,所以开始啮合点应为______从动轮齿顶圆______与啮合线的交点;当主动齿轮的___齿顶___推动从动齿轮的___齿根___,两轮齿即将脱离啮合,所以终止啮合点为________主动轮齿顶圆____与啮合线的交点。
11、滚动轴承内圈与轴颈的配合采用____基孔制__制,外圈与轴承孔的配合采用
基轴制
_______制。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基圆以内有渐开线。(×)
2、极位夹角是曲柄摇杆机构中,摇杆两极限位置的夹角。(×)
3、螺纹联接是不可拆联接。(×)
4、机构处于死点位置时,其传动角等于90°。(×)
5、凸轮轮廓的形状取决于从动件的运动规律。(×)
6、蜗杆传动一般用于大速比的场合。(√)
7、楔键的两侧面是工作面。(×)
8、普通车床变速箱内齿轮的润滑方式时油雾润滑。(×)
9、滚动轴承的基本额定动载荷C值越大,则轴承的承载能力越高。(√)
10、带传动的弹性滑动是不可避免的,打滑是可以避免的。(√)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为使机构顺利通过死点,常采用在高速轴上装什么轮增大惯性?(B)
A、齿轮
B、飞轮
C、凸轮
2、为了使相啮合的一对齿轮其强度和寿命接近,通常(B)。
A、齿轮的硬度大于小齿轮的硬度
B、小齿轮的硬度大于大齿轮的硬度 C、大、小齿轮的硬度相同
3、下列哪一种普通平键用于轴端。(C)。
A、A型
B、B型
C、C型
4、渐开线在基圆上的压力角 为多大?(A)
A、0°
B、20°
C、90°
5、下列螺纹用于传动的是(A)。
A、梯形螺纹
B、管螺纹
C、普通螺纹
6、在下列平面四杆机构中,无论以哪一构件为主动件,都不存在死点位置(C)。
A、曲柄摇杆机构
B、双摇杆机构
C、双曲柄机构
7、在螺栓联接中,当有一个被联接件较厚,而且需要经常拆卸时,宜选用的联接类型是
(A)联接。
A、双头螺柱
B、紧定螺栓
C、普通螺栓
8、用来传递双向转矩的一对切向键,在轴上相隔多少度为宜?
(C)
A、90°~120° B、135°~150° C、120°~135°
9、带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带的(A)。
A、疲劳断裂和打滑
B、磨损和打滑
C、磨损和疲劳断裂
10、当凸轮机构的从动件选用摆线运动规律时,其从动件的运动(C)。
A、将产生刚性冲击
B、将产生柔性冲击
C、没有冲击
四、简答题(每题3分,共12分)
1、简述齿廓啮合基本定律。
不论齿廓在任何位置接触,过接触点所做的公法线一定通过连心线上一定点,才能保证传动比恒定不变
2、说明螺纹连接的基本类型及应用。
螺栓连接、双头螺柱连接、螺钉连接、紧定螺钉连接。螺栓连接用于被连接件不厚、通孔且经常拆卸的场合;双头螺柱连接用于被连接件之一较厚、盲孔且经常拆卸的场合;螺钉连接用于被连接件之一较厚、盲孔且不经常拆卸的场合。
3、轴上零件的周向及轴向固定各有哪些方法?分别适用于什么场合?(各举出两种及四种以上方法)
周向固定:键连接、花键连接、过盈配合连接
轴向固定:轴肩、轴环、轴套、轴端挡板、弹性档圈
4、说明带的弹性滑动与打滑的区别。
弹性滑动是由于带传动时的拉力差引起的,只要传递圆周力,就存在着拉力差,所以弹性滑动是不可避免的;而打滑是由于过载引起的,只要不过载,就可以避免打滑,所以,打滑是可以避免的。
五、计算题(共20分)
1、说明机构具有确定相对运动的条件,并判断机构运动是否确定?(6分)
已知
一、解:机构具有确定相对运动的条件是:机构的自由度数等于机构中接受外界给定运动规律的原动件的个数。
n=3,PL=3,PH=2
机构自由度 F=3n-2PL-PH=1,因为W=1=F,所以机构的运动确定。
2、对外啮合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标准中心距a=150mm,齿数Z1=20,Z2=80,齿顶高系数ha* =1,压力角=20°。试求这对齿轮的模数m,传动比i12,节圆直径及啮合角。(8分)
3、如下图所示轮系中,已知Z1=16,Z2=32,Z3=20,Z4=40,Z5=4,Z6=40,若n1=800r/min,求蜗轮的转速n6及各轮的转向。(6分)
六、分析齿轮轴系上的错误结构,并改正。轴承采用油润滑。(8分)
第4篇:机械设计基础试卷及答案
机械设计基础期末考试试题
一、填空题(30分)
1.两构件通过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接触组成的运动副称为高副; 2.曲柄摇杆机构的__________不等于00,机构就具有急回特性;
3.机构从动件所受力方向与该力作用点速度方向所夹的锐角,称为_________角,用它来衡量机构的__________性能;
4.重合度的大小表明同时参与啮合的_________的对数的多少,重合度越大,传动越 _________,承载能力越_________; 5.从切制原理上讲,加工齿轮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两种; 6.V带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7.凸轮机构从动件的形式有________从动件,________从动件和________从动件; 8.设计键连接时,键的截面尺寸b×h通常根据__________由标准中选择;
9.在链传动中,当两链轮的轴线在同一平面时,应将_______边布置在上面,_______边布置在下面;
10.牙嵌离合器只能在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时进行接合;
11.对齿轮材料性能的要求是齿面要__________,齿芯要__________;
12.按防松原理,螺纹联接常用的防松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 13.在平键联接工作时,是靠__________和__________侧面的挤压传递转矩的; 14.按齿轮的啮合方式不同,圆柱齿轮可以分为________齿轮传动、________齿轮传动和________传动。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0分)1.四杆机构中的最短杆是曲柄。()
2.在摆动导杆机构中,当导杆为主动件时,机构有死点位置。()3.斜齿圆柱齿轮的标准模数是大端模数。()4.当一对渐开线齿轮制成后,即使两轮的中心距稍有改变,其角速度比仍保持不变。()5.螺纹联接件具有自锁性,不需要防松。()
6.间歇运动机构的主动件,在何时也不能变成从动件。()7.球轴承的旋转精度比滚子轴承的大。()
8.联轴器在机器运转中可将传动系统随时分离或接合。()9.与齿轮传动相比较,链传动的优点是工作平稳,无噪声。()10.带传动在工作时产生弹性滑动是由于传动过载。()
三、综合题(第1题6分,第2题8分,共14分)
1.图示的四杆机构,已知:lAB=72mm,lBC=40mm,lCD=100mm,lAD=120mm请问:当分别取AB、BC、CD、AD杆为固定件时,各 将得到哪种机构?
2.说明下列型号轴承代号的意义。1 0 8 3 2 2 0 0
三、计算题(每题12分,共36分)
1.计算图示组合体的自由度,并指出该组合体具有确定相对运动的条件。
1.一对渐开线标准圆柱直齿轮外啮合传动,已知齿轮的齿数Z1=30,Z2=40,分度圆压力角°,标准中心距a=140mm。试求出:齿轮的模数m;两个齿轮的分度圆半径r1、r2;基圆半径rb1、rb2;齿顶圆半径ra1、ra2;齿距P。
=20, Z3=80。试说明轮系类型并2.已知图示轮系中各齿轮的齿数为:Z1=20,Z2=40,z2求轮系的传动比i1H。
五、问答题(每题5分,共10分)
1.弹簧有哪些功用?至少各举出一例。
2.节圆和分度圆有何区别?在什么条件下节圆与分度圆重合。
答案:
一、填空题
1.点 线 2.极位夹角 3.压力 传力 4.轮齿 平稳 大 5.仿形法、范成法 6.打滑 疲劳破坏 7.尖顶 滚子 平底 8.轴的直径
9.紧 松
10.两轴不回转 两轴的转速差很小 11.硬 韧 12.键、键槽
13.外啮合 内啮合 齿轮齿条
二、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三、综合题
1.分别以AB、BC、CD、AD杆为固定件时,各得到
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曲柄摇杆机构、双摇杆机构。2.6——深沟球轴承
3——圆锥滚子轴承
0(省略)——宽度系列代号
2——宽度系列代号
1——直径系列代号
2——直径系列代号
08——轴承内径d=40mm
00——轴承内径d=10mm
四、计算题(每题12分,共36分)
1.n7,pL9,pH
2F3n2pLpH
372921
该组合体具有确定相对运动的条件是原动件数为1
2.am2(z1z2), ×
10.模数 m2a21404mm
z1z23040分度圆半径 r1mz143060mm 22mz2440r280mm
22基圆半径 rb1r1cos60cos2056.382mm
rb2r2cos80cos2075.175mm
*齿顶圆半径 ra1r1ham601464mm
*ra2r2ham801484mm
齿距P=mπ=4π=12.56mm
3.此为周转轮系
1Hz2z3
3Hz1z12H1H40808
18 i1H=9 H2020H
五、问答题
1.弹簧是一种弹性元件,在外力作用下能产生较大的弹性变形,在机械设备中应用十分广泛。
1)控制机构运动或零件的位置,如凸轮机构、离合器、阀门等; 2)缓冲吸振,如车辆弹簧和各种缓冲器中的弹簧; 3)存储能量;如钟表仪器中的弹簧; 4)测量力的大小,如弹簧秤中的弹簧。
2.分度圆是单个齿轮所具有的参数,而节圆只有在两个齿轮啮合时才出现,一对齿轮传动时,可以看作为一对节圆在作纯滚动。当两轮按标准中心距安装时,分度圆与节圆重合时。
第5篇:《护理科研设计》试卷及答案
2013级护理本科《护理科研设计》试题
姓名:
学号:
分数: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1、下列不属于科研不端行为的是:()A.捏造科研数据 B.篡改科研数据
C.引用他人科研成果 D.违反实验动物保护规范
E.违反知情同意、保护隐私等规定
2、关于选题的注意事项,描述错误的是:()A.立足创新 B.有实用价值 C.具有可行性
D.范围越大越有价值 E.选择自己熟悉的专业
3、下列属于三次文献的是:()
4、A.文摘 B.综述 C.期刊论文 D.学位论文 E.研究报告
4、关于预试验的目的,描述不当的是:()A.为确立研究问题提供依据 B.摸清和熟悉研究条件
C.检查研究设计方案是否可行 D.及早发现研究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E. 对研究中所用的问卷进行信效度测定
5、护理研究中的伦理原则不包括:()A.有益原则 B.公正原则 C.知情原则 D.优先原则 E.尊重人的尊严
6、关于立题依据的阐述,错误的是:()
A.回答“为什么进行该研究” B.阐明该研究问题的重要性
C.阐明具体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D.阐明该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E.可引用相关文献,以增加论述的说服7、7、为调查某医院护士的工作压力,从内、外、妇、儿、门诊、急诊6个部门中各随机抽取1/4作为研究对象,该抽样方法为:()A.系统抽样 B.目的抽样 C.配额抽样 D.方便抽样 E.分层抽样
8、关于选择样本的注意事项,描述错误的是:()A.样本量越大越好 B.严格遵循入选标准 C.严格规定总体的条件 D.按随机原则选取样本 E.根据课题内容确定样本量
9、某研究者用生活质量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测评100名乳腺癌患者,分析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该研究设计属于:()
A.质性研究 B.随访研究 C.相关性研究 D.分析性研究 E.实验性研究
10、关于类实验性研究的特点,描述正确的是:()A.研究设计严谨 B.科学性较高 C.客观性较高 D.未做到随机分组 E.能准确解释因果关系
11、关于质性研究,描述正确的是:()
A.建立在实证论的基础上 B.常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 C.强调对变量进行严格控制 D.资料收集与分析同步进行
E.收集资料时尽量避免研究者的主观影响
12、在质性研究,样本量的确定取决于:()
A.公式估算 B.信息饱和 C.变量的多少 D.指标的敏感性 E.干预效果的有效性
13、关于观察法缺点的描述,错误的是:()A.容易涉及伦理问题 B.不适用于精神病患者 C.资料整理和分析难度大 D.易受观察者主观因素的影响 E.被观察者可能有意改变行为8、14、观察法的优点是:()A.省钱、省时、省力 B.科学性和客观性较强 C.一般不涉及伦理问题 D.能收集到较深入的信息 E.便于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15、问卷调查法的缺点是: C A.经费花费大 B.易触犯伦理原则 C.问卷的回收率偏低 D.资料整理和分析难度大 E.易受研究者主观因素的影响
16、在调查问卷中,封闭式问题的缺点是: E A.应答率低
B.统计处理比较困难 C.不适于敏感性问题
D.需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
E.选项提供了猜答和随便选答的机会
17、下列属于计量资料的是: D A.职称 B.性别
C.病情严重程度 D.糖化血红蛋白值 E.合格与不合格的例数
18、某研究对医生和护士手部细菌合格率进行测评,合格率分别为80.2%和87.8%,欲比较医生和护士手部细菌合格率有无差异,应采用的统计学分析方法是: A A.χ2检验 B.方差分析 C.相关分析 D.配对t检验
E.两独立样本t检验
19、某研究者采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对临床护士进行评定,比较手术室护士与普通科护士的工作压力源得分有无差异,若均呈正态分布,应选择的统计学分析方法是: E 2A.χ检验 B.方差分析 C.相关分析 D.配对t检验
E.两独立样本t检验
20、有关统计图的绘制要求,描述错误的是: A A.图号和图题写在图的上方中央 B.图的长宽比例一般以7:5较合适 C.纵轴刻度应均匀等距,一般以0为起点
D.横轴下方和纵轴外侧应用文字标明相应的涵义
E.图中用不同线条或色调代表不同事物时,需用图例说明
21、关于科研论文结果部分的注意事项,描述错误的是:D A.应列出准确的数据
B.结果多时可分成小标题来写 C.阴性结果也应客观地报告出来 D.应针对结果作出自己的评论 E.可采用统计表或统计图描述结果
22、Cronbach’a系数可用来反映信度的 E A.等同性 B.稳定性 C.敏感性 D.有效性 E.内在一致性
23、有关概率p的描述,正确的是: A A.是描述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度量 B. p的取值范围在-1~1之间
C.p≤0.1在统计学中被称为小概率事件
D.p值越趋近于1,表示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越小 E.p>0.05在统计学中被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名词
1、质性研究:又称质的研究,或称定性研究,是研究者凭借研究对象的主观资料和进入当事人的处境中参与分析资料,找出某种共同特性和内涵,用文字描述结果。
2、摘要:即文章的内容提要,指用最扼要的文字概括说明该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
3、总体:是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的所有观察单位某种变量值的集合。
4、样本:从总体中随机抽取有代表性的一部分个体,其测量值的集合称为样本。
5、测评指标 :也称观察指标。是用来反映或说明研究目的的现象标志。通过指标所获得的各项资料,可归纳出研究结果。
6、非结构性访谈法:是一种无控制或半控制的访谈,事先没有统一问卷,而只有一个题目或大致范围或一个粗线条的问题大纲,由访谈者与访谈对象在这一范围内自由交谈,具体问题可在访谈过程中边谈边提出。
7、关键词:最能反映论文中心内容的单词、词组或短语,便于读者快速了解论文主题和进行文献检索
三、简答题
1、实验性研究的优点和局限性是什么?
答:(1)优点:能准确解释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研究的科学性和客观性较高(2)局限性 :设计和实施较为复杂,在实际工作中难以找到完全相等的对照组。有时由于实践和伦理的限制,做不到随机分组。
2、护理研究的步骤有哪些?
答:确立研究问题 科研设计 查阅文献 预试验 按设计方案实施,收集资料 资料整理与分析 撰写论文 研究结果的交流与应用
3、前言的书写要求
答:立题依据((为什么做)问题是什么、相关概念 已取得的研究结果 尚未解决的问题及其重要性
研究目的(做什么)本研究要解决的具体问题
4、问卷调查法的优缺点
答:优点:(1)省时、省力、省钱(2)利于调查对象的配合(3)便于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缺点:(1)不适合文化程度低的人(2)有时回收率难以保证(3)调查结果有时并不可靠
四、修改题
1、按正确格式书写参考文献(期刊)
护士进修杂志2005年第20卷第4期第312--314页,由王影、萧蕙、郑榕芳、张广清、王琳撰写的“中风后抑郁的护理研究现状及进展”的内容 正确格式:
王影,萧蕙,郑榕,等.中风后抑郁的护理研究现状及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05, 20(4):312-314.2、按正确格式书写参考文献(书籍)
肖顺贞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2006年出版的“护理研究(第 3版)”一书第75-90页的内容
正确格式 肖顺贞.护理研究(M).第3版.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76-80.3、统计表的格式
表1
某基层医院医生和护士论文发表情况 期刊类别
口臭
例数(n)
百分比(%)
恶心
例数(n)
百分比(%)
核心期刊
5.8
17.5 非核心期刊
10.0
22.5
第一讲一、名词解释1.地理教学设计:2.建构主义:3.学习科学:4.翻转课堂:5.教学机智: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在题干上的括号内。......
第1篇:语文教学论试卷及答案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试卷1一、填空题1.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性质表现为三个基本特点: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2.中国古代的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题,15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请将所选答案的字母代号按顺序写在试题前面的方框内。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
2013级护理本科《护理科研设计》试题姓名:学号:分数: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下列不属于科研不端行为的是:( ) A.捏造科研数据 B.篡改科研数据C.引用他人科研成果 D.违反实验动物......
语文教学与课程论试卷5一、填空题(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1.语文在兴课程与教学论是正起和建设中的一门学科教育学科,它是以( )为研究对象的一门 。 2.语文教材的构成要素包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