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_对外汉语教师报名资格

教学试卷 时间:2020-02-28 18:08:27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教学试卷】

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对外汉语教师报名资格”。

2005年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中国文化》试卷(部分)

一、填空(1*25)

1.1929年在北京周口店发现的完整的北京猿人头盖骨属于石器时代化石,为研究古人类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

2.通行于西周时期,铸在青铜上的文字,后世称为文,也叫钟鼎文。3.儒家经典中的“三礼”是指《仪礼》《周礼》和《》。

4.古代一些帝王曾专程赴山祭拜天地,并把这一隆重典礼称为封禅。5.“民为贵,社稷为重,”是思想家孟子对春秋以来民为本思想的高度概括。

6.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编撰的《史记》分为“本”“世家”等几大部分,其中记述典章制度的部分称为“ ”。

7.中国古代丧服制分成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个等级,称作“ ”,它反映了生者与死者亲属关系的亲疏远近。

8.汉武帝时设立了一种专门的乐舞机构,负责搜集、整理民间音乐创作,对后世音乐的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

9.在中国漫长的历史文化传统中,有一文一武两位圣人被人们崇拜和祭祀,其中“文圣”是孔子,而“武圣”是。

10.北魏是鲜卑贵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帝积极学习汉族先进文化,促进了中国北方各民族大融合。

11.被尊为“书圣”的王羲之,曾任“右军将军”,所以后世也称他为。

12.中国的“寒食节”来源于春秋时期介子推的故事。大约到了唐代,寒食节与合二为一了。13.为人传诵的《陋室铭》一文是朝文人留禹锡所作。14.北魏时期,撰写的《水经注》是一部内容丰富的地理学专著。

15.唐太宗的昭陵规模宏大,据记载,原内陵冢四周建有方城并四面开门:东有青龙门,西有白虎门,南有门,北有玄武门。

16.明朝时,意大利传教士来到中国,与徐光启合作翻译了欧几里德的《几何原理》。17.明朝时,郑和率领庞大船队,先后七次下西洋,远达洲东海岸,说明了当时中国已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航海技术。

18.对于西藏喇嘛教的“灵童转世”制度,清朝皇帝开始采用“金瓶掣签”的办法产生新*,并须经中央朝廷正式批准生效。

19.科举制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弊端丛生,年,清廷宣布废除了科举制。

20.中国的“五岳”指的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山、以及中岳嵩山。21.傣族人民的最大节日是节,也是傣历的新年,时间大致在傣历的六月六日或七日,即公历四月中旬。

22.中国书法、绘画得力于纸的使用,才使作者的情感和个性充分展现出来。23.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创作了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新诗《凤凰涅磐》。24.中国自七十年代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其基本内容是“晚生、晚育、少生、”。25.澳门于1999年回归祖国。由此中国建立了“ 区”(全称)。

二、选择(1*25)

三、名词解释(5*4)

1. 三纲五常 2. 格律诗

3. 《资治通鉴》

4. 晋商

四、问答题(15*2)

1. 简要评述佛教对中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影响。2. 简要评述科举考试的功过。

2005年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中国文化试题(高级)样卷及答案

一、填空题

说明:第1—25题是填空题,每题有一个空;每个空1分,共25分。请仔细阅题,并在答题纸相应的题号下填入恰当的答案。

1.分布于黄河中下游地区的______,因其遗址中有大量黑陶,故又称“黑陶文化”。

2.中国历史上“郡县制”的设置,最早始于_____。

3.中国人的姓氏的来源很多,司马、司徒等姓来源于_____。

4.先秦时期出现最早的一部以记言为主的历史著作是______。

5.古代中国人最突出的三大崇拜是天地崇拜、______和君师圣贤崇拜。

6.中国第一部有关茶的专著《茶经》的作者陆羽是______朝人。

7.唐代石匠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桥位于今河北省的______。

8.中国佛教的“四大名山”之一的五台山是______菩萨的道场。

9.两汉时期以董仲舒为代表的儒家学者属于______。

10.北朝作家骊道元所著的______是一部颇具文学价值的历史文献。

11.唐代僧人玄奘所著的______是中外史上的不朽著作。

12.“知行合一”是宋代理学家______提出来的。

13.历史上著名的《春江花月夜》等音乐都属于______。

14.元人钟嗣成记录元杂剧作家作品的著作取名为______。

15.曾被人誉为“我明一绝”的文学形式是指______。

16.阿注婚是中国云南______族摩梭人的传统婚姻形式。

17.“曲水流筋”是古人在______的主要活动内容之一。

18.“教外别传,不留文字”是中国佛教的______主张。

19.清代流行的训沽考据之学,时称______简称朴学。

20.四部分类法是中国古代图书分类的主要形式,据此文学作品应归______。

21.1894年中日甲午海战后,清政府被迫签订______失去了台湾、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

22.最早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的西方国家是______。

23.著名作家朱自清和______曾写有同题名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24.中国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曾付出了______年不懈的努力。

25.为了给夏商周三代确立一个有科学依据的准确年表,20世纪末中国政府组织了大型的学术研究项目______。

二、选择题

说明:第26—50题是选择题,共25题,每题1个空;每个空1分,共25分。请仔细阅题,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择惟一正确的答案填在答题纸上。

26.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文化”一词最早正式出现于______。

A、《周易·易传》

B、刘向《说苑》

C、老子《道德经》

D、孔子《论语》

27.广泛分布于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通常又被称作______。

A.彩陶文化

B.黑陶文化

C.岳石文化

D.红山文化

28.历史上全面奠定了中医理论基础的医学著作是______。

A、《黄帝内经》

B.《本草纲目》

C、《伤寒病杂论》

D.《诸病源候论》

29.中国人民币上有五种文字,除汉字以外,其他四种文字分别是______。

A.蒙、满、回、藏

B.蒙、藏、维、彝

C.蒙、藏、维、回

D.蒙、维、藏、壮

30.中国三大古建筑群不包括______。

A.北京故宫

B.山西晋祠

C.曲阜孔庙

D.篱山中岳庙

31.在秦统一文字过程中,李斯创制并向全国推行的字体是______。

A.大篆

B.小篆

C.隶书

D.楷书

32.唐代书法家______的草书“变化无穷,若有神助”,人称他为“草圣”。

A.张旭

B.怀素

C.柳公权

D.虞世南

33.《七略》作者是汉代学者______,该书创立了中国最早的图书分类法。

A.刘向

B.刘歆

C.郑玄

D.马融

34.采用雕版印刷术大量刊行儒家经典是在______。

A.汉代

B.唐代

C.宋代

D.明代

35.清代皇家藏书楼“文津阁”的所在地是______。

A.北京故宫

B.沈阳故宫

C.承德避暑山庄

D.北京圆明园

36.道教早期的重要著作《抱朴子》是______的作品。

A.陶弘景

B.葛玄

C.葛洪

D.陆修静

37.20世纪40年代,郭沫若在重庆创作了______等多部历史题材的话剧。

A.《虎符》

B.《风雪夜归人》

C.《丽人行》

D.《北京人》

38.流传很广的现代诗《乡愁》,其作者是台湾诗人______。

A.丘逢甲

B.杜国清

C.白先勇

D.余光中

39.元代曾先后形成了两个戏剧圈,北方以大都为中心,南方以_____为中心。

A.开封

B.南京

C.杭州

D.昆山

40.宋代大型类书《太平御览》中的“太平”二字是指______皇帝的年号“太平兴国”。

A.太祖

B.太宗

C.真宗

D.仁宗

41.苏州狮子林原本为寺庙园林,始建年代是在______。

A.宋代

B.元代

C.明代

D.清代

42.下列对古代书院“讲会制度”的解释,正确的一项应是______。

A.请儒学名流到书院讲学

B.不同学派开展辩论

C.师生之间的学术讨论

D.师生之间的聚会方式

43.中国古代绘画史上被称为“画圣”的杰出画家是______。

A.吴道子

B.阎立本

C.顾恺之

D.张择端

44.据史料记载,郑和七次率领船队下西洋,先后到达过______多个国家。

A.三十

B.四十

C.五十

D.六十

45.古代科举中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作为考试依据是从______开始的。

A.宋代

B.元代

C.明代

D.清代

46.两汉时代世人所谓“今文经学”、“古文经学”,主要是依据______而得名的。

A.经书所用文字

B.经书产生年代

C.注疏经书的作者

D.保存经书的过程

47.晚唐诗风衰落,在文坛上得以大放光彩的文体是______。

A.唐传奇

B.竹枝词

C.小品文

D.小令

48.基督教于公元______传入中国。

A.2世纪

B.5世纪

C.7世纪

D.9世纪

49.中国于______年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A、1968年

B.1969年

C.1970年

D.1971年

50.为了促进国家和平统一进程,中国领导人于20世纪______提出了“一国两制”的重要国策。

A.80年代前期

B.80年代后期

C.90年代前期

D.90年代中期

三、词语解释题

说明:第51—54题是词语解释,每题5分,共20分。请对词语做出简单明了的解释,并把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题号下。

51.海上丝绸之路

52.颜肥柳瘦

53.内圣外王

54.纪传体

四、论述题

说明:第55、56题是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请根据题目要求回答问题,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题号下。

55.简要评述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儒道互补现象。

56.简要评述文学史上古文运动的内容及其意义。

对外汉语教师执业资格考试教学大纲

对外汉语教师执业资格考试教学大纲第一章 第二语言教学法主要流派1四、趣味性原则 37第三节 语音教学的方法 38一、展示语音的方法 38二、指导发音的方法 40三、练习发音的......

中国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参考书目

1、现代汉语及古代汉语 A1、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上下册, 高等教育出版社 A3、邵敬敏主编:《现代汉语通论》, 上海教育出版社 A4、刘月华等:《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增订......

国际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时间

2018年国际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时间关于上海2018年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考试报名通知 凡符合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考试报名条件的人员,到上海儒森教育进修学校咨询关问题,办理报......

2001年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试题

2001年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试题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和语言学试卷 (时间:150分钟) 对外汉语教学理论 一、填空(每空1分,共10分)1、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一般分为理解和表达两种,表达......

2001年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汉语试题

2001年汉语试卷现代汉语试题答案与解析一、语音部分(15分)1.写出下列词语的拼音(用汉语拼音方案)。(4分)(1)轮回(2)冰球(3)骄傲(4)欣赏[答案](1)轮回lúnhuí(2)冰球bīngqi......

下载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